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777亚洲妇女,色吧亚洲日本,亚洲少妇视频

高血壓治療有效方法

時間:2023-05-29 16:02:02

導語:在高血壓治療有效方法的撰寫旅程中,學習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條寶貴的路徑,好期刊匯集了九篇優(yōu)秀范文,愿這些內(nèi)容能夠啟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引領您探索更多的創(chuàng)作可能。

高血壓治療有效方法

第1篇

[關鍵詞] 高血壓;健康教育;控制率

[中圖分類號]R544[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5(a)-157-02

An analysis of control state of blood pressure for clinic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ANG Chunyi1, WANG Qiuyue2

(1.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east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China; 2.Department of Endoc Rinology, the First Aff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is aimed to find out the control state of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The blood pressure of 89 clinic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as measured stochastically.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blood pressure of 64.04%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e normal values and that of 21.35% patients was within the normal blood pressure range, but with a higher value. The blood pressure of only 14.61% patients was controlled be within the normal values. Conclusion: The key to the increase in the control rate of hypertension is to broaden patients health protection knowledge, to monitor intensively blood pressure, and to us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Key words] Hypertension;Health education; Control rate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對生命與健康構(gòu)成嚴重威脅的慢性疾病[1]。研究表明,高血壓對患者生命的威脅主要來自其心、腦、腎的嚴重并發(fā)癥,這些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往往是直接與所患高血壓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密切相關。假如能夠有效控制并保持血壓穩(wěn)定在理想范圍內(nèi),雖然高血壓病的“病根”沒有消除,但患者仍然可以“帶病”保持健康,活到高齡。反之,控制不良的高血壓病,可能早早就會引起較為嚴重的心、腦、腎并發(fā)癥,對生命與健康構(gòu)成極大威脅。因此努力提高高血壓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對保護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2]。本文對89例高血壓患者隨測血壓監(jiān)測,以了解院外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狀

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3年10月~2005年3月,門診已確診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89例,男73例,女16例,平均(66.7±14.5)歲。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及血壓測量方法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3]。

1.2方法

所有入選患者均為門診隨機就診患者。休息5 min后,采用臺式汞柱血壓計測量坐位上臂血壓,連續(xù)測3次血壓,取平均值為基礎血壓,并詢問服藥史。

2結(jié)果

89例患者中,隨測血壓有57(64.04%)高于正常,19例(21.35%)為正常高值,13例(14.61%),為正常血壓,見表1。89例患者中,有64例(71.91%)不規(guī)律治療,7例(7.87%)堅持口服降壓藥物,18例(20.22%)從未服用過降壓藥物,見表2。

3 討論

本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已被確診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有20.22%從未接受過治療;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有71.91%存在不規(guī)范治療、不規(guī)范用藥等情況,只有7.87%的患者堅持規(guī)范用藥。有64.04%的患者血壓仍高于正常,只有14.61%的患者血壓得到良好的控制。出現(xiàn)上述結(jié)果主要是由于高血壓治療需要長期服藥,許多患者不能堅持,在血壓控制平穩(wěn)后擅自將藥物減量或停藥,影響治療效果;也有一部分患者在門診治療一直未能有效,因無自覺癥狀,藥物亦不作更改。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所有高血壓患者共同存在的問題。因此,加強防治高血壓的健康教育宣傳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健康教育,解決患者的思想問題,使他們充分認識到長期高血壓的危害。

通過宣教使人們認識到,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控制體重、堅持運動、限制攝鹽、控制飲酒和進行正規(guī)的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等,可以防治高血壓。針對患者長期服藥擔心藥物的副作用問題,醫(yī)生應該注意告訴患者,高血壓本身對心、腦、腎及血管等有直接的損壞作用,降壓藥通過降低血壓可以消除這種危害,對心、腦、腎和血管是有保護作用的。對大多數(shù)藥物而言,其保護作用大于副作用。因此,在醫(yī)生指導下,堅持正規(guī)服藥,是防治高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病的最好方法[4]。

高血壓的防治要規(guī)范化。高血壓的變化具有時間節(jié)律性。原發(fā)性高血壓有明顯的晝夜變化模式:早晨血壓迅速升高到高峰水平,白天保持在高水平,傍晚下降,在睡眠期降至最低水平[5-8]。因此,防治高血壓的藥物選擇和服藥時間,應根據(jù)24 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結(jié)果,按血壓晝夜節(jié)律變化特點確定,這樣才能達到理想控制高血壓的目的。

因此,只有全社會共同重視高血壓防治工作,通過健康教育達到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改變患者遵醫(yī)行為,使其遵從醫(yī)囑與治療方案、保證療效、減少并發(fā)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高危因素;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其血壓及其它危險因素水平[6-8],才能提高高血壓的控制率,預防病程變化及靶器官的損害。

[參考文獻]

[1]胡春松,胡大一.高血壓治療原則的進展及我國高血壓治療策略的特點與變化[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07,27(4):380-382.

[2]李莉.高血壓治療:從臨床指南到臨床實踐[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7,35(3):67-71.

[3]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4,32(12):1060-1640.

[4]王瑜.高血壓控制率低下因素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8,10(23):9.

[5]胡大一.2007年ESH/ESC高血壓治療指南--聯(lián)合治療是提高高血壓控制率的重要策略[J].臨床薈萃, 2007,22(23):1673-1674.

[6]王建駿,朱理敏,王麗芬.健康教育提高社區(qū)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和高血壓控制率[J].實用全科醫(yī)學,2008,6(6): 607-609.

[7]高玉慧,張麗莉.我國高血壓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14):18.

第2篇

【關鍵詞】社區(qū)老年人;高血壓;依從性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增長趨勢, 尤其是高血壓疾病, 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現(xiàn)有高血壓患者達2億[1]。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為40.4%, 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為49~57%, 而8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達65.6%[2]。眾所周知, 高血壓患者需接受終身治療, 為了減低老年人高血壓的患病率,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必須提高患者的治療的依從性。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compliance)是指患者在服藥、飲食、生活方式改變等行為與醫(yī)學建議或健康教育一致的程度[3]。本文欲了解深圳市社區(qū)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出院后治療依從性情況, 現(xiàn)將調(diào)查結(jié)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采用目的抽樣的方法, 選取2013年6~12月深圳市寶安區(qū)福永街道5所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門診的265例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其中男138人, 占52.08%, 女127人, 占47.92%, 年齡在60~95歲, 平均年齡(78.62±11.45)歲。

1. 2研究方法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人, 高血壓的診斷及分級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4]:在未用抗高血壓藥情況下, 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 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壓藥, 血壓雖然

1. 3調(diào)查方法采用本院自行編制的高血壓治療從性調(diào)查問卷表, 統(tǒng)一培訓調(diào)查員, 并考試合格予以調(diào)查, 以保證調(diào)查的可信性。問卷以患者主, 對于文盲患者則由調(diào)查員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進行訪談式調(diào)查[5], 藥物依從性研究采用戴俊民等人使用的Morisky所推薦的問題[6]。

1. 4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19.0專業(yè)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總有效率的比較使用χ2檢驗, P

2結(jié)果

此次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265份有效問卷265份, 有效率為100.00%。265名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出院后血壓治療依從性優(yōu)良者占19.62%, 依從性較好占35.85%, 依從性差占44.53%,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討論

如何有效預防控制高血壓是當前心腦血管、公共衛(wèi)生類專家研究項目之一。有研究報道與未治療的高血壓患者相比, 經(jīng)治療后能延長壽命10年以上[7]。由于高血壓病呈群體分布, 高血壓病可以通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進行的防治。本研究發(fā)現(xiàn)深圳市寶安區(qū)福永街道部分社區(qū)老年人高血壓出院后治療依從性較差, 該數(shù)據(jù)達到44.53%, 影響治療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老年患者記憶力減退, 對高血壓終身治療問題認識不足等。

治療依從性主要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依從性, 其中服藥依從性情況較差, 表現(xiàn)在患者不能堅持服用降壓藥, 甚至有些患者自行購買其他品種的降壓藥或減少服藥品種等。阮 蕾等人在其研究發(fā)現(xiàn)“服藥依從性差是高血壓人群中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8]。因此可以對社區(qū)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出院后開展一系列的服藥宣傳和指導, 如社區(qū)義診、海報宣傳等。對于非藥物治療依從性,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總結(jié)當前預防醫(yī)學的最新成果時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開展干預。

針對已經(jīng)出院老年高血壓患者, 為使其長期保持住院時理想的控制血壓效果, 必須提高社區(qū)老人抗高血壓治療依從性。作者建議患者首先要遵醫(yī)服藥[9]和改變不健康行為方式, 科學合理地控制血壓, 對于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實施延續(xù)性護理干預[10], 以有效預防高血壓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延長壽命。

參考文獻

[1] 劉力生, 王文, 姚崇華, 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年基層版).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0, 18(1):11-30.

[2] 化前珍.老年護理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6: 125.

[3] Demyttenate K. Risk factors and predictors of compliance in depressin. European Neuropsychop hamacology, 2003(13):69-75.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6:51.

[5] 唐紅英, 朱京慈, 何海燕, 等.社區(qū)高血壓患者家庭自測血壓與治療依從性的關系研究.護理雜志, 2011, 28(13):4-7.

