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7 08:41:28
導語:在寓言故事大全的撰寫旅程中,學習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條寶貴的路徑,好期刊匯集了九篇優(yōu)秀范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引領您探索更多的創(chuàng)作可能。
寓言故事是按照本相也許假造的故事向人們講述一個道理,給人以啟迪。并且大部門寓言,是為了講述一個道理而假造的,并沒有的確的按照。
在收編成語故事的工夫,有工夫人們也會把寓言收編出來,并且歷史自身就帶有很多值得人們思慮的道理,學會有關于馬的成語故事。以是,很多成語都能帶給人一些道理。
說白了,成語固有符合寓言故事的分類首要是在講述故事的宗旨上有不同,成語故事的宗旨是補充成語沒有完全表達的形式,使成語更容易剖釋,寓言故事的宗旨就是講述道理,兩者不抵觸,成語故事視頻下載。只是分類不同。很多成語故事自身就是一個寓言故事,但不能以是就說成語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比方一個班,有人嗜好音樂,有人嗜好行動,寓言故事和成語故事有什么區(qū)別。有人即嗜好音樂又嗜好行動,那么嗜好音樂的人就是成語故事,嗜好行動的人就是寓言。
所謂寓言即有所托付的話;用假托的故事或天然物的擬人手法來闡發(fā)某個道理或指導的文學作品,常帶有取笑或勸戒的本質。
所謂成語是言語中經過恒久應用、鍛煉而變成的穩(wěn)定短語。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效又相當于詞的言語單位。成語大多由四字組成,你看有關于馬的成語故事。它經常用精練的言語展現(xiàn)出富厚的形式。
特征:我不知道小學生必讀成語故事。①機關的絕對定型性。②意義的全體性。③時間和空間的慣用性。④變成的歷史性。事實上
有關于馬的成語故事,寓言故事和成語故事有什么區(qū)別
。寓言故事和成語故事有什么區(qū)別。⑤形式和形式的民族性。
源泉:①歷史故事。②寓言故事。你知道成語故事。③神話或其他傳說。④古典文學作品。
一、選好“奶源”
我宣布語文家庭作業(yè)由學生自己從“補充習題”中任選4題完成,已經掌握的學生可以不做,然后把做作業(yè)的時間用來看書,把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段落等寫在本子上,記在心里,每天語文課前在全班交流。聽完我的話,孩子們一片歡騰。
第二天語文課,我剛進教室,只見他們每個人手中都高高地舉著一個本子,大喊:“老師,我抄了3首古詩!”“老師,我昨晚看了《歇后語大全》,我抄了好多!”“老師,我寫了20個成語!”……這樣的情景大大出乎我的預料,更讓我驚喜的是,我本打算找兩三個孩子上臺匯報,可是,看著他們爭先恐后的樣子,我決定這節(jié)課不上新課了,而是讓孩子們一一上臺展示。雖然他們的普通話還不標準,時常讀錯字音,會把句子讀破,摘抄的內容也比較淺,但這讓我看到了希望――他們一定會愛上語文課,學好語文知識。
我告訴他們,從下節(jié)課起我們按座位順序進行展示,每天兩個人,每人兩三分鐘。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每天展示的內容一定要精彩。要想讓別人覺得自己的內容精彩,首先你自己必須覺得你摘抄的內容會讓別人感興趣。那么,這就要求我們每天在讀書時用心讀,哪些內容讓你興奮,這就說明你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東西了,這時你就可以把它摘抄下來,還要認真讀、反復讀,爭取不看筆記本就能很流利地表達出來。
果然,陸曉雯和魏浩天讓我和全班的孩子為之一振。陸曉雯流利地為大家講了一則寓言故事《鄭人買履》,后來還向大家介紹了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而魏浩天更讓我驚嘆,他居然完整地背誦了岳飛的詞作《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我問他:“你以前就會背嗎?”他說:“我家有一把扇子,背面就是這首詞,因為有很多繁體字,我不認識也不會背。但是,我想我們班同學一定沒聽過這首詞,于是我就上網查了,并抄下來背。”“這么長的一大段話,你是怎么背下來的?”我追問。他說:“我昨天晚上背到11點,今天早上6點多我就起來背了,早讀課我又背了幾遍?!甭犕晁幕卮?,我?guī)ь^為他鼓掌,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好的開端,會帶來好的過程和結果。在這兩個孩子精彩表現(xiàn)的感染下,每天語文課前的五分鐘成了孩子們展示、分享、體驗成功和快樂的時刻。
二、“奶酪計劃”得堅持
一天,因為學校臨時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我上課遲到了幾分鐘,一路小跑沖向教室。我本以為教室會亂成一團,沒想到“奶酪計劃”正常進行,原來班長楊茜主持了“奶酪計劃”。于是,從那天以后,“奶酪計劃”被我完完全全地交給了孩子們。主持人和發(fā)言人,在班干部討論的基礎上全由他們自己決定。不僅如此,他們還制作了一個表格,每天誰主持、誰主講一目了然,而且時間準備充分,大大提高了學生發(fā)言的質量。
