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9 05:36:21
導語:在速度教案的撰寫旅程中,學習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條寶貴的路徑,好期刊匯集了九篇優(yōu)秀范文,愿這些內(nèi)容能夠啟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引領您探索更多的創(chuàng)作可能。
三年級上 (選讀課文)
一、 預熱準備
1、 眼睛平視前方,盡量向四周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如門、窗、周圍的同學等)
2、 請你跟著老師小棍的運動方向做眼球運動
(分為順時針、逆時針,速度由慢逐漸變快)
3、 舒爾特表格游戲
(1) 老師任意報一數(shù)字,學生立刻指出。
(2) 視線集中在表格中心,靜心看表格,按順序找出25個數(shù)字。(師統(tǒng)一開始,每人自己計時,看誰又快又準)
二、 幾種速度方法訓練。
1、 組讀法訓練。
師指導:視線停留在整組字的中間部分,一行字為一個整體,眼??吹秸形淖?。
2、 閃視閱讀訓練。
三、 學習速讀課文《字典公公家里的爭吵》。
1、 快速默讀課文。
(1) 師指導:在安靜狀態(tài)下,運用眼睛和大腦進行默讀,避免唇讀及用手指讀等多余動作;
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二節(jié)——《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方案,教科書提供了兩個參考方案:(一)用懸吊重物的方法同時拉光滑水平面上的兩個小車,用刻度尺測量兩個小車在相同時間里通過的位移,其位移之比等于它們的加速度之比;(二)用懸吊重物的方法拉傾斜面上的一個小車,用打點計時器直接測量加速度。筆者教學時的實驗方案是這樣設計的:將兩個光電門安裝在距離為s的水平氣墊導軌上,讓滑塊在恒定水平拉力作用下從其中一個光電門處由靜止出發(fā)向另一個光電門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用數(shù)字毫秒計時器測出滑塊在兩個光電門之間運動的時間t,再根據(jù)s=■at■即可算出滑塊的加速度;滑塊的質量用天平稱量;滑塊所受外力的大小在誤差范圍內(nèi)近似等于拖動滑塊的“小重物”重力的大?。l件是“小重物”的質量要比滑塊的質量小很多)。
其具體操作分為三步:
一、控制物體(滑塊)的質量不變(M=0.60kg),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1.作出與F的函數(shù)圖像;
2.學生歸納實驗結論:在物體質量一定時,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
二、控制物體(滑塊)所受的外力不變(F=0.10N),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1.作出相應的函數(shù)圖像;
2.學生歸納實驗結論:在物體受到的作用力一定時,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質量成反比。
三、由學生根據(jù)一、二的結論歸納得出物體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質量成反比。
實驗方案反思:
教材提供的方案(一)中的“光滑水平面上”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本實驗方案用水平氣墊導軌等效替代光滑水平面,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技術革新,創(chuàng)造條件把實際問題模型化的一次科學觀、模型觀的思想教育。
該實驗方案的系統(tǒng)誤差主要源于實驗條件的控制??刂茥l件一:氣墊導軌的水平調(diào)節(jié);控制條件二:“小重物”的質量要比滑塊的質量小很多(一般要求滑塊的質量比“小重物”的質量至少大十倍以上)。
關鍵詞:小角度公鐵立交;大跨徑框架橋;結構計算;施工設計
1、概 述
1.1 概況
昆明市一安寧高速公路(以下簡稱昆安高速公路)在小河邊村附近與既有成昆鐵路相交,受條件限制高速公路以框架橋形式下穿既有鐵路,兩線交叉中心為公路里程樁號K27+396.23=成昆鐵路線K1073+274.64。兩線交角α=21°,由于下穿框架同時還要下穿老昆瑞國道、地方道路,以及即將修建的成昆鐵路2、3線,框架長度設計為290.54米。
1.2小河邊下穿框架采用的主要技術標準為:
(1)設計荷載:公路-Ⅰ級;鐵路:中-荷載。
(2)行車速度:公路100km/h;鐵路:施工期間保證60km/h。
