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3 23:48:12
導語:在糖果教案的撰寫旅程中,學習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條寶貴的路徑,好期刊匯集了九篇優(yōu)秀范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引領您探索更多的創(chuàng)作可能。
關鍵詞:新課堂 有效教學 學案 先學 后教 當堂訓練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改革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 勇于提出問題,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新課標同時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實踐證明:學案導學是適應新課改后英語教學需要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任務,貫穿學習過程,驅動學生自學,教師組織、指導、引導,幫助每個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學有所得。我認為,這個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幫助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先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感悟:
一、所謂“學案”是基于建構主義理論、主題教育理論和素質教育理論為依據,教師在精心研究教材,考慮教學背景,教學資源等情況下,以培養(yǎng)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果為目的編寫的一種教學材料。具體地說, 它是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以導學為目的,教師指導為主導,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旨,師生共同合作完成課堂目標為目標。學案編寫要做的“四明確”:明確時間;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明確要求。設計學案的總體思路是: 以學案為載體,學案與教材相結合,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解誘導相結合, 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chuàng)新。
二、所謂的“先學”,就是在課堂上,老師三言兩語導入課同時分發(fā)“學案”后,就讓學生按照“學案”的要求進行自我探究、自我實踐、自主學習?!跋葘W”之前,教師講一兩句,準確地、明確地揭示課堂教學目標,還要指導學生自學,使學生明確自學的方法、目標、要求,讓學生很快地走上了自學的“快車道”。也就是“學”不是放羊式地“學”,而是在老師精心編制的學案的引導下有目的地、有計劃地“學”。特別是每個自學時段都有規(guī)定具體時間(幾分鐘)。教師在課堂上重視的是自學方式、自學內容、自學時間、自學效果。學生學,教師要巡視、質疑問難、個別詢問、板演、提問、討論等形式進行調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在自學中的疑難問題,把主要的、傾向性的新問題進行梳理、歸類,為后面的教做準備。
三、所謂“后教”就是在“先學”的基礎上,學生就先學中碰到的不能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問題進行互相探究、互相實踐、互相學習?!昂蠼獭边@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有三個明確:1、明確教的內容。教的內容是學生自學后還不能掌握的地方,疑難的地方,學生掌握的一律不教;2、明確教的方式。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作評定對不對,完整不完整,對“不對”的教師要幫助更正,對“不完整的”教師要幫助補充;3、明確要求。不能就題講題,只找出答案,而要尋找規(guī)律,真正要學生知其所以然,還要提醒學生預防運用時可能出現的毛病,這樣就從理論到實踐架起一座橋梁,交給學生思路、技巧、方法,避免學生走彎路。
另外,為檢測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每堂課可以進行“當堂迅練”。所謂的“當堂訓練”,就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檢測學習目標達成情況,教師安排1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進一步實踐、探究、學習。訓練的內容重在應用剛剛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題目不能重復,同時要有針對性、梯度性、典型性,創(chuàng)造性地“做”,不搞死記硬背,訓練的形式像競賽、考試那樣讓學生完全獨立、快節(jié)奏地完成,教師不作輔導,學生不得抄襲。學-教-練三者結合。課堂上,學生象考試競賽那樣自始至終處于積極思維狀態(tài),研究表明,學生在考場上,單位時間內效率最高,因此保持象考試一樣緊張的課堂就是高效課堂。當然,這里的緊張不是精神緊張,不是害怕、膽怯,而是指學生在整個課堂上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能靜下心來,聚精會神地快節(jié)奏地去探究問題、發(fā)現問題、探討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總之,這種模式的實質就是:全過程讓學生學,全過程讓學生思考,全過程讓學生實踐,全過程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最大限度地把課堂還給學生,還給學生時間、空間、思維,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讓每個學生得到發(fā)展,讓全體學生思維“動起來”。讓學生的知識、能力、思維、個性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學生的素質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最大限度暴露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使課堂教學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享受與問題作斗爭的樂趣;真正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能力和考試能力;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施教,讓不同類型的學生得到不同層次的發(fā)展;能全過程讓學生實踐、思考、探究,全面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素質;有利于學生全過程緊張地學習,促進了課堂紀律的好轉,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宋學俠. 關于改革我國英語教育的思考[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1(1).
[2]侯渝生. 新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6.
[關鍵詞] 六味安消膠囊;乳果糖口服液;老年功能性便秘
[中圖分類號] R9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3(a)-0065-02
功能性便秘是一種持續(xù)性排便次數減少、排便困難的腸道疾病,是消化內科和內科門診常見病[1]。老年患者由于常合并多種疾病,功能性便秘可導致其他疾病發(fā)生的風險增加,所以有效治療功能性便秘有重要意義。本文筆者選擇2010年4月~2013年4月本院老干部及慢保門診治療的46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分別給予六味安消膠囊和乳果糖口服液治療,觀察兩種藥物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46例,均符合2006年國際功能性胃腸疾?。‵GIDS)-RomeⅢ中的標準[2]。排除標準:①有累及消化道系統(tǒng)性的器質性疾病者,如腫瘤、腹部手術、神經肌肉病變、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系統(tǒng)性硬化癥等;②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③精神病患者及嚴重神經官能癥患者;④其他明確病因的繼發(fā)性便秘與藥物性便秘患者。患者年齡60~89歲,平均(60.5±0.3)歲,所有患者病程均>6個月。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六味安消膠囊組23例,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齡(65.34±1.2)歲,平均病程8.3個月;乳果糖組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齡(67.6±1.1)歲,平均病程為10.3個月。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首先均停用其他導瀉藥及胃腸動力藥物,另囑患者調節(jié)飲食,如增加蔬菜及粗纖維飲食,多飲水;增加戶外體育活動,保證充足休息等。六味安消膠囊組給予六味安消膠囊(貴州信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口服治療,4粒/次,3次/d。乳果糖組給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療,10 ml/次,3次/d。兩組均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要求所有患者記錄每周排便次數、糞便性狀以及排便困難程度。其中糞便性狀判斷以Bristol糞便性狀分型[3]為依據。1型:分離的硬團;2型:團塊;3型:干裂的香腸狀;4型:柔軟的香腸狀;5型:柔軟團塊;6型:泥漿狀;7型:水樣糞。1、2、3及6、7型為異常,4、5型為正常。
排便困難程度評分參考以下標準。0分:無困難;1分:排便費力,需用力才能排出;2分:糞便呈團塊或硬結,非常用力才能勉強排出;3分:有排便不盡感或排便時有阻塞感;4分:排便需用手法協助,需按摩肛周甚至用手輔助[3]。每周隨訪1次,并記錄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評價標準
治療4周后進行療效評估。優(yōu):患者每周排便5次以上,糞便性狀4、5型,排便困難評分0分;良:每周排便3~4次,糞便性狀2或3型,排便困難評分1~2分,患者自覺癥狀明顯好轉;無效:相對于治療前無變化或加重??傆行?優(yōu)+良。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六味安消膠囊組總有效率為91.3%,乳果糖組總有效率為為86.9%,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3討論