2013年4月22日,第一節(jié)課是語文課。主持人肖雅軒面帶笑容走上講臺:“今天上臺發(fā)言的同學是李長青,他發(fā)言的主題是‘歇后語故事’,大家掌聲歡迎?!崩铋L青的父母離婚了,他爸爸在附近的工廠上班,晚上經常加班,由于害怕,他經常在睡覺前打開電視看著看著就睡著了,讓人憐憫。但這個孩子樂觀、機靈,喜歡看漫畫書和趣味性很強的書籍,“歇后語故事”的發(fā)言主題正好切合他的閱讀興趣。平日里一向嬉皮笑臉的小家伙今天居然滿臉嚴肅地走上講臺:“各位同學,今天我想換一個主題,我想向大家一則新聞。就在今天,也就是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fā)生了7.0級的大地震。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發(fā)言結束,我提議全班同學為地震中的死難同胞默哀。一周后,全體師生在學校操場集會向災區(qū)捐款,在主席臺上宣讀《倡議書》的孩子就是李長青。
從那以后,我們的“奶酪計劃”不再局限于好句好段、古詩、故事了,有了許多新的形式和內容。我和孩子們還給它們取了好聽的名字:“新聞會”(介紹國內外新聞)、國學講堂(講解《三字經》、《弟子規(guī)》等國學經典)、“開心樂園”(笑話、腦筋急轉彎、成語接龍)、詩詞鑒賞(唐詩宋詞名篇、名句)。這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積累,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
三、分享“奶酪”
快樂語文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快樂語文手抄報圖片(1)
快樂語文手抄報圖片(2)
快樂語文手抄報圖片(3)
快樂語文手抄報圖片(4)
快樂語文手抄報圖片(5)
快樂語文手抄報的資料:好句子摘抄
1、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聽陌生的歌,然后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發(fā)現(xiàn),原本費盡心機想要忘記的事情真的就這么忘記了。
2、祖國的語言,像繁星那樣燦爛,像珍珠那樣寶貴,像牡丹那樣美麗,像梅花那樣芬芳;祖國的語言,聳立著珠峰,鐫刻著長城,綿延著昆侖,流淌著黃河;有 漢魏風骨,唐宋詩章,金元曲劇,明清小說;有皇宮鳳闋,閬苑奇葩,竹籬茅塘,朝日霞光;有婉約濃艷,樸素大方,清新冷峻,典雅豪放。
3、智慧的代價是矛盾。這是人生對人生觀開的玩笑。
4、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是一種理智的勝利;自己被自己感動了,是一種心靈的升華;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
5、一切能激發(fā)生機的思想都是美好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自私,它能使生命的泉水變得渾濁而枯竭,它能使心靈的天空變得狹窄而陰暗。它能使理想的星辰變得昏暗而模糊。努力激發(fā)你心中的光明和力量,激發(fā)那無私的愛和奉獻的喜悅。
6、用不著把一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千古絕唱反復品味出苦澀而徒自悲傷。我生命的指針處在八九點鐘,正是旭日東升的美好時刻,只要我努力地 前行,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會看到我的身影。這個世界,我不知道是不是有點兒寒冷,但我愿用自己微薄的力量,送給每個感到涼意的朋友一份溫暖、一縷光明。
7、有些人會一直刻在記憶里的,即使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是每當想起他時的那種感受,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8、怨言是上天得至人類最大的供物,也是人類禱告中最真誠的部分。
9、信任,是人生一筆彌足珍貴的儲蓄。這儲蓄,是流言襲來時投向你的善意的目光,是前進道路上給你的堅定的陪伴,是遇到困難時的全力以赴的支持,是遭受誣蔑時驅趕痛苦一盞心燈。
10、真誠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濃型;真誠是焰火,在高處綻放才愈是美麗;真誠是鮮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一顆孤獨的心需要愛的滋潤;一顆冰冷的心需要友誼的溫暖;一顆絕望的心需要力量的托。
快樂語文手抄報的內容:寓言故事
有一個人,漫不經心地將一盆水倒在地上,水很快向四周漫溢開去。地上有一棵小草被水沖起,浮在水面上猶如一葉小舟。小草上面正好有一只小螞蟻,它看到四面漫溢的水,不知道這水面到底有多闊,水底究竟有多深。螞蟻伏在草葉上嚇得驚慌失措,天啦,自己該從哪里逃生,這大水哪里有岸呢?完了,這下我全完了,螞蟻絕望了。
還沒等螞蟻想清楚這一切,水已流完、干枯了,草倒伏在地上,螞蟻已看不到水了,只剩下一片還有些潮濕的地面。螞蟻連忙牽動著它那細小如絲的腿,急速地爬出“小舟”,于是,它很快就見到了它的那一群同伴。一見到同伴們,這只螞蟻忽然傷心起來,好像它經歷了一場天大的劫難似的,它淚流滿面地向朋友們哭訴了它的經歷。它泣不成聲地對朋友說:“我的朋友們呀,你們差一點就見不著我了。就在剛才那一瞬間,我差一點被那險惡的大水淹死了啊!”
