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777亚洲妇女,色吧亚洲日本,亚洲少妇视频

四年級下冊科學

時間:2023-03-01 16:22:16

導語:在四年級下冊科學的撰寫旅程中,學習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條寶貴的路徑,好期刊匯集了九篇優(yōu)秀范文,愿這些內(nèi)容能夠啟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引領您探索更多的創(chuàng)作可能。

四年級下冊科學

第1篇

1.教學目標體現(xiàn)了全面、科學、靈活的原則

(1)全面:

教學目標的設計與三維目標能比較有機的整合在一起,比較適切的反映了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內(nèi)容標準,科學探究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對本科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同時也體現(xiàn)了《大連市科學學習質(zhì)量評價標準》對本科內(nèi)容的具體水平的要求,做到了對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片第一次教研活動中,我們對崔欣老師的課進行了評析,認為崔老師定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授課中學生思維跨度較大,難以理解,提出了修改意見,這次,崔老師的目標定的就比較貼近學生實際水平,符合學生的思維狀況,學生掌握起來就很容易。

(2)科學:

教學目標定位較恰到好處,從崔老師的課堂:師生和諧的談話中,學生的實驗中,學生的發(fā)言中都可以看出目標確立的比較科學。

(3)靈活:

以生為本,教學目標具有靈活性,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要。

除此以外,我認為通過看崔老師的課,我們可以體會到崔老師的教學目標的定位體現(xiàn)教學目標的四個基本要素。即:

1明確行為主體2明確行為指向3明確行為條件4明確表現(xiàn)程度

老師和學生作為課堂的行為主體,其表現(xiàn)的程度達到了最好的境界,師生在課堂中的互動,學生的發(fā)言,老師深入淺出的問題設計都有明顯的行為指向,效果非常好。

2.教學內(nèi)容與設計:

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體現(xiàn)了《科學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和要求。

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體現(xiàn)了科學性、基礎性、可接受性,如:崔欣老師能夠恰當?shù)靥幚斫滩?,適當?shù)膭h減或補充易于學生接受的事例,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學生耳濡能享的小故事刻舟求劍,一下子就把孩子們的眼球抓住了,然后有利用了一些易于學生接受的、學生身邊的、學生熟悉的小實驗,如:橡皮實驗、畫定義、學生正步走,老師走,眼鏡走等等,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并不是離我們很遠,他就在我們的身邊,科學就是利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

第2篇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52頁例1及練習十三第1、2、5、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根據(jù)要求正確地運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

2.能正確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shù)數(shù)位。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觀察、概括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求一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

教學難點:求一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復習導入

把下面各數(shù)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shù),求出它們的近似數(shù)。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師:我們學過求一個整數(shù)的近似數(shù)。在實際應用小數(shù)時,往往沒有必要說出它的準確數(shù),只要說出它的近似數(shù)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求一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內(nèi)容。

二、預習反饋

點名讓學生匯報預習情況。(重點讓學生說說通過預習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問題)

三、探索新知

求一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

出示教材第52頁例1情境圖。

師:對于上面的已知信息,你是怎樣理解的?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上面不同的結(jié)果呢?

“豆豆的身高是0.984

m”,是測量時精確到mm得到的。

“豆豆高約0.98

m”,是保留兩位小數(shù)得到的。

“豆豆高約1

m”,是保留整數(shù)得到的。

師:取一個整數(shù)的近似數(shù)用到的方法是什么?(四舍五入)

師:下面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

1.由0.984

m是如何得到0.98

m的?它是如何取的兩位小數(shù)?

把一個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時,要看千分位上的數(shù),如果千分位上的數(shù)大于或等于5就要向百分位進1;如果千分位上的數(shù)小于5,就舍去。0.984≈0.98(保留兩位小數(shù)),因為千分位上的4小于5,所以舍去。

2.“豆豆高約1

m”,這里的1

m是把0.984

m保留整數(shù)得到的結(jié)果。一個小數(shù)怎樣才能保留整數(shù)呢?

一個小數(shù),如果保留整數(shù),就要看這個小數(shù)的十分位上的數(shù),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0.984

m≈1

m。

3.如果0.984

m保留一位小數(shù),結(jié)果又是什么呢?

把0.984

m保留一位小數(shù),就要看百分位上的數(shù),百分位上是8,大于5,就要向十分位進1,十分位上是9,9+1=10,接著向個位進1,個位上0+1=1,所以0984

m保留一位小數(shù)是1.0

m。

思考:后面的0可以省略不寫嗎?

小結(jié):在表示近似數(shù)時,小數(shù)末尾的0不能去掉。

四、鞏固練習

教材第52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想的,再在全班交流、訂正。

五、拓展提升

一個兩位小數(shù)精確到十分位后約是4.8,那么,這個兩位小數(shù)最大可能是幾?最小可能是幾?

4.84

4.75

六、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有哪些問題?

七、作業(yè)布置

課本練習十三第1、2、5、6題。

學生完成后,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教師根據(jù)學生預習的情況,有側(cè)重點地調(diào)整教學方案。

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問題。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板書設計

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1)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結(jié)合主題圖,創(chuàng)設了“豆豆測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地引入新課,使學生看到小數(shù)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然后類推整數(shù)的“四舍五入”法,把一個小數(shù)精確到十分位、百分位和個位,加深了對保留幾位小數(shù)的含義的體會。

第3篇

《古詩三首》優(yōu)質(zhì)精品課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安排了兩首詩和一首詞?!端臅r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人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初夏南方農(nóng)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宿新市徐公店》描寫了幽靜安逸的田園春光,展現(xiàn)了兒童在菜地邊追逐黃蝶的生動畫面?!肚迤綐贰ご寰印吠ㄟ^描寫農(nóng)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huán)境,刻畫翁媼及其三個兒子的形象,向讀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nóng)家生活畫面。

這三首詩詞從不同季節(jié)、不同場景的角度描寫了農(nóng)村生活,展現(xiàn)了獨特而又令人神往的鄉(xiāng)村風光。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詩詞知識,對于學習古詩詞也有了一定的方法。這三首古詩詞都是描寫鄉(xiāng)村景色的,教學中可以運用插圖和導語代入詩的意境、畫面和體悟詩境的方式,讓學生感知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建議】

