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777亚洲妇女,色吧亚洲日本,亚洲少妇视频

社會心理學課程論文

時間:2023-03-03 15:54:53

導語:在社會心理學課程論文的撰寫旅程中,學習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條寶貴的路徑,好期刊匯集了九篇優(yōu)秀范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引領您探索更多的創(chuàng)作可能。

社會心理學課程論文

第1篇

次序 月 日

內容

重點

1

音樂教育的歷史

歷史線索和人物、事件

2

音樂教育的哲學原理

主要流派的觀點

3

音樂教育的哲學原理

各派觀點的合理和局限

4

音樂教育的美學原理

主要流派的觀點

5

音樂教育的美學原理

各觀點與音樂教育價值

6

音樂教育的社會學原理

社會學對象與音樂教育

7

音樂教育的社會心理學原理

社會心理影響音樂教育

8

音樂教育的心理學原理

主要流派的觀點和角度

9

音樂教育的心理學原理

其他概念與音樂教育

10

音樂教學中的心理學應用

目標分類學及其運用

11

音樂教育的課程原理

課程分類、功能、要素

12

音樂教育的課程原理

原理與現(xiàn)實的課程改革

13

音樂教育評估的原理和實踐

工具、類型、用途、過程、

14

音樂教育研究

研究型教師、方法類別

15

音樂教育研究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16

音樂教師教育

歷史與發(fā)展趨勢

17

音樂教師教育

國際比較、音樂教師標準

18

第2篇

關鍵詞: 經(jīng)絡催眠術 本土心理治療技術 發(fā)展

經(jīng)絡催眠術是由蘇州大學馬維祥主任醫(yī)師在50年的臨床實踐基礎上結合中醫(yī)經(jīng)絡穴位和催眠技術而形成的真正本土化的心理治療技術。經(jīng)絡催眠術是中醫(yī)藏象、五行、經(jīng)絡學說與催眠術的創(chuàng)新性的結合。經(jīng)絡催眠治療,是應用經(jīng)絡與氣及暗示相結合的綜合性催眠誘導技術導入催眠狀態(tài),施以藏象、五行和經(jīng)絡辨證論治的暗示治療方[1],心理學家王效道老先生評價馬維祥老師首創(chuàng)本土心理治療技術——經(jīng)絡催眠術和首創(chuàng)“成長扭曲癥”概念[2]。

當前,由于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各種矛盾凸顯,人們的心理問題高發(fā)、頻發(fā)。為順應形勢的需要,國內心理治療界大量直接引進應用西方治療方法,這些在西方文化歷史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心理治療方法可信度和可行性都有一定的地域限制[3],不能直接套用在中國人身上。正如加德納·墨菲和約瑟夫·柯瓦奇在《近代心理學導刊》一書中所指:西方心理學的大多數(shù)問題只有在西方的歷史、西方的地理的、經(jīng)濟的、軍事的和科學的背景的范圍內才是有意義的問題。[4]但是,心理行為問題是在一定文化土壤上形成的,心理與行為深受文化的影響,社會文化影響來訪者或病人的精神病理的臨床表現(xiàn)、求救行為、治療方式等[5][6]。離開了其產(chǎn)生、存在的文化土壤再好的方法都不會產(chǎn)生較好的治療效果,甚至水土不服,事倍功半。

馬維祥教授將中醫(yī)經(jīng)絡學說與催眠術相結合形成的經(jīng)絡催眠術是在中國文化基礎上結合國人特定的心理行為特征形成的理論與技術,具有本土性和強大生命力?;仡欉^去幾十年的發(fā)展,經(jīng)絡催眠術獲得了廣泛的贊譽,為中國的心理衛(wèi)生事業(yè)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應從教育培訓、科學研究、臨床實踐、認證制度和組織宣傳等方面廣泛、深入展開,與時俱進,推動經(jīng)絡催眠術發(fā)展。

1.教育培訓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yǎng)子使作善也”(許慎,說文解字)。教育是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fā)展人的智力和體力,影響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動。[7]經(jīng)絡催眠術作為中國本土的科學的心理治療技術,應通過教育,讓更多的心理學同仁分享其魅力,運用其幫助國人提高心理素質,解決心理問題。經(jīng)絡催眠術作為“心理治療的一朵奇葩”(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鄭日昌語)[1,緒言],我們應該大力推廣,其最佳途徑就是通過教育培訓,讓更多同仁掌握。

1.1教學內容

目前,經(jīng)絡催眠師培訓主要由馬維祥教授和胡寶偉主任親自教授。內容較全面,難易適中,緊扣臨床應用,但是,隨著培訓師資的多學科化和學員的多樣化復雜化,作者認為培訓內容應更加要求嚴謹、規(guī)范,學時隨之延長,夯實學員基礎,讓學員真正理解掌握并且在將來的臨床工作中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地運用。

通過多年的學習和臨床實踐我總結出心理治療師或咨詢師的知識結構應包含兩個層次:核心層知識(必須具有),如心理衛(wèi)生及心理治療技術;次層次知識(應該具有),如人格心理、發(fā)展心理、教育學等和知識(最好具有),如相關人文社科知識。相應地,經(jīng)絡催眠師培訓內容應包括基礎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兩大部分,基礎知識包括:中醫(yī)基礎理論、經(jīng)絡腧穴學、中醫(yī)診斷學(當然,這三門學科可以結合重點作為一門課程來教學)、心理學基礎知識(發(fā)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精神病學(變態(tài)心理學);專業(yè)技能包括:心理治療與咨詢學、西方催眠術、經(jīng)絡催眠術、中國文化、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作為補充知識。

學員如果沒有基礎知識和基礎專業(yè)知識,擁有再好的治療技術可能也無法很好應用。我們具有了形神(心身)一體觀、辨證觀,經(jīng)絡循行路線及所屬絡臟腑,疾病在經(jīng)絡上的表現(xiàn),經(jīng)絡循行上的穴位,穴位的治療作用等中醫(yī)基礎知識,為臨床應用做好鋪墊。要了解人的心理行為,我們應該學習心理學基礎知識,如正常人的心理發(fā)展,各發(fā)展階段的特點,正常發(fā)展受阻會產(chǎn)生什么后續(xù)影響,等等,人格心理學對于我們理解正常人的心理與行為、人格特征和發(fā)展是必需的知識。社會心理學主要是中國古代人的心理特征和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心理變化,而不是作為學院派教學的死板無生氣的社會心理學教材,這對于了解人們的心理與社會變化的相互影響,了解當下人們心理狀況是必需的知識。精神病學知識或變態(tài)心理學知識是心理治療師一定要掌握的基礎專業(yè)知識,在臨床中我們才能較準確篩選出自己的工作對象和理解來訪者甚至病人的心理行為問題之所在。心理治療與咨詢學知識是任何從事心理咨詢或治療行業(yè)的人員必須掌握的專業(yè)知識,在經(jīng)絡催眠治療及其他任何形式任何流派的治療方法中都要用到心理治療與咨詢中的一些基本技術方法。這些基本技術與方法是把基礎知識與專門治療技術方法應用在臨床中的基礎與橋梁。西方催眠技術作為學習經(jīng)絡催眠術的過渡和比較,畢竟經(jīng)絡催眠術有很多地方與西方催眠術相同,如催眠的本質、治療過程等。經(jīng)絡催眠術是在前述的各種基礎知識和基礎專業(yè)知識基礎上形成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心理治療技術,通過前面的知識鋪墊后理論依據(jù)充分,臨床實踐效果明顯。

當然,由于目前經(jīng)絡催眠術還處在半官方半民間狀態(tài),沒有作為獨立的一門學科發(fā)展,更不是在學院里作為專業(yè)課程開設,而是作為獨特的一種心理治療技術來推廣。所以,如果在相關心理專業(yè)學生中推廣或在心理學院校傳播就容易得多了;如果作為非醫(yī)學、非心理學專業(yè)人員來學習,我們適當增加教學內容和延長教學時間,學員們在課外多努力也完全能夠彌補先天不足,同樣可以掌握好這門對國人量體裁衣而創(chuàng)造的技術。

1.2教學時間

經(jīng)絡催眠術教學課時設計:中醫(yī)基礎理論、經(jīng)絡腧穴學、中醫(yī)診斷學,小計16課時;心理學基礎知識(發(fā)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小計24學時,精神病學(變態(tài)心理學)小計8學時;心理治療與咨詢學小計10學時,西方催眠術小計8學時,經(jīng)絡催眠術40學時;中國文化、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自學。

1.3教學方法

圖為參與經(jīng)絡催眠術學習的學員大多數(shù)是成年人,學習自覺性較強,目的明確,但是時間緊,所以可以靈活安排。對于基礎知識主要以課堂老師講授為主,學員課后自學為輔,以PBL教學法,小組討論等為方法,以多媒體教學為手段,在短時間內教授大量知識。對于專業(yè)技能部分以老師講授為主要形式,學員課堂模擬練習為重要途徑,課后嚴格要求操練為補充。

1.4臨床實習

學員通過學習掌握了經(jīng)絡催眠術后,要在相關心理服務機構進行臨床實習,在臨床中運用、體會經(jīng)絡催眠術的精髓,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發(fā)展自己的治療技術,成長為合格優(yōu)秀的心理治療師或咨詢師。