“是嗎?太可怕了!”眾螞蟻驚恐萬分,它們聽完那只“幸運”地活著回來的螞蟻的經歷后,都難過萬分,一個個擦著眼淚。
小小螞蟻哪里知道世界之大。你看,它們剛剛遇到一點水的危險,而此刻它們卻又爬到了大路邊,抬頭一看,前面正是足夠兩駕大車并行的四通八達的道路。而這一切,只不過就發(fā)生在低首抬頭之間呢。
世界是廣闊的,那些眼光短淺、少見多怪的人其實是愚昧可笑的。
推薦其他主題的手抄報資料和圖片作為參考:
1.快樂語文手抄報圖畫大全
2.快樂語文手抄報內容大全
3.快樂語文手抄報模板大全
如何指導小學生選擇語文課外圖書呢?教師在教會學生細心和周到地選擇圖書之外,還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閱讀興趣、文體類型等作出選擇。
一、年齡特征
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非常迅速。在長達幾年的小學生活中,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水平均發(fā)生了驚人的變化,最明顯的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fā)展。低年級學生喜歡閱讀一些帶圖畫的形象生動的圖畫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中年級比較喜歡讀一些短小的科普類圖書,如歷史故事、科幻小說、人物傳記及《十萬個為什么》等圖書。高年級學生則喜歡思辨性較強的文章,像名人成長錄、名人名言等,因此,不同年級所選的書也應有所不同。
二、閱讀興趣
閱讀興趣除了因不同年齡有差異外,不同性格的孩子也會有閱讀興趣的不同,甚至有的學生在不同的年級所產生的閱讀興趣也不盡相同。只有有興趣的閱讀才是高效的閱讀。如果問學生:“你們最喜歡讀的書是什么?”他們會說《安徒生童話》《智力大全》《科學家的故事》《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等等。沒有一個學生會說喜歡作文讀物,為什么不喜歡的書卻是讀的最多的呢?一句話,為了寫作,有時為了能讓學生寫好作文,老師總是要求學生去看一些作文讀物。固然,讀一些作文法,對寫作有一點好處,但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不快,學生缺少一種大語文的底氣,也不能真正寫好作文。雖然有的學生作文書一大摞,習作仍是困難重重。應允許學生選擇自己愛讀的書籍,滿足他們的自我選擇性心理需要,只有他們喜歡的才能有較多的收獲。
三、文體類型
對于小學生不管是一年級還是六年級,模仿是共性。他們往往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文章類型或老師介紹過的文章表現(xiàn)出異常的熱情,并且就老師曾經指導過的閱讀方式實施于相似文章,會顯得輕車熟路。為此,適當關注文體類型,以配合課內教學也顯得非常重要。一本好書,會帶領學生遨游瑰麗多姿的知識海洋;一本好書,會引導學生探索古今中外的無數(shù)奧秘;一本好書,會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給學生選擇圖書的空間、給學生讀圖書的時間、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讓學生與好書交上朋友。同時,教會學生選擇圖書的類型,要培養(yǎng)學生通讀包羅萬象的圖書,取其精華,塑造學生全新的未來。
四、指導學生掌握讀書的方法
要求學生掌握幾種閱讀的技巧:一是精讀法,包括比較閱讀法、表達閱讀法等,要求每分鐘讀200字以上,理解率在90%以上;二是略讀法,包括瀏覽泛讀法、提綱挈領法等,要求每分鐘讀200~400字之間,理解率在80%左右;三是快讀法,包括無聲視讀法、一目十行法,要求每分鐘讀400字以上,理解率達到70%。精讀、略讀、快讀三大技巧分別反映了閱讀的深度、廣度和速度,是現(xiàn)代閱讀必須諳熟兼?zhèn)涞木C合技巧。閱讀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和速度,才能真正提高閱讀的效率。這對小學生升入初中進行語文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指導學生做好專題性讀書筆記,做到“八個一”
(1)讀一讀與主題相關的書籍雜志;(2)抄一抄與主題相關的好詞、佳句、妙段;(3)背一背與主題有關的好詞、佳句、妙段;(4)編一編與主題相關的童話故事、詩歌;(5)想一想與主題相關的金點子;(6)畫一畫與主題相關的圖;(7)寫一寫與主題相關的小實驗;(8)問一問與主題相關的問題。這“八個一”是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一個最佳的途徑。這樣為學生日后的語文閱讀學習與學生自身的成長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六、交流評論
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讀好圖書的同時,還要讓學生進行一些必要的交流,在交流中養(yǎng)成學生相互間的評判與鑒賞,適當寫些心得與感悟,來加深學生對圖書感性與理性的認識;也可以采取故事、朗誦、表演、實驗等方法交流。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著一種燃起讀書熱情的積極向上的態(tài)勢。交流是小學教師最為欣賞的一種培養(yǎng)學生讀書興趣的有效方法。
七、進行主題式探索性讀書活動指導
主題式探索性讀書活動一改以往讀書活動以個人閱讀為主的讀書形式,改為將個人閱讀、小組合作、班內交流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學生在合作學習小組中,通過與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問題、確定目標、制訂方案、收集信息資料并進行分析處理、尋找問題的答案或結論,為學生獲得科學研究的相關體驗提供了基礎。同時,不僅使學生“會讀”,而且使學生“樂讀”“好讀”,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與人交往能力。同時還要建立起獎勵制度,在活動過程中,頒發(fā)各類獎章,定期評選讀書積極分子,同時獎勵。
關鍵詞:《左傳》成語 來源 結構 意義演變 特點 韻律
引言:
在先秦經典古籍中,《左傳》在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蹲髠鳌芬云渖鷦拥恼Z言,嫻熟的敘述技巧成為先秦敘事散文的經典,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卓越的藝術成就?!蹲髠鳌方o后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財富,書中不計其數(shù)的成語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這些成語至今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成語是漢語有的短語,是具有特定內涵的約定俗成的語言。成語是漢語的一大特色,是漢語獨有的語言,其他民族的語言中是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成語的。漢語是世界上獨有的表意性語言,而成語又是漢語中最璀璨的明珠??梢哉f,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都包涵在浩瀚的成語之中,它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原因在于:第一,成語展現(xiàn)了漢語表達巨大而豐富內涵的能力和語義融合能力。短短幾個漢字,往往包涵了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個典故、一個道理或者一個哲理。第二,成語用它強烈的情感、價值觀和鮮明的形象感向人們傳遞細膩而準確的信息,成語中有褒有貶,揚善抑惡的價值取向十分明顯。有些抽象的感情和概念,用語言很難描繪,但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成語,就可以把人的感受完整而準確的表達出來,這就是成語特有的魅力。 本文通過對《左傳》中成語各方面的研究,以求加深人們對成語的認識和理解。
據(jù)統(tǒng)計,在《左傳》中的成語有三四百個之多,有很多至今仍然活躍在人們的語言當中,擁有永恒的生命力。很多詞典都收錄了《左傳》中的許多成語,不過由于收錄標準的不同,因此不同的詞典收錄的《左傳》中成語的書目并不相同。由商務印書館編寫的《中國成語大辭典》中收錄了來自左傳的成語275條,由著名語言學家朱祖延先生主編、湖北大學古籍研究所集體編纂的《漢語成語辭?!分惺珍浟藖碜宰髠鞯某烧Z390條,由韓省之主編的《中國成語大詞典》收錄了323條,而由梅萌主編的《漢語成語大全》則收錄了363條來自左傳的成語。這幾本成語詞典中收錄的成語數(shù)量都不相同,這反映了編者對于左傳成語標準界定的差異,不過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收錄的大多數(shù)成語是相同的。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左傳中的成語數(shù)量眾多,對后世影響很大。筆者經過仔細研究,綜合各部成語詞典收錄的成語條目和在它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使用情況,得出了《左傳》中的成語總共有360條。
一.左傳成語的源流
通過分析《左傳》中的成語源流,可以很清晰的把它分成兩部分,即語典和事典。從語典和事典的成語數(shù)量上來說,語典占有優(yōu)勢,事典數(shù)量相對較少。
語典
語典指的是詩文中引用的有出典的語詞,在《左傳》中語典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
1.來源于古代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中的俚語和俗語。
這類俚語和俗語后來經文人加工進入書面語中固定下來成為約定俗成的固定用語。它們的特點是比較通俗易懂,生動形象?!蹲髠鳌分杏泻芏喑烧Z就來自于此,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個:
唇亡齒寒 語出自《左傳?哀公八年》:“夫魯,齊晉之唇,唇亡齒寒,君所知也。”和 《左傳?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這個成語通過嘴唇和牙齒的緊密關系來比喻雙方關系密切,相互依存。
鞭長莫及 語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楚子伐宋。宋人使樂嬰齊告急于晉。晉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旆绞诔?,未可與爭;雖晉之強,能違天乎?”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狼子野心 語出自《左傳?宣公四年》:“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意思是狼有兇殘的本性。比喻兇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2. 直接引用前人作品或者對其簡化而成的成語。
這類成語占了左傳成語中的一小部分,在《左傳》一書中的成語主要引用自《詩經》和《尚書》,除此之外還有《易經》和《國語》,其中引自《詩經》中的成語最多。其中以下幾個較為典型:
自貽伊戚 語出自《左傳?宣公二年》:“烏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逼渲凶再O伊戚出自《詩經?小雅?小明》:“心之憂矣,自詒伊戚?!?此處屬于直接引用《詩經》中的成語而未加修改。
俟河之清 語出自《左傳?襄公八年》:“《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這也是直接引用前作品中的成語。
有備無患 語出自《尚書?說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薄蹲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p>
3.對《左傳》中人物的語言提煉或簡化而形成的成語。
此類成語多出自精確簡潔的外交辭令。例如:
食肉寢皮 語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莊公為勇爵,殖綽、郭最欲與焉。 州綽……對曰:‘臣為隸新。然二子者,譬如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這個成語把敵人比喻為禽獸,恨不得割他的肉吃,剝他的皮當墊褥,表示極端仇恨的本意。
楚材晉用 語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對曰:“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边@個成語的意思是用人不當。