1.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時,可以先放手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中的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嘗試性學習,再請學生說說詞語的大概意思。

2.教學時,教師要重視詩詞朗讀的指導,采用多種形式訓練學生朗讀,在讀中緊密聯(lián)系詩詞的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三首詩詞可以采用比較教學的方法,在基本疏通詞句意思的基礎上,抓住詩詞中不同時間景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可以在詩和詞的形式上進行對比,加深學生的理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本課的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3.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讀詩詞時眼前浮出的情景。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讀感悟和教師的適當引導,帶領學生看注釋和插圖,朗讀背誦,在讀中想象,在讀中感悟,以此來理解三首詩詞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感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鄉(xiāng)村的生活美,受到美的熏陶,體會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向往之情。

【教學重、難點】

朗讀詩詞,說說朗讀時眼前浮現(xiàn)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老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梳理生字詞,感知詩詞大意。

【課時安排】

3課時

1.認讀《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一詩中的生字,結(jié)合注釋理解詩意。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句,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理解詩句,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一、釋題導入,初讀感知

1.釋題:“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大膽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nèi)容。

2.播放課文朗讀錄音,介紹作者。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通、讀順詩文。

4.指名讀詩,理解詞語。

5.指名說出每句詩的大意。

第一句: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

第二句:麥子的花一片雪白,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第三句:白天變長了,農(nóng)民忙著在地里干活,門前沒有人走動。

第四句: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二、再讀古詩,交流探究

1.讀詩思考:詩人描繪了什么季節(jié)的景物?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

(這首詩寫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初夏南方農(nóng)村景物的特點。)

2.整首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哪些地方給了你啟發(fā)?

(寧靜。第三句“日長籬落無人過”寫出了幽靜的景象。第四句寫“蜻蜓蛺蝶飛”顯得門前靜悄悄的,以動襯靜。)

3.這首詩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點面結(jié)合,動靜相襯)

4.指導朗讀:用輕柔、舒緩的語調(diào)朗讀這首詩,體會意境。

5.嘗試背誦: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

三、拓展閱讀

搜集并閱讀欣賞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的其他詩篇。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1.認讀《宿新市徐公店》中的生字,理解句意。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宿新市徐公店》。

3.聯(lián)想古詩所描繪的美麗景色,想象兒童在花叢中追蝶的快樂,體會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想象兒童在花叢中追蝶的快樂,體會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一、復習引入解詩題

1.看圖說話。出示《初夏荷塘》圖。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的景色。圖上的景色讓你想起了哪一首詩?(學生背誦《小池》)還記得寫這首詩的詩人是誰嗎?(楊萬里)

2.揭題。今天,我們要跟隨南宋詩人楊萬里去欣賞初春時節(jié)的鄉(xiāng)村景色。(板書:宿新市徐公店)

3.認讀“宿、店”。(注意指導學生把“宿”的平舌音讀正確。)

4.解題。你知道這兩個字的意思嗎?(預測學生在戶外廣告牌上見過“宿”,引導學生理解“宿”的意思就是住宿、投宿;這里的“店”指住宿的客店,相當于現(xiàn)在的旅館、酒店。)請你說說這題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二、看圖初讀知大意

1.故事入詩。

那一天,楊萬里走出客房,漫步來到徐公店后門外,欣賞周圍的景色。他看到了怎樣的景色呢?請同學們自己去讀讀課本中的詩句,把生字圈出來,把詩句讀正確。

2.了解景物。自由朗讀,楊萬里在詩中寫了哪些景物,先在詩句中做上記號。再看看文中的插圖,說說圖上有哪些景物。

(預測學生能從詩句里發(fā)現(xiàn)寫到的景物有“籬”“樹”“花”“黃蝶”;從圖中還能想到田邊小路。)

3.再讀詩句,讀通順。

三、難點理解明詩意

1.這些景物分別是怎樣的呢?看圖,說一說。

(

)的籬落

(

)的小徑

(

)的黃蝶

(

)的樹頭

(

)的菜花

2.讀詩句,說說詩人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交流:指導圖文對照了解“疏”“深”的意思;看圖并根據(jù)語境強調(diào)“走”在詩中的意思就是跑。)

3.再讀詩句,讀好節(jié)奏。

四、吟吟誦誦入詩境

1.我們讀著詩句,仿佛跟隨詩人楊萬里欣賞到了田園風光,請你把欣賞到的景色說給大家聽。(交流詩句的大意:稀疏的籬笆旁有一條深長的小路,樹上葉子還沒成蔭。兒童追趕黃蝶,蝶兒飛進菜花叢中無法找尋。)

2.看著這樣的景色,這樣的情景,詩人楊萬里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把你最喜愛的、最有感受的詩句讀一讀。(預測學生有個性化的理解:色彩明艷,景色美麗;兒童天真,黃蝶活潑,生機盎然;徑深人少,田園清幽)

3.配樂讀詩。(播放樂曲)請學生隨著音樂朗讀詩句,讀出自己的感受。

五、圖文對照背古詩

1.這首詩雖然只有二十八個字,但在字外卻包含著豐富畫面。仔細體會,你能想到這個追蝶的孩子臉上的表情嗎?黃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樣的情景?那孩子會怎么想怎么做?展開想象,說給同桌聽聽。(交流)

2.同桌互背古詩。

六、學習生字做詩卡

1.指導書寫“宿、徐、籬、疏”。

2.制作“詩畫卡”(一首詩,一幅畫,制作成可隨身攜帶的“詩畫卡”)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

一徑

樹頭 菜花——靜

兒童

黃蝶

——動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相媚好、亡賴、臥剝”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清平樂·村居》。背誦課文。

3.讀詞,說說朗讀時眼前浮現(xiàn)的情景,感悟詞中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意境。

讀詞,說說朗讀時眼前浮現(xiàn)的情景,感悟詞中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意境。

一、導入新課

1.理解詞,板書課題。

2.正音:樂(yuè),齊讀課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題目。讀課題時,中間注意停頓,再一起讀一遍。

3.設疑:詞中描寫了怎樣的鄉(xiāng)村,怎樣的人家呢?讓我們打開課本,一起來學習這首詞。

二、初看畫面,反復誦讀

1.課件出示整首詞,自由朗讀,把每個字讀正確,讀響亮。

2.指名學生讀。相機正音:翁、媼、蓮、蓬、臥、剝。

3.指導朗讀:

這首宋詞有上下兩片,兩片之間的停頓要長一點。

4.指名讀,其余同學看插圖,一邊聽,一邊看圖想象每句話寫了些什么。

三、想象畫面,品悟詞意

1.(出示插圖)這首詞樸實易懂,聯(lián)系插圖,你自己能讀懂哪些詞語、句子?

