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3 09:47:51
導語:在初中生英語如何提高的撰寫旅程中,學習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條寶貴的路徑,好期刊匯集了九篇優(yōu)秀范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引領您探索更多的創(chuàng)作可能。
關鍵詞:提高;英語聽力;堅持
“聽”是英語的“四會”技能之一。然而,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初中生的英語聽力仍普遍較差,“聾啞英語”、“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既難以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難以適應現(xiàn)行教學的需要。為此,筆者擬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對提高初中生的英語聽力談談自己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授課中教師要堅持使用英語
農村中學的學生學英語,基本上是沒有什么語言環(huán)境,更談不上有什么像樣的語音室或聽音設施了,學生每天接觸到的英語也基本上體現(xiàn)在課堂上。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四十五分鐘的主陣地,在授課中堅持用英語來組織教學。用英語講授英語的目的在于增加學生的聽說機會,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地形成聽覺記憶,養(yǎng)成聽的習慣,并提高學生聽的能力。
二、聽錄音
英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而中學生又缺乏聽英語的環(huán)境,所以要練好聽力,非下苦功不可。當然,要聽懂,首先在大腦里要儲存大量單詞、詞組、句型、語法知識。這些知識的多少、掌握的程度直接影響到聽力的高低。因此,在平時學生一定要認真學習,掌握好所學知識,同時亦為提高聽力打下基礎。
1.聽課文錄音。聽課文錄音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綜合性地聽,即從頭到尾完整地聽。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多數(shù)采用這種方式讓學生聽錄音。另一種是分析性地聽,即一句一句反復聽,并跟著模仿,句子太長的可分為意群或短語來聽。要讓學生正確地模仿語調,而且還要讓其領會同一個句子用不同的語調而表達不同的感彩。
2.課外聽英語錄音。要練好聽力,僅憑堂上訓練是不足夠的,課后還要多聽故事、歌曲、短劇、講座、采訪等,做到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精聽與泛聽相結合。
三、聽寫
聽寫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最簡單、最基本的聽寫訓練是單詞聽寫。單詞聽寫對七年級的學生尤為重要。七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單詞,沒有經驗,不懂得怎樣記單詞,不曉得單詞的發(fā)音規(guī)律,記單詞只靠死記硬背。如果教師稍不督促,他們就會輕易放棄這索然無味的“苦差”;而單詞沒記好,就難以學好英語。督促他們記單詞的最好辦法就是聽寫單詞。聽寫對于八、九年級的學生同樣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每個單元都要進行一次聽寫,聽寫的內容不局限于單詞,還有詞組、句型,甚至課文中重要的句段。這樣不但可檢查學生對每個單元重要的詞匯、句型等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訓練了他們的聽力。
四、集中訓練
有人說聽力無技巧,多聽就行。其實此言僅對了一半,多聽是提高聽力的前提,但如何去聽、如何獲得準確的信息就不是多聽所能解決的問題了。總的來說,要掌握以下技巧:
1.預覽。在聽力測試前,要讓學生快速瀏覽聽力試題及選項,對題型、題量甚至題號順序做到心中有數(shù)。特別是對題干和選項中所涉及的地址、年月日、價格、數(shù)字、年齡等信息應用記號標示出來,以便聽錄音時有所側重。每兩道題之間都有十秒鐘的停頓,這十秒鐘完全可以省出三四秒鐘的時間看下一小題。
2.學會預測。人們在實際交際中常常不斷地運用預測這種技巧,這對理解很有幫助。比如,考試時,利用試卷上所給的問題和選項,就可以預測對話的語境、人物身份及對話的大體內容。等到聽錄音時,在有預見的心理狀態(tài)下聽,往往理解就容易多了。
3.抓關鍵詞,敢于跳躍難點。有的對話或獨白要讀兩遍,第一遍不必追求全聽懂,只要抓住關鍵詞就行了。在聽的時候要讓注意力緊跟說話者的思路,碰到沒有聽清或沒有聽懂的,絕不要愣住不前,應跳過去,繼續(xù)緊跟著聽。
4.腦記與筆記相結合。對于材料長、信息多的對話或短文,僅憑腦記是不夠的,應邊聽邊在草稿紙上用自己熟悉的簡單符號速記數(shù)字、人名、地名等。
5.全面檢查。在做完聽力測試題之后,應根據(jù)剛剛從錄音上掌握的所有信息對整個聽力試題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除非發(fā)現(xiàn)明顯錯誤要修正,對其余答案不要輕易改動,因為人們的第一印象獲取的認識習慣上是正確的。因此,沒有十分的把握不要輕易放掉一開始選的答案。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學生的聽力測試水平,就必須切實加強聽力訓練,除了要做好以上幾點外,更為主要的是“要持之以恒”。
參考文獻
[1]劉萍 提高學生英語聽力的方法.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關鍵詞]提高;農村初中生;聽力能力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項基本技能,聽之所以位于其首,是因為它既是我們獲得和理解語言信息、進行語言交際的首要途徑。聽力在外語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人們日常語言交際活動中的最基本形式。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農村初中生在聽力方面存在較大困難,如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聽力效率,是每一位英語教師值得認真研究的課題。本文就如何提高農村中學生聽力的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和體會。
一、聽力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
英語與漢語屬于不同的語系。兩者的語音、語調、詞匯、句子結構有很大的差異,這必然為中國學生聽英語帶來極大的困難。學生聽英語的困難又往往與他所學的教材內容、學習方法、教學方法以及學習情感等諸多因素有關。經過我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造成學生英語聽力普遍差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詞匯量不足、語法不過關是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一個重要障礙。聽力訓練中,如果遇到的生詞太多,就很難懂得整篇文章大意。同樣,沒有一定的語法分析能力,即使聽懂了單詞,也未必能快捷地理解句子的意思。例如:“l(fā)ie”一詞除表示“躺,平躺”之外,還可以表示“位于”“撤謊”等意思。有時句子表面上有否定詞,卻表示肯定,例如:You can never be too careful while driving at night .(夜晚開車要非常小心)。