余勇可賈 語出自《左傳?成公二年》:“齊高固入晉師,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車,系桑本焉,以徇齊壘,曰‘欲勇者賈余余勇’”。意思是我還有余力可賣,誰要就可以來買。比喻剩下的勇氣和力量很足,還有勇氣可以使出來。
其余的還有甚囂塵上、賓至如歸、尾大不掉、欲蓋彌彰、心腹之患等。
事典
事典指的是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在《左傳》成語的來源中主要可以分為歷史故事型和寓言型。
1.來源于古生的歷史故事。
多是對歷史故事的概括,這個歷史故事本身的意義或者由本意引申出來的意義就成為了這個成語的意義,由于多涉及歷史故事,因此在理解意思時需要了解它的故事背景。比較典型的有:
退避三舍 語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zhí)鞭弭,右屬,以與君周旋。”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愛鶴失眾 語出自《左傳?閔公二年》:“狄人伐魏,衛(wèi)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zhàn),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有祿位,余焉能戰(zhàn)?’”比喻因小失大。原意是因為愛好玩鶴,從而失去民眾的支持?,F(xiàn)多用于形容不務正業(yè)的人,將會失去群眾的擁護。
問鼎中原 語出自《左傳?魯宣公三年》楚子(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今河南省洛陽市),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2.來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
這一類的成語是通過《左傳》中舉出的寓言故事而形成的成語。此類成語在《左傳》中很少,只有寥寥幾個,但是往往具有深刻的教育和啟發(fā)意義。如:
病入膏肓 語出自 《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毙稳莶∏槭謬乐?,無法醫(y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蹊田奪牛 語出自《左傳?宣公十一年》:“抑人亦有言曰:‘牽牛以蹊人之田, 而奪之牛。’牽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奪之牛,罰已重矣?!?意思是牽牛的因讓牛踐踏了別人的田地,而被人把牛搶走了。形容懲罰過重。后以“蹊田奪牛”指罪輕罰重,從中謀利。
二.左傳中成語的結構
關于成語中的結構類型,至今學術界尚無統(tǒng)一的標準。在《左傳成語初探》中,李小燕、李曉靜把左傳中的成語分為了主謂關系、并列關系、述賓關系等10種,并且下有更小的分類,比較繁瑣,而且界限有時并不清晰。作者通過仔細研究《左傳》成語的結構,認為《左傳》中成語應該分為三種類型,即: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非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和原文中兩個句子自然相連而形成的成語。
(一)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
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指的是這類成語由語法地位相等的兩個部分組成,兩個成分之間構成了聯(lián)合關系,具體可以分為并列型聯(lián)合式、主謂型聯(lián)合式、動賓型聯(lián)合式、偏正型聯(lián)合式四種類型。
1.并列型聯(lián)合式
并列型聯(lián)合式指的是成語的前后兩部分是并列結構,同時兩部分又是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類型。這樣的成語在《左傳》中數(shù)量不是很多,具體的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
魑魅魍魎 驕奢逸 生死存亡 子女玉帛 艱難險阻
2.主謂型聯(lián)合式
主謂型聯(lián)合式指的是成語的前后兩部分都是主謂結構,但是兩部分合起來卻是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類型,在《左傳》這類成語也不少,例如:
眾叛親離 唇亡齒寒 趾高氣揚 子孝父慈 轍亂旗靡 下陵上替 發(fā)短心長
外強中干 思深憂遠 民和年豐 晝伏夜出 枝布葉分 屨及劍及 彼竭我盈
幣重言甘 棟折榱崩 上下報 爾虞我詐
3.動賓型聯(lián)合式
動賓型聯(lián)合式指的是成語的兩部分內部是動賓結構,同時組合起來形成一個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類型。這類成語在《左傳》中有:
數(shù)典忘祖 結草銜環(huán) 張本繼末 整軍經武 幸災樂禍 食毛踐土
食肉寢皮 畏首畏尾 釋縛焚櫬 僭賞濫刑 出口入耳 藏污納垢
除舊布新 昭德塞違
4.偏正型聯(lián)合式
偏正型聯(lián)合式指的是成語的兩個部分前后都是偏正結構,組合起來卻是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類型,主要有:
三墳五典 一國三公 凄風苦雨 絮果蘭因 前挽后推
斷發(fā)文身 蜂目豺聲 篳路藍縷 狐裘羔袖 封豕長蛇
桃弧棘矢
(二)非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
非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指的是成語前后兩部分語法結構不相等,不能構成并列結構的成語類型。在《左傳》中此類成語類型大致可以分為六部分。
1.非聯(lián)合型主謂結構
非聯(lián)合型主謂結構指的是成語前后兩部分構成了主謂結構,但是兩部分組合起來不能形成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結構類型。在《左傳》中主要有:
楚才晉用 直言賈禍 止戈為武 眾怒難犯 政出多門 金鼓齊鳴
政令不一 政以賄成 人莫予毒 肉食者鄙 食指大動 尤物移人
馬首欲東 匹夫無罪 蔓草難除 蹊田奪牛 齊大非偶 其貌不揚