2.生交流:

(1)感悟大兒、中兒的勤勞孝順。

師點撥:

①古詩詞的語言習慣和我們不一樣?!岸埂笔乔f稼,“鋤豆”指的是給豆松土或除草。

②中兒是什么意思?從這兩句話,可以看出這兩個兒子怎么樣?該怎么夸他們?

③練習朗讀。

(2)感悟小兒調(diào)皮可愛。

師點撥:

①亡賴。

從“亡賴”這個詞你讀懂了什么?

②“臥”可能是什么姿勢?(躺、趴)從“臥”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天真活潑、調(diào)皮可愛)

練習說話:看圖,想象一下小兒頑皮的樣子,可以自己說一說,還可以與同桌進行討論。

④指導朗讀:小兒頑皮的樣子該怎么讀出來呢?

(3)感悟景美。

師點撥:

①讀到“青青草”,我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綠草如茵,溪水潺潺,你想到一條什么樣的小溪?

③瞧,他們就生活在這樣優(yōu)美的山村,你能按順序說說這鄉(xiāng)村的美景嗎?(可以由遠到近,也可以由近到遠)

④指導朗讀:這么美的風景,真是如詩如畫呀!你能讀好嗎?

指名讀。(草真青?。?

小結(jié):瞧這一家子,生活在山青水秀的農(nóng)村,真是別有一番樂趣呀。就讓我們走進畫中,聽他們聊聊吧!

(4)感悟: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師點撥:

①“翁媼”分別對應圖中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畫面,老爺爺和老奶奶的關(guān)系是什么?(夫妻)所以,在這首詞里“翁媼”的意思是?

②理解“相媚好“。

③理解“醉里吳音”。師相機講解“吳音”,說說這老兩口是怎么“醉”的?

四、生成畫面,讀悟結(jié)合

1.這首詞描繪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畫面。同學們自己邊讀這首詞邊感悟。

2.交流看到的畫面。

五、簡介作者,深悟詞情

1.瀏覽資料幻燈片出示:辛棄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親眼目睹了宋人的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過上安定寧靜的生活,一直為抗金而不懈努力,卻遭受奸臣排擠,被貶到偏遠的江西農(nóng)村,一住就是18年。這首詞就在他被貶到這里之后寫的。

2.我相信,現(xiàn)在你們再讀這首詞,一定會有更加獨特、深刻的感受。再讀這首詞。

3.交流再讀后的感受。

六、豐富畫面,吟唱背誦

1.師引背。

2.欣賞歌曲《清平樂·村居》

七、總結(jié)課堂,延伸課文

1.現(xiàn)在這和諧美好的鄉(xiāng)村之景,就像這首詞中的那條小溪,緩緩流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間,直到永遠。

2.出示課后作業(yè)

(1)回家把這首詞唱給爸爸、媽媽聽。

(2)收集辛棄疾的其他詞來讀一讀。

清平樂·村居

景事

第4篇

8靜夜思同步練習A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作業(yè)

(共5題;共26分)

1.

(4分)看拼音寫詞語。

zhǐ

dài

zhèng

shí

yáo

yuǎ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6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各”的第一筆是“一”。(

(2)“覺”中一共有四個點。(

(3)課文《一個接一個》中“唉,要是不上學就好了?!币驗椋骸拔摇贝_實不愛上學。

3.

(3分)分類選一選

ɑi

i

zhi

u

ei

shi

wu

ou

o

iu

yi

ɑ

單韻母:________

復韻母:________

整體認讀音節(jié):________

4.

(5分)讀一讀,連一連。

5.

(8分)注音并組詞。

尷________

________

銘________

________

泰________

________

茫________

________

二、培優(yōu)作業(yè)

(共1題;共5分)

6.

(5分)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和表達的情感。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參考答案

一、基礎作業(yè)

(共5題;共26分)

1-1、

2-1、

2-2、

2-3、

3-1、

4-1、

5-1、

二、培優(yōu)作業(yè)

第5篇

學生姓名

家長檢查簽字【

老師評價

一、填空題(共40分)

1、太陽(

),白天來到;太陽(

),夜幕降臨。

2、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指示方向的線叫(

)。

3、由于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是(

)或(

),也就意味著越是(

)的時區(qū),就越先迎來(

)。

4、(

)擺擺動后,地面的刻度盤會與擺的擺動方向發(fā)生偏移,這可以證明地球在(

)。

5、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關(guān)于地球和地球的運動,他提出了(

)理論。他認為,(

)處于宇宙中心,而且靜止不動。

6、波蘭天文學家(

),提出了日心說,并在臨終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

》。他認為(

)處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靜止不動的。

7、法國有一位叫(

)的物理學家,根據(jù)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用實驗證實了地球在(

)。

8、太陽的東升西落、地球的晝夜交替,是因為地球的(

)形成的。

9、地球在自轉(zhuǎn)的同時還繞著太陽轉(zhuǎn)動,稱為地球的(

),公轉(zhuǎn)的方向是(

),周期是(

)。

10、(

)是歷史上證明地球公轉(zhuǎn)的關(guān)鍵性證據(jù)。

11、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

)轉(zhuǎn)動,稱為地球的(

),周期是(

)小時。

12、在地球的南極和北極附近,太陽升起來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

);只有黑夜而沒有白天的日子叫(

)。

13、天空中星星圍繞北極星(

)旋轉(zhuǎn),北極星相對“不動”,是(

)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14、從(

)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測出地軸是(

)。

15、晝夜交替是地球(

)形成的,四季現(xiàn)象是地球(

)形成的。

16、當我們同車、船、椅子一起運動的時候,看到車、船、椅子外的景物會向(

)方向運動。

17、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

)。

18、傅科是(

)國的一位科學家。

19、地軸的傾斜度大約是(

)度。

20、陽光的(

)與(

)制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區(qū)氣溫的不同。

二、判斷題(共20分)