1.5臨床督導

督導是培訓心理治療師的一種重要形式,它貫穿于一個治療師的整個職業(yè)生涯。其主要的目的是教學生一些必要的知識與技能,以便學生盡可能好地完成治療工作[8]。目前,西方心理咨詢與治療中要求咨詢師或治療師不斷接受臨床督導,為了行業(yè)的規(guī)范和幫助低年資治療師的成長,我們也可以且應該效仿西方心理治療師培養(yǎng)模式,引進督導環(huán)節(jié)。

2.科學研究

任何學科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基礎研究,雖然經(jīng)絡催眠術是一種本土的心理治療技術,但是其治療療效機制是什么,效果如何,是否有副作用,臨床應用中的禁忌問題是什么,與其他治療技術相比有什么特點等問題我們都可以也應該展開科學研究,以便更好地為國人服務,發(fā)展該技術。通過科研,寫出高水平的學術論文論著與業(yè)內外人士交流探討。

2.1論文撰寫

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期刊媒體刊載經(jīng)絡催眠論文,也許能夠說明我們還沒有這方面的學術研究,而任何學科、任何一種技術要發(fā)展,要獲得世人的知曉和認同都需要有事實根基。我們要鼓勵同仁做相關科學研究,并且在相關學術刊物上公開發(fā)表,讓經(jīng)絡催眠術不僅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而且具有深厚學術思想基礎;不僅成為一種技術被廣泛應用,而且可以成為一門學科得到深入研究和發(fā)展。

2.2教材編寫

從1980年代以來,關于經(jīng)絡催眠術的專著有馬維祥編寫由中國科普出版社于1989年5月出版發(fā)行的《催眠術》;2010年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由馬維祥教授編寫的《中華經(jīng)絡催眠術》及由卜文智和吉紅兩位老師編寫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心解催眠》(2011年)。在教材編寫內容與形式上可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增加最近理論研究、實驗研究及臨床實踐新成果。關于教材的內容多樣化,如催眠師素質要求,督導要求,行業(yè)倫理規(guī)范,技術基本要求,等級達標要求,經(jīng)絡催眠術歷史,等等。在形式上,可以文字與圖案相結合編寫教材,增加催眠操作圖片,便于讀者理解和操練,改變一味的文字描述形式,提高閱讀興趣。針對不同的讀者群體,我們可以編輯出版經(jīng)絡催眠術科普書籍和專業(yè)書籍。在層次上,編寫入門書籍、高級經(jīng)絡催眠師用書、經(jīng)絡催眠師師資用書等。

2.3學術會議

迄今,中國大陸沒有一個催眠師組織,大家都是通過媒體吹捧自己,甚至有的人還詆毀他種技術方法。這種現(xiàn)象既阻礙行業(yè)正常健康發(fā)展,又損害自己人格。我們呼吁國內外的催眠同仁團結起來,攜手共進,為中國心理衛(wèi)生事業(yè)獻計獻策共謀發(fā)展,促進人類心理健康事業(yè)的發(fā)展,為人類心理健康事業(yè)作出應有的貢獻。

2012年7月30至31日即將由經(jīng)絡催眠師推廣中心攜手國內外同仁在太原市召開中國首屆催眠師大會。這是催眠界大事幸事,我們可以通過會議了解催眠當前在國內外的發(fā)展形勢,加強學術交流,相互切磋技藝,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我們呼吁把召開國家級催眠會議制度化常態(tài)化,使催眠治療得到健康快速發(fā)展,減少業(yè)內誤解,達成共識,促進中國心理治療與咨詢行業(yè)的發(fā)展。

3.臨床實踐

心理治療在美國作為“醫(yī)學必需(治療必需)”,按照行為衛(wèi)生服務機構(MBHOs)所說:“對于滿足個體的健康需要而言,心理治療是恰當且必需的,并與衛(wèi)生服務的診斷和臨床標準相符合?!盵9]任何理論及學科如果不能服務社會和人民,遲早會遭到淘汰。經(jīng)絡催眠術作為心理治療的一種手段,必須在臨床中得到驗證和發(fā)展。心理治療強調臨床療效,療效是生命。經(jīng)絡催眠師應把理論應用于臨床,在臨床中驗證理論提升理論發(fā)展理論。

4.認證制度

催眠心理治療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證的心理咨詢師和衛(wèi)生部負責的心理治療師技能考核中都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手段。催眠師在美國已經(jīng)成為新職業(yè)[10],在中國大陸,經(jīng)絡催眠師職業(yè)技能培訓認證是我國目前唯一獲得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可的合法的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證書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等級,在高級基礎上可以申請經(jīng)絡催眠師師資資格。

這些年來,我們嚴格遵照培訓時間,按照培訓后方能參加考試申請資格證書模式。經(jīng)過中心培訓的學員都能在各自工作中得心應手地應用該技術。今后,我們要逐漸增加臨床操練時間,不同等級的催眠師要求臨床操作時長不同,嚴格把控申請高級催眠師的條件和資質,對于催眠師師資更是要嚴格把關,寧缺毋濫。經(jīng)過經(jīng)絡催眠師推廣中心多年不遺余力努力與上級管理部門溝通,加大宣傳和無私奉獻在全國各地培訓,經(jīng)絡催眠術越來越得到社會認可,學員越來越多,社會經(jīng)濟效率都比較明顯。我們更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成績,并且不斷發(fā)展壯大。經(jīng)絡催眠師培訓認證項目于2007年8月23日正式啟動,先后培訓了大批心理教育醫(yī)療領域人才?,F(xiàn)在,學員遍布全國各地,為了行業(yè)規(guī)范和提高學員的水平,我們應設置催眠督導師,主要負責學員后續(xù)教育,為學員解疑釋惑,保障學員身心健康和業(yè)務素質的提高。

5.組織機構

任何學科要想獲得獨立都需要有自己的組織機構。我們期盼成立全國性的催眠師組織機構,如經(jīng)絡催眠師協(xié)會,以便團結催眠界同仁,便利學術探討與交流,促進行業(yè)健康發(fā)展,持有經(jīng)絡催眠師資格證書的同仁自然成為協(xié)會會員。協(xié)會負責起草行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制定行業(yè)倫理規(guī)范,對外學術交流,組織學術大會,直接負責與國家相關管理部門的溝通及匯報工作,爭取國家對行業(yè)的政策資金技術等支持。協(xié)會先試創(chuàng)辦內部學術會刊(電子版和紙質版),然后正式創(chuàng)辦學術期刊,以便學術交流和傳播知識;協(xié)會創(chuàng)辦專門網(wǎng)站,便于及時行業(yè)信息和宣傳知識。設專門辦公機構,專人負責管理日常事務,負責網(wǎng)站維護和運營,負責協(xié)會會刊。

經(jīng)絡催眠術經(jīng)過馬維祥教授、宋大涵主任等高賢的努力與無私奉獻,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國內很有影響的本土心理治療技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通過上述改進,一定能使經(jīng)絡催眠術的發(fā)展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馬維祥.中華經(jīng)絡催眠術[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2010,48.

[2]楊艷.危機事件心理干預策略[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序言,8.

[3]李黎.試論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方法的本土化[J].紹興師專學報,1994:155.

[4]加德納·墨菲.近代心理學歷史引導[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19.

[5]曾文星.華人的心理與治療[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4,6-8.

[6]曾文星.文化與心理治療[M].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2,10-11.

[7]章榮慶,呂福松主編.教育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28.

[8]http://.cn

第3篇

1、日本教育心理學情況簡述

20世紀初,日本就開始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1916年成立兒童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日本教育心理學受施太倫(L.W.Stern)、桑代克(E.Lee.Thorndike)、布勒(C.M.Bühler)等人的影響,發(fā)展了智力測驗、心理測量、性格學。戰(zhàn)后,出版了大量關于教育心理學的書籍,如波多野完治主編的《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大系》;依田新編的《教育心理學》;中野佐三編的《教育心理學事典》;田中寬一主編的《實驗兒童心理學》以及其他教育發(fā)展心理學叢書。在日本心理學書籍中,教育心理學書籍最多。90年代以來,吉田章宏(1991)和伊藤隆二(1996)等教育心理學名家也多次呼吁要注重日本本土教育心理問題的研究。1959年成立日本教育心理學會,這是僅次于日本心理學會的一個專業(yè)學會,1994年統(tǒng)計會員達4500人。該學會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性學術年會,刊發(fā)《教育心理學研究》季刊至今。心身缺陷者的特殊教育在日本也受到重視。日本幾乎所有師范學院都開設特殊教育課程。一些大學設特殊教育系,授與碩士和博士學位。1971年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國立特殊教育研究所。1963年建立特殊教育學會,學員約有1000人,并出版會刊《日本特殊教育雜志》。為心身缺陷者專門設計了各種心理測驗,如日本設計的盲人智力測驗不僅用之于日本,也在美國使用。日本文部省從1995年開始以流動性的方式向各省的一些小、中學以及高中派遣教育臨床心理學專業(yè)人員開展有關心理咨詢工作。不少中小學校也開設了(或正在設置)專門的教育心理咨詢室,為中小學生及其家長排憂解難,幫助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心理的順利發(fā)展。