(3)路面寬度:行車道寬2×15m,中高帶3.5m,路面標準路幅總寬33.50m。
(4)設計凈空:下穿框架箱內(nèi)凈高對于機動車道不小于5.5m。
1.3 設計確定的施工方案
穿過成昆鐵路的框架節(jié)段施工方案采用兩次架空方案。
(1)第一次架空成昆鐵路,設置臨時樁墩支撐在地基土中,將成昆鐵路用B便梁和臨時樁墩支撐通車,下穿隧道穿越鐵路處采用5×24米B型便粱,兩端采用縱橫工字鋼梁作為配跨梁架空線路。施工5、6、8、10、12、14號節(jié)段。在第一次架空階段,框架節(jié)段在施工期間不承擔成昆鐵路活載。
(2)第二次架空成昆鐵路。臨時樁墩支撐在已經(jīng)完工的6、8、10、12號節(jié)段頂板上,將成昆鐵路用B便梁由簡支梁通過螺栓連接進行體系轉換為連續(xù)梁并通過臨時樁墩支撐通車,施工7、9、11、13號節(jié)段。
施工計算重點考慮第二次架空施工階段。
2、結構設計
下穿框架總長290.54m,共分19個框架節(jié)段,設伸縮縫20道,節(jié)段布置為8×15m+12.5m+2×10m+12.5m+2×18.75m+17.5m+3×20m+10m,編號為1-19號節(jié)段,其中6-13節(jié)段頂上有成昆鐵路通過。下穿框架布置圖見圖Ⅰ-1至圖1.3,跨徑采用2×16.1m,頂板厚1.3m,底板厚1.5m,邊墻厚1.5m。中墻厚1.3m,框架總高12.3m,則框架頂面埋深0.85m,具體結構設計詳見圖1.2。下穿框架箱內(nèi)道路設_2.0%的排水坡,縱向設2.6%的路面縱坡。以路面縱向的排水坡至下穿框架外路及排水溝中自然排水。
框架采用鋼筋混凝土材料,頂板、底板ET層橫向主筋采用由28的HRB335鋼筋,鋼筋間距為0.1米;邊墻、中墻兩側豎向主筋采用φ28的HRB335鋼筋,鋼筋間距為0.1米;框架縱向鋼筋采用φ20的HRB335鋼筋,鋼筋間距為0.15米;頂板、底板剪力較大的端部均設置了相應的斜筋;整個框架中主筋及斜筋橫向均形成骨架。
3、計算內(nèi)容及計算參數(shù)
3.1 運營階段計算荷載
需考慮的荷載有:結構自重,鐵路二期恒載,公路二期恒載,混凝土收縮和徐變的影響,靜土壓力,列車豎向靜活載:分單線、雙線鐵路,均采用中一活載;公路豎向靜活載:采用公路一I級;列車制動力:汽車制動力;溫度變化的影響:按升、降溫20℃計算。
3.2 第二次架空施工階段計算荷載
需考慮的荷載有:結構自重;計算參數(shù)同成橋階段;靜土壓力;施工便梁自重及鐵路荷載等作用在結構上的豎向集中力。
4、小河邊下穿框架結構檢算
4.1 空間計算模型的建立
小河邊下穿框架采用框架橋,荷載呈空間分布,結構受力情況復雜,具有很強的空間效應,必須進行結構的空間分析。計算模型采用板單元模擬實橋,底板和邊墻施加彈性支撐,對于頂板、底板加腋部位,通過采用變厚度板單元模擬。
4.2 第二次架空施工階段的結構驗算
第二次架空施工階段荷載包括:結構自重、鐵路二期恒載、鐵路活載、公路二期恒載、混凝土收縮徐變效應、靜土壓力。
4.2.1 第二次架空施工階段(不設支撐)的結構變形
在不設萬能桿支撐的情況下,結構在第二次架空施工階段的最大豎向位移41mm。出現(xiàn)在12號節(jié)段跨中附近;框架跨徑方向的最大水平位移5.9mm,出現(xiàn)在12號節(jié)段頂面角點上;將x、Y、z三個方向的位移矢量合成為總位移,最大值為43mm,出現(xiàn)在12號節(jié)段跨中附近。若僅考慮框架自重作用,結構撓度為26mm,水平位移1.5mm。
4.2.2 第二次架空施工階段(不設支撐)的結構內(nèi)力
選取較不利的8號節(jié)段和12號節(jié)段加以計算。在不設支撐情況下,結構控制內(nèi)力綜合結果如下表:
4.2.3 第二次架空施工階段(不設支撐)的結構應力
經(jīng)過計算,在不設支撐的情況下,8號、12號節(jié)段頂板應力、邊墻和中墻的應力均不滿足《鐵路橋涵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TBl0002.3-2005)要求。其控制應力結果綜合如下表:
4.3.4 第二次架空施工階段(加設支撐)的結構變形
選取受力較不利的節(jié)段8、節(jié)段12為研究對象,在框架內(nèi)、枕木垛的正下方設置萬能桿件支撐后,結構在第二次架空施工階段的最大豎向位移32mm,出現(xiàn)在12號節(jié)段頂面右側角點上;框架跨徑方向的最大水平位移6mm,出現(xiàn)在12號節(jié)段左側角點上;將X、Y、Z三個方向的位移矢量合成為總位移,最大值為34mm,出現(xiàn)在12號節(jié)段頂面右側角點上。若僅考慮框架自重作用,結構撓度為24mm,水平位移1.1mm。
4.3.5 第二次架空施工階段(加設支撐)的結構內(nèi)力
選取較不利的8號節(jié)段和12號節(jié)段加以計算。在加設支撐情況下.由結構控制內(nèi)力綜合結果可見:頂板跨中部位、頂板對應中墻位置處彎矩較大;對于結構頂板和底板,加腋范圍彎矩都比跨內(nèi)等高度段的彎矩大;底板跨內(nèi)等高度段的彎矩比頂板跨內(nèi)等高度段的彎矩??;對于邊墻和中墻,節(jié)段中部的彎矩、軸力都較大。