[6] 戴俊明, 衛(wèi)志華.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藥物利用與依從性關系分析.高血壓雜志, 2001, 9(1):65-67.

[7] 張嬌花, 陳少群, 黃蘇平, 等.出院后隨訪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1, 08(28):172-175.

[8] 阮蕾, 秦方, 閆亞非, 等.成都市社區(qū)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調(diào)查及影響因素.四川醫(yī)學, 2012, 33(8):1333-1335.

[9] 韓艷梅, 張紅杰, 魏會敏, 等.老年高血壓209例治療依從性分析.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0, 30(6):828-829.

第3篇

關鍵詞:抗高血壓藥;處方分析;使用情況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我國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趨勢[1]。為了解抗高血壓藥物的使用情況、用藥特點,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jù),對我院2015年1~6月門診處方中抗高血壓藥物用藥頻率、聯(lián)合用藥進行調(diào)查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我院2015年1~6月門診抗高血壓藥處方,共計1000張,分別對患者的性別、年齡、合并疾病、用藥情況(包括藥品名稱、規(guī)格、用量、藥價、聯(lián)合用藥)及處方總金額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2方法 采用金額排序法對我院2015年1~6月各類抗高血壓藥的銷售金額、構(gòu)成比進行統(tǒng)計。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限定日劑量(DDD)為指標,參考2005版《中國藥典》二部、臨床用藥須知及陳新謙主編的第17版《新編藥物學》來確定,采用其主要適應癥、劑量范圍的中間量,個別品種參照藥品說明書綜合確定。以藥品消耗的總劑量除以DDD,得到DDDs。DDDs越大,說明該藥的用藥頻度越大。

2 結(jié)果

2.1基本情況 在1000張抗高血壓藥處方中,其中男530例(53%),女470例(47%)?;颊咂骄挲g為(60±15)歲,無其他合并癥年齡平均為(60±13)歲,有合并癥年齡平均為(65±12)歲。調(diào)查顯示,年齡偏大高血壓患者易合并其他疾病。

2.2各類抗高血壓藥物DDDs 排序 位居前5位的依次是利尿劑、鈣通道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β受體阻滯劑(β-block)。由于高血壓患者個體差異較大,藥物治療范圍廣,DDDs值不易確定,不是推薦給臨床的實用劑量,故用DDDs值進行研究時應注意其限度,見表1。

2.3單種抗高血壓藥物的使用情況 見表2。

2.3聯(lián)合用藥情況 我院藥物聯(lián)用基本符合抗高血壓藥階梯治療原則,以二聯(lián)用藥處方最多,330張(占33%);三聯(lián)用藥處方80張(占8.0%);四聯(lián)用藥處方25張(占2.5%)。

3 討論

3.1我院各類高血壓藥物的使用情況 高血壓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顯著增加,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這符合高血壓流行病學數(shù)據(jù)[2]。統(tǒng)計結(jié)果可見,CCB與利尿劑的DDDs位居前列,說明在高血壓治療中占主導地位,是抗高血壓藥的兩大支柱。近年來,鈣通道是細胞膜上對Ca2+具有高度選擇性通透能力的親水性孔道。Ca2+通過鈣通道進入細胞內(nèi),參與細胞跨膜信號轉(zhuǎn)導,介導興奮-收縮耦聯(lián)和興奮-分泌耦聯(lián),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和功能完整性、調(diào)節(jié)血管平滑肌的舒縮活動等。一旦細胞內(nèi)鈣超載,將引發(fā)一系列的病理生理過程,如高血壓等。CCB作為抗高血壓治療藥物已用于臨床多年,其卓越的降壓療效、廣泛的聯(lián)合降壓潛能、優(yōu)越的心腦血管保護作用使其在當今的抗高血壓治療、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及死亡率方面占有重要地位[3]。利尿劑適用于大多數(shù)無禁忌證的高血壓患者的初始和維持治療,尤其適合老年高血壓、難治性高血壓、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壓、鹽敏感性高血壓等。ACEI是JNC-7中唯一擁有6個強適應證的一線抗高血壓藥,NC-7和《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均指出其能安全、有效降低血壓和心力衰竭發(fā)生率及死亡率,主要用于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或并發(fā)心功能不全、蛋白尿。長效ACEI因其半衰期長、副反應小,肝腎雙通道排泄,降壓平穩(wěn),幾乎不引起低血糖反應,逐漸得到廣泛用。β受體阻滯劑對于有心梗和心衰病史的患者,臨床收益最強。對于心絞痛患者的管理也有效。β受體阻滯劑在預防高血壓患者中風和心血管事件風險上沒有其他幾種主要藥物有效;但是具有心梗以及心衰病史的患者應該使用此類藥物。ARB類藥物優(yōu)ACEI,其耐受性較好。因為此類藥物并不引起咳嗽,極少引起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ARB類藥物的功能和作用與ACEI類藥物作用相似,在臨床上,如果患者可以負擔得起這類藥物,ARB類藥物優(yōu)于ACEI類藥物。和ACEI類藥物相似,ARB類藥物也可導致血肌酐水平升高;但是一般情況下只是功能性改變,是可逆而無害的[4]。

3.2我院高血壓藥物的聯(lián)用情況 聯(lián)合用藥也是高血壓治療的一個重要原則[5]。從本次調(diào)查來看,一聯(lián)、二聯(lián)處方用藥方式共占94.3%,是我院門診高血壓最主要的用藥方案,說明我院用藥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我院的抗高血壓藥物使用情況基本上符合階梯式治療原則。醫(yī)生一般選用降壓作用溫和、不良反應小的藥物。達不到治療要求時,用兩種或多種降壓藥物以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臨床用藥中,二聯(lián)用藥以鈣拮抗劑與β受體阻滯劑聯(lián)合應用最多,其次為ACEI與β受體阻滯劑聯(lián)合。這些藥物都是高血壓治療指南中所列的有效配伍。三聯(lián)處方中,β受體阻滯劑+ACEI+利尿劑聯(lián)合方式為常見。

3.3小結(jié) 通過調(diào)查我院抗高血壓藥的應用基本合理,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盡管抗高血壓藥品種多,在選擇抗高血壓藥物時,應根據(jù)藥物的療效、患者的依從性和經(jīng)濟承受能力及個人意愿,結(jié)合臨床情況決定治療方案。藥師在工作中也應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認真審核處方,特別是對于多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應進行用藥監(jiān)護和經(jīng)濟學評價,保證患者安全、有效、經(jīng)濟地合理用藥[6~9]。

參考文獻:

[1]趙秀麗,陳捷,崔艷麗,等.中國14省市高血壓現(xiàn)狀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86(116):148.

[2]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2015年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5,7(6).

[3]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etal. ACCF/AHA 2011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J].J. Am. Coll,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Apr,2011,25.

[4]何定峰.我院內(nèi)科門診抗高血壓藥應用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3,11(1):78-79.

[5]唐兵,楊勇,王友群,等.心血管專業(yè)臨床藥師培訓方法探討[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7,27(9):1296-1298.

[6]張善堂,周書明,劉斌,等.某"三甲"醫(yī)院2001~2003年抗感染藥物用藥動態(tài)分析[J].安徽醫(yī)藥,2005,02.

[7]汪榮華,錢崇付.馬鞍山市51例抗菌類藥品不良反應分析[J].安徽醫(yī)藥,2005,02.

第4篇

關鍵詞:高血壓 藥物治療 治療方法 進展

高血壓(hypertension)和糖尿病一樣,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好發(fā)于老年群體,但近幾年一些報道中發(fā)現(xiàn)本病發(fā)生年齡逐漸下降,有年輕化趨勢[1]。本病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表現(xiàn),未應用抗高血壓藥物時,非同日測量3次,收縮壓和(或)舒張壓≥140 mm Hg/90 mm Hg,便可初診為高血壓。高血壓除了可單一發(fā)病,還可并發(fā)其他疾病或由其他疾病誘發(fā),研究指出本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高危因素[2]。本病需長期堅持治療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高血壓的藥物治療,更好地控制血壓水平,減少不良反應,有必要對高血壓的治療藥物及其方法進行探究。現(xiàn)就高血壓及其藥物治療情況綜述如下。

1 高血壓簡介

高血壓作為常見心血管疾病,指的是以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腦、腎等臟器功能或器質(zhì)性損傷的綜合征。本病容易加快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從而誘發(fā)各類心腦血管并發(fā)癥,嚴重威脅身心健康[3]。有報道[4]指出,近幾年我國高血壓發(fā)生率有所升高,且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這可能和飲食結(jié)構(gòu)、生活習慣改變有關。目前關于高血壓發(fā)生與發(fā)展的機制并無明確統(tǒng)一定論,結(jié)合有關文獻研究,總結(jié)其發(fā)病機制,可能有如下幾點:(1)動脈痙攣,導致動脈血管的外周阻力明顯增加,如血液循環(huán)障礙后人體血管張力增高;(2)腎功能障礙所致腎小球腫脹,濾過率降低,繼而誘發(fā)血容量升高、鈉潴留及血壓增高;(3)中樞神經(jīng)紊亂促進血壓升高后誘發(fā)本病。隨著高血壓的研究與報道不斷增多,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升高,血壓也有升高趨勢,其中以收縮壓升高最為顯著,但50歲后舒張壓則有略微降低,脈壓差則增加[5]。高血壓患者伴有精神緊張時,還會導致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大腦皮質(zhì)興奮與抑制機制失衡,造成皮質(zhì)血管舒張與收縮障礙,同時外周血管不斷收縮,交感神經(jīng)興奮等都有可能導致血壓的增高??梢姡竽X皮質(zhì)功能紊亂、交感神經(jīng)的異常興奮等都可能參與了高血壓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2 高血壓常用治療藥物及方法探討