2、日本教育心理學研究動向

(1)日本教育心理學研究動向情況。20世紀70年代以前,日本教育心理學主要圍繞著發(fā)展、學習、人格適應與教育評價四大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其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研究領域不斷擴大。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學年會有關學術論文的分類大致有九個方面,具體是原理與方法、發(fā)展心理、教育與人格心理、教育社會心理、教學心理、學習心理、教育測評、教育臨床心理、心理障礙與教育。其中研究學術論文數(shù)量排名前三名的依次是發(fā)展心理、教育社會心理和學習心理。日本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上世紀90年代以后,討論的焦點逐漸集中在有關法則性研究與個別性研究、實驗研究與相關研究等問題上。所謂法則性研究,即是超越事物的個體特殊性而追求其共性以及一般規(guī)律的研究。這類研究的特征是力求客觀地、自然地反映事物,盡量避免主觀因素的影響,故多采用實驗法探求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因果關系。個別性研究則注重于探求事物之間的個體特殊性和差別性,因此常運用相關研究的方法來分析事物的特定性質。數(shù)據(jù)顯示,對于身體運動、感知、言語、情感表現(xiàn)、人格、社會行為等領域的研究,采用實驗方法居多。其次是觀察、調查方法的運用。

(2)20世紀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積極表現(xiàn)。一是有關學習與教學的心理研究幾十年來一直受到日本教育心理學界的高度重視。日本教育心理學注重教學和學習過程的認知心理學研究,深入探討教科學習以及知識、理解等認知操作的內部心理機制。如光田、谷口等人(1992)的研究表明:在文章理解的過程中,插入提問和具體事例可以有效地幫助理解和回憶。言語表現(xiàn)的研究集中在作文、造句和書寫等方面。此外,積極開展有關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與學習策略指導以及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心理發(fā)展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日本教育心理學工作者針對學校教育中,諸如曠學、欺負同學、學業(yè)不振、早戀以及自殺等“學校身心疲勞”一直有增無減的現(xiàn)象,從學校心理學中的教育社會心理學、教育臨床心理學的角度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神藤等人(1996)用因素分析法對欺負弱小同學問題進行了考察,結果抽取出欺負行為正當化、缺乏正義感以及支持欺負行為等主因子,并發(fā)現(xiàn)這些因子與“學校身心疲勞”現(xiàn)象的嚴重程度具有較高的相關性。日本教育心理學在學習與教學方面的研究的特點還有在認知心理機制基礎上還導入發(fā)展的變量;增強學生學習個別性差異與教學策略針對性的研究;打破傳統(tǒng)學習理論,多角度多層次的開展研究工作等。

(3)日本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消極表現(xiàn)。一是歐美化傾向嚴重,在基本的理論觀點和研究的方法技術方面全盤追隨歐美,就是在具體的研究方向和課題上也相從甚緊。二是日本的教育心理學研究在改善教學效果、幫助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發(fā)展方面作用及效果不大。三是日本教育心理學有關教育心理學科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沒有很好解決,導致有關研究方法論和具體研究方法技術存在混亂現(xiàn)象。

3、日本學校心理咨詢師制度的思考

日本學校心理咨詢師是學校等工作領域內的心理教育輔導專家。對于學校生活中發(fā)生的各類問題,進行評估、咨詢、輔導等。其具備針對于兒童、教師、學校等學校心理學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也從事心理教育輔導公益性活動等,必須經(jīng)過專門機構認定其從業(yè)資格。日本學校心理咨詢師活躍在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以及特殊教育、特殊學校等教育機構。此外還有教育委員會、教育中心、教育咨詢所等教育機構,或受教育委員會的委托,從事相關咨詢工作等。日本學校心理咨詢師采用學會聯(lián)合的資格認定制度。其認定組織機構由5個聯(lián)合學會和4個合作學會構成。5個聯(lián)合學會分別是:日本教育心理學會、日本特殊教育學會、日本發(fā)展障礙學會、日本發(fā)展心理學會、LD學會。4個合作學會是日本學校心理學會、日本應用教育心理學會、日本生徒(學生)指導學會、日本學校心理咨詢學會。這一資格認定工作從1997年開始,數(shù)據(jù)顯示,截止目前為止獲得學校心理咨詢師或候補學校心理咨詢師的人數(shù)達到5800人。日本學校心理咨詢師資格的認定相當?shù)膰栏瘛I暾垪l件根據(jù)不同的背景人群可分為5大類。主要針對具有教師資格證的人員、各類幼兒及中小學從業(yè)教師、教育研究所等教育機構人員、大學及研究生院的學校教育心理任課教師及實習指導人員、國外研究生院學校心理學專業(yè)的人員。日本學校心理咨詢師制度及其運行的積極表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日本政府支持力度大。如日本政府對于兒童心理支援工作非常重視,注重發(fā)展障礙兒童的特別支援教育;支持全國學校心理咨詢師大會的召開等,學者們關注障礙兒童特別支援教育工作的研究;二是專業(yè)人員的培養(yǎng)注重理論和實踐,學校心理學士的申報條件高。如學校心理咨詢師的獲取,在研究生院修完7門課程:教育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臨床心理學、障礙兒童的教育與心理、學生指導和職業(yè)規(guī)劃指導、教育評價和心理測量、學校心理咨詢。此外,根據(jù)申報條件的不同,要求有專門的學校心理學工作實習經(jīng)驗1—5年不等。在大學或研究生院擔任學校心理學相關課程或實習的指導者,要求必須發(fā)表關于學校心理學的論文5篇以上;三是專業(yè)人員考核和管理制度嚴格。如規(guī)定修完7門課程,但沒有實習經(jīng)驗的人員,可以申請學校心理咨詢師候補資格,同時在通過資格考試后,還要在5年內要提交個案報告等說明自身實踐經(jīng)驗的資料,才能成為正式的學校心理咨詢師。學校心理咨詢師的有效期限為5年,滿4年要求更新。此外,相關的認定機構每年進行資格審查;四是公益性的預防教育(人格)活動開展情況好,如兵庫教育大學研究生院學校心理學課程研究室從2003年在中小學中開展公益性的預防教育。

二、日本教育心理學對中國心理學發(fā)展啟示的思考

1、理論與實踐并重在教育心理學教育工作以及研究工作的開展中更注重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增強實踐性。

2、拓寬學術視野,加強國際化、多元化不斷拓寬學術視野,擴大對心理學研究國際化,避免片面的追隨歐美。加強教育心理學的本土研究,爭取更有力的多方支持。在突破傳統(tǒng)理論,使相關學術研究更多元化。

3、注重研究的實效性,加強心理的預防教育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更接地氣,能夠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加強學校的心理危機事件發(fā)生的預防教育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支援、疏導、咨詢等服務工作。

第4篇

關鍵詞:天津市;大學生;體育鍛煉態(tài)度;體育鍛煉行為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8-0199-02

0引言

高等教育是學生進入社會前的最后一站,如何解決高校體育教育所面臨的問題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從運動心理學的角度對天津市大學生體育鍛煉態(tài)度和體育鍛煉行為進行研究,目的是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議與對策,為有關負責部門進行宏觀決策及為學校體育教師進行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本課題樣本選自天津大學、天津南開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外語學院、天津商業(yè)大學6所大學一年級和四年級的男、女在校大學生。共發(fā)放問卷1500份,收回1473份,剔除無效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1450份,回收率為98.4%。其中按照性別分男生737人,女生713人;按照年級分一年級731人,四年級719人,共計145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根據(jù)本研究需要,閱讀了心理學以及社會心理學著作中有關情感和態(tài)度方面的內容,通過檢索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CNKI)、維普網(wǎng)以及查閱天津體育學院圖書館書籍等途徑,查閱了近十幾年來心理學方面有關態(tài)度和行為方面的大量學術論文,并搜集了大量文獻資料,歸納和總結了社會心理學、心理學、學校體育學的研究成果,給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持。

1.2.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本文在問卷調查獲取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了描述性統(tǒng)計、方差分析及相關等統(tǒng)計分析,作為本研究的主要依據(jù)。

2結果與分析

2.1 天津市大學生體育鍛煉態(tài)度的現(xiàn)狀與分析(表1)從性別上分析,男生在行為態(tài)度、目標態(tài)度、行為認知、行為意向四項指標中的得分都高于平均值,在行為習慣、情感體驗、行為控制三項指標中的得分也接均值;女生只有在主觀標準這項指標中的得分高于平均值,其余指標均低于平均值。男、女生在行為態(tài)度、目標態(tài)度、行為認知、情感體驗、主觀標準方面存在顯著差異(P

2.2 天津市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現(xiàn)狀與分析(表2)從性別上分析,男生選擇“父母”的占25.2%,選擇“老師”的占31.5%,選擇“同學”的占23.6%,選擇“場地器材”的占14.2%,選擇“體育課”的占0.8%,選擇“學校體育氛圍”的占3.1%,選擇“自身身體條件”的占1.6%;而女生選擇“父母”的占23.6%,選擇“老師”的占3.3%,選擇“同學”的占35%,選擇“場地器材”的占6.5%,選擇“體育課”的占2.4%,選擇“學校體育氛圍”的占24.4%,選擇“自身身體條件”的占4.9%。