4.3.6 第二次架空施工階段(加設支撐)的結構應力
8號節(jié)段、12號節(jié)段頂板、底板、邊墻和中墻加設支撐后控制應力計算綜合結果表明,各位置應力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4.4 單線鐵路運營階段的結構檢算
考慮四種荷載組合:即恒載;恒載+活載+制動力+升溫;恒載+活載+制動力+降溫;恒載+活載。
對于結構的頂板、底板通過組合計算,可得到各個截面在組合I至組合Ⅳ下的最大橫向彎矩,最大縱向彎矩和最大剪力。其中活載包括了列車豎向靜活載、公路豎向靜活載,共兩種活載類型,附加力包括了制動力、溫度升高作用和溫度降低作用。對于邊墻和中墻通過組合計算,可得到各處截面在組合I至組合Ⅳ下的最大軸力,最大彎矩和最大剪力。根據(jù)內(nèi)力情況,在單線鐵路運營階段荷載作用下,選取較不利的8號節(jié)段加以研究。
4.4.1 單線鐵路運營階段的結構變形
結構在單線鐵路運營階段荷載組合作用下的變形為:最大豎向位移29.7mm,出現(xiàn)在組合Ⅲ頂板跨中附近;最大水平位移6.7mm,出現(xiàn)在組合Ⅲ左墻距頂板約2.23m處;將x、Y、z三個方向的位移矢量合成為總移,控制值為30.2mm,出現(xiàn)在組合Ⅲ頂板跨中附近。
結構活載撓度在單線鐵路情況下為4.1mm,小于橋規(guī)限值16100/800=20.1mm;水平位移在單線情況下為0.5mm,小于橋規(guī)限值16100/4000=4.0mm。結構變形滿足橋規(guī)要求。
4.4.2 單線鐵路運營階段的結構內(nèi)力
8號節(jié)段的內(nèi)力計算結果表明:
對于結構頂板,頂板加腋范圍的彎矩都比跨內(nèi)等高度段的彎矩大。組合I和組合Ⅲ下橫向彎矩控制值均出現(xiàn)在頂板邊緣;對于結構底板,在組合Ⅲ下的橫向彎矩和縱向彎矩、組合Ⅳ下的剪力(均比其他組合下的對應內(nèi)力大。組合Ⅲ下橫向彎矩和縱向彎矩、組合Ⅳ下的剪力控制值均出現(xiàn)在底板對應中墻位置處;對于邊墻和中墻,組合Ⅲ下的彎矩、軸力都較大,彎矩控制值出現(xiàn)在中墻頂端,軸力控制值出現(xiàn)在中墻底端。
4.4.3 單線鐵路運營階段的結構應力
單線鐵路運營階段組合I、組合Ⅱ、組合Ⅲ、組合Ⅳ的結構應力計算表明,各種組合下,頂板、底板、中墻的應力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4.4.4 單線鐵路運營階段的結構裂縫寬度
單線鐵路運營結構主力加附加力作用下計算裂縫寬度最大值Wfl=0.159mm?!惰F路橋涵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TBl0002.3-2005)第5.2.7規(guī)定,主力加附加力作用時計算裂縫寬度容許值為Wf=0.18mm,結構計算裂縫寬度滿足規(guī)范要求。
4.5 雙線鐵路運營階段的結構檢算
雙線鐵路運營階段的結構檢算按單線鐵路運營階段的結構檢算的方法進行檢算,在此就不再論述。
4.6 計算小結
計算結果表明,在施工階段中第二次架空既有鐵路線路若不設萬能桿件支撐,框架頂板跨中部位、頂板對應中墻位置處彎矩較大;對于結構頂板和底板,加腋范圍彎矩都比跨內(nèi)等高度段的彎矩大;底板跨內(nèi)等高度段的彎矩比頂板跨內(nèi)等高度段的彎矩?。粚τ谶厜椭袎Γ?jié)段中部的彎矩、軸力都較大,從計算的結果來看,設計圖中結構尺寸及布筋情況在施工階段中第二次架空既有鐵路線路若不設萬能桿件支撐,其結構應力將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加設萬能桿件,同時施工中應采取可靠措施,保證萬能桿件將荷載傳遞到底板。
關鍵詞:震動速度;安全;混凝土
Abstract: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the blast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w concrete tensile strain distribution and the vibration velocity, combined with new concrete in different period of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ain were analyzed, and a theoretically determined the newly poured concrete blasting vibration speed calculation method. Through practice and by that, this method is safe and reliable.