據報道,功能性便秘是慢性便秘最常見的原因(約占57.1%),可對消化系統(tǒng)功能產生明顯影響[4]。功能性便秘可導致人們生活質量下降,其中慢傳輸型者約占45.5%。目前認為慢傳輸型功能性便秘的發(fā)病與結腸運動障礙有關。通過促進腸道動力,軟化糞便,刺激排便是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治療方法。
六味安消膠囊是純中藥制劑,主要由土木香、大黃、訶子、山奈、寒水石煅、堿花六味中藥組成,具有促胃腸動力、通便、保護胃腸道黏膜、抗菌及抑酸作用。六藥合用具有消積導滯、和胃健脾、行氣止痛之功效[5]。除通便、改善消化道癥狀外,六味安消膠囊還可調理精神及全身癥狀[6]。本研究發(fā)現六味安消膠囊組人均周排便次數在治療第2周明顯增加,提示隨著六味安消膠囊應用時間的延長,其對功能性便秘的療效逐漸顯現,癥狀改善以第2周后逐漸明顯,說明六味安消膠囊對功能性便秘的治療與時間密切相關。
乳果糖屬滲透性瀉藥,其主要以原型到達腸道內,經腸道細菌分解代謝生成乳酸與醋酸,增加腸道內滲透壓、糞便含水量使糞便體積明顯增加,促進糞便排出,其次乳酸與醋酸使腸道內pH值降低,亦能促進腸蠕動、加快糞便排泄;乳果糖與大多數滲透性瀉藥一樣,作用溫和,副作用小,適用人群廣泛[7]。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4周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六味安消膠囊組總有效率為91.3%,乳果糖組總有效率為86.9%,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六味安消膠囊與乳果糖口服液能增加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排便次數,改善大便性狀。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提示兩種藥物的用藥安全性高,與文獻報道相符[8-9]。
綜上所述,六味安消膠囊和乳果糖口服液治療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臨床效果確切,均有助于緩解便秘癥狀,恢復患者正常排便功能,用藥安全性均較高,但六味安消膠囊治療時間應>2周,臨床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用藥。
[參考文獻]
[1] 曾憲東,張勇,高戈.乳果糖治療成人功能性便秘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1,2(11):136.
[2] 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Ⅲ Process [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377-1390.
[3] Thompson WG,Longstreth GF,Drossman D A,et al.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and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J].Gut,1999,45(Suppl 2):Ⅱ43-Ⅱ47.
[4] 郭曉峰,柯美云,王智風,等.慢性便秘的動力障礙分型及其對治療的指導意義[J].胃腸病學,2003,8(4):200-203.
[5] 馬學清.六味安消膠囊組方原理探討[J].北京中醫(yī)雜志,2005,24(8):233-234.
[6] 六味安消膠囊臨床研究協作組.六味安消膠囊治療慢性便秘的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華消化雜志,2004, 24(5):297-298.
[7] Lee-Robichaud H,Thomas K,Morgan J,et al.Lactulose versus polyethylene glycol for chronic constipation[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7):CD007570.
[8] 六味安消膠囊臨床研究協作組.六味安消膠囊治療慢性便秘的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華消化雜志,2008, 28(1):3840.
關鍵詞:乳果糖;六味安消膠囊;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是指大便干結、排便困難或不盡感以及不用通便藥時完全排空糞便次數明顯減少等為主要表現并能排除器質性病變的疾病[1]。它可進一步增加其他疾病發(fā)生的風險,因此對于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治療至關重要[2]。本文就對乳糖果聯合六味安消膠囊治療功能性便利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進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擇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門診患者,共120例,排除標準:①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②伴有消化道系統(tǒng)性器質性病變者;③存在障礙意識、嚴重神經官能癥者;④藥物性便秘者;將其依據治療方法的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各6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女31例,男29例,患者年齡57歲到86歲,平均年齡67.5±2.4歲;患者病程6個月到10個月,平均病程8.2±1.5個月;觀察組患者女34例,男26例,患者年齡58歲到89歲,平均年齡68.3±2.5歲;患者病程7個月到12個月,平均病程9.1±1.7個月;兩組患者各項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均無顯著差異存在(P>0.05),極具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停用其他胃腸動力藥或導瀉藥物,囑患者合理調節(jié)飲食,例如多進食蔬菜、粗纖維食品,多飲水等等;囑患者多鍛煉,保證休息充足。對照組患者予以乳果糖(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739)治療,服用方法分為兩種:一是早上空腹1次,喝30ml,隨后喝300一500ml溫開水;其二每日三餐后半小時口服,每次喝10ml,隨后喝300一500ml溫開水;觀察組患者則予以乳果糖聯合六味安消膠囊(貴州信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50047)進行治療,乳果糖治療方法同對照組相同,二選其一,六味安消膠囊每晚睡前1次口服4片至6片。所有患者均予以持續(xù)治療2周,其后2周漸進性減量至停服,嚴重者可適當延長2-4周。
1.3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自行觀察每周排便次數、排便困難程度及糞便性狀。①糞便性狀[3]:1型為分離的硬團,2型為團塊,3型為干裂的香腸狀,4型為柔軟香腸狀,柔軟團塊、泥漿狀以及水樣糞分別是5型、6型及7型;其中1、2、3、6、7型屬異常,4與5型屬正常;②排便困難程度:無困難為0分,需用力排出為1分,糞便呈硬結、團塊,需非常用力才可勉強排出為2分,存在排便不盡感為3分,排便時需手輔助為4分。
1.4療效評價標準[4]
①治愈:患者每周排便次數超過5次,糞便性狀為4、5型,排便困難評分為0分;②顯效:患者每周排便3次到4次,糞便性狀為2或3型,排便困難評分為1到2分,患者自覺癥狀得到顯著改善;③無效:與治療前比較,患者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其中總有效率為治愈率+顯效率。
1.4統(tǒng)計學處理
對上述兩組各項觀察進行分類和總結,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χ2檢驗,對比以P
2結果
經一月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達90.0%;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75.0%;兩組間數據差異比較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
3討論
功能性便秘是多因素導致的一組綜合癥狀,可直接影響消化系統(tǒng)功能。它還影響到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該病不僅會危害到胃腸道,誘發(fā)直腸、等諸多種疾病,還會誘發(fā)結直腸癌,加重心腦血管病癥。目前臨床上認為功能性便秘的發(fā)生與結腸傳輸運動減弱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因此促進腸動力、刺激排便、軟化糞便是治療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法。若患者合并精神方面疾病,必須予以相關專業(yè)治療。
隨著現代生活節(jié)奏加快、生存壓力增大、運動量減少等,加之便秘患者自行長期濫用瀉藥,未能積極、規(guī)范、合理治療而病情加重,因此不僅會帶來腹痛,而且導致患者機體水、電解質的平衡紊亂,甚致便意感缺失以及引發(fā)癌變。六味安消膠囊屬中藥制劑,其藥方組成:山奈、堿花、大黃、土木香等幾種中藥,現代藥理研究:全方具有極好的通便、抗菌、抑酸、促進胃腸動力以及保護胃腸道粘膜等良好功效。且配伍精當,有瀉有收,共起健脾和胃、消積導滯之功,一方面可改善其消化道癥狀,促進排便的同時,另一方面還可調節(jié)其精神及全身癥狀。
乳果糖屬滲透性瀉劑,屬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雙糖,在腸道內不易被吸收,且具有極強的滲透活性,其作用機理在于以原型達到腸道內,增強腸道內滲透壓,以稀釋糞便;同時還可加速腸蠕動,有利于糞便的排出,逐漸恢復患者結腸的生理節(jié)律[5]。乳糖果具有作用溫和、副反應少的應用優(yōu)點。
本次臨床觀察中,為探討乳果糖聯合六味安消膠囊治療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療效,以1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60例單純予以乳果糖治療,另外60例患者則兩藥聯用,結果表明,1個月的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均得到一定改善,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0.0%,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5.0%;組間數據差異經統(tǒng)計學分析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
綜上,乳果糖聯合六味安消膠囊治療功能性便秘患者療效確切,可有效緩解其便秘癥狀,盡快恢復正常排便功能,具有較高的應用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陳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49.