從年級上分析,大一學生選擇“父母”的占23%,選擇“老師”的占17.5%,選擇“同學”的占27.8%,選擇“場地器材”的占13.5%,選擇“體育課”的占2.4%,選擇“學校體育氛圍”的占12.7%,選擇“自身身體條件”的占3.2%;而大四學生選擇“父母”的占25.8%,選擇“老師”的占17.7%,選擇“同學”的占30.6%,選擇“場地器材”的占7.3%,選擇“體育課”的占0.8%,選擇“學校體育氛圍”的占14.5%,選擇“自身身體條件”的占3.2%。

3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1.1 體育鍛煉態(tài)度天津市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從性別上來看,八項指標中有七項都是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其中男、女生之間在行為態(tài)度、目標態(tài)度、行為認知、情感體驗、主觀標準方面存在顯著差異(P

3.1.2 體育鍛煉行為

3.1.2.1 從參加體育鍛煉的頻率來看,天津市大學生每周參加3次及以上體育鍛煉的人數(shù)比例為28%。男生人數(shù)明顯高于女生,二者存在高度顯著差異;兩個年級之間差異并不顯著。

3.1.2.2 從天津市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因素來看,很多大學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預,身邊其他人對體育鍛煉的參與度和關注度會對其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

3.2 建議

3.2.1 明確目標,更新觀念,統(tǒng)一認識貫徹“健康第一”的體育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整體健康水平為目標,激發(fā)其運動興趣,培養(yǎng)其終身體育理念,以學生為本,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3.2.2 新興體育項目的引入各高校應該及時引進相關教師或選派校內教師學習進修,開設較多的新興體育項目,以拓寬課程設置,增加課程的新穎性和娛樂性,滿足大學生特別是女大學生的需要。

3.2.3 考核與評定在評價內容上應由單純的體能和技能評價向智能并重、進步幅度與學習過程及全面素質的提高等方面轉換;在評價方法上應該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和互評相結合、再加之教師的評價三方面結合起來進行,這樣的評價結果應該是比較客觀的。

參考文獻:

[1]張力為.毛志雄主編.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10.

[2]毛榮建.青少年鍛煉態(tài)度―行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檢驗[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3.

[3]張素霞.大學生體育態(tài)度和體育行為的因果關系[J].體育學刊,2005,10(3):50-51.

[4]劉一民,孫慶祝,孫月霞.我國大學生體育態(tài)度和體育行為的調查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1,37(l):28-31.

第5篇

下午好

先作自我介紹,我叫xx,xx年出生,大學本科畢業(yè),小學語文高級教師。xx年參加教育工作,在土華小學主要任班主任、語文教學工作、兼任級組長,團書記,92年調入xx中學任教,主要擔任班主任、語文教學工作,96年

任語文科組長,99年9月開始擔任教導主任。我曾分管教學、德育、課程設置及編排、教材、教師繼續(xù)教育、職稱評定、小一招生及轉學、隨班就讀等工作,今年成為廣東省社會心理學會會員.?

今天,我競聘的崗位是教導主任,20多年實際工作的經(jīng)歷,我具備了以下有利條件:

1、有勤勤懇懇、默默奉獻的敬業(yè)精神

從教20多年來,我有較強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愛崗敬業(yè),默默奉獻,虛心好問,我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能從大局出發(f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不少工作時效性、原則性都很強,都能想方設法、準確、及時完成工作任務,在工作中,我始終堅持著“老老實實做人,扎扎實實工作”的原則,我不浮夸、不搶功、不愛出風頭,腳踏實地地工作,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有四個學期,主動代上語文課一兩個月,沒拿一張代課票,去年,我主動分管了教學管理工作,從沒向學校提出要什么額外報酬。

但是,校長和老師沒有忘記我,給予了我不少榮譽:先后評為優(yōu)秀團員、優(yōu)秀青年教師,區(qū)德育先進工作者,區(qū)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xx年xx年被評為區(qū)優(yōu)秀教師,獲區(qū)政府嘉獎.

在此,我衷心感謝領導和老師們的厚愛。

2、有較為扎實的專業(yè)知識。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始終不忘記要做一個好教師就要終身學習,不斷加強學習.96年參加全國成人高考,99年獲得了大學本科學歷。成為教導主任后,我更積極參加繼續(xù)教育,考取了普通話測試水平二級甲等;今年還參加廣州市心理健康教育c級證書班學習。我善于總結經(jīng)驗教訓,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獲得區(qū)電教論文評比三等獎,區(qū)德育論文三等獎,xx年參加了廣東省小學思想品德教材教師教學用書的編寫工作,《勇于創(chuàng)新》和《不向命運低頭》收入該書中。發(fā)表了《市場經(jīng)濟下更要加強師德建設》,《淺談隨班就讀工作的探索與實踐》被小教科錄用。

第6篇

專業(yè)代碼及名稱

7 月 8 日

7 月 9 日

上午 9:00 - 11:30

下午 14:30 - 17:00

上午 9:00 - 11:30

下午 14:30 - 17:00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A020103 財稅(??疲?

00064

納稅檢查

00061

國家稅收

00062

稅收管理

00999

政府預算管理

A020179 會展管理(??疲?/p>

03875

會展概論

03872

會展營銷

08883

會展政策法規(guī)

08884

會展經(jīng)濟學

A020201

工商企業(yè)管理(??疲?/p>

05171

中小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

A020205 人力資源管理(??疲?/p>

00164

勞動經(jīng)濟學

00071

社會保障概論

00165

勞動就業(yè)概論

06183

工資管理

A020228

物流管理(專科)

07031

物流管理概論

07802

采購管理與庫存控制

07032

運輸與配送

07008

采購與倉儲管理

07037

信息技術與物流管理

01001

物流案例與實訓

A020234 物業(yè)管理(??疲?/p>

00172

房地產(chǎn)經(jīng)營管理

04363

物業(yè)管理實務(一)

04365

物業(yè)管理財務基礎

05565

物業(yè)管理法規(guī)

07489

應用寫作

04364

物業(yè)管理實務(二)

07481

管理學基礎

07482

物業(yè)管理概論

18960

禮儀學

11429

物業(yè)管理英語

A020238 國際旅游管理(??疲?/p>

00192

旅游市場學

06010

旅游英語

03529

國際旅游飯店管理

00194

旅游法規(guī)

02519

食品營養(yǎng)與衛(wèi)生

11341

國際旅游學

06123

導游學概論

11506

旅游飯店財務管理

07489

應用寫作

A020242 會計電算化(??疲?/p>

05946

關系數(shù)據(jù)庫原理與程序設計

08310

會計電算化

02600

C語言程序設計

A020265

采購與供應管理(專科)

05727

采購原理與戰(zhàn)略

05729

國際物流

05731

采購績效測量與商業(yè)分析

05732

采購過程與合同管理

A020276 環(huán)境保護與管理(專科)

02764

水土污染與防治技術

04540

寫作基礎與應用

02472

環(huán)境質量評價

02471

環(huán)境生態(tài)學

07847

環(huán)境經(jīng)濟學

05580

環(huán)境保護

03164

環(huán)境科學概論

02757

環(huán)境監(jiān)測(二)

07481

管理學基礎

04516

環(huán)境問題案例分析

A040101

學前教育(專科)

00393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

00390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

A040106 教育管理(??疲?/p>

01281

中國教育史

00442

教育學(二)

01282

外國教育史

00448

學校管理學

A040109 心理健康教育(專科)

04265

社會心理學

03518

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

03517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

03372

團體心理輔導

A050102 秘書(??疲?/p>

00346

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

A050128 漢語言文學教育(??疲?/p>

11486

中學心理學

11350

基礎寫作

11493

現(xiàn)代漢語(二)

11485

中學教育學

11495

古代漢語(二)

11496

中小學語文教材教法

11494

古代漢語(一)

11492

現(xiàn)代漢語(一)

A050129 商務秘書〔商務管理〕

(??疲?/p>

07489

應用寫作

00776

檔案學概論

08020

商務秘書學

07786

國際商務

18960

禮儀學

18961

財務管理與會計基礎

11520

秘書事務管理

18956

法律事務管理

A050226 商務英語(??疲?/p>

05439

商務英語閱讀

05440

商務英語寫作

A050301 廣告(專科)

00635

廣告法規(guī)與管理

00637

廣告媒體分析

00636

廣告心理學

00634

廣告策劃

00638

企業(yè)形象與策劃

00850

廣告設計基礎

00851

廣告文案寫作

A050303 公共關系(專科)

00638

企業(yè)形象與策劃

A050316 廣播電視編導(專科)#

01172

數(shù)字制作技術基礎

01169

影視攝影技術

01170

電視畫面編輯基礎

01171

電視攝影造型基礎

01173

影視聲音藝術

01176

電視寫作

01177

電視作品賞析

01175

視聽元素基礎

A050407 音樂教育(??疲?