世濟其美 事無二成 民保于信 天誘其衷 燕巢幕上 病入膏肓
師直為壯 言猶在耳 食不二味 史不絕書 宴安鴆毒 輔車相依
天奪之魄 白水鑒心 象齒焚身 朝不保夕 人心如面 多難興邦
老鶴乘軒 各自為政 匹夫無罪 先聲奪人 寬猛相濟 盜憎主人
五世其昌 蜂蠆有毒
2.非聯(lián)合型動賓結構
非聯(lián)合型動賓結構指的是成語前后兩部分構成了動賓結構,但是組合起來不能形成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結構類型。例如:
包藏禍心 嘖有煩言 上下其手 懷柔天下 馬首是瞻
問諸水濱 不辨菽麥 規(guī)求無度 不安于位 視民如傷
3.非聯(lián)合型中補結構
中補結構的成語一定由兩個部分組成,前者為中心語,后者為補語,二者構成補充與被補充的關系。而非聯(lián)合型中補結構指的是成語前后兩部分構成了中補結構,但是組合起來不能形成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結構類型。
奉若神明 疲于奔命 相敬如賓 治絲益棼 信而有征
后悔莫及 噬臍莫及 退避三舍
4.非聯(lián)合型偏正結構
非聯(lián)合型偏正結構指的是成語前后兩部分構成了偏正結構,但是組合起來不能形成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結構類型。
秦晉之好 錐刀之末 無衣之賦 腹心之疾 地主之誼
割臂之盟 心腹之患 泱泱大風 藥石之言 城下之盟
區(qū)區(qū)小事 秦庭之哭 不逞之徒 掎角之勢
5.非聯(lián)合型連謂結構
連謂結構的成語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各部分之間構成承接關系。非聯(lián)合型連謂結構指的是成語前后兩部分構成了連謂結構,但是組合起來不能形成聯(lián)合結構的成語結構類型。例如:
滅此朝食 知難而退 棄車走林 磨礪以須 投袂而起
通商惠工 久病成醫(yī) 殺敵致果 嘆為觀止 玩火自焚
6.非聯(lián)合型緊縮結構
緊縮結構的成語是一種能夠表示因果、假設、條件、順承等邏輯關系并運用特定詞語來關聯(lián)的成語。緊縮式成語內部組合比較特殊,為數(shù)也不多。有一部分是因為原來的古漢語結構經過簡縮后組合關系不明確的。如“甚囂塵上”;有一部分是前后不統(tǒng)一的,如“蹊田奪?!薄_€有一部分成語,前后兩部分的語法結構不相同。我們必須借助于一定的語法關系才能把其意義準確表達出來。如“操刀必割”在前后組合上“操刀”是動賓關系,“必割”是狀中關系。前后組合借助因果關系才能明確地把意思表達出來??傊幸稽c值得注意,緊縮式成語的功能往往是謂詞性的。如:
甚囂塵上 欲蓋彌彰 尾大不掉 操刀必割 蹊田奪牛 食言而肥
不寧唯是 唇亡齒寒 非異人任 懷璧其罪 敬謝不敏 室怒市色
(三)原文中相連的兩個自然句構成的成語
由原文中相連的兩個自然句構成的,兩句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語法關系。根據(jù)分句間的意義關系的不同,具體可分為以下四類:
1.因果關系:偏句說出原因或理由,正句表示結果。
多行不義必自斃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2.并列關系:前后分句分別敘述或描寫有關聯(lián)的兩件事或同一件事物的兩個方面。分句間有時是并列關系,有時是對舉關系。
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3.假設關系:偏句提出假設,正句表示假設實現(xiàn)后所產生的結果。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4.條件關系:偏句提出條件,正句表示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所產生的結果。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三.《左傳》成語含義的歷史演變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定型詞組或短句。漢語的成語多由四個字組成,有些成語從字面上不難理解,但是有些成語必須知道來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從總體上來說成語具有以下兩個特點:第一,結構的凝固性,因為它是定型的詞組或短句,且長期習用、簡潔精辟,所以一般情況下不能變動詞序或增減其中成分或拆開;第二,意義上的完整性,即成語不是構成它的詞的意義的簡單相加,大多數(shù)成語都有其特有的典故,有其特殊含義,其表面意義與實質所指往往不同,僅有少數(shù)可由表面意義得出它的實質意義。
雖然成語具有結構的凝固性和意義的完整性的特點,但是隨著歷史的演變其意義也會有或多或少的變化。具體的來說,《左傳》中成語意義的演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古今形義相同
由于成語自身結構的凝固性和意義的完整性,所以來源于《左傳》的成語大部分古今意義基本相同,沒有變化。這類成語在《左傳》中數(shù)量很多,例如:
眾怒難犯 語出自《左傳?襄公十年》:“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惫沤窳x都是用來指群眾的憤怒不可觸犯,表示不可以做群眾不滿意的事情。這個成語表示的內容和感彩完全相同。
相敬如賓 語出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之,敬,相待如賓?!惫沤窳x都用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對待客人一樣。這個成語適用的對象范圍和感彩也完全相同。
食肉寢皮 語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古今義都是指割他的肉吃,剝他的皮睡。形容對敵人的深仇大恨。這個成語適用的對象范圍和感彩也完全相同。
這一類成語除此之外還有食言而肥、宴安鴆毒、燕巢幕上、泱泱大風、有備無患、欲蓋彌彰和勸善懲惡等。
(二)古今形同義異
在意思發(fā)生變化的成語中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詞意范圍的擴大,一類是詞意范圍的轉移。在成語變化的意義中詞意范圍的擴大占了絕大部分,詞意范圍的轉移占的比重相對較小。
1.詞義范圍的擴大。比較典型的有:
知難而退 語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見可而行,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痹缸鲬?zhàn)要見機而行,不要做實際上無法辦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難就后退。這個成語的現(xiàn)代含義和古代含義相比發(fā)生了范圍的擴大。
西鄰責言 語出自《左傳?僖公十五年》:“西鄰責言,不可償也。”原指秦國(在西)向晉國(在東)問罪,后來泛指別人的責備,所指的意義范圍有所擴大了。
一之謂甚 語出自《左傳?僖公五年》:“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原指做了一次,已經過分。后用來比喻錯誤不能重犯。語義范圍有所擴大。
此類成語還有以荷析薪、匹夫無罪和東道主等。
2.詞意范圍的轉移。例如:
自劊以下 語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劊以下無譏焉?!痹瓉淼囊馑际侵笍膭R韵碌臉非筒患釉u論。后來比喻從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了。
張脈僨興 語出自《左傳?僖公十五年》:“亂氣狡憤,陰血周作,張脈僨興,外中干?!痹瓉硎侵秆芘蛎?,青脈突起。張,通“脹”。后以指因沖動而舉措失宜。
食指大動 語出自《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于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這個成語的本意是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后來用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
此類的成語還有貪天之功、凄風苦雨、噬臍莫及和甚囂塵上等。
四.《左傳》成語的特點
《左傳》成語雖然數(shù)量眾多,但是經過仔細分析還是可以找到大部分成語共有的特點。從總體來說,《左傳》中的成語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左傳》成語的意義修辭化
成語作為一種表達約定俗成意思的固定短語,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具有生動形象、典雅含蓄、言簡意賅、整齊劃一、音韻和諧的藝術效果,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種藝術效果的形成是和很多成語中巧妙使用的修辭是分不開的。一般的來說,成語中主要使用了以下幾種修辭手法:
1.比喻
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比喻在詞格上分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種,其中在《左傳》成語比較常用的是暗喻,這是由成語形式和意義的簡潔性決定的。在《左傳》中使用了比喻修辭格的成語主要有:
宴安鴆毒 藥石之言 賓至如歸 敬若神明 相敬如賓
2.夸張
夸張是指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xiàn)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也叫夸飾或鋪張。例如:
生死肉骨 食肉寢皮 燕巢幕上 劍及履及 光可鑒人
錐刀之末 析骸以爨 行將就木
3.對仗
對仗是指兩個字數(shù)相等、結構相似的語句表現(xiàn)相關或相反的意思或用兩個對稱語句加強語言效果的一種修辭方法。在《左傳》成語中主要有:
眾叛親離 晝伏夜出 子女玉帛 子孝父慈 再衰三竭
轍亂旗靡 正直無私 三墳五典 深山窮谷 生死存亡
結草銜環(huán) 艱難險阻 食毛踐土 凄風苦雨 幣重言甘
4.借代
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法。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xiàn),用“借體”來代替。借代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以部分代整體;以特征代本體;以具體代抽象;以工具代本體;以專名泛稱。其中在《左傳》成語中最常見的是前兩種方法。例如:
肉食者鄙 肉袒牽羊 心腹之患 執(zhí)牛耳
5.婉曲
婉曲是指不直截了當?shù)谋磉_本意,只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含蓄閃爍的言辭,流露或暗示想要表達的本意,稱為“婉曲”。 在《左傳》的成語中例如又弱一個和墓木已拱。
6.互文
互文是指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fā),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義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例如:畏首畏尾、整軍經武等。
7.比擬
比擬就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和說明。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做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運用這種辭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辭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寫的神形畢現(xiàn),栩栩如生,抒發(fā)愛憎分明的感情。在《左傳》中這類成語有蜂目豺聲、狼子野心等。
8.反問
反問也叫激問、反詰,指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重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人們可以從反問句中領會到表達者的真意。在《左傳》成語中也有使用了反問手法的成語,例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二)《左傳》成語的形式固定化
《左傳》中的成語很多都是在流傳過程逐漸形成約定俗成的意思,因此不能隨意更改其中的文字,否則就會讓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例如“吉人天相”不能改成“吉人天面”。