Key words: vibration velocity; safety; concrete
中圖分類號:TV5文獻標識碼:A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當中,往往會出現(xiàn)爆破與混凝土并行施工的現(xiàn)象,工程爆破所產(chǎn)生的爆破震動往往會影響到其他的混凝土建筑,資料的研究表明,這種震動對于混凝土建筑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在施工過程當中嚴格控制爆破過程減少爆破震動對混凝土的影響已經(jīng)成為了工程建設的重點技術問題。
一、新澆筑混凝土爆破安全振動分析
1.允許拉應變值
現(xiàn)階段我們一般采用室內(nèi)試驗的方法來獲得混凝土的承受拉應變能力的極限,往往都是采用在準靜態(tài)條件下濕篩小試件的方式。但是這種方法并不是對于所有混凝土都適合,對于大壩所用的混凝土來說,因為在真實情況下大壩所用混凝土受動荷載的影響與試驗所測結果相差是很大的,在爆破震動所產(chǎn)生的荷載影響下,混凝土的允許拉應變還會受到養(yǎng)護條件、裂隙發(fā)展、加載速度和粒徑效應等影響。
(1)動載荷的影響:爆破時會產(chǎn)生強烈的動載荷,這促使大壩混凝土在動載荷的作用下隨著大壩基巖產(chǎn)生變形,并且呈現(xiàn)出動、靜兩種不同的性能。在這種情況下,新澆筑大壩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抗拉強度還有泊松比等參數(shù)都會發(fā)生變化,它們隨著新澆筑大壩混凝土的應變率的提高而增大,以10-4/s作為應變率起點,提高一個相應的數(shù)量級上述參數(shù)大約都會提高10%,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
(2)爆破所產(chǎn)生微裂隙:爆破間隙對拉應變有很大的影響,通過研究應變曲線可以發(fā)現(xiàn),當應變力處于40%~60%之間時,應變曲線基本呈直線狀,之后才慢慢地偏離,當荷載達到90%的時候,隨著曲線的平緩,彈性模量降低,此時表明混凝土試驗試件已經(jīng)出現(xiàn)細小裂痕,這些裂痕還不會很快的產(chǎn)生不良影響,但是在隨著拉應力參數(shù)的不斷改變,裂痕會逐漸變大,如果荷載始終處于70%~90%的話,那么試件將會損毀。通過這項試驗可以知道,微小縫隙對應變值的取值有很大影響,小試件極限應變值最好取75%。
2.爆破震動頻率對新澆筑混凝土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震動是向四面八方傳播的,隨著距離的增加,震動頻率會逐漸減小,并且爆破產(chǎn)生的震動頻率越高,那么震動持續(xù)時間會越短。據(jù)研究表明,在爆破負荷影響下,即使爆破質點的峰值震動頻率超過安全標準值,但卻并沒有對建筑結構造成破壞,這種現(xiàn)象是因為爆炸時的震動頻率與混凝土壩基的自身固有頻率相差較遠,在面對天然地震的時候,地震的質點震動頻率比較低,卻對壩基混凝土結構產(chǎn)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因此,在對混凝土的安全爆破震動速度確定的研究上,西方的一些國家都會把震動頻率對建筑結構的影響考慮其中。由此可見,如果想要更精確的更完善的掌握和確定混凝土安全爆破震動速度范圍,那么爆破所產(chǎn)生的震動頻率是不可忽略的一個因素。抓住這個因素不止對工程與工程之間的爆破震動影響有所幫助,對于大壩的抗地震方面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
二、新澆筑混凝土自身因素對于安全爆破震動速度確定所帶來的影響
1.當齡期發(fā)生變化時,混凝土自身的變化
混凝土是一種多材料混合而成的混合型材料,主要包括水和骨料,當將這些物質攪拌在一起的時候,其中會隨著物質的互相融合而產(chǎn)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這些變化的產(chǎn)生將骨料和所形成的水泥石有效的膠合在一起,其牢固程度與之前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造成這樣的變化其主要原因還是混凝土當中的水泥石在起著主要作用,水泥石主要是由膠體,混凝土中的游離水分晶體,殘余顆粒和氣孔構成的,這些物質在硬化的過程當中會產(chǎn)生不同的齡期,造成了構成水泥石組份之間所占比例的差異,對水泥石所具有的硬度造成直接影響,進而影響到新澆筑混凝土自身強度。由此可見,齡期的長短也是混凝土自身的影響因素之一。綜合以上的研究結果,目的就是為了找到混凝土隨著齡期的增長其自身極限應力的變化,進而找出混凝土的自身因素對于確定安全爆破速度具有哪些幫助和影響,下面我們根據(jù)以下的分析圖來看一下混凝土的拉應變的極限值隨著齡期等因素的變化情況,從而幫助安全爆破速度的進一步分析。下圖所描述的就是新澆筑混凝土自身拉應變極限值隨著自身的一些參數(shù)變化而發(fā)生改變的分析圖。