07975

音樂欣賞(一)

11372

歌曲作法(一)

11371

和聲學(一)

A050436 藝術設計(??疲?/p>

00504

藝術概論

10177

設計基礎

A050442 服裝設計與工程(??疲?/p>

03904

服裝生產(chǎn)管理

00683

服裝市場與營銷

00677

服裝材料

03902

服裝發(fā)展簡史

03905

服裝企業(yè)督導管理

03906

服裝品質管理

A050454 動漫設計與制作(??疲?/p>

08878

動漫產(chǎn)業(yè)概論

08881

動畫編導基礎

A080301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科)

05875

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

10726

數(shù)控機床與編程(一)

07743

機械設計基礎(一)

02358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10723

流體傳動與控制

04108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

A080304 模具設計與制造(??疲?/p>

02220

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

01632

壓鑄模及其他模具

01622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01634

塑料成型機械

07743

機械設計基礎(一)

01639

企業(yè)管理與技術經(jīng)濟

A080311 農(nóng)村機電工程(??疲?/p>

11478

農(nóng)村電力系統(tǒng)

02189

機械制造基礎

07743

機械設計基礎(一)

04108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

11479

電器設備使用與維護

04540

寫作基礎與應用

09439

計算機實用基礎

08214

農(nóng)業(yè)機械

11480

汽車拖拉機構造原理與應用

A080602 工業(yè)電氣自動化技術

(專科)

10737

電子技術基礎

07840

微型計算機技術及應用

10736

電氣測量技術

08182

自動控制原理(一)

10738

工廠電氣設備控制

A080604 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

(專科)#

02151

工程制圖

02302

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

02271

電機學

02273

電子技術基礎(二)

02277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A080704 電子技術(專科)

08679

電路分析基礎

02277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A080744 數(shù)控技術應用(專科)

04118

數(shù)控加工編程與操作

02189

機械制造基礎

03395

數(shù)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護

02609

互換性原理與測量技術基礎

04108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

A080786 移動商務技術(專科)

03333

電子政務概論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A080788 嵌入式技術(??疲?/p>

06143

電路基礎

12730

嵌入式LINUX應用編程

12732

ARM結構與程序開發(fā)入門

A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疲?/p>

02394

房屋建筑學

A081310

營養(yǎng)、食品與健康(專科)

00988

食品營養(yǎng)學

A082217 電子政務(??疲?/p>

03333

電子政務概論

03332

政府信息資源管理

03331

公共事業(yè)管理

00346

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

A082229 汽車服務工程(??疲?/p>

05872

汽車營銷案例分析

05868

職業(yè)道德與禮儀

05870

汽車售后服務管理

05869

汽車應用英語

05875

汽車發(fā)動機構造與維修

05881

汽車診斷與維修

05877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

05871

汽車營銷技術

05879

汽車電氣設備與維修

05873

汽車保險與理賠

A090603 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管理(??疲?/p>

03971

經(jīng)濟學基礎

04540

寫作基礎與應用

00333

鄉(xiāng)鎮(zhèn)資源開發(fā)與環(huán)境保護

07492

農(nóng)村政策法規(guī)

08114

財務管理學(一)

11383

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生產(chǎn)管理

07481

管理學基礎

11382

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

07787

會計學原理

A090604 農(nóng)村財會與審計(??疲?/p>

03172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學(二)

02827

農(nóng)村企事業(yè)會計

04534

財政與農(nóng)村金融

00944

審計

08114

財務管理學(一)

04540

寫作基礎與應用

07481

管理學基礎

07492

農(nóng)村政策法規(guī)

07787

會計學原理

B020104 財稅(獨立本科段)

03403

國有資產(chǎn)管理

00069

國際稅收

00062

稅收管理

00999

政府預算管理

00068

外國財政

B020110 國際貿(mào)易(獨立本科段)

11465

現(xiàn)代公司管理

B020157 財務會計與審計

(獨立本科段)

00974

統(tǒng)計學原理

00061

國家稅收

03703

國際會計與審計準則

00944

審計

04532

財務會計專題

03702

會計制度設計與比較

04534

財政與農(nóng)村金融

04533

管理與成本會計

04531

微觀經(jīng)濟學

06069

審計學原理

06270

技術經(jīng)濟學

B020177

投資理財(獨立本科段)

05175

稅收籌劃

07250

投資學原理

08592

房地產(chǎn)投資

12327

金融理財規(guī)劃

B020180 會展管理(獨立本科段)

03875

會展概論

03872

會展營銷

03878

會議運營管理

08884

會展經(jīng)濟學

03877

會展項目管理

08888

會展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

08889

會議酒店管理

08887

會展場館經(jīng)營與管理

08725

會展客戶關系管理

08890

會展管理信息系統(tǒng)

B020204 會計(獨立本科段)

00974

統(tǒng)計學原理

04531

微觀經(jīng)濟學

03703

國際會計與審計準則

B020208 市場營銷(獨立本科段)

07072

企業(yè)形象設計(CIS)

07353

管理學原理(一)

B020216 電子商務(獨立本科段)

03339

信息化理論與實踐

B020218 人力資源管理(獨立本科段)

00164

勞動經(jīng)濟學

00324

人事管理學

00463

現(xiàn)代人員測評

06183

工資管理

00294

勞動社會學

07484

社會保障學

11467

人力資源統(tǒng)計學

11366

人口與勞動資源

11365

勞動力市場學

11466

現(xiàn)代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概論

11470

國際勞務合作和海外就業(yè)

11468

工作崗位研究原理與應用

11465

現(xiàn)代公司管理

11469

宏觀勞動力配置

11471

勞動爭議處理概論

B020222 物業(yè)管理(獨立本科段)

02659

房地產(chǎn)項目管理

05673

城市社區(qū)建設概論

00176

物業(yè)管理

05674

物業(yè)信息管理

05672

物業(yè)設備管理

05675

物業(yè)管理國際標準與質量認證

06569

物業(yè)管理實務

05676

城市環(huán)境保護

07519

公司管理學

B020229

物流管理(獨立本科段)

07006

供應鏈與企業(yè)物流管理

03361

企業(yè)物流

03365

物流運輸管理

03364

供應鏈物流學

07724

物流系統(tǒng)工程

07729

倉儲技術和庫存理論

07725

物流規(guī)劃

B020230 公共事業(yè)管理(獨立本科段)

03335

公共管理學

05724

公共衛(wèi)生管理

03331

公共事業(yè)管理

03312

勞動和社會保障概論

B020235 國際旅游管理

(獨立本科段)

00191

旅行社經(jīng)營與管理

00187

旅游經(jīng)濟學

00188

旅游心理學

04138

旅游文化

11403

中國旅游文學作品選

05034

旅游地理學

03529

國際旅游飯店管理

11404

旅游飯店設備管理

18960

禮儀學

11341

國際旅游學

11343

旅游會計學

11405

美食與菜系

11406

旅游資源開發(fā)與環(huán)境保護

B020236 會計電算化(獨立本科段)

08674

計算機網(wǎng)絡基礎

03703

國際會計與審計準則

02376

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

B020256 項目管理(獨立本科段)

05060

項目范圍管理

05058

管理數(shù)量方法

04154

項目采購管理

05063

項目時間管理

05067

項目管理案例分析

05062

項目質量管理

05061

項目成本管理

05066

項目論證與評估

09413

項目管理概論

10427

項目人力資源與溝通管理

B020277 環(huán)境保護與管理

(獨立本科段)

04518

環(huán)境化學

04523

水污染控制工程(一)

02472

環(huán)境質量評價

02471

環(huán)境生態(tài)學

04525

環(huán)境微生物學

04526

環(huán)境工程導論

04521

大氣污染控制技術

04519

固體廢物管理

04528

城市生態(tài)與環(huán)境學

05580

環(huán)境保護

04527

環(huán)境規(guī)劃與管理

06270

技術經(jīng)濟學

B020279 工程管理(獨立本科段)

03303

建筑力學與結構

06087

工程項目管理

06289

工程招標與合同管理

04037

施工技術與組織

03823

建筑制圖

08263

工程經(jīng)濟學與項目融資

06936

建筑法規(guī)

06393

土木工程概論

08262

房地產(chǎn)開發(fā)與經(jīng)營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B020282

采購與供應管理

(獨立本科段)

03613

采購與供應關系管理

03615

采購績效管理

03618

采購項目管理

03619

運作管理

B020309 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

(獨立本科段)

08816

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信息系統(tǒng)

05171

中小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

06092

工作分析

08819

企業(yè)管理咨詢與診斷

10425

企業(yè)內部控制

06093

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

07114

現(xiàn)代物流學

10422

電子商務運營管理

18960

禮儀學

10421

客戶服務管理

07481

管理學基礎

10424

資本運營與融資

10423

銷售業(yè)務管理

10426

團隊管理

B030203 社會工作與管理

(獨立本科段)

00285

中國福利思想

00279

團體社會工作

00283

社會行政

00282

個案社會工作

03335

公共管理學

05963

績效管理

00280

西方社會學理論

00281

社區(qū)社會工作

00278

社會統(tǒng)計學

00276

人類成長與環(huán)境

03346

項目管理

B040102 學前教育(獨立本科段)

00881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403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

00886

學前兒童心理衛(wèi)生與輔導

00399

學前游戲論

00884

學前教育行政與管理

00887

兒童文學名著導讀

00885

學前教育診斷與咨詢

B040107 教育管理(獨立本科段)

10488

班級管理學

00442

教育學(二)

10489

現(xiàn)代學校人力資源管理

10490

教育財政學

00459

高等教育管理

B040108 教育學(獨立本科段)

