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777亚洲妇女,色吧亚洲日本,亚洲少妇视频

審計認知論文

時間:2023-04-20 17:57:55

導語:在審計認知論文的撰寫旅程中,學習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條寶貴的路徑,好期刊匯集了九篇優(yōu)秀范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引領您探索更多的創(chuàng)作可能。

審計認知論文

第1篇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又稱特發(fā)性妊娠黃疸,易引起早產(chǎn)、胎兒窘迫、胎死宮內和產(chǎn)后出血等不良結局。是近幾年來導致圍產(chǎn)兒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且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文獻報道ICP早產(chǎn)的發(fā)生率可高達30-60%(1),羊水混濁發(fā)生率為25%-43.9%(2)(3),故加強ICP病員的臨床護理,降低圍產(chǎn)兒死亡率是產(chǎn)科護理領域的一項重點工作之一。本文現(xiàn)將本院自1988年初至1999年10月期間收治的ICP患者53例的臨床分析和護理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自1988年1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ICP患者53例,平均年齡27歲;分娩孕周平均37+3W,初產(chǎn)婦47例,占88.68%左右;經(jīng)產(chǎn)婦6例,占11.32%;主訴孕期出現(xiàn)皮膚搔癢并實驗室檢查符合診斷者46例,占86.79%;無自覺癥狀,實驗室檢查符合ICP診斷者7例,占13.21%;53例患者孕期二對半均(-)。其中陰道分娩3例(包括產(chǎn)鉗助娩1例),占5.66%;剖宮產(chǎn)分娩50例,占94.34%;自然早產(chǎn)6例,早產(chǎn)率11.32%;干預早產(chǎn)(因胎兒宮內窘迫)9例,占16.98%;產(chǎn)后出血1例(該患者合并血小板減少,中度貧血),占1.89%。

1.2主要實驗室檢查及結果(見表1和表2)表1妊娠期主要實驗室檢查及結果

檢測項目檢測例數(shù)(例)異常例數(shù)

表2產(chǎn)后十天內的主要實驗室檢查及結果

分析ICP患者的實驗室檢查結果:由于ICP患者肝小葉中央?yún)^(qū)毛細血管內膽汁淤積引起發(fā)病,病因尚在研究中,有學者認為與遺傳有關。由于血清膽汁酸孕期均有明顯升高,故使肝臟損害,使肝酶指標升高,如谷丙轉氨酶輕度升高以及其他相應指標變化;但是產(chǎn)后從所查病例中反應,血清膽汁酸、直接膽紅素、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等相關指標均有明顯下降并趨向正常范圍。

1.3ICP患者的妊娠結局分析

1.3.1ICP患者分娩時羊水污染情況資料(見表3)

53例病例共58名新生兒(5例為雙胎),死胎1例(由外院轉入我院),活產(chǎn)新生兒57名,平均體重2759克。

表357名新生兒羊水污染情況分析

分析上表主要由于胎盤組織也有膽汁沉積,引起胎盤血流灌注不足,胎兒缺氧。

1.3.253例ICP患者分娩時新生兒(57名)Apgar評分資料(見表4)

表453例ICP患者分娩時新生兒(57名)Apgar評分資料

1.4方法

回顧性資料分析

2、臨床護理

ICP患者為高危妊娠婦女,為降低圍產(chǎn)兒的死亡率,整體化、動態(tài)化、個體化的臨床護理和極積有效地配合醫(yī)師治療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本職工作。

2.1針對性的心理安慰和行動上的支持幫助

2.1.1焦慮

焦慮是ICP患者首先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因大多數(shù)ICP患者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是皮膚搔癢(本文皮膚搔癢者達86.79%),皮膚搔癢率明顯高于Lunzer報道的48%[4]。皮膚搔癢一般出現(xiàn)在孕中晚期,經(jīng)常性的搔癢干擾孕婦的睡眠,使之產(chǎn)生焦慮(5)??梢圆捎眠呑骱媒忉尮ぷ?,告之孕婦此癥狀一般于產(chǎn)后一周內消失,邊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和配合物理療法減輕癥狀,逐漸消除孕婦的焦慮心理。

