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7 12:32:25
導語:在感念師恩征文的撰寫旅程中,學習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條寶貴的路徑,好期刊匯集了九篇優(yōu)秀范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引領您探索更多的創(chuàng)作可能。
關鍵詞:情感教育 感恩活動 感恩教育
現(xiàn)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占大多數(shù),他們都是在父母親百般呵護、悉心照料下,無憂無慮地成長。他們接受了太多的愛,漸漸地,連他們自己也把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他們習慣了索取,習慣了“說一不二”,即使父母親再苦再累也必須滿足他們自己的要求,而他們卻從不懂得去為父母親做些什么、分擔些什么……面對這些并不是“個別現(xiàn)象”的現(xiàn)實,作為一名班主任,深知感恩之心對于學生的重要性,于是,我在班級內開展了一次感恩活動。
一、活動主題
本次活動的主題分三部分:
1.感恩父母;2.師恩難忘;3.友誼長存。
二、活動具體實施過程
1.營造感恩的氛圍
利用黑板報、櫥窗、閱讀欄以及班會,全方位地進行感恩教育的宣傳發(fā)動,使學生有一個心存感恩的環(huán)境和氛圍。
2.培養(yǎng)感恩之心
在班內召開“感恩的心”的主題班會,教育學生應從小養(yǎng)成知恩感恩之心。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孝敬父母是天下兒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感恩是我們做人的基本條件。
3.“感恩的心”征文活動。
在班級內進行感恩征文活動,評選出優(yōu)秀作品在班報、校報上發(fā)表并給予表彰獎勵。
4.給父母的一封信
有些同學由于礙于面子,對于自己的情感、對于父母的感謝羞于當面說出口,特別是男生。鑒于這種情況,我號召同學開展了這次活動,通過寫信的方式,坦白自己的心聲,感激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讓父母親體會到自己的孩子真正長大、已經(jīng)懂事了。
5.制作感恩卡:
讓同學們給幫助過自己的朋友、長輩、老師等寄送由自己親手制作的感恩卡,以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
6.感恩情感教育
通過寫感恩日記,反思回味有恩于己的人和事,激發(fā)學生的報恩意識。通過學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愛的奉獻》、《父親》、《母親》等歌曲,詩歌朗誦《父母愛》、《愛》等,教育學生在得到愛的同時,還要學會去回報愛、給予愛,并感受生命因為有愛而美好、生活因為有愛而幸福。
三、活動效果
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同學們受益匪淺,明白了感恩的涵義,懂得了感恩的道理,知道了感恩的責任,感恩的種子已在每個學生的心靈深處萌芽、生長……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教育活動,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了自己如此快樂的成長與幸福,離不開父母、老師、親朋、同學的呵護與幫助,激勵他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鞭策自己,改掉惡習,用行動來回饋恩人。經(jīng)過一個月的實踐教育活動,家長們一致反映自己的孩子學習用功了、懂事能干了,也會體貼父母了,能幫助家長做家務了……家長們欣喜的講述和滿意的笑容,令我萬分欣喜與自豪。
其中最讓我欣慰的是,我們班王家強同學以前和家長的關系很不好,他的父母多次與我交流,對于自己的孩子除了無奈還是無奈。通過這次活動,王家強同學的變化特別大,不但不再與父母吵架、作對,更重要的是,已經(jīng)能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也能主動地與父母進行交流、談心。他的父母激動地給我打電話,說現(xiàn)在孩子好像變了個人似的。
以前班里上課愛說愛動、調皮搗蛋的馬瑞同學,在進行感恩教育,實踐了感恩活動之后,我發(fā)覺他也在慢慢地改變著……有一次在課余時間,他對我說:“我要好好學習了,要不然真對不起我爸我媽!”簡單的一句話,讓我意識到“感恩”這個詞語已經(jīng)融入到了他的心靈,令我十分驚喜。
通過這次活動,班內打架罵人、同學之間鬧矛盾的現(xiàn)象也少了很多。受人恩惠、真情回報的感恩是一種責任,是一種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一種和諧共享的人文。只有有感恩的思想、感恩的理念、感恩的情懷,人們才能煥發(fā)出無窮的力量,才能頂天立地。社會的進步是建立在感恩、善念、包容、奉獻的基礎上——悠悠赤子心,濃濃感恩情。只有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營造感恩的環(huán)境,才能讓學生從小領悟感恩的道理,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成為德才兼?zhèn)涞臈澚褐拧?/p>