[2]劉亞萍,劉欣,董蕾等.乳果糖聯合枯草桿菌二聯活菌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2,92(42):2961-2964.
[3]李世榮,王化虹,吳作艷等.乳果糖聯合枯草桿菌二聯活菌治療功能性便秘的多中心、雙盲、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2,92(42):2955-2960.
1.1研究對象:入選對象為2006年9月~2007年4月在本科門診及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40例,年齡65~87歲,病程1~15年,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1999年診斷標準,隨機分為使用優(yōu)泌樂25 (A組)和使用優(yōu)泌林30R (B組)各20例,兩組年齡、性別和體重指數均相匹配,比較差異不顯著。并且均為經二種或二種以上口服降糖藥治療一個月以上,療效不滿意,未達標者,空腹血糖(FBG)≥8.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BG) ≥15.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1c)>8.5%,且無明顯肝、腎功能異常及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也無嚴重心腦血管損害者。
1.2研究方法:兩組患者在停用所有口服降糖藥之后,仍繼續(xù)按以往飲食控制及運動治療,優(yōu)泌樂25組使用優(yōu)泌樂25 (雙相賴脯胰島素25/75,美國禮來公司生產)早、晚餐前即刻皮下注射,優(yōu)泌林30R組使用優(yōu)泌林30R(人胰島素30/70,美國禮來公司生產)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為期26 w的臨床治療觀察,治療的起始劑量均按每日早0.2 U/kg、晚0.1 U/kg計算,在每周監(jiān)測血糖的基礎上調整胰島素用量,每次增減2~4 U,分別在治療13、26 w進行隨訪。比較兩組患者以下指標:7個時間點血糖(三餐前后、睡前,每周測一次7個時間點血糖各取平均值)、HbA1c、尿微量白蛋白(尿Alb)、體重(BMI),并以問卷形式記錄治療開始時和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實驗結束時胰島素使用劑量及患者的滿意度和依從性,且在治療開始和結束時檢測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脂。指尖血糖采用美國強生穩(wěn)豪型血糖儀測定,HbA1c和尿Alb由德國拜耳公司提供的快速測定試劑盒,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脂由本院生化室統(tǒng)一檢測。
1.3統(tǒng)計學處理:數據均用x±s表示,兩組間數據比較及組內治療前后對照均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用χ2檢驗。
2結果
2.1一般資料比較:40例患者均按要求完成試驗,兩組患者在使用胰島素治療前與治療后13、26 w進行BMI、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脂檢測,差異均不顯著。
2.2主要觀察指標:兩組患者HbA1c在同組治療前與治療后26 w比較均明顯下降(均P
表1兩組治療前后BMI、尿Alb、HbA1c的比較
表2兩組治療前后7個時間點血糖水平比較(單位mmol/L)
2.3不良反應:40例患者在使用藥物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生肝腎功能損害、皮疹等,兩組患者均有輕中度低血糖發(fā)生,使用優(yōu)泌樂25組低血糖發(fā)生率為10%較使用優(yōu)泌林30R組低血糖發(fā)生率40%顯著降低(P
2.4使用藥物劑量比較:兩組患者均按血糖控制達標要求接受了26 w的藥物治療,優(yōu)泌樂25組和優(yōu)泌林30R組初始量各為(12.6±3.8)U/d和(12.6±4.6) U/d,治療26 w結束時兩組使用劑量為(28.2±8.4)U/d和(32.6±6.4)U/d比較差異不顯著,但優(yōu)泌樂25組胰島素用量較優(yōu)泌林30R組少。
2.5問卷調查:患者表示使用優(yōu)泌樂25后血糖較前控制良好,生活質量提高,生存信心增強,且易于接受再繼續(xù)治療,并對優(yōu)泌樂25用藥時間滿意。使用優(yōu)泌樂25組與使優(yōu)泌林30R組患者的滿意度和依從性分別為(90% vs 60%,P
【課題】Recycle1,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Makeawindowcard.
【教學難點】英文歌曲的歌詞。
【教具準備】
1.1-3單元課文中的某一幅圖片
2.單詞卡片和單詞圖片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學錄音帶
4.制作好的windowcard。
【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
1.猜袋中東西數
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抽一人到前面,背對著班級。教師拿一個袋子,并向學生們借一些書本,鉛筆,鋼筆,橡皮等,放入袋中,然后讓各組學生輪流猜袋子里東西的數目,猜對的給該組記10分。
2.學生一起有節(jié)奏地說唱Let’schant部分的歌謠,并請學生分角色表演。
(二)呈現新課(Presentation)
1.搶讀單詞
教師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然后逐個出示一些圖片,學生們舉手搶答,教師讓最先舉手的學生將圖片的單詞說出來,說對的給該組記10分,得分最多的組為優(yōu)勝。
2.看單詞卡讀出單詞并說出中文,復習1-3單元要求四會的單詞。
3.教師用實物投影出示1-3單元課文中的某一幅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內容進行對話練習。
4.讓學生填寫Assessment部分的內容,自己對1-3單元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自我評價。
5.教師向學生出示已制作好的windowcard:Thissiawindowcard.并教讀windowcard教師問學生:Doyoulikeit?Canyoumakeit?Doyouwanttolearnhowtomakeawindowcard?