2.1.2自責、自悲

從表1反應,由于ICP患者在妊娠期實驗室檢查報告出現(xiàn)谷丙轉氨酶升高,諸多孕婦會自責自己飲食不當心,并且會擔心是否患肝炎。同時,擔心是否會傳染給下一代、是否會傳染給親友等等,有些會產(chǎn)生自悲心理。此時需要護士運用豐富的理論知識向患者作好解釋工作,告知該病乃妊娠肝損,而并無傳染性,消除不必要自責和自悲,同時告之產(chǎn)后該病自然會緩解(通過表1和表2可以反應),增強患者的自信心。

2.1.3緊張、擔憂

由于文獻報道ICP早產(chǎn)的發(fā)生率可高達30-60%(1),(本文自然早產(chǎn)率11.32%),產(chǎn)時出現(xiàn)羊水混濁發(fā)生率為25%-43.9%(2)、(3)。(本文達50.88%),孕婦極易由于擔心胎兒的質量而產(chǎn)生緊張擔憂的心理。護士應針對性向孕婦和其家屬介紹成功病例,幫助其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的妊娠,同時取得家屬的配合,給予精神上的安慰,幫助孕婦降低情緒的緊張度和減輕擔憂心理。

2.2妊娠期的護理特點

2.2.1及時、準確地落實激素治療

本院對于ICP藥物治療,除給予保肝治療外,對于病情較重者給予強的松降低血雌激素和膽酸水平,以便盡快消除搔癢癥狀,改善肝功能(6),孕周較小時及時給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以促胎肺成熟;對于需羊膜腔注射地塞米松者,應及早進行解釋,以及做必要的準備工作。

2.2.2積極主動的母胎監(jiān)護

由于ICP會造成早產(chǎn),胎兒窘迫和胎死宮內等諸多的不良結局,所以目前認為加強產(chǎn)前監(jiān)護,適時終止妊娠仍是改善ICP圍產(chǎn)兒預后的重要手段。作為一名護士應主動指導和了解孕婦的胎動情況,正確留取血尿標本,了解雌三醇濃度,掌握胎盤變化情況。并及時協(xié)助孕婦完成胎兒監(jiān)護,B超和生物物理五項指標等監(jiān)測,及時了解胎兒、胎盤情況。同時特別注意患者膽酸濃度變化,一旦異常升高變化,及時迅速的配合醫(yī)師終止妊娠,防止胎死宮內。

2.3分娩期的護理特點

2.3.1ICP患者行剖宮產(chǎn)術時,可根據(jù)患者的孕周和胎兒具體情況,新生兒接生者提前進入手術室進行新生兒搶救準備工作,本文由于搶救及時無一例發(fā)生新生兒死亡。

2.3.2對于準備陰道分娩的ICP患者應加強動態(tài)觀察,和持續(xù)的母兒監(jiān)測,一則觀察產(chǎn)程進展、破膜情況和羊水顏色變化;二則加強胎心變化監(jiān)測,防止發(fā)生胎兒窘迫,以便及時處理。

2.4產(chǎn)褥期的護理特點

2.4.1防止產(chǎn)后出血

由于文獻報道產(chǎn)后出血率高達12.6%(3)、(7),所以及時有效地使用催產(chǎn)素,術前預防性的維生素K110-20mg/d,這樣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并防止產(chǎn)后出血。由于本院采取了正確的措施,故產(chǎn)后出血率僅1.89%,且該患者同時合并血小板減少。

2.4.2回乳護理

根據(jù)具體情況,對于產(chǎn)后需回乳者,應采用大劑量維生素B6口服或麥芽煎茶飲,配合皮硝外敷1次/日,或根據(jù)具體情況增加外敷次數(shù),但禁用苯甲酸雌二醇等雌激素類針劑注射回乳,因應用大劑量的雌激素可造成并加重可逆性膽汁淤積。