齡期
新澆筑混凝土拉應變極限值變化分析圖
通過分析圖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新澆筑混凝土的彈性模量還有質點峰值的震動速度都會隨著齡期的增長而不斷的增加。但是,當齡期達到7d的之后混凝土的各項參數(shù)都不會有大的改變了,并且因為外界因素介入,爆破安全震動速度的安全標準不會有大的改變。當然,現(xiàn)在的標準已經(jīng)可以滿足建筑應用的需要。經(jīng)過反復多次的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混凝土由于自身的水化作用和碳化作用會具有一定的自我愈合能力。通過對新澆筑混凝土的研究,當齡期在0.5d的時候,如果因爆破震動而產(chǎn)生嚴重的損傷,到28d齡期時,混凝土通過自身的水化作用會對震動產(chǎn)生的裂縫進行自我愈合,這樣大大減少了損傷對新澆混凝土安全的影響,因此,研究人員進行總結后得出結論,由于新澆筑混凝土的這種自我愈合的能力,可以適當?shù)奶岣咝聺仓炷猎缙诘陌踩普饎拥臉藴省?/p>
課程設置:個性化定制
適用范圍:高考生
課程特色:本課程立足基礎,立足高考,精準剖析考試大綱,重難點知識點深入精講,提高綜合解題能力;短期強化訓練;高效短板提升。
課程定位:高考物理提分課程
適用人群
1.渴望在短期內(nèi)快速提高物理成績的學生
2.希望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甚至滿分的學生
3.希望熟悉高考物理??伎键c及題型的學生
4.渴望提高高考物理應試技巧的學生
5.處于高考最后沖刺階段的學生
學習目標
1.短期內(nèi)快速提高物理成績,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甚至滿分。
2.熟悉高考??伎键c及題型,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及應對策略。
3.全面提高物理應試能力,掌握各種應試技巧。
課程特色
高考物理輔導培訓由學大教育專家教師指導,結合各年真題分析,作出考前沖刺指導,讓你高考物理復習高枕無憂,從容應對。
知識堂答疑
1、問同學,問老師,您在學習中的問題均可在第一時間通過網(wǎng)絡平臺進行提問;
2、可通過查看其它同學的提問,獲得學科相關常見問題及答案;
3、也可獲得專業(yè)老師的幫助和指導,通過問答互動,第一時間解決疑問。
海量學習資料
提供考試干貨,經(jīng)典練習題、備考資料、知識拓展資料、歷年真題,應有盡有,讓你的科目分數(shù)暢行無阻;
特色專項邊學邊練課程
練真題、做模擬、功專項、減量增效,針對性更強;及時鞏固,注重復習效果提升;
解決方案
我們不是普通的課程,我們是解決方案。四步復習,按部就班,興趣學習,不再偏科。
1、高分內(nèi)功打好基礎,厚積薄發(fā)
2、一輪強化、初涉重點,穩(wěn)扎穩(wěn)打
3、在招點撥,題型介入,先人一步
4、二輪沖刺,決戰(zhàn)難點,勝者為王
馬鞍山學大教育寒假輔導一對一咨詢熱線:400-001-9911轉分機66198
【課程具體介紹】
學習目標
1、綜合新課標大綱的要求強化課程,全面精講高一語文必備知識點。
2、全面了解高一階段的語文復習方法。
3、全面掌握語文學習技巧。
海量學習資料
提供考試干貨,經(jīng)典練習題、備考資料、知識拓展資料、歷年真題,應有盡有,讓你的科目分數(shù)暢行無阻
特色專項 邊學邊練課程
練真題、做模擬、功專項、減量增效,針對性更強;及時鞏固,注重復習效果提升;
馬鞍山學大教育寒假輔導一對一咨詢熱線:400-001-9911轉分機66198
解決方案
我們不是普通的課程,我們是解決方案。四步復習,按部就班,興趣學習,不再偏科。
1、高分內(nèi)功打好基礎,厚積薄發(fā)
2、一輪強化、初涉重點,穩(wěn)扎穩(wěn)打
3、在招點撥,題型介入,先人一步
4、二輪沖刺,決戰(zhàn)難點,勝者為王
為什么選擇學大教育
馬鞍山學大教育寒假輔導一對一咨詢熱線:400-001-9911轉分機66198
產(chǎn)品特色:
1 特別關注:網(wǎng)絡課程+電話答疑+網(wǎng)絡家教,全程十大專業(yè)輔導體系,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一對一的服務;
2 名師伴讀:講、例、練、看、聽5位一體;
3 方法突破:夯實基礎、雙基固化、能力提升3級遞進;
4 考點突破:精準揭示真題命題規(guī)律和趨勢;
5 典例導思:獨創(chuàng)解題思維模板;
6 講練結合: 高清視頻課程輔以經(jīng)典同步試題;
7 狀元輔導:名校狀元為學員量身定制個性化學習計劃,督促學期情況,根據(jù)學員時間、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10次輔導,每次講解一小時,每個學科有不同的輔導老師,真正實現(xiàn)一對一的服務。