1、(

)同一時間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jié)是一樣的。

2(

)極地一年中有長長的白天或長長的黑夜現(xiàn)象。

3、(

)世界各地新年的鐘聲都是同時敲響的。

4、(

)北半球在冬季時,太陽直射點在南極。

5、(

)擺具有保持擺方向不變的特點。

6、(

)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圍繞著北極星東升西落。

7、(

)恒星的周年視差,也能夠證明地球在圍繞著太陽不停地轉(zhuǎn)動。8(

)烏魯木齊比北京先迎來黎明。

9、(

)人們在觀星時發(fā)現(xiàn),天上的星星每天圍繞著北極星順時針旋轉(zhuǎn)。

10、(

)當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時候,美國紐約的人們將會在上午通過電視直播觀看到盛大的開幕式。

11、(

)北極星的位置就是在地軸北極的上空,所以在我們看來是一直不動的,永遠在北方。

12、(

)紐約是白天時,北京是夜晚。

13、(

)地球向著太陽的一面是白晝,背著太陽的一面是黑夜。

14、(

)地球上各國的新年鐘聲不會在同一時刻敲響。

15、(

)我們的所在地比北京先迎來黎明。

16、(

)貝塞爾成功地測出了恒星的周年視差是0.31角秒。

17、(

)地球在公轉(zhuǎn)過程中,地軸始終保持傾斜方向不變。

18、(

)當南極中心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時,北極中心地區(qū)會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

19、(

)如果地軸不是傾斜的,就不會有四季的變化。

20(

)地球不停地圍繞地軸轉(zhuǎn)動,稱為地球公轉(zhuǎn)。

三、選擇題(共20分)

1、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周的時間是(

)。

【A、24小時

B、一個月

C、一年】

2、地球轉(zhuǎn)動時,地軸始終傾斜著指向(

)。

【A、頭頂正上方

B、北極星

C、北斗星】

3、秋分時,太陽直射在(

)。

【A、南極

B、赤道

C、北極】

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時間觀察星座時,會發(fā)現(xiàn)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

)移動。

【A、由西向東

B、由東向西

C、由北向南】

5、在星星旋轉(zhuǎn)的照片中,圓環(huán)中心的亮點就是(

)。

【A月亮

B北斗星

C北極星】

6、在不同的季節(jié),同一地點的正午太陽高度會發(fā)生變化,這是因為(

)。

【A、地球公轉(zhuǎn)軌道不斷發(fā)生變化

B、地球自轉(zhuǎn)的軸不斷發(fā)生變化

C、地軸是傾斜的,并且傾斜的方向保持不變】

7、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指示南北方向的線叫做(

【A、赤道

B、緯線

C、經(jīng)線】

8、人們以地球經(jīng)線為標準,將地球分為(

)個時區(qū)。

【A、12

B、24

C、36】

9、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來黎明的城市是(

)

【A.北京

B.成都

C.烏魯木齊】

10、地球的自轉(zhuǎn)方向是(

)。

【A自西向東

B自東向西

C自南向北】

11、在“誰先迎來黎明”的模擬實驗中,圍成一圈的同學代表(

)

【A、太陽

B、地球

C、地球自轉(zhuǎn)軌道】

12、下列現(xiàn)象中,是由于地球繞著太陽公轉(zhuǎn)造成的,你認為不合理的是(

)。

【A太陽的東升西落

B一年四季的變化

C晝夜長短的變化】

13、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偉大著作是(

)【A《天體運行論》

B《天論》

C《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

14、南極考察的最佳季節(jié)是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15、在世界時區(qū)圖中,每相鄰的兩個時區(qū)的時間就相差(

)?!続

1小時

B12小時

C24小時】

16、傅科擺擺動時會發(fā)生(

)現(xiàn)象。

【A、加速

B、偏轉(zhuǎn)

C、減速】

17、“傅科擺”可以證明(

)【A地球圍繞太陽公轉(zhuǎn)

B地球在自轉(zhuǎn)

C地球圍著太陽公轉(zhuǎn)的同時也自轉(zhuǎn)】

18、當太陽高度較小時,太陽光是傾斜的,地球上被照熱的(

)

【A、面積小、溫度高

B、面積大、溫度低

C、面積大、溫度高】

19、太陽的東升西落,晝夜交替,正確的解釋是(

【A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zhuǎn)B太陽不動,地球繞著太陽轉(zhuǎn)

C地球自轉(zhuǎn)

D、地球圍著太陽公轉(zhuǎn)的同時也自轉(zhuǎn)】

20、最早提出地球自轉(zhuǎn)的科學家是(

【A哥白尼

第6篇

讓學生能盡量熟悉和使用word,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知識,提高計算機的應用能力,為下階段的計算機學習打下較扎實的基礎。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閩教版四年級信息技術(shù)下冊教學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信息技術(shù)下冊教學計劃1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計劃針對四年級,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對指法,文本編輯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由于每一學期信息技術(shù)課時比較少,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shù)學生學后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練習,課后就沒有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易生疏;

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shù)課并不像語文、數(shù)學那么枯燥、單調(diào)。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并不是學習,而是打游戲。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是使用新編版:四年級下冊,內(nèi)容是全新的。內(nèi)容全部都是PowerPoint可見PowerPoint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

知識點:基本的操作和操作的技巧

重難點:基本操作

三、指導思想:

根據(jù)上級下發(fā)的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小學信息技術(shù)課程的任務: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shù)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shù)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shù)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shù)素養(yǎng),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技術(shù)的應用環(huán)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現(xiàn)形式。