2.4.3新生兒的護理特點

從表3和表4反映出ICP孕母出生的新生兒特點是早產(chǎn)兒率、新生兒窒息率和宮內窘迫率高,故需根據(jù)新生兒出生時Apgar評分、羊水混濁程度和胎齡評分等情況,采取相應護理措施。如:新生兒窒息者的護理、羊水混濁者Ⅰ°~Ⅲ°的不同護理、早產(chǎn)兒的護理,及時有效的搶救復蘇(ABCDE復蘇等);持續(xù)密切的觀察生命體征、反射、肌張力、膚色、大小便、哭聲等;必要時作心電圖、心電監(jiān)護和無創(chuàng)氧飽和度測定等;低流量適時的氧氣吸入(氧氣濃度20%-40%);緩慢有效的補液輸入(維持3-5ml/h輸液泵維持);循序漸進的喂養(yǎng)護理;恰當舒適的保暖工作等等,所有這些及時到位的護理,明顯降低圍產(chǎn)兒的死亡率。本文除帶入一例死胎外,無新生兒死亡。

第2篇

【關鍵詞】 人文精神;校園文化;哲學;宏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20-00-01

人文精神培養(yǎng)需要宏觀設計,尤其在缺乏歷史積淀與傳統(tǒng)塑造的高等職業(yè)院校,宏觀設計已為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怎樣才能將不同學科、不同專業(yè)、不同職業(yè)取向的價值訴求統(tǒng)一在同一緯度,加之人文關懷?這就需要宏觀設計發(fā)揮主力效能。

在文化建設中,宏觀設計是一個哲學概念。無論從“符號意識”到“清風校園”,還是從“詩意自然”到“詩意人生”,宏觀設計,即是致力于人與校園、人與人、肉與靈的相統(tǒng)一,并試圖通過人與其自身的對話,完成文化意境,鍛造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理性基礎。通俗而言,人文精神培養(yǎng)中的宏觀設計就是指校園文化建設的哲學視角。

行文將以寧夏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為例,來揭示宏觀設計思想在高職院校人文精神培養(yǎng)中的重要性。

一、“忠誠、責任、奮斗”學院精神的哲學起點

一所高職院校,其校訓一般都涵蓋著它的辦學宗旨和育人目標,但是,由于專業(yè)技能教育育人目標的特殊性和單一性,往往導致顧此失彼,使得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意義并未暗含其中。作為核心位置的校訓,倘若彌補不了一所院校置于歷史的價值和對文化的觀照,便使宏觀設計失去了哲學起點,人文精神也就遠離了母體。面對這樣的困惑,寧夏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在“崇德明知、尚法敦行”校訓的基礎上,提出了“忠誠、責任、奮斗”的學院精神。目的在于發(fā)揮與道德一樣具備的認識功能與調節(jié)功能,關注人生價值,表現(xiàn)出對人的本質、尊嚴及意義的追問。

“忠誠、責任、奮斗”的學院精神是以學院發(fā)展的人文力量為內容,以求真、求善、求美為哲學起點,進而構建理想共識。是基于宏觀設計的大手筆,對生命本質做了透視。

忠誠是真,是“不二心”,是對一個時代的理性回應。其實,一切關于人類本質問題的思考都首先是從“真”而來。高職院校培養(yǎng)的不只是真技術、真本事,更是真人格、真理性?!罢\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教育的本質亦是為人道,為人道而誠、而忠。所以,高職院校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中,首當其沖的就講“真”。

再說責任,責任是善,是博愛。倘若“真”是把握人生的意義,“善”即是把握人生的價值。高職院校培養(yǎng)的是人的創(chuàng)造力,是對歷史力量的續(xù)接,期間少不了“責任”。《論語》有曰:“言忠信,行篤敬”。行是為人的使命,是人文精神的具體表現(xiàn)。

奮斗表達的是美,此在之美。與人從自然觀察中所得出的關于美的力量感受一樣,奮斗不息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總在表達著人之存在的倔強和無畏。就像拉奧孔群像里所展示出的那樣,史中人總有著屬于他自己獨立的智慧與把握人生命運的心靈法則。所以,美是奮斗的哲學起點。

在這里,“忠誠、責任、奮斗”的學院精神提出就屬于人文精神培養(yǎng)中的宏觀設計,因為它首先是哲學的,并且一再以虛線與實線并在的形式體現(xiàn)著人文精神培養(yǎng)與文化建設的方向。