2、發(fā)音不正確,辨音能力差是影響聽力理解的前提。有些學生對于一些易混淆音素特別是音近的詞不能正確辨識,從而影響了對句子意義的理解。英文中有一些相同發(fā)音不同含義的詞,即同音字,如:hear,here;還有一些相似的拼寫,易混淆的發(fā)音,即近音詞,如: soup(湯),soap(肥皂);如果學生聽音不準,就會接受錯誤的信息,就會判斷錯誤。
3、基礎知識不扎實。部分學生沒有扎實的語法功底與習語積累,導致誤解句子的實意。例如:There is a boy in front of the car .與There is a boy in the front of the car.兩句中boy的位置在前句中是在車的前面,而在后句中是在車的前部。若學生語法知識、習慣用語不扎實,那么在聽時發(fā)生判斷失誤也就不奇怪了。
4、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比如:課前不預習,教師要講什么,心里沒譜;課上聽講,雖然專心,但不善于思考,不認真記筆記;課后缺乏及時復習鞏固。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就很難跟上教師的講課速度,甚至什么也聽不懂。
二、改進農村中學英語聽力教學的措施
聽力問題是一個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深層次的綜合理解的能力問題,只靠簡單機械地放錄音、聽錄音是難于提高聽力水平的。因此聽力訓練應做到聽與說、讀、寫相結合,齊頭并進。
1、激發(fā)學習興趣,明確訓練目標。首先要激發(fā)學生“聽”的欲望,培養(yǎng)興趣是一個主動積極地對信息進行認識加工的心理語言。要激發(fā)學生聽的欲望,得讓學生明白聽懂英語有什么好處。一方面讓學生明白,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我們不僅要閱讀英語書刊、資料,也需要用英語口頭交流信息。另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聽是學好英語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初一開始,就樹立起一定要聽懂的強烈愿望。
2、創(chuàng)造良好的聽力訓練氛圍。在學生有聽的強烈意識的情況下,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聽力的主渠道。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語音修養(yǎng)。盡力避免因為語音語調問題,而影響學生聽力的提高。上課時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多接觸英語。比如:每天的daily report既鍛煉了說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聽的能力。每周要安排足夠的時間進行集中精聽訓練。選一些短小、有趣的材料進行聽力訓練,并教給學生聽的一些技巧。同時,盡可能讓學生處于一個隨時接觸英語聽力。課后讓學生用英語打招呼或進行對話,老師應起示范作用。并通過校園廣播、第二課堂等方式,加強學生的泛聽練習。只要盡量多的讓學生接觸地道、標準的語音語調,形成語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就能提高他們聽的能力。
3、調整好心理狀態(tài),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社會風俗。聽力理解是一系列復雜心理活動的綜合,為了使學生在聽力過程中不產生焦慮情緒,教師在課堂上要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可以插入輕松美妙的音樂作為調劑品。在聽力材料安排上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過渡;選材內容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興趣為主,找一些反應學生實際生活的內容,以此增加學生興趣,通過這樣的聽力訓練讓學生漸漸擺脫對文字材料的依賴。與此同時,教師也應多給學生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背景知識。
4、掌握基本的聽力技巧。利用聽力練習來提高聽的技巧,訓練審題與應變能力,是提高英語聽力測試水平的有效途徑。教師在進行聽力訓練之前,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看題干和選項,從中預測聽力材料可能的內容與體裁。明確聽力任務,帶著任務去聽材料,使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盡快尋找到主要的語言信息。在聽力訓練起始階段,可以邊聽邊做一些筆錄,記錄下人名、地名、時間、數(shù)字等信息,以便在答題時有所參考。
5、重視聽與說、讀、寫的結合。聽與說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為了說得出,必須聽得懂,只有聽懂了,才能接著說。教師要利用課內外一切機會說英語。說能促進聽,聽能帶動說。對文字材料的聽讀結合有助于增強語感,辨別語流,能使詞句的音、形、意在記憶中迅速統(tǒng)一起來,減少判斷誤差。要讓學生養(yǎng)成每天半小時邊聽邊朗讀英語磁帶的習慣。材料可以是課文或與課文難度相仿的段落。聽寫練習也是提高聽力水平的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聽寫是一種限時性強、輸入量大、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與充分調動所有語言知識的強腦力勞動過程。聽寫起步時可以聽寫一些基本詞語和簡單句型,進而聽寫課文的縮寫,最后聽寫與課文難度相當?shù)奈淖植牧稀?/p>
聽力是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它是外語學習的各種知識與各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聽力水平的提高也是一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少而多,由點及面,循序漸進的發(fā)展過程。我們必須以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訓練方法為前提,并經過長期不懈努力,加強聽的力度的訓練,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師生密切的配合,使學生的聽力技能得到不斷的提高。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教學;聽力訓練;激發(fā)興趣;能力培養(yǎng)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蓬勃開展,新課標強調要發(fā)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始終把聽說放在英語教學的首位,而聽力則是基礎①。聽力是外語學習的基礎,是各種知識和各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聽力技能對學生今后英語整體能力的提高及將來的英語口頭交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種原因,我國聽力教學狀況和效果卻不容樂觀,與課程標準中要求相差甚遠。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初中生聽力能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班級學生人數(shù)過多。目前,我國絕大多數(shù)中學都是實行大班教學,一個班級有五六十個學生,有的甚至更多。新課程要求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但在人數(shù)眾多的課堂上組織全體學生訓練聽力十分困難,收效甚微,許多老師覺得很無奈。