6.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給學生示范如何制作windowcard。一邊做,一邊用英文講解。
7.教師發(fā)給學生學具,并帶著學生制作windowcard。
8.卡片做好后,教師指導學生學寫一些簡單的表示祝愿的話,并讓學生隨意互贈這張卡。
9.教師播放Let’ssing部分的錄像,讓學生聽看。
10.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帶讀歌詞幾遍,并大概介紹一下歌詞的意思.
11.跟著錄音帶或錄像,學生學唱歌曲《Themorewegettogether》
(三)趣味操練(Practice)
1.看圖猜詞大家答
教師先出示一些單詞的圖片,然后收起來,請一名學生到前面猜,猜的學生面對全班,再請另一名學生上前站在他身后,抽出一張圖片高舉在手中。猜的學生可以問全班:“Isitaplane(ship,bike)?”等,全班學生答:“Yes.”或“No.”猜對后可以換另一位學生繼續(xù)猜。
2.找對子
教師將20個單詞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另外將20張對應的單詞卡扣著放在講臺上,然后讓參賽的兩組學生逐一上來抽卡片,抽出卡片后先要舉給學生們看,然后把黑板上相應的圖摘下來并將單詞讀出來,找對讀對的得2分,找對讀錯給1分,找錯了的不得分,卡片全部抽完后,得分多的為優(yōu)勝。
(四)擴展性活動(Add-activities)
集體舞
教師可將全班分成3-4個組,每組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圈。教師播放歌曲“Themorewegettogether”,教給學生幾個基本的舞蹈動作。大家跟著音樂,載歌載舞。然后小組比賽,看看哪個小組唱得最好,跳得最棒。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探究內容:Let''''smakecards
活動目的:通過制作賀卡,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還可從中學到一些常用的詞匯,擴充詞匯量。
活動形式:個人或小組合作
活動過程:
Step1:將一張硬紙片的邊緣剪(cut)成波紋(ripple)狀,然后對折。
Step2:在紙的一面剪出你想寫的字的形狀(shape),另一面用不同的彩筆涂色。
Step3:用碎布頭縫制一個小口袋,里面塞上海綿(sponge),然后用繩纏繞固定。
Step4:用彩紙包上海綿,做成糖果(candy)的形狀。
幼兒園小班社會分享教案一:分享真快樂
活動目標:
1、學習與他人分享食物、玩具、圖書等。
2、懂得搶別人的玩具是不禮貌的行為,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故事《明明的變形金剛》、幼兒自帶的一些玩具或食物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還來了一個小故事,大家一起來聽一聽吧,請你們認真聽完故事后回答老師的問題,好嗎?
2、教師講述故事內容,請幼兒認真傾聽。
二、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知道分享是一種好行為
1、教師:好啦!老師的故事講完啦,請你們說說明明的媽媽為什么會開心的笑了呢?
2、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明明有了新玩具,而且還邀請了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一點也不自私,媽媽為他的行為感到自豪,所以高興、滿意的笑了。
3、教師:小朋友,瞧,明明會把自己的玩具和小伙伴一起分享,那當你們有一件新玩具的時候,你們會怎么樣做呢?你們會與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嗎?
4、幼兒討論后回答。
教師小結:大家現在知道了要和小伙伴一起玩玩具,明白了分享是一種好行為。
三、請幼兒和別人分享自己從家里來的東西,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從家里帶來了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和玩具,你們愿意和別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嗎?
2、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東西,并且說一說愿意和誰一起來分享。
3、教師根據幼兒的意愿,請幼兒與自己伙伴一起分享自己所帶來的東西。
4、教師小結:小朋友,因為大家都一起分享自己的東西,你們都開心嗎?其實與同伴分享也是一種快樂的事情。
四、結束活動
1、教師:小朋友,你們在家里有沒有和自己的家人或者是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東西呢?懂得與別人分享,你們會感覺到更開心哦!
2、教師對今天的活動內容進行總結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會與他人一起分享東西。
3、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社會分享教案二:小豬的野餐(分享)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受與同伴共同分享的快樂。
2.大膽的介紹自己的想法,能有禮貌的與同伴分享。
3.知道郊游所需物品,會主動與同伴交換、分享好吃的。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音樂《一起去郊游》,課件,每個幼兒3-4種食物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
(一)出示小豬:這是誰呀?
1.今天小豬要去郊游了,你們猜猜看豬媽媽會給他準備什么好吃的食品?
2.出示圖片:看,媽媽給小豬準備了一大包好吃的東西,都有些什么呀?
(二)通過猜豬媽媽準備什么食品這一問題,讓孩子的思維進一步發(fā)散。
1.豬媽媽給寶寶準備了哪些食物?
2.為什么要準備這些呢?
3.理解事物的關聯性。
如:準備面包,因為它能填飽肚子,準備水,因為旅游時會累,會口渴,準備飲料,告訴孩子我們要少喝飲料等。
4.出去郊游的時候除了帶吃的還要帶些什么呀?
5.教師小結出去郊游還要帶上擦手的濕巾;遮陽的帽子;小背包,垃圾袋等,外出我們還要注意安全呀!
二、想想、做做
(一)今天媽媽也給寶寶們準備了好多食物,我們戴上它和小豬一起去野餐好嗎?(放音樂《去郊游》走一走選一個位置坐下來進行野餐)
1.“喳喳喳,我想吃面包。是誰來了?”小鳥聞到香味來了,小豬可喜歡吃面包了,小朋友說小豬會怎么做呀?
2.引導幼兒想辦法,如:把小豬的面包給小鳥吃,把自己的面包給小豬;或者大家一起分著吃等,學會分享。
(二)出示幾種小動物
1.小朋友們看又有誰來了?(小猴子、小貓、小狗等)
2.“來了這么多小動物,他們都沒有食物,怎么辦呀?”你怎樣和小動物說呢?
引導幼兒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小動物,如:猴寶寶我請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開心。小貓咪我請你吃薯片,好東西大家一起吃真開心等
3.我這里有很多糖果,小朋友們一起吃吧?老師把糖果分給小朋友
4.你想和你的好朋友分享什么好吃的?
5.討論: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你們心情怎么樣?
(三)教師小結
把好吃的東西分給好朋友一起吃,和大家一起分享是最快樂的。小豬看到小動物吃的那么高興,心里樂滋滋的。引導幼兒互相交換好吃的。
三、結束、延伸
我們回去把好吃的再分給其他班的小朋友吃吧?讓大家都感受一起分享的快樂,走吧!(音樂起《去郊游》)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社會分享教案三:一起來分享
活動目標:
1、知道分享就是將自己的玩具等物和同伴一起玩,愿意將自己心愛的玩具分享給自己的小伙伴。
2、知道和朋友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件快樂的事。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PPT、幼兒自帶玩具若干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知道和朋友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件快樂的事。
2、難點:知道分享就是將自己的玩具等物和同伴一起玩,愿意將自己心愛的玩具分享給自己的小伙伴。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瞧瞧這是誰?