2、培養(yǎng)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用PowerPoint。

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chuàng)新設計。

6、做一個作品。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入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學進度具體安排如下表

第一課 我家住在大海邊

第二課 海洋之星的自我介紹

第三課 多姿多彩的自我介紹

第四課 甜蜜的全家福

第五課 給全家福排排隊

第六課 給全家福披上彩衣

第七課 啤酒花開

第八課 多彩的節(jié)日

第九課 我們一起來跳舞

第十課 直播青島

十一課 看我七十二變

十二課 海洋之星預選賽

十三課 連線海洋之星

十四課 回溯一線牽

十五課 海洋之星總決賽

十六課 濤濤的禮物

四年級信息技術(shù)下冊教學計劃2一、本班情況分析

1、基本情況。

2、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四年級學生對學習計算機已有一定基礎,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還比較理想,但大部分學生在計算機的應用方面還欠狹窄,對于windows系統(tǒng)的基本操作還不夠熟練或者不規(guī)范,少部分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的習慣還沒有形成,學生的基礎知識還有待繼續(xù)加強。

3、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興趣是學生的老師,學生對于計算機的知識還是很有興趣的,所以能夠自覺主動的去探索知識,教師在課堂上把知識點講授后,學生通過上機操作鞏固所學知識,以達到掌握新知識的目的。

4、班中優(yōu)生情況。

年級中有一部分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很扎實,對于windows的基本操作比較熟練,所以接受新知識的速度也比較快,這部分學生可以起到“小老師”的作用,在上機操作中可以幫助指導其他的同學,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5、班中后進生情況。

年級中有一部分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比較差,主要是由于上課愛講話,不認真聽課所致,這部分學生同時也會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所以對于這部分學生要耐心引導,以達到改掉不良習慣的目的。

二、本學科教材分析

本學期采用的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四年級上冊,主要是“畫圖”軟件的學習。包括以下內(nèi)容:第一課走進電腦畫室,讓學生認識“畫圖”軟件,掌握基本的操作;第二~第八課主要是通過畫不同的圖畫來學習畫圖軟件中各種畫圖工具及菜單命令的使用;第九~第十課是學生創(chuàng)作,學生可以利用掌握的畫圖工具自由創(chuàng)作,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畫圖”軟件,熟悉“畫圖”軟件界面,掌握各種畫圖工具的使用,能夠利用所掌握的工具自主創(chuàng)作。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shù)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guān)心社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

3、質(zhì)量目標: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認真學習其他學科以及本學科其他優(yōu)秀老師的經(jīng)驗,進一步落實具體措施,面向全體學生,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抓好中上生,促進后進生提高,使學生的信息技術(shù)應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本學期教學措施。

教學中以教學大綱為綱,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fā),在開學初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首先認真?zhèn)湔n,明確教學重點、難點關(guān)鍵,探索、研究疑難問題及有關(guān)微機實踐。分析學生情況,學要求,做到每課必備,寫好教案。

其次認真上課,以啟發(fā)式教學為原則,以操作訓練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精講多練,前后連接,板書規(guī)范清楚,教態(tài)親切、自然,采用多種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及時總結(jié),做好教學后記。

積極開展信息技術(shù)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通過探討學習,總結(jié)得失,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

四年級信息技術(shù)下冊教學計劃3一、情況分析

1、信息技術(shù)狀況

信息技術(shù)裝備的改善,促進了我校信息技術(shù)教學水平的提高,目前除低年級沒有開設信息技術(shù)課外,中高年級已按要求開足開齊。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機發(fā)展史、計算機的基本組成、計算機的各部分設備名稱、計算機的應用及特點有了一定的認識,已經(jīng)學會了如何開關(guān)機,認識了鍵盤,并學會了正確的鍵盤操作姿勢和操作方法,知道了部分特殊鍵的作用,部分學生還學會了用拼音輸入法輸入漢字,練習畫畫。除此以外,所有學生都接受了計算機上機實習規(guī)則、計算機機房的清潔維護等教育,都對計算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使我校信息技術(shù)課教學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現(xiàn)特擬定信息技術(shù)課學科教學實施計劃。

2、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情: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大都非常喜歡計算機,同時對計算機充滿了無知和好奇。我要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加強四、四年級學生的教學管理,根據(jù)他們好動,不喜歡受約束的特點,多安排實踐性的學習內(nèi)容。比如課堂學習以游戲、活動為主,盡量將理論學習的時間壓縮在20分鐘以內(nèi)。四年級學生要給他們規(guī)范的學習方式,用建構(gòu)主義原理幫助他們建立關(guān)于計算機的系統(tǒng)知識,提倡他們運用信息技術(shù)于其他學科學習中,均衡地發(fā)展學生的信息技術(shù)素養(yǎng)。

二、教學總目標:

1、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2、在使用信息技術(shù)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fā)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3、學會利用IE瀏覽器上網(wǎng)查找資料包括音樂、圖片,并整理成庫,學會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簡單的文檔。

4、能夠在他人在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fā)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shù)系統(tǒng)軟件,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6、學會初步的文字輸入方法,逐步提高文字的輸入速度。

三、實施計劃的措施:

1、運用任務驅(qū)動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2、教學時采用放教學錄相,

通過演示計算機應用軟件的形式向?qū)W生介紹知識。

3、傳授知識時突出一個“新”字、落實一個“趣”字、突出一個“活”字、落實一個“學”字(為學生服務);

教學過程突出一個“難”字(找準知能點、難點及關(guān)鍵)、落實一個“行”字(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認知能力訓練);鞏固知能突出一個“實”字(雙基訓練應落到實處)、落實一個“促”字(促進學生學以致用、創(chuàng)新實踐)。

4、加強教師業(yè)務知識和上機能力的培訓

四、具體內(nèi)容安排:

四年級主要學習內(nèi)容:了解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利用IE瀏覽器上網(wǎng)查找資料包括音樂、圖片,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學會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簡單的文檔,中文版Win98基本操作。

點: 利用IE瀏覽器上網(wǎng)查找資料包括音樂、圖片,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學會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簡單的文檔