第二,英語課堂教學形式和考試比重失衡。現(xiàn)行的英語考試偏重于筆試(占75%),而聽力只占25%。在這個指揮棒下,什么最能出成績?很多老師和學生都認為,那就是講解語法,做大量試題。聽力訓練沒有得到老師和學生的重視。
第三,英語詞匯量貧乏。詞匯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詞匯的積累,就很難聽懂各種聽力表達。給聽力帶來障礙。
第四,缺乏必要的英語氛圍。我們的學生在漢語單一語種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除了每周有限的幾節(jié)英語課外,很少有接觸英語的機會。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課內進行聽力訓練和課余時間進行鞏固,如何談得上學好英語。
第五,母語干擾影響聽力的反應速度。許多學生在聽到一段語言信息后,習慣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譯出來,而不能直接將語言信息轉化成一個情景或一幅畫,因而影響了反應速度、理解程度和記憶效果。
第六,教師教法滯后。有些老師在課堂上大量用漢語教學,他們擔心如果用英語教學學生聽不懂。卻不知這樣讓學生失去了 訓練聽力的機會。事實證明,老師用英語教學,能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諸多原因造成了當前中學生“聾子英語”這一畸形現(xiàn)狀。那么,我們如何實現(xiàn)英語聽力能力的成功轉化呢?
1更新英語教學觀念
學生聽力教學要與日常英語教學結合在一起。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用英語組織教學,這是聽力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最有效的聽力訓練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老師首先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英語的氛圍,使他們嘗試著用英語來思維。對于初學者,可以從最簡單的開始,如 “Good morning/afternoon!” 、 “Please turn to page……” 、 “How do you pronounce this word?” 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逐步提高,在課堂上用英語解釋英語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遇學生不懂的生詞,這時老師就要借助于學生已知的詞匯加以解釋,可以通過同義詞、反義詞、下定義等方法解釋,這樣無形中鍛煉了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2重視聽力教學策略
聽力教學應遵循由淺入深、由慢到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有計劃地進行“音素— — 單詞— — 短語一—意群—— 語調— — 句子—— 短文”的訓練。首先,嚴格把好音標關。學好音標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學好音標對未來的英語學習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音標基礎的好壞決定了語音、語調的好壞。要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語音基礎,這對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讀技巧的訓練、培養(yǎng)。教師在課堂上應有意識地傳授諸如單詞的重音,語句的重音、語調、節(jié)奏、音變、連讀等知識,加強訓練學生的朗讀技巧。第三,正確引導學生學記單詞,積累詞匯。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詞匯的學習和積累,學英語不記單詞是不行的。對于詞匯的學習,不僅要知其意,還要知其音。詞匯學習要邊學邊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依據(jù)讀音規(guī)則記憶。
3激發(fā)學生對聽力訓練的興趣
古代思想家王守仁曾提出:“今之教子,必使其鼓舞。心中喜悅,見其進自不能已?!笨梢娂ぐl(fā)興趣是非常重要的。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課堂教學的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取知識。歌曲教學可以在英語教學的多個方面使用,也可以用于聽力教學,旋律簡單歌詞易懂的英文是很好的聽力材料。比如,聽“新年好”的英文版歌曲,完成歌詞: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to you all We are_(singing)_ We are_(dancing) Happy new year to you all這首歌歌詞簡短,難度也不大,多數(shù)學生能完成;他們從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了積極性。
4加強聽力技巧的指導
美國著名教學法專家王士元曾說過,“理解語言的過程是一種猜測,估計,預想,想象的積極相互作用的過程”。②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到以下幾點:①聽前抓緊時間快速瀏覽選項,捕捉信息,對即將要聽的內容進行預測和推測;②聽的過程別注意文章開頭和結尾的句子,捕捉主題句和關鍵詞;③邊聽邊做記錄,抓主要的內容和思想,特別注意文中的數(shù)字、地名、人;④把聽到的材料與相關的語境聯(lián)系起來, 通過對比分析達到理解的目的;⑤注意力不要放在一個個的單詞上面,而應從以詞句為中心過渡到以語篇為中心。提高學生在語篇層次上的理解力。
5閱讀應與聽力練習同時,同比重的進行