師:對的,這是巧虎。今天是休息天,巧虎邀請好朋友來家里玩,會有誰來呢?
【評析:通過幼兒喜歡的巧虎形象導入本次活動,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通過猜一猜的形式,讓活動氛圍活躍起來。】
(二)初步感知“分享”的意思
師:“叮咚叮咚”會是誰呢?
師:我們一起來開門看看吧?
師:原來是琪琪和她的媽媽來做客了。琪琪給巧虎帶來了什么?
師:“琪琪,把蛋糕分給巧虎吃吧”琪琪媽媽說(播放錄音)
師:小朋友你知道“分享”是什么意思嗎?
讓幼兒說一說
【評析:第一次出現“分享”的錄音,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對分享這個詞的認識與了解,對分享有初步的知識準備。】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琪琪是怎樣做的?
師小結:琪琪將蛋糕一分二,一塊給巧虎,一塊給自己,大家一起吃蛋糕。原來分享就是不小氣,愿意把自己的好東西給好朋友一起吃。
師:琪琪分享了自己帶來的蛋糕,她的表情是怎樣的?巧虎的表情又是怎樣的呢?
師小結: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琪琪和巧虎都是笑瞇瞇的,他們都很開心。
【評析:通過圖片的觀察、感受,讓幼兒從感情上認識什么是分享,怎樣與別人分享,發(fā)現原來分享并不意味著就是失去自己心愛的東西,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能夠讓兩個人同時感受到快樂。】
(三)幫助多比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感
師:“叮咚叮咚”又有誰來了呢?
師:原來是多比來了,巧虎看見多比來了,馬上拿出了自己的火車玩具和琪琪、多比一起玩了起來??墒嵌啾仍趺蠢鲜侨ッ约旱目诖?
【評析:出現兩個不同的形象,一個是愿意分享的巧虎,一個是不愿意分享,并且獨占心理比較重的多比,通過兩個不同行為的對比,再次感受“分享”這個意思?!?/p>
師:(出示多比口袋的圖片)原來多比口袋里有兩個玩具小兵,但是他愿意拿出來分享一起玩嗎?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師:這時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出示玩具小兵從口袋里掉落的圖片)
師:(出示多比握住玩具小兵的圖片并播放錄音“這是我的”)多比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嗎?
師: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師:聽聽琪琪是怎么說的?在琪琪的提議下,多比又是怎樣做的?
(師播放琪琪的錄音:讓它來做火車的列車長吧,一定很好玩。)
師:這時的多比是怎樣的表情?琪琪和巧虎又是什么表情呢?
師小結:在琪琪的提議下,多比發(fā)現原來將玩具分享出去,會讓游戲更加好玩,所以大家都玩得很開心。分享真是一件開心的事。
【評析:最后出現的情節(jié)是在琪琪的提議下,多比愿意分享自己帶來的玩具小兵,不再藏在口袋中,同時也發(fā)現原來將玩具分享出來,比自己藏在口袋帶來的情感體驗更為快樂,發(fā)現和朋友一起玩真的很開心?!?/p>
活動延伸:
讓幼兒將自己帶來的玩具和身邊的好朋友一起分享的玩,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感。
幼兒園小班社會分享教案四:我們做個好朋友
活動目標:
1、知道對待朋友要真心,能與朋友共享美好事物以及在朋友遇到困難時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2、體驗“朋友越多越快樂”的愉悅情感。
活動準備:
1、情景劇《好朋友》;
2、《好朋友》小海報20份,大海報1份;《朋友船》大海報1份;
3、布娃娃、遙控汽車、小汽車玩具各一個;
4、場地布置:鋪上桌布的方桌,上面放一盆花。
活動過程:
活動前給幼兒額頭貼上動物貼紙(類似頭飾作用)。
1、教師以獅王的身份出現:小動物們,你們好!今天我們在一起真開心。你們的朋友來了嗎?他是誰?
請幼兒自由講述他為什么是我的好朋友,朋友之間應該怎樣。
(此時,幼兒的回答僅是某某一直給我好吃的,我們經常在一起玩,或者我們的爸爸媽媽是好朋友之類。教師提出的問題可以讓幼兒帶著問題邊游戲邊思考。)
2、(授旗課件)一巫婆坐著掃帚在怪笑聲中出現:“我看見前面森林里有許多的動物,啊哈!我正愁我的長生不老藥沒原料呢!”
師:天吶!我從頭被森林里的教參巫婆看見了,也要把我們制成長生不老藥怎么辦?
(幼兒討論得很熱烈,有的說躲起來,有的說我們一起把老巫婆打跑,還有的說請仙女來幫忙……幼兒已進入了魔幻情景。)
教師進一步讓幼兒思考:與朋友遇到危險怎么辦?
3、師:我知道森林的那邊有一位仙女可以保護我們,我們出發(fā)吧!前面有一條小溪,我們必須跨過去才能到仙女家,但周圍沒有樹木的遮擋,巫婆很容易發(fā)現我們。
4、(課件播放)仙女再現:動物們別著急,我為你們準備了隱身衣,你們只要把它套在身上跳過小溪,巫婆就看不到你們了。
(幼兒紛紛找朋友套上隱身衣,但第一對朋友跳過去時隱身衣便破了。于是,大家討論:怎樣才能既跳過小溪又能讓隱身衣不破。教師在旁引導,直至發(fā)現問題的關鍵—兩或三個幼兒要步伐一致同時跳過小溪。)
5、全體幼兒跳過后,來到幾鍋蔬菜湯前。
師:小動物們真能干,安全地跳過了小溪,躲過了巫婆的眼睛,前面就是仙女的家了。
(播放課件)仙女出現:勇敢機智的小動物們,你們跳過了小溪,可還有一個難題在等著你們。你們必須用勺子喝完鍋里的湯才能來我這里。記住,手必須抓住勺柄的頂端。
(幼兒紛紛拿著長柄勺喝湯,但怎么也喝不到。教師在旁引導:“你的朋友遇到了困難,該怎么辦?”最后,幼兒互相喂完了湯,歡呼雀躍,感受到了合作成功后的喜悅。)
6、集體討論、小結:朋友是什么?
幼兒園小班社會分享教案五:分享玩具
教學方法:
情景表演法
示范講解法
行為辨析法
活動目標:
1、愿意將自己喜愛的玩具與他人分享。
2、在分享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輪流分享與“先賓后主”的分享規(guī)則。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社交儀儀。
核心要素:
小玩具、真新奇、大家玩、才有趣、懂謙讓、知愛惜、共分享、更知禮
活動準備:
課件《一輛小汽車》
基本活動:
(一)導入活動
老師:“小朋友,你家里有自己喜歡的玩具嗎?”
“你讓別的小朋友玩過自己的玩具嗎?