很多情況下,校訓不一定會完全體現(xiàn)一所高職院校所具備或者應該具備的辦學精神,因為辦學精神屬于純粹的本質的意識形態(tài),屬于文明的標桿,前進的力量。而一旦要追問到人文精神存在于高職院校教學意識中的價值的時候,就會引出所說的“學院精神”。因而,一所高職院校所需凝練和亟待凝練的學院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宏觀著眼、宏觀定位、宏觀把握。

二、讓人文景觀行不言之教

人文景觀承載著高職院校教育的氣場,用通俗的語言來講,是指辦學氛圍。此處談到的依然是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氛圍。

寧夏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著力于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景觀建設,使校園的方寸土地,都能行不言之教,以致完精神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文化。種草,需使草木生情,用春心撩撥一陣書香;掇山,需使片石多致,讓畫意喚人濠濮間想。譬如警院石的設置,雖散見于校園各處,卻又能以一貫之,期間多刻至理格言,又莫過于鑄出“警魂”二字,使石石關乎天道,字字關乎人情。

誠然,人文景觀設計的哲學還一再告訴我們,高職院校人文環(huán)境的鍛造,追求的不是文化鋪張,更不是所謂的文化堆積,而是基于人、靈魂與校園的三位一體,呈現(xiàn)出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和古今結合,以實現(xiàn)詩意關懷。人文景觀是樸素的,但又要充滿寓意。寓意是一個復合體,它能使凝固的環(huán)境變得流動起來,能使實體性物質存在指向精神維度,從而擺脫事物原本的意義,進而開啟人關于美和自由的想象。這亦是人文精神培養(yǎng)中不可缺少的感性基礎??梢韵胂蟮玫?,在一所缺少寓意的校園里,是怎樣也尋找不出人文精神培養(yǎng)中的宏觀設計的。所以,宏觀設計一旦運用到人文景觀設計中的時候,就一定要考慮到人文精神培養(yǎng)所不可缺少的寓意。

寧夏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的人文景觀亦是目的于這樣的寓意,就像立于教學樓、行政樓、實訓樓、宿舍樓等樓門口的“警容鏡”,不僅在正身,更像在正心。

每一所高職院校,都應該努力讓其人文景觀行不言之教,出發(fā)點就是:應該賦予校園的每一寸土地活的靈魂,使得每一寸土地、每一個事物,都能承擔起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義務。因為它一開始,就負荷上了知識和正義。而且,它的開放性還表達出了以有限把握無限、以出世把握入世的人生智慧。

三、詩教在人文精神培養(yǎng)中的意義

多年來,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提倡“教學藝術”,試圖通過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來優(yōu)化教學、吸引學生,但往往因此而忽視了詩教之客體性存在在人文精神培養(yǎng)中的宏觀設計意義。誠然,詩教也是藝術,但比較而言,它的客體性存在通常要比主體介入更顯詩意。這樣的手法同樣是藝術,或者叫“藝術中的藝術”。

中國自古就有詩教的傳統(tǒng),詩教可使凝固的建筑流淌出音樂,可使流淌的音樂沁人心脾。同樣,在一個充滿詩教的校園,每一朵浮云,都帶來的是詩意。這詩可以融入校歌、?;占八行@標識當中,呈無限審美情趣。

我們都知道,校園文化一定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第二課堂。大學的課堂結束了,人生的課堂卻剛剛開始。要保證課堂教學精神的延續(xù),就要保證校園文化的啟發(fā)性和啟示意義。何以如此?便就引出了所謂的“詩教”。

寧夏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在其學院標識的設計中就首先引入了詩,這是詩教的體現(xiàn)。詩的本質是追求和平、正義,表現(xiàn)出的是人類把握世界、洞悉宇宙的知性,所以,在文化建設領域,詩無疑具有著極強的感染力。因而,行至校園,需隨處烙得個“詩心”。