點:  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學會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簡單的文檔

四年級信息技術(shù)下冊教學計劃4一、本年級情況分析

1、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將繼續(xù)承擔小學信息技術(shù)四年級下冊的教學任務。經(jīng)過上學期的管理,本年級的學生已基本明確了信息技術(shù)課的教學流程,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法。

2、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四年級學生對學習計算機已有一定基礎,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還比較理想,但大部分學生在計算機的應用方面還欠狹窄,對于windows系統(tǒng)的基本操作還不夠熟練或者不規(guī)范,少部分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的習慣還沒有形成,學生的基礎知識還有待繼續(xù)加強。

3、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于計算機的知識還是很有興趣的,所以能夠自覺主動的去探索知識,教師在課堂上把知識點講授后,學生通過上機操作鞏固所學知識,以達到掌握新知識的目的。

4、班中優(yōu)生情況。

年級中有一部分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很扎實,對于windows的基本操作比較熟練,所以接受新知識的速度也比較快,這部分學生可以起到“小老師”的作用,在上機操作中可以幫助指導其他的同學,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5、班中待優(yōu)生情況。

年級中有一部分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比較差,主要是由于上課愛講話,不認真聽課所致,這部分學生同時也會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所以對于這部分學生要耐心引導,以達到改掉不良習慣的目的。

二、本學科教材分析

本學期采用的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四年級下冊,主要是“windows”的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實用性非常強。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windows”,能夠利用所掌握的工具自主創(chuàng)作。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shù)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guān)心社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

3、質(zhì)量目標: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認真學習其他學科以及本學科其他優(yōu)秀老師的經(jīng)驗,進一步落實具體措施,面向全體學生,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抓好中上生,促進后進生提高,使學生的信息技術(shù)應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本學期教學措施。

教學中以教學大綱為綱,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fā),在開學初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首先認真?zhèn)湔n,明確教學重點、難點關(guān)鍵,探索、研究疑難問題

及有關(guān)微機實踐。分析學生情況,學要求,做到每課必備,寫好教案。

其次認真上課,以啟發(fā)式教學為原則,以操作訓練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精講多練,前后連接,板書規(guī)范清楚,教態(tài)親切、自然,采用多種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及時總結(jié),做好教學后記。

積極開展信息技術(shù)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通過探討學習,總結(jié)得失,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

五、教學進度

周次

內(nèi)容

第一周

第1課建立班級課程表

第二周

第2課編輯班級課程表

第三周

第3課美化班級課程表

第四周

第4課完善班級課程表

第五周

第1單元單元小結(jié)

第六周

第5課春季郊游邀交友

第七周

第6課聊聊春游定方案

第八周

第7課精彩瞬間群共享

第九周

第8課分享見聞用郵件

第十周

第2單元單元小結(jié)

第十一周

第9課小小蝸牛跑得快

第十二周

第10課小貓拜訪好朋友

第十三周

第11課小狗參觀貓咪屋

第十四周

第12課魚兒水中自在游

第十五周

第13課海龜魚兒水中戲

第十六周

第14課小小鼴鼠鉆地道

四年級信息技術(shù)下冊教學計劃5一、學生基本情況

在三年級和四年級上學期的學習基礎上,學生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計算機的基礎性的操作技能,但是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高有低,掌握水平參差不齊,這對學不利,因此在教學中應遵循“因材施教”原則,設計與各種層次學生相適應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等。另外由于教學設備不足,學生上機操作的時間得不到充分保證,可能會影響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內(nèi)容。

本冊教材共有16課,分別是:認識word、word的視圖與格式菜單、輸入文章、插入符號、插入藝術(shù)字、編輯藝術(shù)字、插入剪貼畫、文章的修改、文章的刪除和移動、文字的對齊、文字的美化、插入來自文件的圖片和文章、插入文本框、用word制作課表等、日歷的制作、制作電子小板報、作品展示與評價。主要是文字處理方面的內(nèi)容。

2、教材特點。

(1)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主,不強求掌握知識與操作技能; (2)以活動為重心,通過活動,體驗、了解信息技術(shù)的應用;(3)活動過程是學生嘗試、實踐的動手過程;

(4)動手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突出學生自主探究; (5)以學科整合為平臺,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技術(shù)探究其他學科學習;(6)充分體現(xiàn)新課改精神。

三、教學目標

1、了解漢字的演變歷史,印刷技術(shù)的發(fā)展;了解漢字的編碼及輸入法;

2、認識幾種輸入輸出設備;

3、了解常用的字處理軟件及字處理軟件的發(fā)展過程;

4、通過瀏覽字處理軟件的電子作品,感受字處理軟件的制作魅力。

5、掌握打開Word文檔的方法,并且會統(tǒng)計文檔字數(shù)。

會在Word軟件中改變顯示比例。

6、掌握啟動和退出Word的方法;

了解Word窗口的組成;學會顯示和隱藏工具欄;學會在Word中輸入文字。

7、掌握在Word中修飾文字,美化文檔的方法。

8、掌握在Word中插入表格、繪制表格的方法。

9、掌握在Word中插入圖片,調(diào)整圖片的方法,能編輯圖文并茂的文檔。

10、學習設置頁面的方法,能自主完成或是在同學的幫助下制作精美的電子文檔,版面設計合理、美觀。

11、在計算機操作中注意正確方法的指導,養(yǎng)成正確使用計算機的良好習慣。

12、拓寬知識面,拓展視野,培養(yǎng)學生對計算機的濃厚興趣。

13、形成現(xiàn)階段學生應知的信息技術(shù)理念,樹立學好信息技術(shù)、用好信息技術(shù)的信心。

14、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動手、善于交流的能力。

15、進行愛護公共機房設備的品德教育。

四、教學措施

1、任務驅(qū)動思想。

《中小學信息技術(shù)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確立了“任務驅(qū)動”的教學原則,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的“任務”為主。這個原則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任務驅(qū)動教學策略對主體性教學,發(fā)揮學生積極主動性,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能力具有積極性作用。