加強閱讀是提高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首先,閱讀可以擴大詞匯量,熟悉讀音技巧,鞏固所學的語法知識,這些對聽力都有直接的幫助。其次,大量的閱讀可以提高語言理解的速度,也就是提高理解的速度。第三,通過閱讀可以了解和熟悉語言民族的政治、歷史、文化、風俗,消除由于文化障礙而造成的聽力中的各種困難和誤解。在進行聽力教學時,對于較復雜的材料,在完成教材所要求的任務后,讓學生閱讀聽力材料全文是相當必要的。許多學生也許能很好地完成聽力任務,但不一定完全理解語篇大意;這時閱讀聽力材料則是彌補這種不足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時,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讀出語感,學生潛移默化地把一些優(yōu)美詞匯和句式,變?yōu)樽约郝犃φZ庫中的儲備,從而為提高自己的聽力能力打好基礎。
6經常訓練,持之以恒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庇⒄Z聽力的訓練也如此,擱置時間長了就會生疏。學生聽力教學要與日常英語教學結合在一起。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用英語組織教學,這是聽力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最有效的聽力訓練方法。其次,在課時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課前5分鐘或每節(jié)課的復習時間讓學生聽些有關材料,或利用課堂結束教學前數(shù)分鐘安排聽力訓練或做聽力習題,第三,在聽力內容選擇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聽力材料,不要輕易放棄。在內容的呈現(xiàn)上,應遵循聽、說、讀、寫教學順序,做到聽先于說、說先于讀、讀先于寫,或者把教材中的內容改成聽力材料。第四,與課本配套的同步聽力以及練習冊,目標測試中的聽力練習,更是要堅持隨著教學進行訓練,最后不要一本書教完后再集中訓練。
總之,英語聽力訓練不能搞突擊訓練,或臨時抱佛腳,否則就會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7多渠道訓練
僅靠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英語或聽錄音是不夠的,,老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多聽英美人的聲音,使學生習慣于聽比較地道、標準的英語語音。另外也要讓學生注意聽同班同學的聲音,以便提高辨音能力。讓一個學生回答問題時,其他學生都要用心聽,還有鼓勵學生課后收聽程度適合的英語廣播,收看英語教學節(jié)目。有條件的學校要放映英語教學影片,以增強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這些對提高聽力都大有好處。
總而言之,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是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逐步培養(yǎng)過程,面對新 的教育形勢,新的課程標準,教師們應不斷適應新的教學要求,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出更好的英語人才。為此,我們初中英語教學必須從英語聽力抓起,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營造輕松生動的課堂語言氛圍,充分認識聽力教學的重要性,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及手段及方法,及早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質,適應時代的需要。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初中生 英語聽力水平 提高方法
英語聽力是英語學習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過去被忽視的一部分。在當前形勢下,從初一開始,就必須有意識地練習和提高英語聽力能力,為中考做準備。很多學生升入初三才意識到聽力的重要性,這就錯過了不少寶貴的時間。因為聽力訓練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初三緊張的練習對一些簡單的、有規(guī)律可循的題型還能有一定效果,但是對于拉開檔次、決定你是上普通還是重點學校的那部分題,就絲毫沒有作用了。所以,我們首先要樹立好的聽力學習態(tài)度:從初一開始就注重聽力教學。
如何提高學生的聽力,使學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是英語教師極為關注的問題。在我看來,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須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同時著手。
一
我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目前學生在聽力學習上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詞匯量缺乏。
由于剛學英語,所遇到的生詞多,不知所云,造成聽力理解困難。
2.語音、語速方面的困難。
對于英語的初學者,老師講課的語速可能會偏慢,再加上有些學生受方言影響,發(fā)音有些不準,如果不及時糾正,久而久之,學生養(yǎng)成了習慣,遇到聽力材料中標準的語音、語速就難以適應。
3.語法障礙。
語法知識是幫助我們正確理解有聲材料的必要條件,如果語法知識不牢固,則會直接影響聽力理解效果。
4.文化背景障礙。
由于我校處于城郊結合部,部分學生對其他國家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對英美國家人民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等不知曉,聽力理解也就存在一定困難。
5.心理障礙
有些學生一聽到聽力就會產生過度緊張的心理,結果是越想聽越聽不懂,越聽不懂越緊張,腦子出現(xiàn)暫時的空白,從而產生厭惡情緒。
二
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教師要通曉教材,確定教學目標。
在教學前,教師必須吃透教材,對教材融會貫通,從而達到對教材各個單元的內容胸有成竹,有針對地設計每個單元或每一課時的聽力教學目標及課堂用語,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英語,讓學生對本課的新語言熟悉。在《新目標英語》(“Go For It”)這套教材中,每一單元都包括Section A,Section B,Selfcheck三部分。而這三部分都是圍繞一個語法點、一組句型而逐層擴展深化的。所以教師在備課時,可根據(jù)本單元的難易程度重組教材內容。如我在教八年級(上)冊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一單元時,就將本單元的三組核心句型在第一節(jié)課中提出來。它們是:(1)How do you get to school?I get to school by.../I take the...to school.(2)How long does it take?It takes...minutes to get to school.(3)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It is...kilometers.