山水掛畫里有詩、通幽曲徑里有詩、門庭水榭里有詩,而且,詩是校園的氣韻,總在滌蕩心靈世界的一片通暢,能讓一切價值判斷都折射出自然力與真誠。

現(xiàn)在,寧夏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著力于校園文化建設,即在當前高等職業(yè)院校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艱難行徑中,展開了有意義的探索,無疑是為高等職業(yè)院校人文精神培養(yǎng)中的宏觀設計,進行了啟發(fā)性的思考。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 教師教育 理論案例教學 理論型案例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5.08.022

The Difficulties and Outlet to Theory Case Teach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Take Education Psychology Course for example

ZHOU Panpan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256600)

Abstract Case teaching is gradually used in the field of pedagogy.The research analyses the difficulties to theory case teach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n puts forward thre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heoretical cases: simulation and authenticity, highly fit with theory and heuristic.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explore a teaching model for theory case teaching to achieve for a double win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and norm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teacher education; theory case teaching; theoretical cases

實踐出真知,教育理論的提出來源于對教育實踐問題的探索,其目的是在于更好地指導教育實踐。然而當前大學教師教育課程的理論教學過程中的“照本宣科”現(xiàn)象導致不少學生形成一種消極認識,將“教育理論學習”與“枯燥空洞”相掛鉤,這恰恰背離了教育理論的真實初衷。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不少研究者聚焦于案例教學,期望通過在理論教學中采用真實、具體的案例縮小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差距。

1 教師教育課程案例教學的獨特性

案例教學發(fā)端于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最早應用在商業(yè)、法律和醫(yī)學領域的相關培訓教學。目前國內關于案例教學的研究主要側重于管理類專業(yè)教育、應用型較強的中等職業(yè)教育、會計審計等、法學、信息技術、中小學部分學科教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以及教師教育專業(yè)相關課程的教學。許立新教授認為,案例教學為學生(即師范生或接受在職教育的教師)提供了真實的、具體的課堂教學案例讓學生分析與思考,為學生在教育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是一種極具價值、值得借鑒的教師教育的新模式。①

筆者認為,教師教育課程的案例教學與其它專業(yè)領域相比有其獨特性。第一,教師教育課程的教學對象的自我求學生涯即獨特的案例資源。師范生在求學生涯中經(jīng)歷過真實的教育實踐,也體驗過很多教育問題,師范生對案例教學中呈現(xiàn)的教育事實具有較高的熟悉度,這一點是商業(yè)、法律等其它領域案例教學所沒有的。第二,師范生培養(yǎng)中均有實習安排,師范生通過實習再次進入學前教育或基礎教育現(xiàn)場,以獨特的參與方式體驗或觀察自然發(fā)生的教育事實,在實習中師范生會不自覺地將體驗或觀察到的教育事實與自我求學生涯中的教育事實進行比較分析,這都是豐富而又獨特的案例原型素材。

2 教師教育課程案例教學的類型與特點

索桂芳教授在《面向基礎教育新課程的高師教育學案例教學模式的構建》中根據(jù)案例作用的不同,將案例分為教育理論案例和教育實務案例,前者主要是教育理論的運載工具,用于例證和闡明教育理論,后者主要是教育教學能力的訓練工具。②筆者認為案例的類型可以根據(jù)運用案例講授的內容特點來分類。教育理論案例主要是指在講授經(jīng)典理論時所采用的案例,教育實務案例則是在講授教育教學模式、教學組織管理、教學與學習的原則策略等內容時所采用的案例。經(jīng)典理論一般具有明確的代表人物、清晰的基本理念和完整的體系結構,結構性相對良好,但操作性和指導性不如教育實務。而教無定法,因此教育實務往往表現(xiàn)出“百家爭鳴”的現(xiàn)象。基于此,筆者認為教育理論和教育實務在結構性、指導性和操作性上存在差異,相應的教育理論案例和教育實務案例的選擇要求就會有差異。教育理論案例的選取要匹配所教理論良好的結構性,教育實務案例要匹配所教實務的強指導性和操作性。索桂芳教授分析案例選擇策略時也提出類似觀點,如果案例教學的目標以掌握基本原理為主,則應選擇與所學理論有密切聯(lián)系、隱含著所要學習的教育原理的理論型案例,案例要與所學理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③以教師教育課程之一的教育心理學為例,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涉及很多經(jīng)典理論,如何選擇設計與理論高度契合的理論型案例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

