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2 16:04:20
導語:在高職老年護理服務性學習探討的撰寫旅程中,學習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條寶貴的路徑,好期刊匯集了一篇優(yōu)秀范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引領您探索更多的創(chuàng)作可能。
在老齡化背景下,社會對老年護理的需求越來越大,在合肥職業(yè)技術學院新修訂的高職護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老年護理為必修課程,共36學時,其中實訓課8學時。但通過和養(yǎng)老方面的專家、養(yǎng)老機構的管理人員及學生訪談發(fā)現,現有的實踐教學模式不能提供老年服務的真實情景,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且受傳統觀念影響,學生對老年護理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很多學生受老年人記憶力減退、固執(zhí)、抑郁、孤獨等的影響,在老年護理中持消極態(tài)度,而在實踐課中采用服務性學習模式是解決此問題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將服務性學習引入老年護理實踐教學中,探討其教學效果。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在合肥職業(yè)技術學院2018級高職護理專業(yè)中采取隨機整群抽樣法選擇4個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并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71人、研究組72人。學生一般資料和基礎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以我校目前修訂的老年護理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為基礎,選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李玉明和郝靜主編的《老年護理》,兩組課程內容和教學重難點均相同。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實踐課共8學時,學生在實訓室完成老年護理常用技能的操作練習與考核,應用居家環(huán)境危險因素量表(IADL)收集老年人信息,并進行匯報。
1.2.2研究組
研究組采用服務性學習模式,教學內容和授課教師與對照組相同,實踐課分為4次服務性學習實踐,共8學時,學生觀看老年護理常用技能操作視頻后,進入養(yǎng)老院為老年人進行健康評估、制作及實施護理計劃、進行健康教育及評價效果等。
1.3效果評價
(1)采用Kogan老年人態(tài)度量表(KAOP)評價學生對老年人的態(tài)度,該量表由Kogan[1]研發(fā),用于評估對老年人的情感態(tài)度,對老年人持積極態(tài)度和消極態(tài)度的條目各17個,消極態(tài)度條目得分相加為消極態(tài)度總分,積極態(tài)度條目得分相加為積極態(tài)度總分。量表采用Likert7級評分法[2-4],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愿意共6個選項,依次賦值1~7分(無4分),總分為34~238分,其中136分表示中立,而總分<136表示持消極態(tài)度,得分越低表示態(tài)度越消極。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20,具有較高的信效度。(2)考試分為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總評成績由50%的理論成績和50%的實踐成績組成。實踐考核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情景模擬法向老年人講授健康教育知識,3位教師共同評分,將平均分作為學生的實踐成績。(3)采用臺灣科學家Cheng等制定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量表[5]評估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該量表包括自我管理、學習動機、計劃和實施、人際溝通。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15,具有較高的信效度。
1.4資料收集及統計分析
課程結束后,由教師發(fā)放問卷并講解相關要求,學生現場填寫并回收。共發(fā)放問卷143份,回收有效問卷143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0%。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及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服從正態(tài)分布采用(x±s)描述,組間和組內兩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
2結果
2.1兩組學生KAOP量表得分比較
教學前兩組學生KAOP量表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教學前研究組KAOP量表得分為(127.02±10.08)分,表明學生態(tài)度消極;教學后,研究組KAOP量表得分為(140.90±18.92)分,表明學生態(tài)度積極,且研究組KAOP得分高于教學前及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學生考試成績比較
教學后研究組理論成績、實踐成績和總分均高于對照組,且二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量表得分比較
教學后,研究組自主學習能力量表得分高于教學前及對照組(P<0.05,見表3、4)。
3討論
3.1服務性學習可轉變學生對老年人的態(tài)度
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情感態(tài)度是課程目標。在教學后,兩組學生對老年人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變,說明經過系統學習老年護理課程后,學生掌握了專業(yè)知識,對老年人身心特點也有了深入了解。服務性學習模式為學生接觸老年人提供了契機及真實情景,幫助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加深了對老年護理的認知,影響了學生對老年人的態(tài)度[6],這與龍納等[2]的研究結果一致。學生接觸老年人后,轉變了對老年人的態(tài)度,對老年人的看護意愿逐漸增強,服務性學習模式對學生老年護理職業(yè)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有積極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學生對老年人的態(tài)度。
3.2服務性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服務性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服務性實踐將知識的學習延伸到了課外,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內容后,可有的放矢地進行實踐[7],從而激發(fā)護理專業(yè)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效,且服務性學習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老年人日常護理中,知識的整合和內化可通過實踐來完成。對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來說,采用服務性學習會面臨壓力和挑戰(zhàn),但對學生發(fā)現自身缺點和學習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幫助。
3.3服務性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兩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量表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自我管理、學習動機、計劃和實施、人際溝通維度得分較教學前均有所提高,這說明學生在與老年人的互動中加強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犹骄?,提高了學習積極性、自主學習能力及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但考慮到近50%的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未參加過統一高考,而是通過自主招生考試入學,其學習基礎弱,學習習慣也不是很好,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8],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一門課程的教學策略就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不切實際的,但服務性學習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及自主學習能力,反映了服務性學習的有效性。
4結語
老年護理課程服務性學習模式保障了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具有較強的適用性,且服務性學習模式讓學生直接參與老年照護,緩解了養(yǎng)老機構醫(yī)務人員不足的狀況,因此具有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但這項研究納入的人數相對較少,且學習效果評價指標不全面,因此,在今后的關于服務性學習相關研究中應完善評價指標,并結合我國國情和養(yǎng)老機構需求進一步調整課程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徐志芳,周濤,彭蓓,等.服務性學習在高職《老年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9,19(7):83-87.
[2]龍納,邱大石.某高職院校護生對老年人態(tài)度的調查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33(11):116-118.
[3]羅金鳳,齊玉梅,熊玲輝,等.影響護生從事老年護理意愿因素的多重對應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5):327-329.
[4]吳煒煒,吳文捷.護理本科新生老年護理職業(yè)認知與就業(yè)意愿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6,31(11):83-86.
[5]龍林子,張真容,閆冰,等.服務性學習在《康復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8):993-995.
[6]劉娜,萬文潔,楊云衣,等.老年護理課程服務性實踐教學的改革[J].護理學雜志,2018,33(6):77-80.
[7]劉會,李堅實,盧瑛,等.高職護理專業(yè)養(yǎng)老志愿服務教學模式的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9,34(1):5-8.
[8]黃兆晶,胡春艷,鐘文逸,等.探究式小組活動在老年??谱o士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9,34(4):68-70.
作者:于海艷 孟莉莉 王林 單位:合肥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