(二)關鍵步驟
1、情景表演或課件演示:《一輛小汽車》
2、組織幼兒討論:
(1)
假如明明喜歡玩汽車,那么你們?yōu)槊髅飨胍幌?,到底是一個人玩有趣,還是和大家一起玩有趣?
(2)
他們是怎樣玩的?為什么要謙讓?為什么明明要讓軍軍和甜甜先玩?
(3)
玩別人的東西時應該注意些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
3、結合核心要素,讓幼兒講述與同伴共享玩具的方法。
活動延伸:
1、在班上設“玩具角“,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玩具拿到幼兒園與朋友共享。
2、建立分享的規(guī)則。
3、規(guī)范自身行為,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注意事項:
1、要防止孩子在分享玩具的同時,產生攀比的心理。
2、注意解決分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培養(yǎng)幼兒愛惜玩具的好品質。
活動反思:
1、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huán)節(jié)最感興趣?為什么?
2、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里?
3、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附:故事《一輛小汽車》
明明邊走邊高興地看著手中的玩具電動車。他是多么喜歡電動小所車啊!
這時,他看到軍軍和甜甜正從對面走過來,他迫不及待地向他們打起了招呼:“軍軍,甜甜,我爸爸給我買了一輛新玩具車,我們快來跟我一塊玩兒吧!”
軍軍和甜甜高興地說:“好啊!”
于是,明明、軍軍和甜甜一起來到一塊空地。
明明說:“軍軍,甜甜,玩具車是我的,你們先玩吧。”
軍軍說:“甜甜,你是女孩子,還是你先玩吧!”
甜甜愉快地接過玩具車。她輕輕地將玩具車的電門開關一按,小汽車飛快地向前駛了出去。大家都拍起手掌跑起來。不好!要碰到一塊大石頭了!大家都緊張了起來。可是,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小汽車居然靈活地繞過了石頭,慢慢地停了下來。
輪到軍軍玩了,他想讓小汽車越過面前的小土溝。軍軍將汽車用力推了出去,可是,小汽車沒走幾步就翻了個跟頭。明明心疼極了,趕快抱起小汽車看看摔壞了沒有。
甜甜責怪軍軍說:“看,你也太不小心了吧!”
軍軍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走到明明面前說:“對不起,都怪我不小心。”
明明望著軍軍滿臉內疚的樣子,心里也感到很是過意不去,于是,他又把玩具車遞給了明明,說:“沒關系,你快接著玩吧?!?/p>
這次軍軍可小心了,他接過汽車,將汽車放在了離小土溝不遠的地方先用手輕輕地推了一把小汽車,小汽車搖晃了一下身體,但是很快地而且順利地越過了土溝。
明明想玩汽車的方法更特別,他想讓汽車爬上一道斜坡,但是玩起來可費勁了,他幾次打開汽車的電門,小汽車都從高處滑了下來,明明急出了滿頭大汗。
甜甜說:“不要著急,我們先想想辦法吧?!?/p>
軍軍想,汽車爬不上去,主要是車輪打滑的緣故。他突然想起了科學活動中,讓小蝸牛爬坡的原理,用小棍子在斜面上畫了一道一道的橫道,“嘟嘟嘟……”小汽車還真的爬上了高坡。
明明說:“軍軍,謝謝你幫我!”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糖類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糖類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纖維素的組成和重要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相互轉化的關系。能舉例說明糖類在臨床上的用途。
2.能力目標
通過探究實驗,體會到實驗是學習和研究物質化學性質的重要方法。
3.情感目標
通過對單糖、雙糖、多糖代表物的探索實驗,培養(yǎng)學生樂于交流、相互協作、勇于承擔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掌握糖類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纖維素的組成和重要性質,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以及與烴的衍生物的關系。
2.教學難點
糖類的概念、葡萄糖的結構和性質。
三、教學方法
目標導向法,循序漸進法,教、學、做合一。
四、教學過程
【目標導向】借助PPT先展示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接著演示四種含糖食物——糖果、葡萄、紅薯、麥桿。它們之間有何聯系?
【提問】我們每天吃的主食米飯、饅頭、面條中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是什么?為何每天還要吃大量的蔬菜和水果?
學生閱讀教材P89,邊讀邊思考。
PPT演示
糖的概念:糖類又叫碳水化合物。
糖的分類:
單糖:葡萄糖、果糖、核糖。不能水解成更簡單的糖。
雙糖:蔗糖、麥芽糖、乳糖。能水解生成2分子單糖的糖。
多糖:淀粉、糖原、纖維素。能水解生成許多分子單糖的糖。
【實驗】學生觀察葡萄糖晶體并做葡萄糖溶解實驗。區(qū)分溶解與水解的不同。
一、單糖——葡萄糖與果糖
(一)葡萄糖的結構與性質
1.物理性質: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有甜味。
實驗測得: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0,C、H、O三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6.7%、53.3%。
葡萄糖的分子式為:C6H12O6。
【設問】葡萄糖具有什么結構呢?除碳、氫外還含有氧原子,說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團呢?是前面學過烴的含氧衍生物醇、酚的官能團——羥基;還是醛、酮的官能團——醛基;或是羧酸的官能團——羧基?還是多種官能團并存。如何鑒別葡萄糖的官能團呢?在教師的提示下,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
探究內容:葡萄糖的結構特點及性質。具體方法是依據前面學過的內容——烴的含氧衍生物醇、酚、醛、酮、羧酸,由結構決定性質,最終推導出它的結構特點及其應具有的性質。
2.結構簡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3.葡萄糖的用途:
(1)臨床上:病人往往因疾病導致飲食較少,或者是身體虛弱,通過輸液方式補充葡萄糖,有助于人體機能的恢復。1g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約15.6kJ的熱量。注射葡萄糖可迅速補充營養(yǎng)。
(2)生活中:可直接使用,補充營養(yǎng),還有利尿、解毒作用。
(3)工業(yè)上:大量用葡萄糖為原料合成維生素C,在印染制革,制鏡工業(yè)和熱水瓶膽鍍銀工藝中作還原劑。
【小結】葡萄糖是醛糖,具有還原性。
(二)果糖的結構與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晶體,易溶于水,有甜味(是所有糖中最甜的糖)
【強調】糖精雖然比果糖還甜,但糖精不是糖。
如何檢驗果糖是否有還原性?通過實驗探究進行。
果糖沒有還原性,因為它沒有醛基,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和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屬于非還原性糖。
2.結構簡式:CH2OH-CHOH-CHOH-CHOH-CO-CH2OH。
二、雙糖——蔗糖、麥芽糖、乳糖
【講述】蔗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廣的一種二糖,存在于大多數植物體中,甜菜和甘蔗中含量最豐富。麥芽糖主要存在于發(fā)芽的谷粒和麥芽中,是淀粉在體內消化過程中的一個中間產物,可以由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而得到。乳糖存在于哺乳動物的乳汁中而得名。蔗糖、麥芽糖乳糖的分子式均為:C12H22O11,三者為同分異構體。
1.物理性質
蔗糖:白色晶體,易溶于水,甜味僅次于果糖。
麥芽糖: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有甜味。
乳糖:白色粉末,溶解度小,味不甚甜。
2.化學性質
蔗糖:無醛基,無還原性,但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產物為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果糖。為了加深印象,用一民間歇后語說明:吃甘蔗上樓梯——步步高、節(jié)節(jié)甜。正是由于水解后產生了最甜的糖——果糖的緣故。
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果糖)
麥芽糖:(1)有還原性: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分子中含有醛基),是還原性糖。
(2)水解反應:產物為2分子葡萄糖。
C12H22O11+H2O■2C6H12O6
(麥芽糖) (葡萄糖)
乳糖:(1)有還原性: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分子中含有醛基),是還原性糖。
(2)水解反應:產物為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C12H22O11+H2O■ C6H12O6 + C6H12O6
(乳糖) (葡萄糖) (半乳糖)
PPT演示:三種雙糖的組成示意圖
學生自己列表歸納比較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乳糖的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以及它們在醫(yī)藥上的用途。
PPT演示:漢堡包中包含的三種多糖:面里面有淀粉,肉里面有糖原,蔬菜里面有纖維素。
三、多糖——淀粉、糖原、纖維素
結構:[C6H7O2(OH)3]n
【提問】我們日常攝入的食物中哪些含有較豐富的淀粉?