3 教師教育課程理論案例教學的困境

案例教學強調案例的真實性,案例讀起來像生動有趣的故事,但故事必須是真實發(fā)生的,杜撰出來的故事即使再有趣,也不能稱之為案例。④許立新在其碩士論文《教師教育的案例教學研究》中提出,所謂案例就是敘述發(fā)生在一個真實教育情境中的、蘊含一定的教育道理、能啟發(fā)人思考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教育故事。⑤具體到理論案例教學,筆者認為理論型案例要基于真實教育情境、同時匹配理論的理念和結構進行設計,即案例與理論的高度契合性。筆者在教育心理學理論案例教學中遵循真實性和與理論的高度契合性進行案例選擇和設計,然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卻遭遇了兩大困境。

第一,案例的真實性和與理論的高度契合性之間存在沖突,主要體現(xiàn)在案例和理論的結構化水平以及兩者所涉及的教育事實范圍上存在差異。其一,真實的教育實踐情境是問題式的,結構性較差;理論來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理論是經(jīng)過概括化和系統(tǒng)化的思維結果,體系結構相對良好。其二,案例與理論所涉及的教育事實范圍有別。教育心理學理論是基于對諸多教育事實的探索而提出的,范圍較廣;而理論案例教學中,無論案例的載體是文本資料還是視頻錄像,其展示的教育事實范圍相對有限。

第二,師范生實際理論基礎與理論案例教學對師范生理論應用能力的高要求之間存在沖突。案例與理論的高度契合性能夠優(yōu)化理論案例教學的效果,但另一方面也對師范生的理論應用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原有理論水平相對薄弱,雖然可以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但是通過案例討論進行理論升華時會出現(xiàn)理論表述專業(yè)性不強、理論知識相對零散、理論體系建構受限等問題。理論型案例如何設計才能兼顧案例與理論的高度契合性和師范生的實際理論基礎,這一問題促使筆者在教學中展開探索嘗試。

4 教師教育課程理論案例教學的模式探索

4.1 理論案例教學之理論型案例的基本要求

優(yōu)秀的理論型案例創(chuàng)編是理論案例教學成功的關鍵。筆者認為優(yōu)秀的理論型案例應突出三個基本要求:第一,案例具有模真性。索桂芳在研究中提出,在案例教學模式中引人的優(yōu)秀的案例,往往以真實情境中的問題為研究對象,以事實和數(shù)據(jù)為根據(jù),并將理論知識寓于案例。案例教學模式重視案例,但不止于案例,還要通過“直觀”引出對本質結構的洞察。⑥對教育本質結構的洞察并非只能通過“直觀”的教育實踐中自然發(fā)生的事實才能實現(xiàn)。曹正文在《把握案例教學的幾個關鍵點》一文中提出案例的模真性特點,由于教學時限的制約,案例作者往往按照自己意圖基于自然發(fā)生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改編,使得案例最終呈現(xiàn)為一個被簡化或者優(yōu)化了的客觀實際。也正是這種真實性和模擬性相結合所營造出的教學環(huán)境能極大地凸顯教學的實踐性的特點。⑦筆者認為案例的模真性是創(chuàng)造性改編理論型案例的前提,其中真實性要求教師在改編案例時需要以自然發(fā)生的教育事實為依據(jù),而模擬性則是教師改編案例時創(chuàng)造性的真正體現(xiàn)。

第二,案例與理論保持高度契合性。理論的形成基于對諸多教育事實的探索研究,因此理論教學應該著眼于對更多或一類教育事實的分析,而不應局限于單一教育事實?;诖?,筆者認為理論案例教學的案例創(chuàng)造性改編應該保持與理論的高度契合性。教師不能僅僅按照教材提供的理論框架進行教學,應該在深度研究所教理論發(fā)展過程的基礎上,把握理論的基本理念和整體結構,據(jù)此對諸多或一類教育事實進行概括化和模擬化設計,通過創(chuàng)造性改編呈現(xiàn)簡化或優(yōu)化的教育事實,原教育事實只是案例的原型素材。