一對一輔導模式特色
學大教育一對一輔導模式是一個孩子一套教學方案,一個孩子一個教學團隊。
學大教育一對一輔導是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性格特點進行因材施教的輔導,補習薄弱的學科或知識點,有的放矢所以提分更快!
學大教育一對一輔導可以使孩子更加集中精神學習,掌握更優(yōu)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更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效率更高,提分更多。
學大教育一對一輔導為孩子提供靈活的上課時間,孩子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時間靈活安排上課時間,學習更方便、更合理。
學大教育一對一輔導可以由孩子和家長挑選適合自己的、自己滿意的老師,這樣師生配合更默契,有助于更快提分。
學大教育一對一輔導注重每一個提分細節(jié),全面助力孩子成績提升;孩子隨時可在學大輔導中心上自習課,并且可以得到各科輔導老師的答疑,各科老師 全程陪讀,提分更快速。
學大教育一對一輔導的每一個輔導團隊的唯一目標都是幫助孩子快速成長,幫助孩子在考試中提分更多,學大每一個輔導團隊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孩子決勝中、高考。
首先,能節(jié)省時間。傳統(tǒng)教案寫在本上,課本上有的內(nèi)容仍需搬到教案上,把教案寫在書上后只需用符號標出來就行了,這樣就能節(jié)省好多時間。
其次,能方便教學。把教案寫在本上,教學時既要想著課本又要想著教案,難免分心;把教案寫在書上,只需拿著書就行了,這就避免了分心。
(山東省定陶縣第1中學劉玉真)
對beside是形容詞的質疑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起點英語第三冊教科書生詞表226頁Moduel 4 Unit 1中,beside一詞的詞類標注為形容詞。而在28頁課文中,這一詞出現(xiàn)在“The river was clean and there were many old trees beside the river”這一句子中。我們都知道,形容詞在修飾名詞的時候,如名詞前有冠詞,形容詞應放在冠詞的后面。而介詞卻要放在冠詞的前面。在這句話中,beside放在了冠詞的前面,而不是后面,顯然在這里應是介詞,而不是形容詞。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新英漢辭典》和商務印書館與牛津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牛津高級英漢雙解辭典》里,都認為beside一詞只有介詞詞性,而沒有形容詞詞性。也就是說beside只有介詞一種詞性,根本就不是一個兼類詞。
在英語中,一個詞屬于哪種詞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詞在句子中的使用情況,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對于詞類標錯的詞要及時給予糾正,以免誤導學生。
(富??h富海中學鞏遵成)
注射器在化學實驗中的用途
為了測定變質的燒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設計了如右圖所示的裝置。如果在反應的開始、結束時使用注射器反復地排送氣體,實驗效果就會非常明顯、清晰。實驗步驟為: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稱取一定質量的干燥的燒堿樣品放入廣口瓶中,分液漏斗中加入適量的稀硫酸,準確稱量裝置F的質量,連好裝置。
③關閉彈簧夾3,打開彈簧夾1和彈簧夾2。反復推拉注射器。
④關閉彈簧夾1和彈簧夾2,打開彈簧夾3,然后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開關,讓稀硫酸逐滴滴入樣品中,直到不再產(chǎn)生氣泡為止。
⑤打開彈簧夾1,立即不斷反復推拉注射器。
⑥再稱裝置F質量,根據(jù)CO2的質量來計算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
可見:步驟③反復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排盡裝置中的CO2,以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而步驟⑤反復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使生成的CO2充分被F中的試劑吸收。
(重慶市綦江縣古南中學 李世權)
跳高運動員為什么要助跑?