【思考】米飯、饅頭、紅薯等。
米飯沒有甜味,但咀嚼后有甜味,為什么?
淀粉是一種多糖,屬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雖然屬糖類,但它本身沒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麥芽糖,故咀嚼后有甜味。
PPT演示:淀粉在體內的水解過程:
(C6H10O5)n■(C6H10O5)m+C12H22O11+C6H12O6
淀粉 糊精 麥芽糖 葡萄糖
【實驗】碘遇淀粉變藍實驗。
如何用實驗的方法判斷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由學生設計實驗方案。
【講述】纖維素是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構成植物細胞的基礎物質。一切植物中都含有纖維素,但不同的植物所含纖維素的多少不同。纖維素是白色、沒有氣味和味道的纖維狀結構的物質,是一種多糖。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
(C6H10O5)n + nH6O■nC6H12O6
小組討論:
1.人在患病時往往渾身乏力,臨床上常采取靜脈輸液治療,為什么輸液中含有葡萄糖的成分?葡萄糖的濃度是否越濃越好?能否用蔗糖代替?
2.糖尿病人能否吃糖?
3.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對人體有哪些好處?哪些食物中含有較豐富的纖維素?
【小結】人體攝入最多的糖類物質是淀粉,但食物中的淀粉在人體內不能直接被吸收和利用,而是要轉化成葡萄糖才能實現,血液中的葡萄糖稱為血糖,血糖濃度的相對恒定對機體有著重要的生理意義。糠尿病人的首要治療原則雖然是控制飲食,但醫(yī)生常常提醒病人外出時一定要帶幾個糖果或含糖的點心,就是為了避免出現低血糖。
纖維素雖然不能直接作為人類的營養(yǎng)食物,但它在人體組織消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例如:能刺激腸道蠕動和分泌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廢物的排泄,減少有害物質與腸粘膜的接觸時間,可預防很多疾病,如便秘、痔瘡和直腸癌等。還可用于預防和治療肥胖、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等。
一、讓理論學習更具實效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只有樹立好正確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開展各項活動。本學期,二期課改進入關鍵時期,新課程全面試行,拿著幾本嶄新的書,我們一時還很迷惘,不知從何做起。,課程改革是教育理想轉化為教育實踐的過程。二期課改是一場新的“思想革命”。同時也是一場“技術革命”, 它強調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發(fā)展,尊重幼兒內在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幼兒發(fā)展的自主權、尊重幼兒個別差異,強調要創(chuàng)設發(fā)展空間。為了適應新課程的需要,真正把二期課改的精神轉化為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教育行為,我組織老師們在教研活動中專門對《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進行了詳盡的學習和研究,大家通過認真學習,對新課程有了較具體深入地認識和了解。在此基礎上,我還改變了以往的活動模式,在教研活動中采用了“多問、多議、多講”的形式,經常開展專題討論,如:“我看二期課改中的亮點”、“小班探索型主題活動如何開展”、“如何掌握好生成課程和預設課程的比例”等等,讓老師們提出自己對新課程的困惑、質疑,以及在實踐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和難點,大家一起討論問題,交流情況,總結經驗。使教研活動真正體現出學習和研究的濃厚氛圍,成為教學研究的小陣地。
二、讓實踐活動更為生動
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實踐。在我們轉變觀念的同時,我們也通過日?;顒用總€環(huán)節(jié)的,體現二期課改的精神。具體表現為:
其一,為幼兒創(chuàng)設更合理的活動環(huán)境。從一開學,我們就多次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教室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半開放半封閉的區(qū)角環(huán)境,讓幼兒即可以互相交往,又避免過多地干擾因素。
其二,采用開放的活動形式。二期課改淡化了學科概念,凸現課程的整合性,系統(tǒng)性。本學期我們老師繼續(xù)打破學科的束縛,在活動中注重各類教育因素的融合,使孩子的活動態(tài)度更積極,學習更主動。
其三,關注孩子的興趣點開展探索型主題活動。小班幼兒雖然年齡還小,但是他們也有著探索的愿望。我們在生成探索型主題時就是關注了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以孩子的視角來確立探索主題,如“有趣的餅干”“好吃的糖果”“蘋果”“鞋子”等等,這些主題都是適合小班年齡階段的孩子特點的,孩子生活中比較常見和喜歡的事物。
開展主題時我們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資料,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初步地獲得相關的知識,激發(fā)了他們對探索世界的興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讓家長工作更顯人性
新的教育更強調家長的作用。在以往的觀念中家長是幼兒教育的支持者,配合者,而現在我們提倡讓家長成為學前教育的親密合作伙伴。小班幼兒剛從各自的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一定會發(fā)生很多的磨合和矛盾。為了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生活,本學期初我們進行了家長會,詳細介紹了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期末對家長開放半日活動,讓家長觀摩了解自己孩子在園表現等。平時我們靈活運用各種形式對家長進行家教指導,充分發(fā)揮家園之窗的作用,結合家訪、電話、隨訪等形式進行家園之間的溝通交流。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幼兒,建議家長采用不用的教育方法,共同為幼兒的身心和諧發(fā)展而努力。本學期我們的家長也十分配合工作,積極收集主題開展所需要的資料、收集制作戶外體育玩具所需的物品、豐富自然角的內容、參與英語兒歌的創(chuàng)作評比等等。