高血壓至今無根治療法,其治療原則在于:積極控制血壓水平,堅持長期治療,盡量改善癥狀,預防與控制并發(fā)癥發(fā)生,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存質(zhì)量[6]。治療方針包括改善患者的生活行為,血壓控制標準個體化治療,以及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協(xié)同控制等,但其中藥物治療是最為主要的措施,且可選擇的藥物類型多種多樣,不同的藥物取得的效果各不相同[7]。高血壓治療常用的藥物類型有利尿劑、鈣通道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等。為了進一步分析高血壓治療藥物及方法,現(xiàn)就常見的藥物與治療介紹如下:

2.1 利尿劑

利尿劑是心力衰竭與高血壓治療常用藥物,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廣泛應用起來,該藥物在機體作用時間久,療效佳,且對脂肪與糖分解無干擾,但對血管、心臟及腎臟影響較大[8-10]。對于其他降壓藥物單一治療無效時,可加用利尿劑聯(lián)合治療,可提高臨床效果。而且聯(lián)合治療時,只需小劑量應用利尿劑即可,還能減少其他降壓藥物的用量,避免其他藥物的不良反應,減輕醫(yī)療負擔,被推薦應用于輕度高血壓治療中。2012年研制出一種新型利尿劑噠帕胺,進一步提高了利尿劑治療高血壓的療效[11]。該藥物作為輕型利尿藥物,主要作用在血管,對擴張血管,加快血流有明顯的作用,還可避免血管粥樣硬化,降壓作用可達到75%,同時,相比傳統(tǒng)利尿劑而言,其可減少藥物不良反應。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也有利尿、降壓作用,而臨床一些研究中提出高醛固酮血癥也是高血壓病因之一,為此當其他藥物與常規(guī)利尿劑聯(lián)用效果不佳,可選擇性應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治療,有改善腎功能的作用。有報道[12]對卡托普利片聯(lián)合呋塞米應用于高血壓進行了對照,發(fā)現(xiàn)治療組蛋白尿率低于對照組,而且治療后收縮壓與舒張壓低于對照組,說明其他藥物與利尿劑聯(lián)合治療,可更好地降低血壓,延緩腎臟病變進程。

2.2 鈣通道阻滯劑

鈣通道阻滯劑又被稱作鈣離子拮抗劑,作用機制在于減少心肌和血管平滑肌鈣離子通道的面積,避免細胞外周鈣離子內(nèi)流作用。通過對鈣通道阻滯劑分子結(jié)構(gòu)與作用進行分類,可將其分為L型與T型鈣通道阻滯劑,前者又可分為二氫吡啶類與非二氫吡啶類,典型代表分別為硝苯地平、維拉帕米,而后者是21世紀初才出現(xiàn)的新型藥物,可選擇新作用于T型鈣通道并發(fā)生阻滯作用,擴張冠狀動脈,改善供血,減緩心率,且無負性肌力作用,也不會導致反射性心率過速,適用于合并心力衰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患者[13]。L型鈣通道阻滯劑應用相對更多,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廣泛將其應用在高血壓治療中,約有2/3高血壓患者只選擇該藥物,這可能在于亞洲高血壓患者相比其他地區(qū)患者,對鈣通道阻滯劑有更高的敏感性,可長期堅持治療。目前我國常用的高血壓鈣通道阻滯劑以第二代、第三代為主,如尼莫地平、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等。

2.3 β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主要和β腎上腺素直接結(jié)合發(fā)生作用,然后發(fā)揮拮抗神經(jīng)遞質(zhì)和兒茶酚胺對β受體的激動作用。β受體阻滯劑一方面可增強心肌收縮和舒張作用,另一方面可降低心肌耗氧,抑制外周腎上腺素受體,從而抑制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在心率偏快的青中年高血壓患者,或合并心肌梗死、心絞痛,或哺乳期/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中比較適用[14]。目前臨床上出現(xiàn)第三代β受體阻滯劑,包括拉貝洛爾與卡維地洛等,可同時作用在β與α受體,適合長時間應用。但是,也有學者提出若β受體阻滯劑應用不當,則可能導致失眠、幻覺等中樞神經(jīng)異常,部分男性患者還會有、陽痿等性功能障礙,為此高血壓患者應用β受體阻滯劑時,需謹慎。

2.4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

該類藥物降壓效果持久,無刺激性干咳,連續(xù)服用56 d可達到最佳效果,與其他降壓藥物均可聯(lián)用,如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利尿劑等,在輕中度高血壓中有良好的降壓作用,甚至對改善血糖、血脂水平也有效果,對器官也有良好的保護作用[15]。這類藥物主要有坎地沙坦、替米沙坦、厄貝沙坦等,相比之下坎地沙坦降壓作用最好,且小劑量也能達到良好的降壓作用,藥效持久,對逆轉(zhuǎn)左室肥厚也有良好的價值。對118例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的研究表明,對照組單用硝苯地平,試驗組加用厄貝沙坦,治療2個月后發(fā)現(xiàn)試驗組收縮壓與舒張壓改善更顯著,說明硝苯地平基礎上加用厄貝沙坦治療,可進一步提高效果,更好地改善降壓作用[16]。

2.5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

這類藥物作用于高血壓的機制在于阻止抑制血管緊張素Ⅰ轉(zhuǎn)換為血管緊張素Ⅱ,且對激肽酶有抑制作用,從而達到降壓的目標。這類藥物首次應用于臨床在20世紀60年代,發(fā)現(xiàn)能有效降壓后,開辟了降壓治療的新途徑[17]。國內(nèi)有學者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80例高血壓患者采取這類藥物治療12周,總有效率高達90%,且收縮壓與舒張壓比治療前顯著降低,不良反應與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較低[18]。此外,該藥物在治療期間對人體代謝影響輕微,不會影響膽固醇、血脂等指標,若能配合小劑量利尿劑治療,可增強藥物作用。隨著聯(lián)合用藥增多,有學者發(fā)現(xiàn)內(nèi)皮素受體拮抗劑也可增強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的降壓作用,且對神經(jīng)分泌、心率等無不良影響,安全性高。

2.6 基因治療

基因治療在近幾年被臨床重視起來,可分為基因轉(zhuǎn)移療法與基因抑制療法,因為高血壓也是多基因遺傳性疾病,由基因結(jié)構(gòu)與表達異常所致,為此予以基因治療除了可穩(wěn)定降壓,還可從根本上控制高血壓發(fā)生與發(fā)展,從而控制高血壓疾病的遺傳傾向。不過,就目前已有的基因治療報道來看,基因治療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如如何選擇靶基因,因為目前大部分基因治療為單基因靶點治療,而高血壓是多基因調(diào)控疾病,單基因靶點治療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即便選擇多靶點基因治療,缺乏這方面的長期研究,也無法廣泛開展。

3 結(jié)語

高血壓發(fā)病低齡化,以及老年人口的增多,無疑使高血壓患者不斷增多。盡管治療高血壓的藥物較多,但用藥以單一藥物治療有效為佳,而聯(lián)合用藥需謹慎,提高療效同時要盡量減少不良反應。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還處于起步階段,加上對藥物作用靶點不清,缺少聯(lián)合用藥后藥代動力學與量關系的研究??偟膩碚f,高血壓治療藥物及其方法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是一個長期探索的過程,需不斷奮斗。

參考文獻

[1]王欣,盧健.咸陽市區(qū)6家醫(yī)院抗高血壓藥物情況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7,21(4):747-751.

[2]柳婉婉,吳振卿.睡前服用高血壓藥物對非勺型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9,13(24):112-113.

[3]李艷.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調(diào)查及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7,25(12):893-897.

[4]殷琪,何揚利,孫翠芳,等.個性化血壓藥物控制方案在老年高血壓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1):4-7.

[5]劉艷秋,黃富宏,李愛華,等.4種長效鈣拮抗劑治療老年輕中度高血壓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J].中國藥業(yè),2017,26(21):77-79.

[6]任凌雁,靳倩,廖喆,等.貴州原發(fā)性高血壓人群相關藥物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9,48(23):4017-4019.

[7]彭科娟,劉偉,朱慧君.不同降壓藥物聯(lián)合治療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20,17(2):52-56.

[8]閆陽妹,吳濤,,等.他汀類藥物對高血壓腎病患者近遠期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9,28(6):32-37.

[9]閆陽妹,吳濤,,等.他汀類藥物對青少年高血壓的療效及對血清指標、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20,29(1):33-38.

[10]李丹,宮建,孫曉輝,等.住院高血壓患者的藥物利用研究[J].中南藥學,2017,15(10):1470-1472.

[11]李志,楊向陽.3種治療高血壓藥物的成本-效果分析[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21(1):83-86.

[12]樸永軍,付素云,王垚,等.擴血管藥物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7,45(11):50-52.

[13]沈志娟,王冉冉.3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臨床效果評價[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24):3610-3611,3614.