(三)《左傳》成語的語法承襲化
由于現(xiàn)存的絕大多數(shù)成語都是從古代典籍或者古代人們的生活中演變而來,因此不可避免的帶有古代漢語書面語和口語的某些特點。具體的來說,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賓語前置
在古代漢語中存在著賓語前置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不可避免的反映到《左傳》的某些成語中來,造成了某些成語出現(xiàn)了賓語前置的狀況。例如:
馬首是瞻 人莫予毒 唯利是圖 唯鄰是卜
2.詞類活用
在《左傳》的成語中,有一些成語使用了詞類活用的手法,其中比較常見的有名詞做動詞。例如:生死肉骨中“生”和“肉”本來是名詞,在這里用作如動詞,意思是“使……生”“使……長肉”。
3.狀語后置
在現(xiàn)代漢語中狀語置于謂語之前,若置于謂語之后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于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狀語后置分為三種情況: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例如:民保于信
(四) 《左傳》成語的字格多樣化
雖然《左傳》成語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四字格,但是也有三字格或者多字格。這種三字格或者多字格多包含一些哲理,給人一些啟發(fā)。例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等。
平仄仄平型(21個)
子女玉帛 張脈僨興 枝布葉分 無所適從 無以復加 相忍為國
食肉寢皮 鸞鳳和鳴 其貌不揚 前挽后推 白水鑒心 高下在心
朝不保夕 磨礪以須 狼子野心 玩火自焚 蜂蠆有毒 唯命是聽
除舊布新 光可鑒人 疾不可為
仄仄仄仄型(27個)
自鄶以下 欲益反弊 弱不好弄 夏日可畏 獻可替否 以不濟可
以水濟水 器二不匱 室怒市色 數(shù)典忘祖 墓木已拱 唯唯否否
改步改玉 二惠競爽 畏首畏尾 丑類惡物 屨賤踴貴 不可逾越
后悔莫及 卜夜卜晝 魑魅魍魎 惡不去善 敬謝不敏 不自量力
尾大不掉 不可教訓
仄平平平型(14個)
自貽伊戚 再衰三竭 正直無私 藥石之言 視民如傷 俟河之清
輔車相依 濟河焚舟 外強中干 悼心失圖 降心相從 禍福無門
棟折榱崩 腹心之疾
平仄仄仄型(14個)
張本繼末 生聚教訓 生死肉骨 悉索敝賦 實逼處此 食不二味
食指大動 一鼓作氣 余勇可賈 明恥教戰(zhàn) 出口入耳 冬日可愛
剛愎自用 嫠不恤緯
平平仄平型(21個)
昭德塞維 知難而退 仁言利博 實繁有徒 泱泱大風 以疏間親
分貧振窮 鞭長莫及 傾柯衛(wèi)足 天成地平 通商惠工 操刀必割
荊棘載途 唇亡齒寒 聰明正直 南冠楚囚 絕其本根 華而不實
河魚腹疾 丹楹刻桷 包藏禍心
平仄平仄型(18個)
轍亂旗靡 三命而俯 心腹之患 一見如故 一字褒貶
君命無二 非異人任 齊大非偶 懷璧其罪 寬猛相濟
聊以卒歲 投袂而起 民不堪命 伯仲叔季 居利思義
和睦相處 匡救彌縫
(二)《左傳》成語的對仗類型
對仗又稱隊仗、排偶。它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xiàn)相互映襯的狀態(tài),使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xiàn)力。四字格成語絕大多數(shù)是由兩個音部四個音節(jié)組成的節(jié)奏群,音節(jié)排列整齊,節(jié)奏鮮明,音樂性較強。由于現(xiàn)代漢語詞匯具有明顯的雙音化傾向,因此從后人眼中看來在《左傳》成語中采用對仗方式形成的成語數(shù)量很多,而且不論其采用了什么樣的語法手段,形成了什么樣的語義關系,從節(jié)奏上來看,絕大多數(shù)都可以分成二二韻部結構。從具體上說,《左傳》成語的二二韻部結構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四語素并列式
用字母表示就是ABCD式。它的顯著特點是四字格成語的四個語素在相互之間是并列的關系,在語義上也相互獨立。比如:
子女玉帛 艱難險阻 生死存亡 魑魅魍魎 驕奢逸 伯仲叔季 東西南北
這類成語在強調句中各個語素可以一一停頓讀出,但是在正常的說話或朗讀中,我們可以感覺到每一個字之后有短暫的停頓,但是第二個字和第三個字之間有較大的停頓,雖然這種停頓是人為造成的,但是從整體上來說它也屬于二二韻部結構,屬于對仗的范疇。
2.雙語素并列式
也就是AB式,A包括兩個語素,B包括兩個語素,A和B中的兩個語素只有結合起來才能并列。此種并列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AB里面的兩個語素重疊形成的并列結構;一類是AB里面的語素都沒有發(fā)生重疊,A里面的兩個不同的語素結合起來和B里面不同的語素組合形成了并列結構。
1.AB里面的語素重疊形成的并列。在《左傳》的成語中此類成語較少,但是也有一些成語屬于這種類型。例如唯唯否否。
2. AB里面的語素沒有發(fā)生重疊,如果從語法層次上來看,A或者B里面的兩個不同語素大都形成了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偏正結構或者中補結構。A里面的結構和B里面的結構形成了并列結構。比如:
主謂結構的二元對立:
眾叛親離 晝伏夜出 子孝父慈 轍亂旗靡 發(fā)短心長 上下報
下陵上替 師老兵疲 予取予求 枝布葉分 前挽后推 天成地平
幣重言甘 天經地義 唇亡齒寒 爾虞我詐 屨賤踴貴 魂飛魄散
動賓結構的二元對立:
斬草除根 張本繼末 張脈賁興 昭德塞維 整軍經武 秣馬厲兵
釋縛焚櫬 舍舊謀新 食毛踐土 擐甲執(zhí)兵 除舊布新 戴天履地
結草銜環(huán) 濟河焚舟 勸善懲惡 度德量力 痛心疾首 畏首畏尾
食肉寢皮 張本繼末 僭賞濫刑 毀家紓難 斷章取義 藏污納垢
偏正結構的二元對立:
丑類惡物 三墳五典 絮果蘭因 凄風苦雨 深山窮谷
桃弧棘矢 一國三公 蜂目豺聲 狐裘羔袖
中補結構的二元對立:
趾高氣揚 再衰三竭 有加無已 外強中干
除這兩種結構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結構,那就是ABAC式,也就是說四字格成語中第一個預算和第三個語素相同,B和C相近或相反形成的特殊并列式。在《左傳》中這類并列式有:
予取予奪 一薰一蕕 一成一旅 卜夜卜晝
無怨無德 改步改玉 畏首畏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