情感教育高于一切,它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石。
參考文獻
[1]《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報》。
中職學生自私、對他人漠不關心等不健康人格的形成,與其缺乏感恩心理有著直接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心理,應該從培養(yǎng)學生感恩父母的意識開始。一個人連對自己的父母都缺乏應有的感恩情愫,更談不上感恩朋友、感恩社會與國家。中職語文教材中有著比較豐富的感恩父母的文本內容。在課文《我的母親》中,記敘了母親勤勞、寬容、嚴于教子的故事,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感恩、敬仰之情。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對教材的整合與延伸,例如筆者將季羨林先生《永久的悔》收編到教材中,讓學生體會作者所表達的遠離家鄉(xiāng),不能好好盡孝于母親的痛心及對母親的感恩之情。另外,筆者還分發(fā)了《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孝經(jīng)》等傳統(tǒng)文化讀本,使學生全面了解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感恩理念,理解感恩不僅是一種人文情感,也是一種道德情操。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對感恩理念的認識,將感恩意識內化為學生的道德結構體系。
二、開展以感恩教育為主題的語文實踐活動
1.結合教學內容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理念,不應該只停留在淺層次的說教層面。而是要通過系列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對感恩理念的認識。例如筆者在教學《我的母親》這篇課文時,結合課文主題,布置學生在家庭中留意父母的所作所為,了解父母的辛苦。并在課堂上開展了“母親,我想對你說”為題的演講比賽。此外,要求學生在家庭中能積極為家長分擔家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2.利用節(jié)日強化感恩教育活動
以節(jié)日活動為契機,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能夠在節(jié)日的氛圍及社會公眾輿論中使學生受到感染與熏陶。利用“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教師節(jié)”等節(jié)日,對學生進行熱愛母親、感念師恩的征文教育活動。利用“八一建軍節(jié)”、“十一國慶節(jié)”對學生進行感恩社會、熱愛祖國的朗誦比賽活動。還可以針對社會熱點事件,例如見義勇為、“全國十佳道德模范評選”活動等,組織學生寫好評論,在班內辦好專欄,并利用校內黑板報、校報、班班通網(wǎng)絡平臺等媒體廣泛宣傳感恩教育內容,使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與教育。
3.加強社會實踐,促進感恩向施恩的轉化
在中職語文感恩教育的滲透中,最關鍵的是通過系列活動使學生樹立起感恩理念以后,隨之加強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將感恩理念融入社會實踐,加深對感恩理念的認識與內化。例如,筆者根據(jù)職業(yè)教育的需要,引領學生走進社區(qū)、企業(yè)、農村,去感受工人以及農民火熱的勞動場面,見證他們立足崗位、奉獻社會的感恩風采;引領學生到當?shù)鼐蠢显?,為老人打掃衛(wèi)生、拆洗被褥,體驗助人的快樂;利用寒暑假等業(yè)余時間,讓學生做社會調查,組建志愿者活動,走進社區(qū)打掃衛(wèi)生、幫交警維持交通秩序等。通過系列活動,學生體驗到感恩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整個社會群體具有了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才能化感恩為動力,立足崗位,實現(xiàn)自身的人生價值。
三、總結
一、加強管理,完善工作機制
建立健全了各項工作制度和組織機構,緊緊圍繞關心下一代,建立健全工作長效機制,編輯了“各項制度匯編”。完善運行機制,明確責任,使全體教師清楚地認識自己在育人工作中的責任,形成一個“德育無小事,事事育人,德育無空間,處處育人”的良好氛圍。
學校重視對班主任的培訓,加強以班主任為主體的德育隊伍建設,通過教育理論學習、舉辦專題講座、德育課題研究等形式,不斷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質,組織教師學習了法律法規(guī)、學習典型事跡,并撰寫心得體會,組織班主任培訓班,學習有關班級管理家庭教育等方面內容,通過學習提高教師的德育理論水平。