[14]戚雅君,丁海櫻,楊國濃,等.ACEI/ARB類藥物對晚期胃癌合并高血壓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7,28(32):4517-4520.

[15]曾望遠,周素云,顧申紅.??谑猩鐓^(qū)高血壓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全科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20,23(18):2335-2341.

[16]巢世紅,巢世蘭.降壓藥物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及減少并發(fā)癥的臨床效果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7,36(5):776-780.

第5篇

關鍵詞:高血壓;藥物;處方

Analysi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LUO Ying

(Deyang People's Hospital Pharmacy,Deyang 618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hypertensive drug prescriptions of outpatient in the hospital,to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rationally drug use in clinic.Methods The 488 prescription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were carried out surveys in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The patients with gender, age,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frequency(DDDs) and the joint application of the drug were gathered statistics.Results DUI of various kinds of antihypertensive ≤1,and the clinical utiliz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accorded with regulated dosage.Conclusion The use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is basically rational in our clinic,and the ADR of drugs combination should be avoided.

Key words:Hypertension;Drug;Prescription

高血壓病是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升高、周圍小動脈阻力增高,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出量和血容量增加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1],是全球范圍內(nèi)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除高血壓本身癥狀以外,還是多種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并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功能,最終可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目前,高血壓病的主要治療措施是應用藥物來降低血壓,因此對我院2015年12月門診處方中抗高血壓藥488張?zhí)幏竭M行調(diào)查,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5年12月份,488張含有抗高血壓治療的藥物處方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

1.2方法 按照《新編藥物學》中的抗高血壓藥物分類方法進行藥物分類,并統(tǒng)計出含有抗高血壓藥的處方數(shù),用藥合理性。

2 結(jié)果

2.1患者性別分布情況 488張?zhí)幏街心行曰颊?25人,女性患者163例,分別占藥物處方總數(shù)的66.60%(325/488)和33.40%(163/488)。本組488張抗高血壓藥處方,DUI≤1。

2.2患者年齡分布情況。

2.3我院抗高血壓藥使用的品種主要有5類。

2.4高血壓患者的用藥詳情,見表3。

3 討論

高血壓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這符合高血壓病流行病學數(shù)據(jù)[5],高血壓的高發(fā)期是在>45歲,本組>40歲443例,占90.78%,有45例為

高血壓治療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血壓達到且維持在正常范圍,臨床治療高血壓有單藥治療與聯(lián)合治療兩種方案。臨床實踐中,使用單一抗高血壓藥就能控制血壓約為40%~50%,而長期運用容易導致藥物耐受性,加大劑量又會帶來不良反應,故將藥物聯(lián)用。從表3看出,聯(lián)合用藥是我院治療高血壓的基本方案,聯(lián)合應用抗高血壓藥物在高血壓治療中是十分關鍵的,能夠使治療有效率達80%~90%[6-7]??垢哐獕褐委煹淖罱K目標是減少心血管和腎臟疾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來自臨床實踐的經(jīng)驗及近年來在老年高血壓人群中進行的研究均表明,大部分患者需要兩種或以上降壓藥物聯(lián)合治療,才能有效的達到降壓效果。因為,高血壓聯(lián)合用藥降壓作用機制應具有互補性,既可增加降壓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應[8-9]。所以,選擇療效可靠、服用方便、不良反應少的降壓藥物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張慧,彭芳辰.2010~2012年山西省人民醫(yī)院口服抗高血壓藥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4,14(3):195-198.

[2]張廷杰,范麗明,張靜.高血壓聯(lián)合用藥現(xiàn)狀及評價[J].心血管病進展,2000,21(3):147-149.

[3]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364-366.

[4]賴寶芬,任斌,鄺翠儀,等.廣東地區(qū)抗高血壓藥應用狀況[J].中國藥師,2004,7(10):803-806.

[5]李欣,楊世民.杭高血壓藥物的合理使用分析[J].西北藥學雜志,2010,25(3):222-223.

[6]李璐奕,黃瑾,金輝,等.某區(qū)人民醫(yī)院門診抗高血壓藥的利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6):98-99.

[7]梁計林.我院門診高血壓患者用藥情況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20):2688-2689.

第6篇

控制高血壓對預防高血壓相關心血管事件有重要意義

據(jù)估計,在有危險因素的1期高血壓患者,10年內(nèi)如能持續(xù)降低收縮壓12 mm Hg,就可以在11例患者中避免1例死亡。

對有心血管疾病或者靶器官損害的患者采用同樣的標準可在治療的9例患者中避免1例死亡。

在臨床中,抗高血壓治療平均可以降低35%~40%的腦卒中發(fā)生,20%~25%的心肌梗死和>50%的心力衰竭的發(fā)生。

有效的血壓控制對預防高血壓相關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義。

聯(lián)合治療的優(yōu)勢

臨床試驗表明,單一用藥一般僅可控制40%~60%或更少患者的血壓,對2級以上高血壓患者以及高危的高血壓患者則血壓的控制效果更差。

中國2011年高血壓指南指出:“多年的臨床研究歸納出降壓治療中藥物應用的4個基本原則,即小劑量開始,優(yōu)先選擇長效制劑,聯(lián)合應用及個體化。在聯(lián)合治療原則中提出,聯(lián)合用藥具有增加降壓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應的優(yōu)點,一般是在低劑量單藥治療療效不滿意時,可以采用≥2種降壓藥物聯(lián)合治療。事實上,2級以上高血壓為達到目標血壓,常需一開始就聯(lián)合治療。對血壓≥160/100 mm Hg或中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劑量2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或用小劑量固定復方制劑”。因此,2種藥物的聯(lián)合治療對抗高血壓具有一定優(yōu)勢,是大多數(shù)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的實際需要。

固定復方是聯(lián)合治療的重要形式

聯(lián)合用藥理論上具有下述優(yōu)點:作用機制不同,降壓作用可累加、協(xié)同或互補;小劑量聯(lián)合可減少單一用藥時劑量過大導致的不良反應;并用藥物可鈍化反調(diào)節(jié),相互限制另一藥物誘導的不良代償;有利于兼顧患者存在的多種危險因素與并存疾??;改善患者的依從性與生活質(zhì)量;由于劑量的減少,可降低藥物的價格。

目前,認為固定復方制劑是對高血壓聯(lián)合用藥及個體化用藥原則的補充或延伸。固定配比的復方制劑可以降低用藥劑量、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提高病人的依從性,從而可以提高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率。治療高血壓的復方藥物是經(jīng)過科學的篩選而產(chǎn)生的,其配比對大多數(shù)高血壓患者來說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這些復方制劑為高血壓治療的聯(lián)合用藥提供了一種選擇,為個體化用藥提供了一個參考,特別是對基層醫(yī)生的用藥具有指導意義。

固定復方制劑的優(yōu)勢

協(xié)同降壓、減少不良反應 與單藥治療相比,固定復方制劑具有明顯優(yōu)勢,多種藥物通過不同機制降低血壓,療效疊加,顯著增加了血壓降低的比例,可使更多的患者達到目標水平。如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與噻嗪類利尿劑聯(lián)用可對高血壓RAAS機制與容量機制進行雙重阻斷,降壓方面具有協(xié)同作用。利尿劑減少血漿容量從而降低血壓,但是血漿容量降低會激活RAAS系統(tǒng),由此導致的血管收縮和醛固酮分泌增加會部分抵消利尿劑的降壓作用,而ARB可以抑制RAAS系統(tǒng),從而與利尿劑產(chǎn)生降壓的協(xié)同作用。同時,ARB還可抵消利尿劑因醛固酮增加引起的不良反應,如低血鉀等。因此,兩者合用既加強了降壓作用又減少不良反應,獲得單藥無法比擬的降壓效果。

提高依從性 高血壓患者的過于復雜的方案常常影響了病人的依從性。HOT研究證實血壓下降至130/83 mm Hg對心腦血管的保護作用最佳,但大部分病人(69%)需要≥2種的藥物才能將血壓降到這一目標值。UKPDS研究也證實,若要嚴格控制血壓至少需要2種藥物。若血壓能在治療數(shù)周而不是數(shù)月內(nèi)達標,病人的信心和服藥的順應性增加,血壓較快達標減少病人處于持續(xù)高血壓狀態(tài)的不良影響。固定復方制劑具有協(xié)同降壓、服用方便的特點,能夠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減少治療費用 研究發(fā)現(xiàn),若病人采用按順序單藥治療方案,換用一種單藥降壓治療,每年的藥費將增加20%。而固定復方制劑對不同機制導致的高血壓人群均有效,同時相互協(xié)同、相互補充,提高了療效、減少了不良反應,降低了治療費用。

傳統(tǒng)固定復方制劑在高血壓治療中的應用

目前,老復方種類繁多,根據(jù)是否純化學藥分為兩大類:化學藥復方和化學藥加中藥復方。后者以復方羅布麻片和珍菊降壓片為代表,傳統(tǒng)國產(chǎn)固定復方制劑中以北京降壓0號、復方降壓片、珍菊降壓片等較為常用。

北京降壓0號 是一種降壓療效確切,不良反應相對小,價格比較便宜,在臨床廣為使用,為我國高血壓的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由于北京降壓0號主要是由利血平、雙肼屈嗪、雙氫克尿噻和氨苯喋啶等老藥組成,其配方的科學性以及是否適宜于當代的高血壓治療,在學術界還存在爭議。