我認為,這三組句型是有機的整體,分開教授會割裂交際的內在聯(lián)系。所以,從第一堂課起,我就將它們提出,從聽和說的角度讓學生熟悉它們。在接下的幾節(jié)課中,根據(jù)課文的需要,這些句型會反復出現(xiàn),這又進一步使學生對此加深印象。因為是從聽的角度掌握這些句子的,所以他們對這些句子很熟悉,在課前的oral report中能靈活運用,并在期末口語測試中熟練地回答這些問題。
2.教師應研究學生,選擇教學方法。
為了使自己的教學切合實際,有的放矢,教師要全面分析自己的教學對象,了解自己所教學生的英語程度。教師還要分析學生在聽力訓練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語言障礙,做到未雨綢繆。我?guī)У倪@兩個班級,學生比較活躍,所以,我適時地利用這個契機使自己的教學生動起來,學生對此感興趣,自然愿意跟著我走。即使英語基礎差的學生,也會“湊熱鬧”。這時,我會抓住機會,讓他們當一次英雄,并大力表揚他們,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如我在教授八年級(上)冊Unit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時,首先制造了一個“小事故”,將書掉在地上,這時我引出了這個單元的重點句型Could you please pick up my book?學生自然明白我的意思,其中一位同學將書拾起給我并在其他同學的提示下說:“Certainly!”然后,我又用兩種不同的語氣讓一個同學開關窗戶:“Close the door!”“C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door?”我夸張地運用語音、語調,學生覺得很有意思并不時發(fā)出笑聲,這代表他們明白了我的意圖。這時,我問大家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學生爭先恐后地指出交際中的禮貌問題。當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起來,他們自然愿意聽老師的每一句英語,“聽”的實際功效就會體現(xiàn)出來,“啞巴英語”就轉換成交際英語。
三
對于學生,必須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1.積累詞匯,創(chuàng)造聽力前提。
根據(jù)對本校學生的調查,80%的英語學困生都是因為對單詞產生無味、厭惡之感,以致對學習英語喪失信心,單詞不熟以致讀不懂題目,閱讀效果差,理解能力差等,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對聽力望而生畏,語法知識再多都無法發(fā)揮作用。因此,學生要把學習單詞貫穿到聽課過程中,在課堂中學單詞、記單詞。充分體現(xiàn)認知過程,這樣既可減輕記單詞的負擔,又可循序漸進地消化單詞,提高學習效率,增強信心,為興趣的培養(yǎng)奏一段前曲。但聽力的測試材料并非都是教材中的或學生熟悉的單詞,還有部分是課外的包括新句型、新表達、西方文化風俗知識。所以,為了從根本上提高聽力水平,學生要吃透教材中的句型、單詞,還要適度地給添加一些時文,或是具有時代性、生活性、有關西方國家歷史文化的詞匯。
2.了解題型,掌握解題方法。
要做好聽力題,達到訓練的目的,除了平時要注重詞匯的積累外,學生還應該了解聽力考試的主要題型(一是聽句子,選畫面,占5分;二是聽對話,選擇最佳答案,占10分;三是聽短文,選擇最佳答案,占10分;四是聽短文,填信息,占5分)及其解題策略??紙鋈鐟?zhàn)場,除了精良的武器外,還需要正確、科學的戰(zhàn)爭策略,方能取勝。這就要求對學生掌握教師的學法的指導,如短文理解,它對學生理解能力要求較高,要求學生語感敏捷度高,要快速反應理解。所以在做這類題型之前,要抓緊時間快速瀏覽,明確問題的大意及各個選項的基本意義。才能在聽的過程中有的放矢,有所側重,從而正確答題。
3.聽讀結合,異曲同工,相得益彰。
要提高聽力水平,讀書是必要的準備。古人云:“熟讀深思子自知?!甭犃忸}最具有優(yōu)勢的能力就是有強烈的語感,語感的形成有賴于平時的多讀、多看、多思,而其中“讀”為引子?!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沒有讀的積累,就沒有寫的靈感,更沒有聽的感覺理解。
4.注重實踐,強化訓練。
首先,良好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對英語教學的成效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具有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如幻燈機和幻燈片,錄音機和磁帶、錄像放映機和錄影帶、語言實驗室等,以及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料,如英語教學參考書、英語讀物、雜志、報紙等的圖書館都為英語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雖然不是沒有它們就不能教英語,但是,如果恰當?shù)赜煤眠@些設備,將會促進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其次,如果一個國家的社會群體,由于民族情感,對說英語的國家采取敵視態(tài)度,就不可能、也不愿意去學習英語。反之,對待說英語的國家采取友好的態(tài)度,或與他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就會喜愛和學習英語,英語也會因此而學得好些.這種現(xiàn)象在我國英語教學的歷史中可以見到,例如:1953年中學里“英語受禁”和我國實行對外開放以來所出現(xiàn)的學習“英語熱”是再好不過的例證?,F(xiàn)在,我國社會群眾對待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對英語教學也是有利的。社會對英語的需求越來越高,要求英語教學要培養(yǎng)出更多高水平的人才。
第三,家庭條件對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影響也較大。一般來說,城市的學生學習英語的條件要比農村的學生好。有的學生家長懂英語,平時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比較關心,并給于適當?shù)妮o導,對英語知道的很少,他們工作忙,平時顧及不到孩子的英語學習,這樣的話,如果自己不努力,那么學習成績一般欠佳。有的學生家長本身對英語學習就有這樣那樣的消極看法,無疑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消極作用。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對一些家庭環(huán)境不夠理想的學生要多一些注意力,應該給這樣的學生更多的幫助。教師對待少數(shù)學習差的學生不能單純責怪,更不能說他腦子笨,而應該考慮到他們所受社會和家庭的影響,應該做好學生家長工作,讓他們配合好教師一起抓學生的英語學習。
要提高初中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抓好語言技能評價
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聽、說、讀、寫的技能及其綜合運用能力。
在聽力方面,考評學生能否聽懂并用所學語言敘述課文內容及背景,能否聽懂與學生生活貼近的,基本沒有生字的語言材料以獲取所需信息,同時考評學生從期中到期末聽力測試的整體情況。