第三,案例具有啟發(fā)性。教師教育課程理論案例教學的目的是啟發(fā)學習者透過教育現(xiàn)象洞察教育本質。理論型案例需要在保證模真性和與理論的高度契合性基礎上,啟發(fā)師范生透過案例情境中的角色、行為和事件“反觀”自我和真實的教育情境。如筆者在教育心理學課程的執(zhí)教過程中基于“小馬過河”進行創(chuàng)造性改編講授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學生透過小馬的經(jīng)歷能夠反觀自己的成長以及當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4.2 理論案例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理論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和設計以教師為主體,教師需要結合模真性、與理論的高度契合性和啟發(fā)性三個基本要求創(chuàng)造性改編案例。筆者結合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案例教學說明理論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

表1 理論案例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第一步,領會所教理論的基本理念,確定理論型案例選擇的基本方向。

班杜拉認為“效能是一種生成的能力”,⑧自我效能的生成性這一特點突出了個體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和可能性這一基本理念。在真實的教育實踐中,我們每個人(包括老師和學生)都會有“小馬過河”中“小馬”的經(jīng)歷,當我們接受某種學習任務后,自身之前的成敗經(jīng)驗、他人的替代性經(jīng)驗、言語勸說、情緒喚醒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我們的自我效能感。小馬接受“磨面”這一任務后,其自我效能感發(fā)生了階段性變化:首先是遇到從來沒有渡過的河流時產(chǎn)生的自我設問“我是否有能力成功過河”;其次是在老黃牛的言語鼓勵下產(chǎn)生的自我設想“我可能成功過河”;再次是在小松鼠的言語勸說下產(chǎn)生的自我否定“我沒有能力成功過河”;然后是在媽媽的言語鼓勵下產(chǎn)生的自我期待“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并在實踐中嘗試過河;最后是成功過河后產(chǎn)生的自我肯定“我有能力成功過河”??梢哉f小馬的自我效能感是在諸多因素影響下逐漸生成和發(fā)展的過程,這與所教自我效能理論的基本理念高度契合。

第二步,建構所教理論的整體結構,對案例中模真性的教育事實合理設疑,并進一步“反觀”真實的教育問題。

首先,筆者從媽媽布置磨面任務前對小馬目前所擁有能力的評估進行設疑。從“小馬媽媽為什么鼓勵小馬獨立完成磨面的任務”。討論采用小組合作方式,學生匯報提煉如下:(1)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合理評估后給予適當?shù)娜蝿铡P●R媽媽自己有過“過河”的經(jīng)歷,所以通過對小馬過河的能力進行合理評估后,給予適當?shù)娜蝿?,充分信任,并鼓勵其獨立嘗試,增加小馬的實踐鍛煉機會,豐富其自身經(jīng)驗。從教學效果來看,師范生可以就教師的設疑進行案例分析,學生做出的總結與理論的基本理念和整體結構保持較高的一致性。

其次,筆者針對老黃牛、小松鼠和媽媽在小馬過河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設計問題請學生展開討論“小馬對自己能否成功過河的判斷有什么變化,分別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同時筆者根據(jù)班杜拉所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生成時的影響因素對案例故事進行改編設疑,引導學生自主挖掘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1)如果在小松鼠之后,另外一匹跟小馬個頭差不多的小馬順利地從河的對面走過來,小馬會有什么改變?(2)如果這是一場競賽,鼓號聲、啦啦隊的加油歡呼聲此起彼伏,小馬作為參賽代表會有什么改變?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總結出的影響因素有言語的積極鼓勵、言語的消極暗示、過程中的困難挫折、個體的成敗經(jīng)驗、替代性經(jīng)驗、榜樣作用、外界環(huán)境、個人的性格等,與班杜拉的理論體系高度契合。