復方降壓片 其中含利血平、雙肼苯噠嗪、氫氯噻嗪、異丙嗪、利眠寧以及小劑量維生素B1和B6、泛酸鈣、氯化鉀及三硅酸鎂。起主導降壓作用的是前3種成分。此復方制劑是根據(jù)抗高血壓藥聯(lián)合用藥的原則而組成的復方制劑,目的在于增加療效、抵消或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對輕、中度高血壓有一定的療效,因價格低廉,服用方便,目前仍在臨床上應用。

珍菊降壓片 含可樂定、氫氯噻嗪、野、槐花米、珍珠層粉等成分,在臨床上也有一定的應用。

新型固定復方制劑在高血壓治療中的應用

相對傳統(tǒng)國產(chǎn)固定復方制劑而言,新型的固定復方制劑配伍更加科學合理,有更多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支持。

參考聯(lián)合用藥方法的AB/CD法則(A是指ACEI和ARB,B指β受體阻滯劑,C指CCB,D指利尿劑;其中A、B兩類藥物抑制RAAS、SNS活性;C、D兩類藥物激發(fā)RAAS、SNS活性),新型固定復方制劑又可以分為ACEI或ARB與利尿劑固定復方制劑,ACEI或ARB與CCB固定復方制劑,β受體阻滯劑與CCB固定復方制劑以及目前不太提倡的β受體阻滯劑與利尿劑的固定復方制劑等。本文主要介紹已經(jīng)上市,而且有應用經(jīng)驗的ARB/利尿劑的固定復方。

ARB和噻嗪類利尿劑固定復方制劑能更有效降低輕、中或重度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對必須聯(lián)合用藥的病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合理有效的選擇。

ARB/氫氯噻嗪固定復方降壓療效更強 在INCLUSIVE研究中,使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高血壓8周,如果血壓仍未達標,安博諾劑量增倍再治療8周。觀察結(jié)果顯示,固定劑量復方制劑獲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且耐受性良好。替米沙坦/氫氯噻嗪80 mg/12.5 mg較替米沙坦80 mg或氫氯噻嗪12.5 mg單藥治療可以大幅度降低平均臥位舒張壓和收縮壓。

ARB/氫氯噻嗪的固定復方治療達標更快 氯沙坦50 mg/氫氯噻嗪12.5 mg降壓的起效時間從原來單藥的3周提前到1周,T/P比值從原來單藥的67%,增加到85%,降壓幅度也明顯增加。厄貝沙坦150 mg/氫氯噻嗪12.5 mg從原來單藥的起效時間2周提前到1周。T/P比值>80%,血壓降到

ARB/氫氯噻嗪固定復方不良反應小 替米沙坦/氫氯噻嗪固定復方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要低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聯(lián)合氫氯噻嗪。在老年收縮期高血壓大規(guī)模隨機試驗中,替米沙坦/氫氯噻嗪導致周圍性水腫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氨氯地平/氫氯噻嗪。替米沙坦/氫氯噻嗪的臨床試驗中包括>1 700例患者接受聯(lián)合治療,沒有出現(xiàn)藥物意料之外的不良事件。意外事件發(fā)生率與安慰劑或替米沙坦單藥治療相似,大部分的不良事件是輕微的、短暫的,且不需要停藥。

新型固定復方調(diào)整方便,有利于血壓的持續(xù)控制高血壓患者在血壓的治療中會出現(xiàn)血壓的波動,這種血壓的波動有季節(jié)性也有神經(jīng)源性等多種原因,鑒于這種固定復方中的主要成分為ARB,而次要成分為小劑量利尿劑,在調(diào)整藥物過程中建議,冬季可以增加ARB單藥的劑量,夏季減去復方制劑中的利尿劑保持ARB的成分,這樣有利于血壓的穩(wěn)定。

CCB+他汀類降脂藥物的聯(lián)合 臨床中有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的固定復方(多達一)。膽固醇水平是惟一與冠心病風險增加顯著相關的危險因素,一些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合并血脂紊亂的達50%,這些患者可能已經(jīng)存在進展性的動脈粥樣硬化病變。ASCOT-LLA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在嚴格控制血壓的基礎上,隨機接受阿托伐他汀10 mg/日或安慰劑治療,聯(lián)合治療(氨氯地平加用阿托伐他汀比單純降壓治療可以進一步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36%(P=0.000 5)。降壓+降膽固醇可以使冠心病事件發(fā)生率降低更多。

第7篇

1.川北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系2011級,四川南充 637000;2.川北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系2010級,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 目的 調(diào)查西昌市當?shù)鼐用駥Ω哐獕悍乐沃R的知曉程度,為政府及衛(wèi)生部門提供一定參考。方法 在西昌市各街道隨機抽取480名群眾,用自制的問卷調(diào)查表,采取一對一提問方式,將問卷所得數(shù)據(jù)錄入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jié)果 男性250人,占52.1%,女性230人,占47.9%。被調(diào)查者在高血壓健康常識方面關于健康人群每日食鹽攝入量(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一般人群每日食鹽量為6~8 g)、高血壓判定標準(依據(jù)1999年WHO將高血壓定義為血壓≥140/90 mmHg(1 mmHg=0.133 kPa)判斷)、血壓波動影響因素、高血壓是否為終身疾病、高血壓誘因、高血壓對器官危害、高血壓預防方式方面的知曉率分別為21.9%、23.3%、90.0%、55.8%、89.4%、85.7%、91.7%;在高血壓治療方面關于患者是否終生服藥、患者血壓控制程度的知曉率分別為63.5%、80.0%。 結(jié)論 通過隨機抽取結(jié)果顯示,群眾對一般人群每日食鹽量、高血壓判定標準方面知識的知曉程度比較低,相對而言,對血壓波動影響因素、高血壓是否為終身疾病、高血壓誘因、高血壓對器官危害、高血壓預防方式、高血壓治療方面關于患者是否終生服藥、患者血壓控制程度方面知識的知曉程度比較高,因此,政府以及相關衛(wèi)生部門應加強、增廣在一般人群每日食鹽量、高血壓判定標準方面的知識普及,從居民自身意識來降低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關鍵詞 西昌市;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率

[中圖分類號] R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6(b)-0139-02

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如今高血壓已成為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圍內(nèi)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所謂高血壓,是指在靜息狀態(tài)下動脈收縮壓增高,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zhì)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其有原發(fā)性高血壓和繼發(fā)性高血壓之分[1]。1949年以后,我國進行過4次大規(guī)模的高血壓患病率的抽樣調(diào)查,4次調(diào)查高血壓的患病率分別為5.11%、7.73%、13.58%、17.65%,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2]。 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diào)查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18.8%。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測,至2020年,非傳染性疾病將占我國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將占首位[2],而50%~60%的腦卒中和40%~50%的心肌梗死發(fā)生與血壓升高有關,導致勞動力喪失的原因中高血壓也占6%,全國每年由于血壓升高而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shù)高達200萬[3],可知防治高血壓病是防治心血管病的關鍵[4],提高群眾對高血壓防治知識的知曉率更是防治高血壓的關鍵。為調(diào)查西昌市當?shù)鼐用駥Ω哐獕悍乐沃R的知曉程度,為政府及衛(wèi)生部門提供一定參考,2013年7月13—20日,20名在校大學生對西昌市居民做了高血壓防治知識的問卷調(diào)查,該研究將所得的資料、數(shù)據(jù)與相關文獻結(jié)合整理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西昌市位于川西高原,高原地區(qū)是高血壓病易患地,如今國內(nèi)文獻對西昌市高血壓知識的研究寥寥無幾,所以我們調(diào)查對象定為西昌市及周邊城鎮(zhèn)居民,其男性250人,占52.1%,女性230人,占47.9%,其中男女比例約為1.1∶1。

1.2 調(diào)查方法

查閱相關資料高血壓已成為人類慢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設計的問卷主要包括被調(diào)查者的基本信息以及高血壓健康常識、高血壓預防、高血壓治療三方面。接受過相關知識及調(diào)查技巧培訓的調(diào)查人員在西昌市區(qū)各街道隨機抽取480名群眾,用自制的問卷調(diào)查表,采取一對一提問方式,將問卷所得數(shù)據(jù)錄入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的方法對當?shù)鼐用襁M行問卷調(diào)查。發(fā)放問卷共480份,有效回收48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3 統(tǒng)計方法

將有效回收問卷所得數(shù)據(jù)錄入SPSS17.0軟件進行相關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jié)果

2.1 樣本信息

通過隨機抽樣調(diào)查,西昌市城鎮(zhèn)居民基本信息見表1。從表1可看出,隨機調(diào)查人群中男性對知識的知曉程度52.1%要高于女性47.9%;且年齡越大對知識的知曉程度越低,尤其集中于30~45歲階段的人群,30歲以下人群對知識的知曉程度較高;在不同文化程度背景下,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對知識的知曉程度較高,以高中以上人群最低;本人或家屬中沒有患高血壓者比有患高血壓者對知識的知曉程度要高,由此項可見該地區(qū)高血壓患病狀況不容樂觀。