2、課程整合思想。

(1)與相鄰學科的課程整合。 (2)與德育整合。

3、趣味性思想。

(1)語言的趣味化。 (2)內(nèi)容趣味化。

4、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

(1)結(jié)合實例進行應用介紹。 (2)貫穿網(wǎng)絡知識。

第7篇

一、利用插圖,促進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

科學學科中有一些抽象概念,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較低,他們對抽象概念的認識大都是在對具體事物的操作和直觀圖形的觀察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的。利用插圖直觀形象的特點,可以促進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例如:教科版五年級上冊《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一課中第13頁的插圖,插圖展示有:水稻、稻螟蟲、蝗蟲、田鼠、青蛙、小鳥、蛇、貓頭鷹、黃鼠狼、老鷹、水草、蝦、魚、白鷺等。插圖還展示了“水稻稻螟蟲小鳥蛇老鷹”這一條食物鏈。如果教師讓學生補充插圖中動植物之間的食物聯(lián)系,并鼓勵學生完善食物鏈,學生會發(fā)現(xiàn)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吃多種食物,他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畫出的多條食物鏈互相交錯成網(wǎng)狀。教師再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描述出“食物網(wǎng)”的概念。這樣,就利用插圖直觀形象的特點,促進了學生對食物網(wǎng)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又如:教科版五年級上冊《做一個生態(tài)瓶》一課中第14頁的插圖展示了生活在池塘中的生物和池塘中的非生物。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插圖發(fā)現(xiàn):池塘中的某些植物是池塘中的某些動物的食物,池塘中動物的糞便是池塘中植物生長需要的養(yǎng)料,水生生物的生存離不開空氣、水等,池塘中泥土、巖石是一些動物的棲身之所。學生認識到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很自然地引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這樣,就利用插圖促進了學生對生態(tài)系統(tǒng)概念的理解。

再如:三年級下冊《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第40頁展示“菜粉蝶的一生”的插圖和“蝗蟲的一生”的插圖,能促進學生對“完全變態(tài)”和“不完全變態(tài)”概念的形成和理解;五年級下冊《熱》單元第47頁的插圖能促進學生對“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概念的形成和理解等。

二、利用插圖,指導實驗

在科學教材的插圖中,有不少是實驗性插圖。這些插圖是為指導學生實驗而設計的,能為做實驗的學生提供直觀、便捷的幫助。小學生由于自然知識的系統(tǒng)性、邏輯性還沒有完全形成,所以自己做實驗的盲動性很大,而通過插圖來顯示實驗的操作過程,一目了然,避免了語言敘述的煩瑣。例如:教科版四年級上冊《水能溶解一些物質(zhì)》一課中第24頁的插圖展示了濾紙的折疊方法以及過濾實驗所需儀器和過濾實驗操作方法。通過插圖的直觀作用,學生能學會濾紙的折疊方法,學會儀器的組裝,能認識到漏斗末端要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的內(nèi)壁,能認識到玻璃棒的末端要緊靠有三層濾紙的一邊,能認識到傾倒液體的燒杯尖口要緊靠玻璃棒,能認識到濾紙邊緣要低于漏斗邊緣、漏斗中的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能認識到濾紙要緊貼漏斗內(nèi)壁等。

又如:教科版四年級下冊《點亮小燈泡》一課中第6頁的四幅插圖,提供了四種連接方式,學生通過插圖顯示的實驗操作,對實驗一目了然。這四種連接方式比較典型,插圖1的連接方式能使小燈泡亮,插圖2的連接方式不能使小燈泡亮(短路),插圖3的連接方式能使小燈泡亮,插圖4的連接方式不能使小燈泡亮(斷路)。學生在插圖的啟示下還能發(fā)現(xiàn)其他連接方式。

再如:三年級上冊《它們吸水嗎?》一課中第55~56頁展示“造一張紙”的插圖;五年級下冊《浮力》一課中第13頁展示“測量泡沫塑料塊受到的浮力”的插圖等。

三、利用插圖,指導制作

“制作”是學生學習科學的基本能力之一。學生通過制作,將科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之中,同時又在實踐中促進了自身理論知識的豐富。例如:教科版五年級上冊《光的反射》一課中第32頁的幾幅插圖展示的是簡易潛望鏡的制作,插圖展示了制作的材料、制作的方法和制作的過程,從插圖中可以看出,盒子兩對側(cè)邊上的斜線是45度角,上下兩塊平面鏡是平行的,鏡面是相對的。制作潛望鏡是將光的反射科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的表現(xiàn)。學生通過制作潛望鏡能深刻認識到,只有當鏡面與盒底邊成45度角,兩塊鏡面平行時,才能把物體的反射光全部反射到另一塊鏡子上,再全部發(fā)射到我們的眼睛中。

又如:教科版三年級下冊《做一個指南針》一課中第78~80頁的幾幅插圖展示了指南針的制作,插圖形象、直觀地告訴學生:制作指南針要有磁針,磁針要能自由轉(zhuǎn)動,還可以有方位盤。第78頁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介紹摩擦鋼針做磁針的方法,第79頁的插圖提示學生怎樣檢測磁針的南北極,第80頁的插圖展示了四種使磁針能自由轉(zhuǎn)動的方法。這樣,學生利用插圖制作指南針并進行實驗,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實踐動手制作能力,另一方面加深了對指南針的科學知識的理解。

第8篇

在小學PEP教材中,學生進入四年級后,教學大綱要求背誦單詞。有的學生一看到單詞就害怕,特別是很長的單詞;因此,在記憶單詞之前,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幫助他們樹立背單詞的信心。我會讓學生在心里默念五遍“我能記住這些單詞”,這其實是運用了心理學中暗示的作用。接下來,就是要用一些好的方法來幫助學生背單詞,為學生掃清學習英語道路中的攔路虎,以下就是我在課堂中經(jīng)常用到的一些記憶單詞的方法:

一、形近詞記憶

“形近詞”顧名思義,就是長得相似的詞。在英語單詞中,也會有很多像漢字中“大、天、太”這一類的形近詞,通過替換單詞中的某個字母,使它成為一個新詞。例如:bear(熊),dear(親愛的),hear(聽);these(這些),those(那些);mouth(嘴),month(月份)等。