二、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德育的主渠道。我們本著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著眼于學生良好思想道德與行為習慣的形成,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要求科任教師結合本學科特點,挖掘學科中的德育資源,自覺地、有機地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把愛國主義教育、民族教育、誠信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機滲透于教育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之中。
三、開展多讀書、讀好書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開展“讀書伴我成長”的讀書活動,使孩子們真正做到多讀書、讀好書,充分認識到“我讀書,我快樂”,并且把讀書當做一件快樂的事來做。在整個讀書活動中,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通過開展《光輝的旗幟》讀書征文活動、讀書知識競賽、讀書成果匯報等形式多樣的讀書系列活動,使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作文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抓好“三結合”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開設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素質
家庭教育不僅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礎,也是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的基礎,家長的教育素養(yǎng)、教育方法決定著孩子成長、品德習慣的養(yǎng)成。
以家長學校為突破口,開辦家長學校,把提高家長的素質和教學方法、方式作為辦學的指導思想,解決了家長教育孩子的諸多難題,如“孩子的逆反心理對策”“孩子自信心的培養(yǎng)”“責任心意志力性格的培養(yǎng)”等等。
2.確保家長學校工作能正常、有序、健康地開展
對家長采取集中專題講座和發(fā)放輔導材料自學兩種形式。專題講座每學期1次,做到生動有趣、通俗易懂。除此之外,征訂《家教周報》《家教指南》,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質。通過培訓,家長的自身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對孩子的教育既有策略又有方法,和學校關系更加密切,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聘請退休老師進行家庭教育講座,還聘請法制副校長、交警、城建、農電、公路管理處等人員為校外輔導員
組織相關人員每年都到學校進行相關知識講座,獻身說法,開展“帶法回家”宣傳教育活動,使法制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使學生學法延伸到家長、學生共同學法。為了提高家長的法律意識,組織開展了“教學開放日”活動,家長進入課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聽課,聽課后家長與授課教師進行了交流互動,更多地了解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情況。這一活動為家長和教師提供了教學交流的機會,充分發(fā)揮了家長學校工作的潛能,對于學校的德育工作和學生良好品德習慣的形成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以活動載體,寓教育于活動之中
1.結合重要節(jié)日、紀念日活動
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美德教育,開展“祭英烈,共鑄中華魂”活動,給革命先烈掃墓、敬獻花圈,緬懷先烈的精神?;顒雍螅爢T們深深地懂得了如何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九月份開展了“感念師恩”征文活動、“我是90后”主題教育活動;十月,結合學校實際開展“慶祝建黨90周年”等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抓住每個教育契機,開展了系列教育活動,突出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奠定良好基礎。政教處和大隊部在狠抓學生思想的同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提高了思想認識,以主題班隊會、專題討論會、演講會等活動,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責任感。
2.積極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外文體、科技活動
依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進行“科普知識”講座,相應開辦了航模、豎笛、舞蹈、折紙、素描、演講、體育項目等特長班,充分發(fā)揮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建立校外活動站。每學期組織學生到勞動基地實踐活動,通過訪問調查等形式,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在接手孔府家之后,凱納對其進行了全面診斷,力圖對癥下藥。經(jīng)過深入分析和調研,我們發(fā)現(xiàn)孔府家亟須解決以下五大方面的問題。