2.2 西昌市城鎮(zhèn)居民關于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現(xiàn)狀

2.2.1 當?shù)鼐用駥Ω哐獕撼WR的知曉率 健康人每日食鹽攝入量知曉率最低為21.9%,高血壓患者判斷標準知曉率較低占23.3%,高血壓是否需終身治療知曉率為55.8%。見表2。其中,男性與女性對知識的知曉程度差異不大,30歲以下人群對高血壓疾病性質(zhì)及健康人群每日食鹽量,高血壓知識知曉率為27.3%,30歲以上人群的知曉程度較高,達31.5%;不同文化背景對知識的知曉程度也不同,以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對知識的知曉率較高,達15%。

2.2.2 居民對于高血壓預防、誘因、危害以及相關知識了解途徑的知曉率 問卷中,居民們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途徑一題中(多選),從醫(yī)生那了解達到40%,居于首位,健康雜志和互聯(lián)網(wǎng)較低,分別為16.7%、18.1%;而居民們對于患高血壓的誘因了解(多選),選擇超重或肥胖,遺傳,吸煙酗酒、食鹽攝入量過多分別為 49.8%、17.9%、45.2%,而認為以上皆是有28.8%;群眾對高血壓預防了解中(多選),低鹽飲食 ,加強鍛煉和控制體重?,戒煙限酒和保持心理平衡分別有28.5%、36.5%、37.9%,選擇以上都是的有47.9%,而不知道的占有8.3%;對于高血壓繼發(fā)?。ǘ噙x),選擇冠心病、腦卒中(中風)、腎功能不全分別有34.6%、47.5%、15.2%, 以上4種都可能有27.5%,不知道的占18.5%;高血壓可能對哪些器官會造成危害一題中(多選),心、腦、腎、眼分別占42.1%、46.0%、19.8%、14.8%,以上都可能的有27.5%,不知道的占14.2%。調(diào)查所得數(shù)據(jù)整理分析可知,被調(diào)查者在高血壓健康常識方面關于血壓波動影響因素、高血壓誘因、危害、預防方面的知曉率分別為90.0%、89.4%、85.8%、91.7%,而高血壓是否為終身疾病知曉率最低占55.8%。

2.2.3 當?shù)鼐用駥Ω哐獕褐委煶WR知曉率 在高血壓治療方面關于患者是否終生服藥、血壓控制程度的知曉率分別為63.5%、80.0%。見表3。其中,男性對知識的知曉程度為47.3%,女性為40.6%,30歲以下人群對高血壓患者治療常識知曉率為14.8%,30歲以上人群的知曉程度較高達26.4%;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較高,達16%。

3 討論

由以上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被調(diào)查人群中對一般人群每日食鹽量、高血壓判定標準、血壓波動影響因素、高血壓是否為終身疾病、高血壓誘因、高血壓對器官危害、高血壓預防方式方面的知曉率分別為21.9%、23.3%、90.0%、55.8%、89.4%、85.7%、91.7%;在高血壓治療方面關于患者是否終生服藥、患者血壓控制程度的知曉率分別為63.5%、80.0%。另外據(jù)調(diào)查,人群進行健康教育前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為10%~23%,進行為期半年教育后知曉率為90%~100%[5]。從表1可知,被調(diào)查者有42.9%處于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從而可知應加大當?shù)鼐用窠逃Χ?,對患者進行高血壓相關知識的教育指導,可從患者個體上提高居民對高血壓防治知識的知曉率。有調(diào)查稱,人群中鹽攝入量越多,血壓水平越高,由表2得知,當?shù)鼐用裰澜】等嗣咳帐雏}攝入量知曉率為21.9%,所以提高居民日常正確鹽攝入量、飲食方面的認知可有效的減少高血壓危象群眾。從調(diào)查結(jié)果可看出,該地居民們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途徑大多從醫(yī)生方面了解,而健康雜志和互聯(lián)網(wǎng)較低,分別為16.7%、18.1%,曾有調(diào)查顯示,68%~96%的住院患者最喜歡的教育指導方式是醫(yī)護講解、病友經(jīng)驗介紹、出院時希望醫(yī)護家訪、發(fā)放專用健康教育宣傳冊[6]。據(jù)研究,我國18歲以上城市居民中文盲、半文盲、小學、初中、高中或中專、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高血壓知曉率分別為68.99%,77.18%,73.61%,75.48%和72.90%[7];說明政府及衛(wèi)生部門從醫(yī)護專業(yè)人員方面進行健康教育知識灌輸是非常有效,同時更應加強健康書刊和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宣傳力度。在高血壓關于其血壓波動影響因素、高血壓誘因、危害、預防方面知曉率的統(tǒng)計中發(fā)現(xiàn),高血壓是否為終身疾病知曉率最低占55.8%,而在高血壓患者治療常識知曉率調(diào)查中,關于患者是否終生服藥、血壓控制程度的知曉率分別為63.5%、80.0%,該數(shù)據(jù)顯示相關部門在宣傳上應著重于增加高血壓疾病性質(zhì)及高血壓治療常識方面?,F(xiàn)在,無論在國內(nèi)還是國外,高血壓儼然已成為一種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2013年7月,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最新全球十大死因中,排在第一、二位的分別是冠心?。?2.9%)、中風(11.4%)[8],而這兩種疾病均為高血壓的繼發(fā)癥,從各個途徑加強居民對高血壓的健康常識、預防、治療等方面的宣傳力度迫在眉睫。因此,在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同時預防、控制高血壓并及時掌握高血壓的流行狀況的工作已經(jīng)刻不容緩,它是我國搞好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只有居民積極學習當?shù)氐母哐獕悍乐沃R,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才能從個體意識上減少高血壓患病率。

參考文獻

[1] 孫偉,劉秀,魏永付,等.淺談農(nóng)村高血壓病的現(xiàn)狀及對防治的建議[J].中外健康文摘, 2013(19):223-224.

[2] 高血壓現(xiàn)狀和流行趨勢[EB/OL].(2012-O3-03)[2013-08-30].cnkang.com/dzjk/201103/74343.html.

[3] 王增武,黃艷紅. 中國高血壓患病率、知曉率和控制率現(xiàn)狀[J].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 2013(2):139-140.

[4] 傅東波,丁永明,傅華.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定性需求評價[J].上海預防醫(yī)學,2002,14(12):577-579.

[5] 王美芳,付洪喜,鄭小婷,等. 高血壓病健康教育內(nèi)容知曉率調(diào)查分析[J]. 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 2008(S2):241-243.

[6] 周蓉萍. 高血壓病患者健康知識現(xiàn)狀及教育需求調(diào)查[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09(21):241-243.

[7] 趙艷芳,白雅敏,王卉呈,等. 我國18歲及以上城市居民高血壓知曉率現(xiàn)狀[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0(2):117-119.

第8篇

關鍵詞:高血壓;自我管理;臨床路徑式管理;效果;血壓控制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3-010-02

高血壓的致殘率、患病率和致死率均比較高,是常見的慢性疾病,而我國目前高血壓的治療率、知曉率和控制率均比較低。如何將實施標準化、科普化的高血壓系統(tǒng)管理方案,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課題。探討高血壓自我管理患者應用臨床路徑式管理的臨床效果,為今后的高血壓自我管理患者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統(tǒng)計了58例高血壓自我管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47例,年齡為51~77歲,平均年齡為62.5歲。所有患者均按照相關診斷標準進行確診,其中3例合并冠心病,5例有腦梗死病史,但是目前沒有明顯的后遺癥,1例合并高血壓腎病輕度腎功能不全,2例合并糖尿病。所有患者均除外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腎功能不全、腫瘤晚期、嚴重煙酒嗜好、精神疾病等。

1.2方法

對所有患者給予臨床路徑式管理,開展系列健康促進活動和健康教育,包括怎樣合理飲食和運動,高血壓的相關知識講座,情緒如何調(diào)節(jié)等,發(fā)放體質(zhì)系數(shù)計算尺、控油壺、鹽勺等健康支持小工具,交流運動、飲食、用藥等自我管理情況,制定個人行動計劃,對血壓進行測量,針對個別和共性的問題,醫(yī)生進行答疑等,所有患者均給予1年的臨床路徑式管理。自行設計調(diào)查表,對干預前后所有患者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調(diào)查問卷內(nèi)容主要包括疾病史、體質(zhì)量、身高、體質(zhì)指數(shù)、是否了解戒煙的好處、是否了解每人每天食用油、食鹽的攝入量、血壓測量情況、每周運動時間、控油壺、控鹽勺的使用情況、食用水果蔬菜的頻次、患高血壓所產(chǎn)生的身體不適、疲勞、情緒低落、其他癥狀等影響日常生活的程度、過去半年內(nèi)看病的次數(shù)等。

2.結(jié)果

2.1鹽勺控油壺使用情況及低鹽限油知曉情況

所有患者鹽勺控油壺使用情況及低鹽限油知曉情況見下表1,干預后比干預前均有明顯的提高,差異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運動情況

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是高血壓的最佳運動形式,運動時間最適宜的是傍晚,每次運動20~60min,每周運動3~5次。所有患者干預后的運動情況見下表2。

3.3合理用藥情況

干預前后合理用藥情況見下表3,干預前后相比較,合理用藥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干預前后差異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4測血壓情況

干預前后測血壓情況見下表4,干預前后相比較,患者測血壓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差異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5血壓變化情況