二、同音異形詞記憶

一些具有相同的發(fā)音的單詞,也可以把它們放在一起記憶,例如:see(看見),sea(海);meat(肉),meet(遇見);to(到),two(二),too(也)等。當念出一個單詞時,可以把和它發(fā)音相同的單詞復習一遍。

三、歸類記憶

根據(jù)單元內(nèi)容,把同類詞放在一起記憶,例如:四年級下冊的六個單元,就可以按照學校教室、班級設施;各類課程;數(shù)字;服裝、鞋子;顏色;天氣情況;水果;動物;蔬菜等,合并同類的方法記憶單詞。

四、同(近)義詞記憶

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詞歸類記憶。如:pretty(美麗的),beautiful(漂亮的);skirt(短裙),dress(連衣裙);看、看見:look,see,watch等。

五、反義詞(對應詞)記憶

day白天-night夜晚 big(大的)-small(小的)

boy(男孩)-girl(女孩) hot(炎熱的)-cold(寒冷的)

六、讀音記憶

“讀音”顧名思義,就是要根據(jù)它的發(fā)音來記憶單詞;讀音記憶,要求有一定的音標知識,但是在我們的課本中并沒有將音標這部分內(nèi)容單拿出來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只是從四年級下冊Pronunciation開始涉及,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教學中進行滲透和積累。在四年級的Read and write部分出現(xiàn)了26個字母的書寫,每個字母還給出了包含該字母的相應單詞,這時候,我們可以不僅講字母,還可以滲透一些字母在單詞中的發(fā)音。因為四年級下冊要講5個元音字母,所以在講26個字母的同時,我們可以捎帶著28個輔音字母。再有就是一些常見的元音字母組合和輔音字母組合,在單詞課中,我會特意把一些常見的字母組合,用紅顏色的粉筆寫出,例如:ea,ee,oo,ow;ch,ck,cl,pl等,并且讓學生準備一個小本,把有相同字母組合且字母組合發(fā)音相同的單詞總結(jié)在一起,例如:ea:/i:/ tea eat cheap;/e/ head bread 。之后,學生就可以按照單詞的讀音來記憶單詞,例如:tea,學生知道字母t的發(fā)音是/t/,又知道ea組合發(fā)/i:/,這樣學生在會讀這個的情況下,也就能夠準確地拼出單詞;book,學生知道b發(fā)音/b/,k發(fā)音/k/,oo發(fā)音/ u/,自然而然就記住了這個單詞的拼寫。以音形結(jié)合的方式來記憶單詞。

當然我們是要根據(jù)單詞的特點來選擇適合的記憶方法:例如:小學PEP四年級下冊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 Part A Let’s learn 本節(jié)課重點教授6個關(guān)于服裝的單詞,在講這幾個單詞的時候,特意給它們編排順序:jacket, T-shirt,shirt ,skirt,dress,sweater;首先是jacket,因為學生對于夾克衫這個單詞非常熟悉,先從簡單的入手;接下來是T-shirt,我們在生活中也經(jīng)常接觸到T恤衫;之后由T-shirt,通過改變其中的字母引出shirt 和skirt,學生一下就記住了這3個單詞;接著出示dress,因為skirt和dress又屬于同類詞,把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記憶;最后sweater,要求學生利用“讀音記憶法”來拼讀記憶。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很快就把這6個單詞掌握了。

當然通過以上方法我們僅僅是背完單詞,離記住這個單詞還有一定的距離。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fā)現(xiàn),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的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減慢。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之后,及時進行復習。

復習點的確定(根據(jù)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制定):

1.第一個記憶周期:5分鐘

2.第二個記憶周期:30分鐘

3.第三個記憶周期:12小時

4.第四個記憶周期:1天

5.第五個記憶周期:2天

6.第六個記憶周期:4天

7.第七個記憶周期:7天

8.第八個記憶周期:15天

第9篇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探索情境,設置懸念,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將靜態(tài)的知識動態(tài)化,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教學五年級上冊《能量及其形式》時,教師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境:用瓶塞塞住裝有少量冷水的試管,再加熱試管,使試管內(nèi)的冷水沸騰,突然瓶塞“砰”的一聲,噴出幾米遠。這時教師發(fā)問:“是什么使得瓶塞噴出來的呢?”學生一下子就被這一新奇的現(xiàn)象吸引住了,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啟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達到了最好的教學效果。

在不同的課題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故事法、生活事例法、游戲法、聯(lián)系舊知法、伴隨解決實際問題法等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敢于提問、敢于探索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二、動手實驗,促進創(chuàng)新思維

俗話說:“眼觀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科學教學是以實驗為主的,每個學生在動手實驗中動腦思考、分析判斷。例如教學四年級下冊《摩擦力》時,引出課題后,讓學生猜測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關(guān)?不管學生回答正確與否,都不要急于下結(jié)論,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時間,學生就可以在實驗中進行創(chuàng)新,原來學生認為的難題也在實驗中解決了。動手實驗,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驗興趣,增強了學生創(chuàng)新的熱情和信心,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三、鼓勵質(zhì)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古人曰:“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辟|(zhì)疑,就意味著創(chuàng)新的開始。學生有了問題,才會主動去探究知識。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歡迎學生多提“為什么”,并能和他們一起去解決問題、探究知識。對敢于設想創(chuàng)新、標新立異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表揚,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科學課堂教學中,以寬容之心善待學生的不同見解,正確評價學生的創(chuàng)新成果,必將點燃起學生心中的創(chuàng)新火花。

四、合理想象,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

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因此,在科學課堂教學中我十分重視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qū)W生自由想象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動腦,異想天開的想象力。例如,教學四年級下冊《摩擦力》時,啟發(fā)學生想象“要是不存在摩擦力,世界將變成什么樣子?”學生各抒己見,答案層出不窮。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將會更富有創(chuàng)造力,從而發(fā)展創(chuàng)新技能。

五、重視實踐,拓展創(chuàng)新思維

相關(guān)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