第一,缺乏強有力的產(chǎn)品支撐??赘揖朴?00多個單品,有每瓶兩元多的“手雷酒”,也有兩千多元的千年孔府酒,產(chǎn)品可謂參差不齊。但是,孔府家酒沒有很突出的“明星產(chǎn)品”,產(chǎn)品高不成、低不就,賣不上高價錢。
第二,渠道建設不完善,經(jīng)銷商積極性普遍不高。在萬基黯然退出之后,許多經(jīng)銷商都與孔府家分道揚鑣,僅存的一些經(jīng)銷商也是三心二意。
第三,“家文化”的聲音越來越弱??赘议_中國白酒廣告之先河,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曾紅遍大江南北,但孔府家賴以崛起的文化大旗未能與時俱進,“小家文化”越來越難以引起消費者的共鳴。
第四,傳播效果日益降低??赘依^續(xù)傳播“家文化”,并大打電視、報紙廣告,取得的效果卻很小,浪費了大量的企業(yè)資源。
第五,推廣力度不夠,終端銷售乏力??赘业臓I銷活動少而且簡單,終端銷售乏力,有的超市終端竟然出現(xiàn)月度“零銷售”的慘淡業(yè)績。
考慮到運用常規(guī)的營銷手段很難在較少資金的情況下迅速拉動市場,我們尋求一種非傳統(tǒng)的傳播營銷模式。結合孔府家酒自身所具有的獨特性,孔府家項目組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文化復興”的策略,針對孔府家的五大問題,我們采取了“分進合擊”的戰(zhàn)術,分別采取了針對性的措施,各個擊破,最終幫助孔府家掃除了障礙,迅速走上了復興的道路。打造明星產(chǎn)品“府藏”。
基于孔府家沒有很突出的“明星產(chǎn)品”的現(xiàn)狀,同時考慮到孔府家的品牌戰(zhàn)略,我們決定開發(fā)一支新產(chǎn)品。結合孔府家深厚的文化底蘊,經(jīng)過認真調研,我們?yōu)樾缕访麨椤案亍?,孔府家酒本身帶有“府”,推出“府藏”別出心裁但又順理成章,競品沒有這樣的天然優(yōu)勢,府藏具有更強的記憶點和區(qū)隔性。經(jīng)過反復的修改和調整,一款既符合孔府家酒的文化內涵,又能區(qū)隔于其他競品的“孔府家?府藏酒”誕生了??赘?府藏酒,定位于中高端,適宜于政務、商務消費,滿足了消費者需求的變遷,發(fā)展勢頭十分強勁,2008年,府藏酒取得了孔府家單品銷售額排行榜前三強的業(yè)績。
鞏固與拓展渠道
針對渠道建設不完善,經(jīng)銷商積極性普遍不高的現(xiàn)狀,我們提出“鞏固與拓展并舉”的方針,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大力完善銷售渠道。
首先,鞏固現(xiàn)有經(jīng)銷商。為了鞏固現(xiàn)有經(jīng)銷商,我們采用了情感營銷的方式,拜訪了一批重要客戶,對渠道利潤進行了重新合理分配,打消了其思想顧慮,一些騎墻的中小客戶也開始全心全意地與孔府家合作。經(jīng)此一役,孔府家的銷售渠道得以鞏固。
其次,連環(huán)出擊,全面招商。招商的最大難題在于招商人員和招商政策,對于前者,我們制定了周密的招商管理制度,并培訓出了有較高實戰(zhàn)水平的招商人員;對于后者,我們制定了專業(yè)的招商政策和招商手冊,迅速贏得了廣大經(jīng)銷商的關注;對于經(jīng)銷商最為頭痛的竄貨問題,我們制定了嚴格的市場管控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證了經(jīng)銷商的利益。在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招到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區(qū)域經(jīng)銷商,招商戰(zhàn)略的順利實現(xiàn),為孔府家酒的復興奠定了良好的渠道基礎。
從孔府“家”到“孔”府家
新白酒時代已經(jīng)到來,孔府家依然高舉“家文化”大旗,取得的市場效果越來越弱。針對此種狀況,凱納認為必須加以調整。
首先,時過境遷,“小家”文化難引共鳴??v觀當今白酒市場,部分強勢品牌也在大力宣揚“家文化”,比如金六福酒積極進行品牌延伸,努力向“家文化”靠攏,其“春節(jié)回家,金六福酒”的廣告語膾炙人口??赘以賯鞑ゼ椅幕?,很容易被競爭對手的信息所淹沒。
其次,“孔文化”才是品牌本源。白酒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載體,儒家文化又最能代表中國文化,中國酒文化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禮”和“德”,正是儒家哲學的核心,所以中國白酒是儒家思想的忠實傳播者,中國酒文化的實質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思想的發(fā)祥地在齊魯大地,作為魯酒領軍的孔府家酒就具備了一種得天獨厚的文化優(yōu)勢,這是其他白酒所無法比擬的。近年來,隨著中國的迅速崛起和構建和諧社會之大勢,儒家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得到重新確立,孔府家酒遇到了重大的發(fā)展機遇,生活在一個孔孟思想和儒家文化占主流的社會,只有順應主流文化才能不斷發(fā)揚光大。