干預前后血壓變化情況見下表5,干預后血壓控制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干預前后相比較差異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討論

鹽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攝入的食鹽每天多2g,則其舒張壓和收縮壓分別升高1mmHg和2mmHg,而低鹽飲食可降低收縮壓2~8mmHg。長期高脂飲食可引起動脈硬化、脂肪肝、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等。中國營養(yǎng)學會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食鹽不宜超過6g,食用油不宜超過25g。運動療法是高血壓綜合治療的方法之一,合理用藥是高血壓治療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方法。高血壓治療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是監(jiān)測血壓,其主要治療目的是血壓達標,延緩和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通過本組應用,臨床路徑式管理是有效的、可取的高血壓患者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張正華.高居中.實施臨床路徑的意義和方法[J].中華醫(yī)院管理雜志.2009,9(2):85

第9篇

老年高血壓的治療是心血管領域內(nèi)重要的課題,也是當今的社會問題。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流行病學調(diào)查表明,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老年高血壓患病率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有上升的趨勢。目前,中國老年高血壓患者已超過8000萬以上,數(shù)量占世界各國首位,其防治問題是當前醫(yī)學界研究的首要問題之一。

老年高血壓有其特點,如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病率高,舒張壓水平偏低,脈壓增大,波動性大,晨峰高血壓現(xiàn)象顯著,合并癥多等。因此,

老年高血壓治療較青年高血壓更復雜,也更困難。近年來,隨著醫(yī)學迅速發(fā)展,老年高血壓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不斷深入,診斷和治療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藥物不斷涌現(xiàn),大量循證醫(yī)學證據(jù)及資深專家臨床經(jīng)驗的指導,使老年高血壓患者得到了良好的醫(yī)治,達標率升高,合并癥的發(fā)生率下降,降低了反復住院率和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使老年高血壓患者受益匪淺,獲得良好轉(zhuǎn)歸,充分反映出我國老年高血壓診斷與治療的發(fā)展現(xiàn)狀。但在臨床實踐過程中,由于地域、經(jīng)濟、臨床資歷、臨床經(jīng)驗等差異,醫(yī)學界對老年高血壓治療問題仍存在分歧。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為進一步提高老年高血壓的診治水平,目前的形勢發(fā)展需要就治療上的有關問題的難點,提出切實可行的共識性治療新策略。

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醫(yī)學委員會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與中國高血壓聯(lián)盟共同倡導撰寫中國老年高血壓治療專家共識。共識專家組參考了1999年以來發(fā)表的高血壓指南及有關老年高血壓論述的部分內(nèi)容,包括ACC/AHA(1999)、WHO/ISH(1999)、JNC7(2003)、ESC/ESH(2003)、日本高血壓防治指南(2004)、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和ESC/ESH(2007)等。根據(jù)近年來有關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及老年高血壓防治進展情況,綜合共識專家的豐富臨床經(jīng)驗撰寫而成。本共識包括前言、中國老年人群高血壓流行特征、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點、老年高血壓的診斷及危險評估、老年高血壓的治療及隨訪與管理,力圖反映近年來老年高血壓治療的新進展、新技術以及專家們在臨床實踐中的共識性新經(jīng)驗。旨在為心血管??漆t(yī)師、老年科醫(yī)師和全科醫(yī)師對老年高血壓治療做出臨床決策時提供參考依據(jù)。論文nsi-font-family:''''TimesNewRoman'''';mso-bidi-font-size:12.0pt;mso-bidi-font-family:''''TimesNewRoman'''';mso-font-kerning:1.0pt;mso-ansi-language:EN-US;mso-fareast-language:ZH-CN;mso-bidi-language:AR-SA">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目標是提高醫(yī)療質(zhì)量,使老年高血壓患者獲得最大裨益。

1中國老年人群高血壓的流行特征

2002年全國營養(yǎng)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老年人群中,年齡≥60歲的高血壓患病率為49.1%。據(jù)此患病率和2005年我國人口數(shù)推算,目前我國老年高血壓患者已達8346萬,約每2個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而且,老年高血壓患病人數(shù)呈持續(xù)增加的趨勢。其增加的主要原因有:(1)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fā)展。根據(jù)2000年國家衛(wèi)生部公布的數(shù)據(jù),年齡≥60歲的人群占總?cè)丝诘?0.45%,2003年為11.96%,2005年為13.00%。(2)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增加。1991年全國高血壓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年齡≥60歲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為40.4%,到2002年增加8.7%,增幅為21.5%。另有研究顯示,部分城市老年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60%。

高血壓是中國人群心腦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對老年人群的健康影響尤為突出。我國隊列研究顯示,在相同血壓水平時,伴隨糖尿病、肥胖、血脂異常等其他危險因素數(shù)目的增加,總心血管病發(fā)病危險也增加;在老年高血壓病例中60%~85%的患者均伴有任意1項其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在調(diào)整高血壓和其他危險因素后,與35~39歲年齡組相比,≥60歲人群的總心血管病發(fā)病危險增加5.5倍。2002年全國營養(yǎng)調(diào)查資料顯示,老年人群中高血壓的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32.2%和7.6%,雖然高于全國人群的平均水平,但與發(fā)達國家比較仍處于低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有效地防治老年高血壓是減少老年心血管病危害的最主要措施之一。建立和逐步完善對老年高血壓的診治方案,采取有效的高血壓防治措施,減少總心血管病危害,努力提高廣大老年人群的生活質(zhì)量和健康水平,是當今心血管病研究領域的重要目標。

2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點

2.1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病率高和脈壓大:流行病學研究揭示了收縮壓、舒張壓及脈壓隨年齡變化的趨勢,顯現(xiàn)出收縮壓隨年齡增長逐漸升高,而舒張壓多于50~60歲之后開始下降,脈壓逐漸增大。

2.2血壓波動大:老年高血壓患者在24h之內(nèi)常見血壓不穩(wěn)定、波動大。要求醫(yī)生不能以1次血壓測量結(jié)果來判定血壓是否正常,每天至少常規(guī)測量2次血壓。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有不適感,應隨時監(jiān)測血壓。

2.3易發(fā)生性低血壓:測量患者平臥10min血壓和站立3min后血壓,站立后血壓值低于平臥位,收縮壓相差>2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張壓相差>10mmHg,診斷為性低血壓。性低血壓主要表現(xiàn)為頭暈目眩,站立不穩(wěn),視力模糊,軟弱無力等,嚴重時會發(fā)生大小便失禁、出汗甚至暈厥。老年人性低血壓發(fā)生率較高,并隨年齡、神經(jīng)功能障礙、代謝紊亂的增加而增多。本論文由整理提供1/3老年高血壓患者可能發(fā)生性低血壓。多見于突然發(fā)生變化以后,血壓突然下降。此外,老年人對血容量不足的耐受性較差,任何導致失水過多的急性病、口服液體不足以及長期臥床的患者,都容易引起性低血壓。

藥物引起性低血壓較常見,應高度重視。容易引起性低血壓的藥物包括4類:(1)抗高血壓藥物:可使血管緊張度降低,血管擴張和血壓下降。尤其在聯(lián)合用藥時,如鈣通道阻滯劑(CCB)+利尿劑等。(2)鎮(zhèn)靜藥物:以氯丙嗪多見。氯丙嗪除具有鎮(zhèn)靜作用外,還有抗腎上腺素作用,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另外還能使小靜脈擴張,回心血量減少。(3)抗腎上腺素藥物:如妥拉蘇林、酚妥拉明等,作用在血管的α_腎上腺素受體上,阻斷去甲腎上腺素收縮血管作用。(4)血管擴張藥物:如硝酸甘油等,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2.4晨峰高血壓現(xiàn)象:老年晨峰高血壓是指血壓從深夜的低谷水平逐漸上升,在凌晨清醒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迅速達到較高水平,這一現(xiàn)象稱為晨峰高血壓或血壓晨浪bloodpressuremorningsurge)。老年高血壓患者,特別是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晨峰高血壓現(xiàn)象比較常見。晨峰高血壓幅度計算方法各異,常用的方法為06:00~10:00血壓最高值和夜間血壓均值之差,若收縮壓晨峰值≥55mmHg,即為異常升高,有的患者可達70~80mmHg。

2.5并發(fā)癥多:老年高血壓并發(fā)癥多且嚴重,包括動脈硬化、腦卒中、冠心病、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長期持久血壓升高可致腎小球入球動脈硬化,腎小球纖維化、萎縮,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此外,對老年白大衣高血壓和假性高血壓現(xiàn)象目前尚無一致意見,但應當給予關注。

3老年高血壓的診斷及危險評估

3.1老年高血壓的診斷

3.1.1診斷標準:老年高血壓是指在年齡>60歲的老年人群中,血壓持續(xù)或三次非同日血壓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若收縮壓≥140mmHg及舒張壓<90mmHg,則診斷為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3.1.2注意事項

(1)應結(jié)合家庭自測血壓和24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ABPM)進行診斷:家庭自測血壓對于常規(guī)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評估是有益的,24hABPM對老年人群中的假性高血壓、晨峰高血壓及血壓波動性等的評估是必需的、有效的。與診室血壓相比,家庭血壓或24hABPM對預測老年高血壓的預后方面意義較大。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中推薦,家庭自測血壓正常上限參考值為135/85mmHg,動態(tài)血壓的正常值為24h平均值<130/80mmHg,晝間平均值<135/85mmHg,夜間平均值<125/75mmHg。