四、讓個人能力更快發(fā)展
心得感悟一
今天是第二次去北郊鄉(xiāng)支教,教的是同一個班級:初一一班。第一次去的時候覺得孩子們真的是淘氣的沒法管束,在這次去支教之前我還在想怎么讓這些學生安心的聽課,利用好僅有的三十分鐘,讓他們盡快的融入課堂狀態(tài)。在出發(fā)前我們同行的三個都買了糖果,覺得孩子們畢竟還是需要鼓勵的,有時候除了口頭的表揚,還可以有些物質上的獎勵,用此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到了學校后,我發(fā)現現在的一班要安穩(wěn)了好多,課前打打鬧鬧的孩子仍然有,但是一半以上學生都在做作業(yè),這讓我感到欣慰的同時覺得松了一口氣——還好他們狀態(tài)不錯,我可以把精力更多的花在安排課堂而不是整頓紀律上面。一點四十五分,我讓他們打開課本回顧一下以前的知識,兩分鐘后提問,提問的效果被證明并不好,而且我了解到他們對第七單元剛剛了解也沒有時間背記新單詞,所以我利用五分鐘左右進行了領讀和檢驗,隨后進入了正規(guī)的課堂。
課堂中我用小問題開始了我的講課,幾個同學積極參與讓我由問題自然的過渡到了課文,隨后通過對單詞的基本含義認識,還有小組簡單的對話,讓他們脫離課本的對話,構思自己的對話,最后由他們自愿表演對話,偶爾中途無人響應,我就會點一個“上課不積極”的學生。課堂中,有的男孩子坐姿不正,經常東倒西歪,一副瞌睡樣子,還有的上課不喜歡說話,和老師眼神交流很少,回答問題沒有勇氣,我對幾個學生做出了糾正,并希望他們以后能夠慢慢的改正不好的聽課習慣。
課后,我對上課表現好的幾位同學優(yōu)先發(fā)放了糖果,剩余的糖果我交給了班長,讓班長給其他班級成員發(fā)放。
這天支教結束了,給我的感覺是自己慢慢的hold住學生了,自己心里多了一份底氣。我覺得上課學生的積極性還是有待提高,這點需要我們支教的人慢慢努力,想出新的辦法去豐富課堂,提起學生對英語學習更大的興趣。這一點還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慢慢體會,慢慢總結出方法。
心得感悟二
時間如白駒過隙,短短十三天的時間轉眼稍縱即逝,不想道別離,卻無奈要別離。一直都覺得支教是一件非常神圣、離自己非常遙遠的事情,沒想到今年暑假的支教活動,卻園了我的支教夢。
第一次站上講臺的激動,那一聲親切的“夢璐老師”,那一張張執(zhí)著的面容,而今回首內心的那份悸動仍記憶猶新。很舍不得這些善良樸實的孩子。時間雖短,這卻是我度過的最有價值的一個暑期。我從這些孩子身上學到的遠比我授予他們的還要多。
2010年7月13號,在短暫的出征儀式之后,我們浙江工業(yè)大學之江學院的暑期社會實踐團便正式踏上了支教之行。我們來到的是位于衢州江山市境內的峽口鎮(zhèn),而我們所支教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小學,校園的操場還是風吹一身土,雨落一腳泥的土路。
我曾一度認為,如果說80后出生的人都是一群憂傷的孩子,那么在我看來,90甚至00后出生的就都是些愛玩的孩子。他們包里裝著手機,學習機,游戲機,MP4。他們拉幫結派稱社會。他們崇拜非主流,在耳朵鼻子嘴唇肚臍上打很多個洞然后戴上漂亮的飾品。他們瘋狂的戀愛,失戀后自殘。和這些孩子呆在一起我甚至會感到害怕。
可是在峽口這個小山村里,讓我改變了原來的想法,我又重新認識到原來90后還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家庭貧窮,所以他們要不懈努力渴望通過知識改變家庭的境遇。他們的家離學校很遠,所以他們得起得很早走很長一段路程到校上課然后一直到下午放學回家。有的在學校附近租房,小小年紀就得生活自理。他們尊敬師長,他們吃苦耐勞。
家訪在支教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來支教之前我幻想過無數次這個學校的環(huán)境,我以為支教的地方都是相當貧窮相當落后的地方。破舊的教室,破舊的課桌椅。來了之后不免有些失望。峽口雖是江山市內的一個小鄉(xiāng)鎮(zhèn),經過幾年的發(fā)展卻已是煥然一新。人們生活也算得上小康,交通也很方便。學校就坐落在公路邊。起初我也納悶,為什么會來這里支教。第一期的家訪就讓我找到了所有的答案。我記憶最深刻是去一個小學六年級的詹鸚鵬同學家。那是一間低矮的土墻房,略顯疲憊的媽媽站在門邊接我們。一張木桌,幾張木板凳子,一臺小電風扇,一張木床,這些就是屋內的家具。來詹同學家家訪的原因是因為他是我們13位支教老師都比較喜歡的學生,平時總是很熱情地喊我們哥哥姐姐。媽媽很客氣的招呼我們進屋坐,這時候是晚上6點半左右,他們竟然沒有像一般的農村人家早早吃過飯,而是飯還在鍋里燒著。坐下后,我們便把事先準備好的禮物即一本科普知識書和一個籃球送給詹鸚鵬。拿到書他便很開心的開始翻閱,并與當天的地理課內容相結合問了許多問題,這也更讓我們覺得他是一位好學的學生。其間我們從他媽媽的口中得知,原來在詹同學的爸爸常年在天津工作,一年幾乎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家一趟,平時和爸爸的聯系也大多是通過電話,平時就只有在羽毛球廠工作的媽媽照顧著他。媽媽的文化水平也并不高,孩子在學校學習成績并不是十分拔尖,在家也沒人輔導,以媽媽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希望孩子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但在我們看來,詹鸚鵬平時還是比較活潑的,而且學習態(tài)度端正,相比其它調皮的男生而言,他真的是優(yōu)秀太多了。
其間,我擔任的是仙人掌班的班主任,平時主要是負責三個班的趣味數學課。由于自主招生的特殊原因,我們分班的時候每個班的學生年齡差距較大,導致他們的知識水平也不盡相同,因此平時上課總是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題目對高年級的同學來說是很簡單的,但是低年級的同學就無法正常思考和理解,這對于沒有一點教學經驗的我來說更是一大考驗。不知道教案該怎么寫,也不知道是怎么個上法。但也沒辦法,最后還是回憶了一下以前老師是怎么教我們的,然后基本上就按照老師的方法教。幸好同學們都很配合,不懂的地方也能及時的提出來。而且可能是由于孩子的競賽心理,每次我都是讓他們進行小組比賽,因此大家都是比較團結的進行思考和搶答,整堂課下來還是比較順利的,氣氛也比較活躍。
支教的日子里雖然很辛苦,但也是快樂的。畢竟和這些孩子年齡本來相差不大,我們就像他們的哥哥姐姐一樣。他們會在課余時間來寢室和我們聊天,會和我們說他們的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