在說話方面,看學生是否能夠就課文內容進行回答,能否復述課文大意,或就熟悉的話題進行交流。通過口頭問答、朗誦、英語沙龍等課內外學習活動和學生的參與程度、合作精神等進行考評。
在閱讀方面,考評學生能否按需要預習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回答課文配套練習的問題,能否理解內容簡單的書信,通知、說明等應用性文字材料,能否借助詞典閱讀理解難度與課文相當?shù)奈淖植牧弦垣@取所需信息,并從中獲得樂趣。
在書寫方面,考評學生能否規(guī)范地、熟練地書寫,能否聽寫與課文有關、結構簡單,沒有生詞的材料,能否筆頭回答就課文內容提出的問題等。
二、加強對學生語言知識的評價
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言、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等五個方面的內容。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fā)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
在語言方面,考評學生能否熟練地運用基本的拼讀規(guī)則及國際音標讀出單詞,能否正確、連貫、流暢地朗讀課文,能否用正確、自然的語調、節(jié)奏進行口頭表達,能否根據(jù)重音和語調的變化理解和表達不同的意圖和態(tài)度等。在詞匯方面,考評學生能否熟練地運用基本拼讀規(guī)則拼寫單詞,能否根據(jù)重音和語調的變化理解和表達不同的意圖和態(tài)度等。在詞匯方面,考評學生能否熟練地運用基本拼讀規(guī)律拼寫單詞,能否根據(jù)所學的構詞法判斷和記憶派生詞和合成詞的詞義和詞類等。在語法方面,考評學生是否理解掌握詞類和句子種類,是否掌握相關時態(tài),能否積極運用符合語法的語言形式進行口頭和書面的表述和交流等。在語言功能方面,考評學生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恰當理解和表達問候、告別、感謝介紹等交際功能。在語言話題方面??荚u學生能否就與學生個人、家庭和學校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以及有關日常生活、興趣愛好、風俗習慣、科學文化等方面的問題。
三、注重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
情感態(tài)度是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把考評學生是否具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放在首要位置,重點考評學生是否具有明確的學習英語目的,是否具有學習英語的愿望和興趣,并樂于參與各種英語實踐活動,是否充滿信心,積極與他人合作,敢于用英語進行表達。初中階段的學生求知欲強,好勝心強,記憶力好,反應敏捷,正是學習外語的黃金時期,該時期學生情感變化大,引導得好,可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態(tài)度,促進其學習快速進步。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說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04-122-01
英語課程標準》規(guī)定了初中學生在畢業(yè)時在聽說方面應達到一定的水平要求。語言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交際,而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聽是學習語言的源泉和基礎。聽得清,才有??煞?,聽得準,才能說得對。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要求重視聽說訓練和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
中國的學生學習英語的拼音文字,如果不能聽懂,也就不會讀說,文字的形義也就不能牢記。中國學生必須多聽,多讀,多說,才能記住英語的形義,時間稍久些不聽不說,就很容易忘記。因此,學習英語在初中起始階段的聽說比重要大些??梢哉f,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強,閱讀能力、悟解能力、交際能力等也隨之而強。
一、抓好起始階段教學,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習慣
學生初學英語,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鮮感,因而對學習懷有極大的興趣。教師應抓住這一良好的開頭,把學生的好奇心逐步培養(yǎng)成愿聽愛說的習慣,使學生從學英語的一開始就逐步養(yǎng)成靜聽別人說英語的習慣,勇于用英語回答以及提問,模仿錄音的習慣。教師則用流利動聽的口語,配備上實物、圖片以及表情動作,給學生造成深刻的語言印象,并努力使聽說訓練從小處著手,創(chuàng)造學生開口的機會。比如,引導學生自覺運用禮貌語言:Hello,Good morning,I'm sorry,Thank you ,etc.還可以從最簡單的課堂教學用語著手,重復使用:Read after me,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組織教學,學生聽多了,不僅聽懂,而且也能說幾句,好奇心就得到暫時的滿足。這時教師可有意識地將課堂上的機械聽說擴展到課余生活中去,使學生的好奇心升華為一種講英語的興趣。興趣的增長,必然給學生帶來強烈的求知欲。因此,抓好英語教學的起始關,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開展聽說訓練的重要一步。
二、堅持課前三分鐘講英語
把每節(jié)課開始后的三分鐘固定為講英語的時間,讓全班同學輪流作簡短的值日報告。具體作法是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由點到面逐步鋪開的方法。值日生報告內容從短小淺易,分階段逐漸過渡到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采。這樣做,首先應由教師編寫代表性的報告范文,印發(fā)給學生,選定幾名語音語調好一點的學生當值日示范,然后全班同學輪流值日。報告內容可以是學校生活,小故事和自由談話等。最 初可按如下幾個程式進行:“I'm on duty today,Todayis Monday.Tt's Sunny today.we are all here…隨著句型,詞匯的增多,學生還可按當天實際情況增加內容。教師要給予引導鼓勵,并有計劃地進行鞏固所學知識的口語訓練及一些交際性訓練。這種簡單的英語報告盡管僅占幾分鐘,但對渲染課堂氣氛,發(fā)揮學生的模仿力和創(chuàng)造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為口語訓練提供了場所。它是鞏固課堂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課文教學必須堅持聽說訓練
把聽說訓練同課文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每教新的課文時,堅持讓學生先聽錄音,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所聽內容回答問題。教師提問必須有一般問句,也有特殊問句,內容有簡單的,也有復雜的。這樣可以讓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真正達到培養(yǎng)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目的。