(2)繼發(fā)性高血壓的鑒別:老年患者中內(nèi)分泌性高血壓,如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Cushing綜合征或甲亢性高血壓等,應進行鑒別。對于突發(fā)、波動性血壓增高的老年患者,應考慮是否可能患有嗜鉻細胞瘤,可通過血、尿兒茶酚胺檢測及腹部超聲或CT檢查明確診斷老年患者中腎實質(zhì)性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導致的腎血管性高血壓較多,應進行以下檢查除外這些疾病:懷疑為腎實質(zhì)性高血壓時,應在初診時對所有高血壓患者進行尿常規(guī)檢查;疑有多囊腎時,同時做腹部超聲檢查;測尿蛋白、紅細胞和白細胞及血肌酐濃度等,了解腎小球及腎小管功能;疑為腎血管性高血壓時,進行腹部血管雜音聽診;檢測血漿腎素活性及腎功能;測定腎臟體積;腎動脈超聲檢查、增強螺旋CT、磁共振血管造影、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等檢查也有助于診斷。

3.2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危險因素和靶器官損害及臨床疾?。焊啐g本身就是心血管病危險因素之一,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多屬高危及極高?;颊?。同時,在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及合并的臨床疾病方面,老年高血壓患者具有與中青年患者不同的特點。

3.2.1危險因素:老年人收縮壓隨年齡的增長而上升,而舒張壓在>60歲后則緩慢下降,脈壓增大;Framingham研究已表明,老年高血壓患者脈壓與嚴重的靶器官損害顯著相關。同時,老年患者中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高(最高可達30~40%),而高血壓與高膽固醇血癥同時存在時動脈粥樣硬化更易發(fā)生和發(fā)展。

3.2.2亞臨床靶器官損害及并存的臨床疾病

(1)心臟

老年高血壓患者中,常見到舒張性心力衰竭,大多數(shù)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88%)患有高血壓,血壓控制不良是誘發(fā)舒張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見因素,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等心律失常的出現(xiàn)也加重舒張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生。同時,心房顫動在老年患者中較常見,我國學者研究顯示,年齡>80歲的人群心房顫動患病率達7.5%。高血壓導致的左心室肥厚和左心房增大都是心房顫動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2)血管

血管的損害以大動脈僵硬度增加為主要表現(xiàn),與增高的脈壓相關。老年患者的動脈硬化常表現(xiàn)為多支血管動脈硬化并存(頸動脈、股動脈、腎動脈I內(nèi)膜中層厚度增加或有斑塊),在中國,年齡>50歲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下肢動脈疾病發(fā)病率為25.4%。目前,頸動脈超聲技術常用于檢測血管損傷及更準確地危險分層,頸-股動脈脈搏波傳導速度>12m/s已被用于評估中年高血壓患者的主動脈功能異常,踝臂指數(shù)<0.9也提示周圍血管損害。

(3)腎臟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腎血流、腎小球濾過率(eGFR)和腎小管功能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早期血肌酐可能相對正常,但eGFR或肌酐清除率有下降趨勢。微量白蛋白尿異常較為常見。中晚期腎功能不全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且大于年輕人。

(4)腦

腦卒中常見于血壓控制不佳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通過CT及MRI檢查發(fā)現(xiàn)腔隙性腦梗死以及腦血管異常的患者>65%,此人群中左心房增大及心房顫動多見。頭顱CT、MRI檢查是診斷腦卒中的標準方法,通過MRI進行的無創(chuàng)腦血管顯像可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危險分層。MRI檢測出的小的無癥狀腦梗死、微小出血及腦白質(zhì)損傷的患病率隨著增齡及高血壓值增加而增加,并與腦卒中、認知功能障礙、癡呆風險的增加相關。老年認知功能障礙至少部分與高血壓有關,故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可進行認知評估。

3.3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危險評估

3.1.1危險評估流程(圖1)老年高血壓患者

除外繼發(fā)性高血壓

確定危險因素

確定靶器官損害及相關臨床疾病

危險分層

圖1老年高血壓患者危險評估流程3.1.2危險分層,見表1。表1高血壓患者的危險分層《中國高血壓指南(2005)》注:SBP=收縮壓,DBP=舒張壓;危險因素:SBP和DBP水平(1~3級);年齡:男>55歲,女>65歲;吸煙;血脂異常;早發(fā)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缺乏體力活動;C反應蛋白升高

4老年高血壓的治療

4.1老年高血壓治療原則和目標

老年高血壓的治療應考慮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合并心血管或非心血管疾病等綜合因素,積極而平穩(wěn)地進行降壓治療,通過降壓控制危險因素及逆轉(zhuǎn)靶器官損害,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發(fā)病和死亡的總危險。老年高血壓的目標值,JNC7和ESC/ESH2007指南指出,所有年齡患者的血壓目標值都<140/90mmHg;ESC/ESH2007指南還指出,如果患者能耐受,還可以降得更低。超級秘書網(wǎng)

大量隨機臨床試驗表明,對年齡>60歲高血壓患者(無論是收縮/舒張期高血壓或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降壓治療均能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發(fā)病率和病死率,使老年患者獲益。據(jù)SHEP、Syst_Eur、Syst_China等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臨床試驗的綜合分析,降壓治療可使腦卒中事件下降33%,冠心病事件下降23%。一項薈萃分析表明,治療年齡>80歲高血壓患者,可以降低致死和非致死腦卒中以及心血管事件,但全因死亡率無下降。而近年來的HYVET研究年齡≥80歲、160mmHg≤收縮壓<200mmHg、舒張壓≤110mmHg的老年患者通過有效的治療,使血壓控制在150/80mmHg以內(nèi),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和安慰劑組比較,主要終點-致死、非致死性腦卒中及各種原因死亡均降低具有顯著意義。在SHEP試驗中,血壓降至<150mmHg時對腦卒中的預防效果是最強的。Framingham研究中,對>65歲有心血管并發(fā)癥的老年人進行了18年的隨訪研究,發(fā)現(xiàn)收縮壓在140~150mmHg的患者組心血管風險最小,提示可能是老年人的合適血壓水平。

老年患者舒張壓應降到什么水平尚不清楚。SHEP研究認為舒張壓<60mmHg時,預后不良風險增加;Framingham研究觀察到J形曲線;INVEST研究同樣顯示了高血壓冠心病患者降壓治療有J形曲線,舒張壓≤60mmHg,則心血管事件增加,這是因為舒張壓降得過低,會影響冠狀動脈血流灌注。但Syst_Eur研究未能證實舒張壓降至55mmHg有害,故究竟舒張壓降至什么程度為好還需進一步研究。2007年ESC/ESH指南指出,舒張壓不應低于60mmHg。

日本2004年版的高血壓治療指南中指出,考慮到生理功能的變化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老年人可分為低齡老年(年齡≥65歲)、中齡老年(年齡≥75歲)和高齡老年(年齡≥85歲)。對高齡老年患者,需要充分考慮降壓治療對心血管并發(fā)癥和心腦腎血流灌注的影響,設定的初始降壓治療目標可略高,但最終目標血壓應<140/90mmHg。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中老年人高血壓治療目標為收縮壓<150mmHg,如能耐受還可以進一步降低。主要由于老年人血壓降低的難度大,特別是考慮到了老年患者的主要器官灌注需要,因此要采用逐漸達標治療的步驟。

老年人降壓治療應當遵循個體化原則,平穩(wěn)、緩慢,藥物的起始劑量要小,逐漸增加劑量,需考慮到老年人易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特別是性低血壓,故需監(jiān)測不同血壓,尤其是立位血壓,同時需觀察有無其他的不良反應。

4.2老年高血壓治療的選擇及流程

在藥物治療前或藥物治療同時均需進行非藥物治療,包括戒煙、限制飲酒(酒精<20~30g/d),肥胖者需減輕體重,限制鹽的攝入(<6g/d),減少飽和脂肪酸及總脂肪的攝入,多食水果、蔬菜,有規(guī)律的有氧體力活動(步行、慢跑),每次30~40min,每周3次以上。改變生活方式的治療有利于降壓及控制心血管危險因素。

降壓治療獲益主要來自血壓的控制,因此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是非常重要的。老年高血壓的治療原則應當遵循高血壓防治指南,但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的選擇應該考慮到老年患者的特點、高血壓分級和有無并發(fā)癥,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并需了解既往用藥有利和不利的反應、心血管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糖尿病或其他共存的疾病對降壓藥物療效和耐受性的影響。藥物應當選擇作用持續(xù)24h的長效制劑,每日一次服藥,依從性較好。

已有大量臨床試驗顯示利尿劑、CCB、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β受體阻滯劑降壓治療的效果和益處。利尿劑可與CCB、ACEI、ARB聯(lián)合應用以增強效果,但利尿劑要從小劑量開始,并且需考慮到對血鉀、鈉等電解質(zhì)的影響,以及對糖代謝、高尿酸血癥、高脂血癥的不利影響。噻嗪類利尿劑可用于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

α受體阻滯劑易引起性低血壓,特別是老年患者發(fā)生率更高故不宜作為老年高血壓治療的一線用藥。但老年高血壓合并前列腺肥大者仍可考慮應用,如特拉唑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