01281

中國教育史

00442

教育學(二)

00471

認知心理

00448

學校管理學

02018

數(shù)學教育學

01282

外國教育史

07824

語文教育學導論

B040110 心理健康教育

(獨立本科段)

00266

社會心理學(一)

02108

實驗心理學

00471

認知心理

03519

心理測評技術與檔案建立

05951

心理與教育統(tǒng)計

04269

人格心理學

04267

學習心理與輔導

B040302 體育教育(獨立本科段)

11123

社會體育學

00486

運動生理學

00497

運動訓練學

06743

運動醫(yī)學

11397

體育科研方法

00501

體育史

B050113 漢語言文學教育

(獨立本科段)

00821

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

00814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

11344

中國近代文學史

11345

文體寫作

11495

古代漢語(二)

04579

中學語文教學法

11494

古代漢語(一)

11346

近代漢語

11347

唐詩宋詞研究

11501

中國當代文學史

B050206 英語教育(獨立本科段)

00841

第二外語(法語)

05187

中學英語教學法(小教)

07374

高級英語(一)

00840

第二外語(日語)

10101

美國文學選讀

06422

英語語言學

11416

翻譯

10100

英國文學選讀

11499

英語論文寫作

11488

基礎英語(二)

11487

基礎英語(一)

10876

英美報刊選讀

11489

基礎英語(三)

11497

高級英語(二)

11500

外語教學心理學

B050218 商務英語(獨立本科段)

05355

商務英語翻譯

05439

商務英語閱讀

05440

商務英語寫作

00840

第二外語(日語)

B050302 廣告學(獨立本科段)

00635

廣告法規(guī)與管理

00639

廣播電視廣告

00641

中外廣告史

00634

廣告策劃

00850

廣告設計基礎

00640

平面廣告設計

B050311 廣播電視編導

(獨立本科段)

01178

電視藝術概論

01180

電視采訪

01170

電視畫面編輯基礎

01171

電視攝影造型基礎

01183

電視文藝編導

01184

電視藝術片創(chuàng)作

01187

電視片結構

01179

非線性編輯

01185

廣播新聞節(jié)目創(chuàng)作

01186

電視節(jié)目包裝與編排

01181

電視節(jié)目導播

B050408 音樂教育(獨立本科段)

06955

中國音樂史

04366

曲式與作品分析

11419

和聲學(二)

11427

歌曲作法(二)

11422

音樂作品欣賞(二)

11421

外國音樂史

B050410 美術教育(獨立本科段)

00747

美術教育學

11330

設計學

00745

中國畫論

00744

美術鑒賞

B050418 數(shù)字媒體藝術(獨立本科段)

00504

藝術概論

05710

多媒體技術應用

07759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

B050437 藝術設計(獨立本科段)

09235

設計原理

04026

設計美學

10177

設計基礎

B050443 服裝設計與工程

(獨立本科段)

03907

西洋服裝史

03908

服裝材料學

03911

服裝國際貿(mào)易

03902

服裝發(fā)展簡史

03918

服飾流行分析

03916

服裝消費心理學

03915

服裝連鎖店管理

03910

服裝工業(yè)工程

07541

第7篇

論文摘要:校園精神文化作為一種在教育活動中產(chǎn)生、形成和發(fā)展的特定的文化形態(tài),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隱性作用。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可以營造一種濃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氣氛,起到滲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使大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校園精神文化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起著重要的隱性作用,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可以營造一種濃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氣氛,起到滲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使大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校園精神文化的內涵

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的“文化歷史發(fā)展論”,對理性認識人的心理的文化屬性和人的心理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人的心理是怎樣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呢,維果茨基認為,人的心理發(fā)展過程不同于自然的發(fā)展過程,是一個心理的“人化”過程與文化歷史發(fā)展過程。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動中以各種符號系統(tǒng)為中介和工具發(fā)展起來的,是在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維果茨基把語言符號這種不同于“勞動工具”的進行“精神生產(chǎn)”的特殊工具稱之為心理工具,這是在人類物質生產(chǎn)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社會文化歷史發(fā)展的產(chǎn)物。人的心理機能正是隨著精神文化活動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人有怎樣的心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置身于何種精神文化環(huán)境之中。

從校園精神文化的角度來研究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須把握校園精神文化的概念。精神文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多義的概念,很難得出眾人都能接受的解釋,可以說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學者對文化有著不同的說法。已有的研究告訴我們,適用于一切學科的校園精神文化概念是不存在的。由于其概念是依存于特定的學科或研究主題的,故心理健康教育學科不可簡單地搬用其他學科中的校園精神文化概念,而必須依據(jù)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特點或自身的研究主題來確定。參考有關界定,本文所指的校園精神文化是指校園中師生員工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tài),它由學校的學風、教風和校風加以體現(xiàn),是師生共享的價值觀念、文化傳統(tǒng)、集體輿論、社會心理以及各種認同的文化意識和各種流行的文化思潮的綜合體。

二、校園精神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1,建構功能

人的無限豐富的心理不是先天具有的,歸根到底來源于實踐,但是,心理發(fā)生以后的建構則是在已有的心理結構與精神文化作用的統(tǒng)一中進行的i從這個意義上講,精神文化創(chuàng)造了人和人的心理。精神文化對心理的建構,從一個角度說是精神文化環(huán)境向人的心理的不斷內化,從另—個角度說也是人以認識、情感等心理生活的方式享用和消費精神文化,這就是人的心理機制對精神文化的整合,通過它的整合作用,精神文化信息得以內化,人的心理得以發(fā)展。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校園精神文化與個人心理建構的關系,是指對象化了的校園精神文化與人的內在精神之間的關系。這里,校園精神文化指以語言、文字、學風、教風和校風等為載體,可以在人們之間進行交流和世代流傳的價值觀念、文化傳統(tǒng)、集體輿論、知識體系、社會意識形式、社會心理等精神文化結果,這些精神文化結果有物質載體,它是超越個體精神而存在的,同時又具有觀念特征,它同人的內在精神方面可以進行觀念之間的直接交流,因而它對人的心理建構有著獨特的作用。

2,同化功能

校園精神文化是以一種內化為隱性的、精神的規(guī)范和尺度去影響人的。它反映的是學校中的人、事、物的精神性存在,所以校園精神文化是一種無形的環(huán)境力量,它通過一種氛圍的營造,對學生進行潛在的隱性的教育,在不知不覺中內化為學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為。這種氛圍的形成,其核心是特殊的心理環(huán)境的形成,它反映出學校所有成員特有的共同的心理品質,同時也給置身其中的全體成員以特有的心理影響。所以說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心理健康要求的校園精神文化,就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群體心理氣氛。良好的群體心理氛圍一旦形成,群體共同的價值取向,群體成員的歸屬感、認同感,使得群體成員形成共同的心理傾向,甚至具有共同的心理品質。易言之,盡管心理環(huán)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的環(huán)境,但它對學生的心理活動,乃至對整個教育、教學活動,都有巨大的潛在影響力。一些研究者指出,心理環(huán)境對“兒童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力,它們和老師、學生之間所形成的關系不僅影響兒童的學業(yè)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影響了他們整個個體的成長”。

3,控制功能

校園精神文化從本質上應是對社會消極文化的剔除和對積極文化的攝取,即對社會文化“揚棄”后的精神沉淀,這種精神文化一旦在校園確定以后,反過來也就對異質文化具有排異揚棄功能。因而,一個經(jīng)過教育者對社會文化進行有目的濾化、凈化加工而形成的校園精神文化,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成為一種獨立的力量,有力地控制著校園行為。校園精神文化具有使校園行為模式化的功能,當個體處于這個“過濾”過的環(huán)境下,通過個體無意、無形而又無時不在的“觀察學習”,就能使其行為準則、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等方面向積極向上的校園精神文化靠近,并內化為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從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4,導向功能

校園精神文化的價值導向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校風建設上。校風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通過無形的大家共同認可的價值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依靠群體規(guī)范、輿論、內聚力等無形力量實現(xiàn)對成員的約束。以美國哈佛大學校訓“讓柏拉圖與你為友,讓亞里斯多德與你為友,更重要的是,讓真理與你為友”為例,這不只是幾個字的拼湊,而是一種文化積淀,一種人文精髓,是這所學校世代永存的行為風范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與其說哈佛大學是致力于培養(yǎng)社會良才,倒不如說它是在用一種不息的精神引領著每一學子,引領學子們走向人文、走向科學、走向真理。校風潛藏于校園,又彌漫于校園,同時又顯性于個體行為,深刻影響著校園人的心理趨向和精神狀態(tài),達到一種“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形成心靈的感應和精神的升華,使人有意無意地在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心理品質等方面與教育目標相一致,從而實現(xiàn)對自身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塑造。

三、從校園精神文化出發(f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校園精神文化作為一種載體,既是深層的群體意識。又是群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用無聲的語言傳遞大量信息,對提升心理健康意識有很大的隱性教育功能。但同時,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要經(jīng)歷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過程。筆者認為,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應從以下幾點人手,