講課文時,教師不僅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而且力圖使自己的語音語調準確規(guī)范,富有表現(xiàn)力。學生提問或回答教師的問題也盡可能地使用英語。新課文講完后,要求學生背誦課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歸納大意進行復述或表演出課文內容。這種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最佳方式。課文教學還可堅持聽寫訓練,聽寫的內容可以是課文中的單詞,短語,句子或課文縮寫。這也是強化聽力訓練。
四、探索與運用任務型教學方法為聽說教學服務
新課程改革以來,任務型教學的理念已被廣大教師所接受。任務型教學任務要求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完成某項具體任務,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提供語言交際來完成所設定的學習任務。這樣,在課堂上學生的聽說技能便會得到有效的訓練。但是,如何有效的運用任務型教學方法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服務,為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服務,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在設計活動時,我會先對學生進行聽力技巧的點撥,接著讓學生在聽聽力材料前熟悉聽力任務。在聽力任務完成以后,讓學生分組對在聽的過程中所獲得的信息加以討論,最后由其中一人將討論結果報告給大家。
一、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首先要把好語音關。音標基礎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語音:語調的好壞。其次注重朗讀技巧的訓練和培養(yǎng):最后要鼓勵學生多記憶單詞。詞匯學習要邊學邊記,最好是根據(jù)拼讀規(guī)則來記憶。
二、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生動活潑的聽力氛圍。教師可利用豐富的表情,必要的體態(tài)語,幫助學生去理解。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經常進行視聽結合的訓練。把眼看和耳聽結合起來,訓練學牛聽英語可幫助學生進行形象思維,促進學生耳聽意會。在每單元對話教學中可采取視、聽結合的方式,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基本能力的同時重點突出學生的聽說能力。
四、加強英語課堂聽力教學力度。盡量用英語授課。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用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語言組織教學,可適當運用母語。讓學生多做如下練習:聽音表演,教師播放錄音或范讀聽力內容,學生根據(jù)相應信息作出相應的動作和表情。聽音跟讀,教師在播放聽力內容的|司時,讓學生模仿錄音跟讀并反復練習。聽音回答,在播放聽力材料之前,教師提出若干道相關問題,然后放音,聽一、二遍之后要求學生在聽清的基礎上做出同答。第一步是聽錄音或教師朗讀材料,學生只是聽,不寫;第二步教師按照意群朗讀一遍,學生跟寫;第三步是教師朗讀第一遍,使用正常的語速,學生檢查聽寫。聽音復述,要求學生根據(jù)聽到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轉述。這是一種在聽力理解的基礎之上進行的冉創(chuàng)造活動,比較適用于高中學生。通過討論,可相互補充,相互幫助達成共識。如遇爭論不一的問題,教師可讓學生再聽有關材料的相關內容,直到聽懂為止。
關鍵詞:提高 英語 交際能力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重視起了對英語的學習。英語作為國際通用的語言,在旅游、商業(yè)貿易、科技教育等領域起著重要的作用,而進行這些事必須要有交際能力。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乃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基本目標。提高交際能力要求教師有豐富的知識,要求教師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口頭操練,模仿英語國家人士的語音和語調,注重語言流利,強調實用性。這些交際的特點使我們認識到在英語教學中,只教單詞、語法是不夠的,還要注意交際功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使用語言,在使用中學習英語。但目前在農村初中,學生的交際能力與教學大綱等方面的要求相距很大,學生的會話能力差,他們幾乎不能用英語表達,更不能與英國人士進行基本的交談。筆者認為這些現(xiàn)象的產生和存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
許多教師把英語教學看作是詞匯加語法,認為學生只要有大量的詞匯,記住足夠的語法規(guī)則就行,認為學生的英語水平主要是通過對詞匯語法的考試成績來體現(xiàn)。由于這種觀念的影響,教師便喜歡用大量的時間向學生講解語法規(guī)則、句子結構。這種教學方法缺乏英語課堂的氣氛,沒有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只記住了從教師那里學到的東西,但他們不能創(chuàng)造性地口頭使用英語。這種情況導致學生覺得學習英語很乏味,課堂上根本就沒有興趣學。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也是許多語法練習,誤認為只有通過寫才能讓學生掌握英語。
二、缺乏語言環(huán)境
在課堂內外幾乎很少有教師、學生把英語用作一種交際媒介,一些教師甚至用母語來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這就意味著喪失了許多讓學生用生動的英語聽、講的機會,也就根本沒有把英語當作交際工具來使用。一個班級有五十多個學生,如果讓每個學生講,也只有連一分鐘也不到的時間,在課堂上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課堂交際活動,而且許多學生羞于啟齒。沒有語言環(huán)境,英語交際也就無從談起。
三、進行的對話沒有什么價值
在英語課上有的教師是給學生進行口頭交際活動,但這些活動喚不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激情。因為這些對話對于學生要么太熟悉,要么缺少操練價值,它們只有語法目的。比如教師指著一個學生問另一個學生:
t:what’s his name?
s: his name is wang hong.
t: where does he study?
s: he studies at no. 2 middle school.
t: is he studying english?
s: yes, he is. he is studying english.