最后,“禮儀文化”更能體現(xiàn)孔府家酒的文化內涵。為了更精準地表達孔府家酒的文化內涵,我們從寬泛而龐雜的“孔子大家文化”中選擇了一個更加具象、更能引起消費者共鳴,與孔府家酒聯(lián)系更加緊密的“小文化”――禮儀文化。自此,孔府家酒的品牌有了具有豐富內涵的全新定位:中國禮儀文化酒。
三大轉變,全面提升傳播效果
孔府家的傳播效果日趨微弱,主要原因在于傳播切入不當、定位不準、媒介組合不合理,為此我們進行了“三大轉變”,迅速扭轉了不利局面,全面提升了傳播效果。
一變:從“品牌切入”轉為“產(chǎn)品切人”??赘抑暗膫鞑ゲ呗允恰捌放魄腥搿保阋坏肚?,其實就孔府家的現(xiàn)實情況來看,還無法做到全面開花,只有將少數(shù)的資源集中投放在某一產(chǎn)品上才能夠使品牌聚焦,進而刺激消費者的感官,提升傳播的效果。綜合分析孔府家現(xiàn)有產(chǎn)品,我們最終選定了孔府家?府藏酒。事實證明了策略的正確性,府藏系列在2008年公司產(chǎn)品銷售排名中躍居前三名,整體銷售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孔府家-府藏酒拉動了整個產(chǎn)品的銷售。
二變:從傳播“小家文化”轉為傳播“禮儀文化”。從品牌切入之后,孔府家繼續(xù)傳播“小家文化”,上文已經(jīng)分析過,時過境遷,“小家文化”難引共鳴,且面臨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孔府家已經(jīng)不再適合去爭奪。我們需要逆向思維,回歸品牌本源,即“孔子大家文化”,準確點講,就是中國禮儀文化。
在確定了“中國禮儀文化酒”的定位之后,我們又特別針對孔府家?府藏酒提出了“重禮儀,敬尊者”的傳播口號,很好地詮釋了孔府家酒與儒家文化的淵源。后期,為進一步豐富品牌內涵,提升品牌價值,從而加強與消費者的心理溝通,我們重新醞釀了一個新的口號:孔府家?府藏酒――獻給最尊敬的人。
當一種產(chǎn)品的文化給消費者規(guī)定了場景的時候,這種文化就會變成一種力量,那就是我們企業(yè)追求的“銷售力”?!矮I給最尊敬的人”所體現(xiàn)出來的產(chǎn)品文化訴求(以敬為禮),拉近了產(chǎn)品與消費者心靈上的距離,暗示了消費者的消費場景,最終起到了推動消費的效果。
三變:從“天女散花式”傳播轉為“聚焦式”傳播。孔府家之前的傳播方式是“天女散花”式,即全國市場投放、多種媒介投放;接手孔府家之后,我們迅速調整傳播策略,轉為“聚焦式”傳播,即選擇山東、濟寧、曲阜等幾個核心市場,重點選擇報紙、戶外、終端等幾種性價比較高的傳播媒介,力圖以小成本撬動大市場。在建立、健全營銷渠道的基礎之上,我們根據(jù)市場實際情況推出一系列的營銷活動和公關活動,將傳播和營銷有機結合起來,捆綁造勢,保證了傳播效果的最大化。
妙手迭出,提高終端銷售力
針對終端乏力的不利局面,我們靈活出招,策劃了多輪促銷、公關、事件營銷活動,極大地拉動了終端銷售力。
攜手名校教師,慶50年,品文化酒,共巡文化圣地。2008年教師節(jié)臨近之際,已經(jīng)走過50年發(fā)展歷程的孔府家推出了“攜手上海名校教師,慶50年,品文化酒,共巡文化圣地”感念師恩大行動,以此來表達對教師的尊重與支持。還得到了國內知名報紙《環(huán)球時報》的協(xié)助?;顒犹岣吡丝赘业闹群兔雷u度,在同行中樹立了典范。
圣地祈福,“2009?首屆孔府家中國儒商文化之旅”影響深遠。為了使孔府家2009年的經(jīng)銷商大會不落俗套,并易于制造新的品牌傳播點,我們?yōu)榭赘也邉澚恕?009?首屆孔府家中國儒商文化之旅”大行動。2008年12月8日,數(shù)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儒商身著漢服,由孔府家步行至孔廟大成殿,共同朝拜圣人孔子。圣地祈?;顒游舜罅康难矍?,濟寧電視臺、曲阜電視臺、齊魯晚報等眾多媒體爭相報道,引起了巨大的社會效應。
尋找最尊敬的人。為提高孔府家?府藏酒的傳播力度,我們以“獻給最尊敬的人”為傳播方向,面向全國重點市場(山東、上海、廣東)征集以此為主題(“尋找最尊敬的人”)的文章,每半個月刊登一期征文活動的內容及畫面,不斷喚醒消費者內心深處對最尊敬的人的記憶,并提醒消費者積極參加活動。征文一經(jīng)投放,即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和廣泛的社會支持,經(jīng)此一役,孔府家?府藏酒更加深入人心,終端銷售額顯著提高。
側記:孔府家復興的啟示
啟示一:準確的市場定位
這里的“市場定位”,包括品牌定位、產(chǎn)品定位、傳播定位等諸多方面。在復興道路上,孔府家沒有盲目冒進,也沒有固步自封,而是立足于重點市場,從市場和企業(yè)實際出發(fā),圍繞著“中國禮儀文化酒”的產(chǎn)品定位,走一條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通過對孔府家品牌資源的合理利用,針對市場空白點,基于大眾層面,抓廣普人群,自下而上拓展。事實證明,企業(yè)的準確定位,為復興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啟示二:一切以消費者為核心
一家成功的企業(yè)必定是以消費者為核心,從而不斷創(chuàng)造價值的??赘胰鎲訌团d戰(zhàn)略后,完全從消費者出發(fā),在傳播上揚棄舊觀念、老套路,以一輪接一輪的營銷攻勢,整合聯(lián)動社會資源,將企業(yè)的市場行為延伸至消費者的社會生活,腳踏實地、真真切切地讓消費者體會到企業(yè)傳遞的價值??赘揖啤皵y手名校教師,慶50年,品文化酒,共巡文化圣地”等活動把握了消費人群的心理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