1,營造健康的校園精神文化氛圍

校園精神文化應當源于社會精神文化而又高于社會精神文化,具有較高的格調和品位。高校應通過組織高層次、高水平的藝術團體來校演出及名著、名片、名歌賞析等活動,大力提倡嚴肅文化和高雅藝術,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營造積極向上的高層次校園精神文化氛圍,真正做到“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大學校園“充滿一種由偉大思想、不朽著作和長遠觀點形成的令人陶醉的氣氛”,抵制古今中外消極、腐朽思想的滲透和影響,抵制偽科學和非理性文化傾向,逐步杜絕校園中不健康文化或反文化現(xiàn)象,促使大學生從單純的興趣滿足和感官愉悅中超脫而出,引導大學生的心理世界向著健康高雅方向發(fā)展。實踐證明,能否對校園精神文化的發(fā)展與建設進行歷史的邏輯的判斷,做出合乎理性的認識與了解,合乎理性的評價與設計,是把握校園精神文化繼承歷史而又能面向未來的關鍵。面向現(xiàn)代化的我國高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需要當代大學生少一些情緒,多一些理性。

2,確立師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的校園建設中,精神文化簡化為學校管理的范疇與職責,“重組織輕個人”、“重工具理性輕人文關懷”,師生情感、價值、需求等被淹沒在同一化的、模式化的、規(guī)范化的剛性管理中,造成師生精神文化建構的割裂,因此必須把精神文化建設與師生主體地位的建立結合起來,確立師生在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作為主體的師生又可分為學校領導者、教職工和學生三部分。學校領導者應高度重視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并確立合理的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目標,宏觀調控,確保目標的實現(xiàn)。教職工應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普及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理論,建立健全激勵機制,使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目標轉化為教職工的自覺追求。而對學生來說,在對他們加強教育的同嘰則要提高他們的自我教育能力,要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就必須讓學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沒有任何的戒備心理,不必為自己新奇的想法和做法感到擔心,在思考問題時,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能夠比較自由地思考和表達。因此,要很好地貫徹民主與愉悅原則,師生平等對話,相互尊重,創(chuàng)造和諧、愉快的心理環(huán)境,密切師生關系,使學生心情舒暢,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3,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實踐

精神文化在本質上是抽象的,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得以體現(xiàn)。校園文化活動的設計一般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根據(jù)智能差異設計出靈活多樣的形式與方法,使特長得到充分發(fā)揮并及時給予鼓勵與肯定,讓每位學生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間和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因此,我們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青年志愿者活動、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書畫展覽、攝影比賽、辯論賽、演講比賽、歌詠比賽、體育運動等等。學生通過在文學作品里抒發(fā)自己的所感所想,在辯論比賽中表現(xiàn)自己的口才以及在價值沖突中確立和傳播正確的思想觀點,在文體表演中展現(xiàn)自己對美的塑造,在科技創(chuàng)作活動中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等等,可以使自己在不同程度上釋放能量、敞開心扉、展示自我,獲得身心愉悅,達到心理平衡并從中受益。

4,開設實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當前,一些高校正在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到高校整體教育體系中,作為學生的公共必修課或選修課。但實際上,這些課程大都是普通心理學課程,或是一般性的心理學常識課,缺乏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如果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內容跟不上社會變革和科技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落后于人類文化的更新,內容陳舊、老化,這種教育就不符合現(xiàn)代社會對生命獨特性的弘揚,就會限制學生個性的自由發(fā)展,也不利于真正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高校應根據(jù)實際情況,構建具有自身校園精神文化特色的、實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如學??筛鶕?jù)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心理需求,分別提出各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的側重點,有針對性地開設青年心理學、大學生心理衛(wèi)生、人際交往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課程。同時,還應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區(qū)別對待不同心理特點的學生,靈活采用不同的方法、技術和手段,認真做好個案研究,增強個別教育的實效性。

第8篇

[關鍵詞]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問題與建議

[作者簡介]耿菲菲(1984—),女,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教育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13)

一、引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必不可少的方式。教育部2001年3月16日印發(fā)的《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根據(jù)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或咨詢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yōu)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環(huán)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yè)、人格發(fā)展和情緒調節(jié)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1]。與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高職學生存在著更多的來自學習環(huán)境、就業(yè)等方面的壓力,在成長成才路上面臨著更大的困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職院校中更顯得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與每個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有著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本應是受到學生關注和歡迎的。然而當前的現(xiàn)實是:學生逃課、曠課現(xiàn)象普遍存在,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課程教學總體效果不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有: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不相符;任課教師在教學模式上過于單一;在考評制度上,僅僅是給個題目寫篇小論文或者試卷形式讓學生死記硬背,嚴重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僅僅停留在空洞的理論說教上,其應有的應用價值體現(xiàn)不出來。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偏離

高職院校以培養(yǎng)高級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這一目標使得學校把教育重點放在學生專業(yè)課的教學上,其他的人文學科的教學則被放在次要位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只是作為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的課程,加之這些課程都是基于教育部門硬性規(guī)定開設的,所以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當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僅限于達到預防心理問題和治療心理問題的作用。因此勢必使上課教師把重點聚焦在“問題”上,教育學生怎么矯正心理問題,忽視了對學生積極品質和情緒的培養(yǎng)。過于片面、消極的目標偏離了正面的教育導向,會使學生產(chǎn)生自我防御和排斥心理,從而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二)教學內容理論性過強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本基本都是以普通心理學的基礎知識為主,另外加一些發(fā)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相關方面的內容。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理論性太強,缺乏趣味性、可讀性,不符合他們的學習特點與接受能力,而且純理論的講授會使課程變得枯燥、單調,減少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缺乏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特色和他們所關注問題的心理健康教學內容,使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因此不但不能給學生帶來幸福感反而會使他們感到學習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心理負擔和學業(yè)壓力,進而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產(chǎn)生望而卻步的學習態(tài)度。

(三)學時安排不合理

我國的高職教育,在較長的時間內遵循以學科結構為中心的辦學模式,課程設置重視專業(yè)課,忽視人文、品質類的教育課程。據(jù)了解,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多為學期課程,每學期的課時一般為16課時,部分是32課時,教學時間短,教學進度快,而且是以公共課的形式開設,上課時間多安排下午后幾節(jié)課或者周六、周日,教師、學生的休息時間被占用,因此很容易造成教師與學生的反感情緒。結果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職院校成了“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生為得到學分而學”的學科。

(四)教學方法單一

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課程主要采用理論知識講授的方式,缺乏師生互動,單方面的傳授方式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由于多數(shù)學生的基礎文化知識掌握不牢固,缺乏對理論知識學習的耐心,有些學生甚至產(chǎn)生了較為嚴重的厭學情緒。雖然部分高職院校在課程內容中加入了團體心理輔導,但是因為學校沒有配備專門的團體輔導室,團體課程只能在普通教室中進行,硬件設施的欠缺使團體心理輔導課程的教育作用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

三、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對策建議

(一)以培養(yǎng)積極品質和幸福體驗為目標

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應以培養(yǎng)學生積極地品質和幸福體驗為目標。這就需要教師以人本主義的教學觀教育學生。首先,要認識到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理解、尊重、積極關注學生,啟發(fā)他們運用心理學知識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積極、樂觀地面對遇到的問題,理性地分析、處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其次,認識到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使他們成為能夠適應變化、主宰自己命運的“自由人”,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幸福和成就感[2]。

(二)構建符合高職生特色的課程內容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根據(jù)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和學習能力來進行設置和編寫,在保留內容的共性特征外,具有個性的特色。課程可以采取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方式,必修課程以普及心理學知識為主,力求通俗易懂,減少心理學專業(yè)名詞和專業(yè)理論的陳述,講解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案例,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與自己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3]。在心理健康教育這門必修課基礎上開設選修課程,如:積極心理學,幸福心理學等,而且選修課程的開設要與專業(yè)和學生的需求緊密結合。課程內容應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的,并且要針對不少高職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感到迷惘,覺得自己的未來沒有希望,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棄的情況,開展職業(yè)心理教育。深入到各行各業(yè)內部,研究高職院校相關專業(yè)的行業(yè)或崗位心理,再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況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教育,提高學生適應行業(yè)或崗位的能力,正確認識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積極面對未來的工作。

(三)合理安排課時,彌補課時數(shù)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足夠且合理的課時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課時最好安排在周一到周五,這樣老師和學生的都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好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為了彌補課時數(shù)不足,高職院校可以開展講座或者團體輔導,使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親身體會心理學知識的實用價值以及對個體和團隊的意義。讓他們不僅在理性上理解和掌握知識,同時在感性上感受心理學知識的奧妙與樂趣。

(四)重視教學過程,講授為主多種方式相結合

人本主義的教學目標是強調教學過程而不是結果。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師嘗試把不同的教學方法有機結合,以講授為主,多種方式相結合??梢試L試如下教學方法:運用制作豐富多彩的多媒體PPT課件和網(wǎng)絡技術、案例分析、心理劇、故事續(xù)寫、自我白描、心理訪談、專題講座、心里影視欣賞等[4]。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將理論客觀知識與主觀感受、體驗相結合,印象會更加深刻,而且能將這些理論用于實踐,真正提高學生素質。又比如:可以采用主題活動的形式,將班級統(tǒng)一采取分組活動,每組選一個代表,老師給每個組員說明活動的規(guī)則,活動結束之后,大家一起分享活動后的收獲,活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教師向大家說明活動的目的、需要掌握的知識、通過活動體會到的感受在心理學上的解釋和遇到相關問題該如何去解決等,讓學生親身感受和體會,進而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幸福感!