再次,引導學生“反觀”當下家庭教育熱點問題并進行討論“有些家長過分溺愛孩子,低估孩子的能力,不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某些任務,束縛孩子的發(fā)展空間,剝奪孩子自主探究和發(fā)現(xiàn)學習的機會。高估學生能力的家長和教師常常表現(xiàn)為對孩子抱有過高期望,給予難度過大的任務,使得學生失敗經(jīng)驗不斷累積,如果得不到積極的引導,就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消極的無效能感”,并進一步提出問題“在教育教學中總會遇到像小馬一樣的學生,作為教師如何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鼓勵學生自主提煉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的原則與策略。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能夠提煉出合理評估學生能力后給予適當?shù)娜蝿?、對榜樣和自我進行合理的比較評估、正確評估言語勸說的性質和作用、恰當利用外界環(huán)境,調控和維持積極的情緒情感等培養(yǎng)原則,表明學生對所教理論具備了初步的應用能力。

筆者認為,理論案例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握所教理論的后續(xù)發(fā)展,對案例進行延伸設疑。班杜拉在自我效能研究的基礎上進而提出“集體效能”的概念?;诖?,筆者將案例進行了延伸性改編設疑:馬群馬拉松比賽現(xiàn)場,剛開始小馬們都是熱血沸騰的,跑著跑著,參加比賽的小馬中開始出現(xiàn)不同的聲音“太遠了吧,你看我都喘不過氣了,我堅持不下來了”,于是有小馬停了下來;“算了算了不跑了,我不行的”,又有一些小馬停下來……小馬們陸陸續(xù)續(xù)地退出了比賽,只有一匹小馬堅持到了終點。當人們?yōu)樗鼩g呼慶祝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匹小馬又聾又瞎,它根本聽不到同伴們說了什么,也看不到同伴們退出比賽。同學們有什么啟發(fā)?學生能夠結合自我成長經(jīng)歷進行分析,反觀真實的教育實踐中“我能行”的自我效能感與“我們能行”的集體效能感之間的雙向激活以及“我不行”的自我無效能感與“我們不行”的集體無效能感之間的惡性影響?;诖?,筆者認為理論案例教學過程中合理設疑不僅要關注具體理論的體系,還應全面了解所教理論的后續(xù)發(fā)展,回歸實踐進行延伸性設疑,只有這樣才能夠引導學生建立系統(tǒng)完整的理論體系,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應用所學理論分析教育事實。

第三步,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經(jīng)歷過的教育事實或實習中觀察到的教育事實,結合所學理論進行分析。教師教育課程理論案例教學應該充分利用師范生這一豐富獨特的案例資源。學習理論的最終目的是應用理論,因此,理論案例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應該回歸真實具體的教育事實,可以是單一的教育事實,也可以是某一類型的教育事實,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理論進行分析。

5 結語

教師教育課程理論案例教學可以促進高校教師和師范生的共贏發(fā)展。從教師的角度看,理論案例教學可以促使高校教師兼顧教學和科研兩項基本工作。一方面理論型案例的模真性要求教師廣泛搜集教育事實,并充分發(fā)揮教學創(chuàng)造性對教育事實進行改編,呈現(xiàn)出簡化、優(yōu)化的教育事實案例的過程可以促使高校教師不斷豐富自身一線教育教學經(jīng)驗;另一方面案例與理論的高度契合性和啟發(fā)性要求教師深度研究所教理論完整的發(fā)展過程,準確把握其基本理念和整體結構,對案例中的教育事實進行合理設疑,引導師范生“反觀”真實的教育實踐,促進高校教師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理論研究意識和能力。從師范生的角度看,一方面通過挖掘自我求學生涯中的教育事實這一獨特的案例資源,可以培養(yǎng)師范生的反思意識和研究能力;另一方面理論案例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觀察分析教育實踐中存在問題的專業(yè)理論視角。因此,教師教育課程理論案例教學作為兼顧高校教師教學科研質量提升和師范生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學模式應該受到重視并推廣應用。

注釋

① 許立新.案例教學:當代中國教師教育模式的新視野[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4(1):17.

②⑥索桂芳.面向基礎教育新課程的高師教育學案例教學模式的構建[J].課程?教材?教法,2007(7):72.

③ 索桂芳.面向基礎教育新課程的高師教育學案例教學模式的構建[J].課程?教材?教法,2007(7):73.

④ 鄭金洲.案例教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新途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7):36.

⑤ 許立新.教師教育中的案例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