跳高運動員能騰起越過橫桿,靠的是助跑的慣性和起跳蹬地的支撐反作用力。由于慣性的方向是水平向前的,而支撐反作用力是垂直(或近似垂直)向上的,所以起跳后的身體重心沿著一個拋物線軌跡運動。這個拋物線軌跡的高度,取決于起跳時騰起初速度和騰起角度的大小,也就是說,騰起初速度和騰起角度是增加跳高高度的關鍵。一般說來,應該盡可能增大這兩項數(shù)值。最大騰起角為90度。
然而,由于跳高不是單純的垂直向上運動,越過橫桿還必須有一個向前的力量,而且還須充分利用水平速度來增大騰起初速度,因此,騰起角應小于90度。至于騰起初速度,則和運動員的素質和技術的熟練程度密切相關。騰起初速度越大,跳得就越高。當騰起角一定時,騰起初速度是起決定作用的。
(摘自《教師博客》)
怎樣開展10分鐘演講
演講時機:一般在一堂課開始,也可以在一堂課結束之前,視情況確定。
演講人員:全班所有學生。
演講順序:以座位順序而不以學號為序。一般來說學號是按學生成績的好壞依次排列的,座位是以學生個子高矮為依據(jù)安排的。以座位為序進行演講,可以打消成績落后演講者的自卑心理,利于演講者正常水平的發(fā)揮,亦有助于評價時不以成績論英雄,使評價更趨客觀、公正、合理。一天一人演講,直至全班全部演講完畢。
演講內(nèi)容:古今中外名人軼事、自然界中感人肺腑的事例等。
演講要求:講清人物事跡或自然界中動植物的具體情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并用一兩句話總結出自己由此受到的啟發(fā)和教育。
演講程序:演講者演講(5分鐘左右),學生自由評論。評論角度:寫――看粉筆字的大小、工整度、清晰度和力度;說――聲音響亮程度、口齒清晰度、普通話標準度;態(tài)――臉色、手腳、神態(tài)的自然程度;事――看所講內(nèi)容是否完整,是否精當;悟--聽到這次演講后聽者的感悟或疑問。前4項評論演講者的表現(xiàn),后一項聽者談感受(3分鐘左右)。教師評價:教師對演講者和評價者作出綜合評價(2分鐘左右)。
(江蘇省通州市劉橋中學姜秀琴)
萬用表使用“巧記”
我們知道,測量電阻兩端的電壓用電壓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用電流表,另外還有粗測電阻的歐姆表。為了使用方便,現(xiàn)實中常將這三種表組合在一起,這就是萬用表,它是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測量儀表。
萬用表表頭內(nèi)部結構比較復雜,對于其原理,學生很容易掌握,但電源部分學生則易于混淆,多數(shù)學生都是機械地識記――“紅表筆接正極,黑表筆接負極”。但并沒有理解其實質,這一敘述是指用萬用表測電壓或電流時,紅表筆接電源的正極,黑表筆接電源的負極。學生都知道,當用萬用表的歐姆檔測電阻或判斷二極管的正負極時,需將待測電阻或二極管與外電路斷開,這里用到的是萬用表的內(nèi)部電路,“紅正、黑負”這一結論是否還成立呢?恰恰相反,這時紅表筆與萬用表內(nèi)部電路電源的負極相連,而黑表筆與內(nèi)部電源的正極相連,如果再用“紅正,黑負”這一規(guī)律去判斷,將會出現(xiàn)錯誤性的結論。通過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是用萬用表測電壓、電流這些物理量,還是用其測電阻、二極管等元器件,只需記住電流始終是“從紅表筆流入,從黑表筆流出”這一統(tǒng)一規(guī)律就會帶著學生走出誤區(qū)。同時歐姆檔內(nèi)部電路也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不必再死記硬背“紅正,黑負”這一有約束性的結論,避免給學生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生成點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容易把教學過程當作一種理想狀態(tài)來設計,不允許出現(xiàn)任何偏差,上課是執(zhí)行教案的過程,教師的任務就是努力引導學生,直至得出預定答案。因而教師為設計教案絞盡腦汁,力求盡善盡美。然而,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的推進,這樣的教案在課堂教學中似乎已經(jīng)不那么管用了。即使是一些被認為是經(jīng)典的教案,在實施過程中也會常?!翱ぁ?,教學效果也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者過分拘泥于靜態(tài)教案的預設而忽視動態(tài)生成。要改變這種不利于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我們就應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點來引領我們的課堂教學。
葉讕教授說:課堂教學被看作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jīng)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前及以后的多方面發(fā)展和成長。課堂學習是學生活動的載體,是他們生命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生本身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有著自己的經(jīng)驗、背景,知識、思維、靈感、興趣參與課堂教學,并成為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豐富性、復雜性和多變性。