四、總結

我們要重視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斷地加深認識,進行相應的改革,解決當前存在的諸多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把心理健康教育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學會解決諸如學習壓力、人際交往困惑、情緒、情感困惑等問題。

第9篇

關鍵詞:工作坊 學術英語寫作 主導――主體 建構 支架式教學

一、工作坊內涵

工作坊(workshop),也稱專題研習工作坊,最初是指一種基于專題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后來逐漸發(fā)展演變成如今的一種實踐教學模式。[1]該模式建立在師生平等地位的基礎之上,教學中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參與和體驗。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載體,國外的互動教學歷時已久,學科涉及廣泛,經(jīng)驗豐富;而我國開展較晚,經(jīng)驗不足。由于工作坊很好地契合了高校特別是研究型高校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需要,因此受到學界的青睞與推崇。

二、工作坊的理據(jù)背景

1、團體動力學理論

社會心理學家?guī)鞝柼?溫勒在1939年發(fā)表的《社會空間試驗》中首次指出:“團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分析單位,是有著聯(lián)系的個體間的一組關系。其成員不是孤立的個體存在,而是被組織到一個復雜的、相互依賴的系統(tǒng)之中。雖然團體的行動要看構成團體的成員本身,但已經(jīng)建立起來的團體,其個體成員動機與團體目標幾乎混為一體,所以,一般來說,通過引起社會團體變化而改變其個體要比直接改變個體容易得多?!盵2]工作坊模式的實踐屬性決定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參與,團體動力學所描述的團體系統(tǒng)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參與的形式。

2、EAP理論

學術英語寫作(EAW)是學術英語EAP(English for Academic Writing)的一個重要分支。在我國EAP又可分為EGAP和ESAP兩類,其中前者指普通學術英語,后者指專門用途學術英語。學術英語是指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共有學術語境特點的英語教學,是“把重點放在學術環(huán)境中某一特定群體的交流需求和行為上而進行的教學,……是基于對某一學科認知、社會和語言等方面的需求而進行的教學?!盵3]從定義中可以推斷出學術英語寫作是以真實性原則和交際性原則為背景:即無論從師者的層面還是習得者的層面,真實語料的研讀與分析加上真實任務的完成貫穿于學術英語寫作的整個流程。而真實性的體現(xiàn)需要實踐性理念與實踐性環(huán)境的有力支持,工作坊模式正好契合了這一需求。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興起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它是行為主義發(fā)展到認知主義之后的理論。建構主義特別強調學習活動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與合作學習,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內部心里結構的過程,學習是在原有的經(jīng)驗和認知結構基礎上,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從而達到個人對新知識的理解。[4]定義中的外界即是指合作學習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由此可以看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工作坊模式奠定了基礎。

三、工作坊運作模式

1、構建前衛(wèi)的教學理念

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是以師授為中心的教學體系,隨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誕生,以學為主的教學理念愈來愈受到重視。根據(jù)中國學生的學習特點,中國學者提出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學教并重”的教學理念,[5]研究生學術英語工作坊的運作正是依據(jù)此理念構建并展開的。具體模式如下:[6]

圖表 1主導―主體研究生學術英語寫作工作坊模式

2、教學設計

(1)構建目標

經(jīng)過多方協(xié)商與討論,X大學的研究生學術英語教學定位為學術英語寫作,目的是滿足該校研究生完成學業(yè)的要求:①用英語在國際期刊上②寫出規(guī)范的中文期刊所要求的英文摘要。

(2)構建內容

學術英語寫作以真實的交際任務為依托,針對教學目的,該課程的內容架構確立為:①學術論文各組成部分諸如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摘要及各組成部分語言特色的研讀與陳述;②摘要改寫;③期刊論文寫作與發(fā)表④期刊論文的格式要求。

(3)構建手段

根據(jù)X校研究生的入校成績及學習特點,為保證研究生建構過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續(xù)性,工作坊模式下的學術英語寫作采取師授、師助+互動(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的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采取建構主義所倡導的支架式教學方式,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設計、組織教學的地位和學生主體自我建構的理念。所謂支架式教學是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所提供的一種概念框架,如同建筑行業(yè)中使用的“腳手架”。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fā)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支架式教學由五個環(huán)節(jié)組成:搭腳手架、進入情境、獨立探索、協(xié)作學習和效果評價。

(4)具體操作

材料準備:任何寫作都是以閱讀為基礎的,學術英語論文寫作也不例外。學生被要求在其導師的指導下,利用數(shù)據(jù)庫檢索與本專業(yè)相關的優(yōu)秀的期刊學術論文,并在充分研讀的基礎上,每人選擇出8-10篇以備工作坊使用。

搭腳手架進入情境:教師的授課要采用具有啟發(fā)意義的提問方式和案例分析的方式進行。引領學生進入情境。授課內容要圍繞提出的問題設計并展開,并且在課程的行進中以問答的方式一對一或一對組地引導學生思考。其次,進行案例分析教學,幫助學生建構學術論文各組成部分的寫作模型及其語言特色。

獨立探索與協(xié)作:教師案例分析的目的是要調動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學生以手中的論文為范本,以小組為單位(通常由6-7人組成),積極展開論文各組成部分的研討,并對比自己手中的論文和教師案例所涉各組成部分模型的異同。各組商議之后,組長匯總意見,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報告結果,小組的其他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小組還可以提出異議。課后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共商的協(xié)作學習――追加任務:即每位同學利用自己手中的范本拍攝一段視頻,分工陳述或評論寫作各部分的模型和語言特色,其中要加載PPT展示,目的是進一步監(jiān)督學生的建構過程并強化建構效果。

摘要的寫作建構安排在論文各組成部分之后。原因是摘要的寫作要以各部分為基礎。由于第一學期研究生還沒有開題,摘要改寫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任務,但同時允許實寫(有些導師布置了研究任務)。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互動研討與陳述,摘要的寫作建構由學生自主完成。

根據(jù)X校的研究生英語課時安排,期刊論文寫作安排在第二個學期。論文的寫作流程遵循這樣的模式:研究生論文第一次提交、教師第一次反饋+研究生論文第二次提交、教師第二次反饋+研究生論文第三次提交、教師(包括外籍教師)第三次反饋++修改。從該模式可以看出期刊論文寫作與發(fā)表是研究生獨立探索與師生協(xié)作的結果。并且在該過程中按照發(fā)表的要求,融入期刊論文格式建構項目,其中包括題目撰寫、引用、圖表和參考文獻等。

效果評價:支架式教學的特點決定了其效果評價的多元化。單一的總結性評價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互動教學的目標需求,工作坊模式下的教學學生參與的環(huán)節(jié)多,因此形成性評價更客觀、更具有連續(xù)性。無論在論文結構的建構階段,還是期刊論文的寫作與發(fā)表階段形成性評價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進行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同時融入教師的筆評和師生共同參與的口評。除此之外,網(wǎng)絡評價和小組自評與互評也在形成之中。

四、工作坊模式下的學術英語寫作效果分析

1、與傳統(tǒng)學術寫作的比較

傳統(tǒng)的學術寫作教學實際上也含有互動的因素,但局限性大,多為教師與學生個體之間;而工作坊模式把這種互動擴展到生生之間,因此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自我建構能力和自信心都比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教師在課程互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起主導作用,這是傳統(tǒng)教學所不及的。

2、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提升

羅杰斯認為:“適度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一般條件……?!?[7]如何通過教學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已是當下高等教育所承載的使命。適度的心理安全和心里自由如何提供?工作坊模式下的學術英語寫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體現(xiàn)著合作學習的含義,即這種合作不是順從、妥協(xié)和等待而是以獨立為基礎的相互認同和相互接納,體現(xiàn)出學習過程個人化和社會化的相互融合。據(jù)調查學生普遍認為學術英語寫作改善了課堂上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心理氛圍,使他們能夠在更加寬松與和諧的環(huán)境下競爭,促進了他們良好非智力品質的發(fā)展,而創(chuàng)造性正是受到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其中之一就是情緒。Isen在1985年通過實驗總結出了正面情緒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假說;我國學者盧家楣等人在2005年通過教學現(xiàn)場實驗驗證了正面情緒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假說。因此工作坊模式所創(chuàng)造的良好氛圍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提供了重要的平臺。

3、面臨的問題

如何構建語言教師與指導教師之間穩(wěn)固而有效的鏈接,是當下面臨的問題。語言教師負責英語學術論文的結構問題、語言應用問題以及把關論文出版的格式要求。但語言畢竟是信息的載體,學術論文信息的可行性、真實性以及邏輯上的正確性等都需要指導教師的鑒定與評判。因此工作坊模式下如何使兩者有機地結合就成了研究生學術英語論文成功發(fā)表與否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張楚鶯.基于工作坊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的應用與探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0,(6):113-114.

[2]王雪華.工作坊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管理研究, 2011, (8):29-30.

[3]張曉君.英國EAP教學發(fā)展對公外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的啟示[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11):152.

[4] [5] [6]吳疆.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程(二級)(第三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