上面的對話不是一個真正的交際對話,材料脫離現(xiàn)實,沒有反映出英語國家的文化,只有有吸引力的英語文化背景,對話才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師生的雙邊活動才能正常開展。那么,如何通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在有限的時間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達到大綱規(guī)定的目標呢?這個問題就要求我們要認識提高英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要想方設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
要強調提高交際能力的重要性,樹立這樣一個觀念:學英語不是光學單詞表,練習語法功能項目,如果你不能用來口頭交流,即便所學的知識你全部都懂,也只能是聾啞英語。我們都知道交際是學語言的一種重要手段,學習它的目的就是要能用更有效的方法來進行交際。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始終圍繞這個目的進行教學并幫助學生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因此,如果老師首先在英語教學中把交際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學生的交際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必將大大提高。
二、在英語課堂上采用民主評論的方法
一堂課不是單純地像是把酒倒進空瓶子,那樣,教師絕對不能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必須采取民主討論的方法。在成功的課堂里,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做大部分的事情,教師講的時間必須嚴格控制,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練習口語表達。而這時教師并不光是看著學生,而是作為一個獨立的角色要忙于改進學生之間進行的交際活動。教師也是交際過程的組織者,用不同的方法組織課堂進行更有效更生動的交際。在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里,每一個學生都在參與教室里面的活動,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這樣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得以喚發(fā),能力得到培養(yǎng)。
三、提供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
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對發(fā)展學生的交際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要使交際能力得到提高,必須給學生提供一個使他們真正感受到的英語環(huán)境。農村初中由于條件限制,學生很少有機會在一個真實的英語環(huán)境中使用英語,更沒有機會與英語國家人士交談。因此,教師就要盡最大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一個英語的世界,在那里,他們能聽英語,說英語,在課堂上教師應盡可能少地使用母語來教學生,要用英語來完成教學工作。用英語組織教學的課能造成一個適宜于英語交際的課堂氣氛。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課外使用英語。如布置一些同學之間用英語交談的作業(yè),鼓勵學生用英語寫日記。教師還可用其他途徑為學生創(chuàng)造英語環(huán)境。1.開辦英語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交際。2.教師和學生堅持一有可能就用英語交談。3.每個學生訂閱一份英語報刊。4.看英語電視節(jié)目。5.讓學生每天用英語匯報學習、生活情況。所有這些都把英語放在了生動的環(huán)境中。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體會到了學英語的樂趣。
四、介紹一些與教材有關的背景知識
交際能力包括語言能力和社會能力。在不同國家,文化背景不同,對話的文化方式也不同。比如當學生學到“seeing a doctor”時,就必須告訴學生:如果不是急病,國外看病先要與醫(yī)生預約,否則,學生看到看病時約會就會感到驚訝。注意到了文化背景,學生才會意識到語言不能與文化脫離。我們還可以通過其它途徑介紹背景知識。比如讓學生看有介紹藝術、建筑、風俗等的圖片和照片、廣告等,還可以選擇一些有介紹背景的材料讓學生讀,然后討論。通過對背景知識的了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開展交際。
五、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教師必須充分利用教材。目前的初中英語教材就是很好的學習交際的材料,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科技含量高,涉及英語國家的生活、宗教、風俗習慣等。新教材使教與學變得更加自然,更加有趣,特別是學生的聽說能力大大改進。
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并不是簡單的事,而是要通過長期努力。因為它不但關系到教師、學生的素質問題,而且還要受到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特別是在農村。因此,我們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學習,熟悉英美文化,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從每一堂課入手,讓學生不斷地共同參與英語環(huán)境的教學,這樣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必將大大提高,適合新形勢的需要。
參考文獻:
【關鍵詞】閱讀能力;初中英語;研究細節(jié)
How does the exalt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living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Zhang Yu-lin
【Abstract】The common saying say"keep 3 Chinese foots in deep freeze, not cold first."To think exalt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want to be malicious to grasp a basic achievement first, commit to memory a list a phrase, extension oneself of vocabulary quantity.Secondly want to read aloud text more, everyday morning draw out at least 15-20 minute time, become "read every day, loudly read" of good habit.
【Key words】Reading ability;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Research detail
閱讀理解是英語學習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他反映了學生直接應用英語的能力。在中考中閱讀理解題占總分比重的1/3,也就是說英語中考總分120分,而閱讀理解就占了40分,所以初中生必須認識到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如何能更好的完成閱讀理解題呢?作為一名長期從事一線英語教學的教師來說,我認為:
1.首先樹立自信心
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很棒的完成任務,不要有壓力,輕松上陣。只有輕松冷靜地去做閱讀理解題,才能圓滿的完成任務
2.通讀全文,掌握大意
首先,粗讀全文,從整體上理解短文的大意及中心思想,領會出題人的意圖。切忌人為地將短文搞得支離破碎,逐詞逐句地去感知材料,看一句或幾句做一個題目。遇到生詞時,應學會猜詞義。如果是專有名詞,一般可以根據(jù)上下文來判斷它是人名還是地名,或是其他組織的名稱。對于這些詞不認識關系也不大,只要知道它代表什么就行了。又如有些詞的詞干是學過并且掌握的,只不過是加了前綴或后綴轉換了一下詞性或詞義而已,或者是兩個單詞和在一起的合成詞,等等,那么就可以通過構詞法來分析判斷。對于這些詞只要有構詞法的知識就能夠猜測判斷出它們的詞性或詞義了。另有一些單詞可以根據(jù)上下文的內容,語氣來判斷它們的含義。只要掌握這些方法,就可以保持閱讀的連貫性,不至于影響閱讀的速度和對文章的整體理解。
3.細讀重點,一舉突破
掌握閱讀理解短文大意后,認真看短文后選擇題,此時可選擇跳讀的方法。因為初中階段大多數(shù)閱讀理解題相對簡單,很多選擇題的答案都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只要跳讀短文,尋找所需正確信息,并在文中勾出重點句來,就能順利完成選擇題。
4.學會推理,正確解題
如果在做閱讀理解題時,遇到較深層次的題型,在短文中不能直接找到答案,那么首先要排除自身的生活經驗、經歷和已有的知識等主觀因素的干擾。然后要冷靜分析推理,研究細節(jié)暗示,推敲作者意圖,理解文章寓義,從而確定正確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