一、教師快捷反應
即使在充分備課的情況下,一節(jié)課在演繹的過程中也有很多可變的因素,學生的一個提問,一個提醒,一個值得深思的回答,一個靈動的閃念,都有可能打斷原有的教學進程,這需要授課者一方面作出積極的反應,對課堂作出適時恰當?shù)恼{(diào)整,又要隨機應變的作出處理和解答,由此更高層面的互動便產(chǎn)生了。
二、重視課堂觀察
課堂觀察是教師獲得實踐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教師在特定的情境中用以了解學生、調(diào)控教學進程以動態(tài)生成教學資源、分析教學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學與學習行為的基本途徑。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課堂觀察:
1.觀察學生的認知能力。在這方面要著重觀察了解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語言表達是否連貫流暢,回答問題的速度和準確性,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否跟上教師的思路等等。
2.觀察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在這方面,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中舉手發(fā)言的次數(shù)、學習的速度、作業(yè)完成情況以及聽課的專注程度等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否積極,注意力是否集中,這些信息對教師控制課堂是十分有用的。
3.觀察學生的情緒表現(xiàn)。這方面著重觀察學生在回答問題或到黑板練習時是否膽怯、恐懼,對學習活動是否焦慮或不耐煩。另外,還可觀察學生的穿著、儀容、攜帶的物品、課桌上下擺放的東西,乃至教室內(nèi)外突然發(fā)生的情境等。教師的課堂觀察具有即時性、選擇性和多元化的特點。課堂觀察是捕捉課堂動態(tài)生成資源的重要途徑。一個課堂觀察能力強的教師能夠大致對教學的難易程度、教學速度是否適當作出判斷,同時對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xiàn)作到心中有數(shù)。
三、抓住課堂亮點
課堂上學生學習的頓悟、靈感的萌發(fā)、瞬間的創(chuàng)造都是課堂的亮點,都是生成動態(tài)課堂的寶貴資源。教師要利用自己的智慧敏于捕捉。如在教學certain一詞時,我先講解了certain的用法,然后要求學生用certain造句。當體育委員說It is certain that we will have a P.E class this Friday時,我突然想到我們班的體育老師生病請假一月,這段時間的體育課改由班主任組織學生在教室自習。我曾對這些渴望上體育課的同學們許諾說:如果我們班在“每月班級量化管理”周評中奪得紅旗,本周五可上體育課。這種懸賞還真的激勵他們奪得了紅旗。于是我故意說Why are you certain of it?體育委員接著說Because we have won the flag.我便抓住這個契機,鼓勵同學們造出了下面的句:I am certain that you must appreciate us. We will be certain to perform better if we have a P.E class every week.當有位學生追問Are you certain to agree with what Li Yang said?(Li Yang是我們班的體育委員)我便馬上回答說certainly.由于在課堂上及時捕獲住了學生思想的閃光點,生成了高效有趣的課堂。
四、善待教學尷尬
【關鍵詞】新課標;英語教案設計;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142.28 【文章標識碼】D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04-0018-02
眾所周知,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實施前必須的準備工作,而教案的設計又是其中的關鍵部分,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新課程背景下,英語教案的設計要突破傳統(tǒng)側重知識重點和難點的講解、測練題的選取和教學步驟的安排,呼喚關注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的統(tǒng)一,使學生“在雙基、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都得到發(fā)展”。新課程呼喚與之相應的英語教案設計。因此,筆者認為,新課程英語教案設計應體現(xiàn)以下策略:
一、靈活開發(fā)校本資源,豐富英語教案設計的內(nèi)涵
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管理,讓學校自主開發(fā)一部分課程。因此,開發(fā)校本課程的責任就責無旁貸地落在第一線教師的身上。既然是校本課程,則要與學校的資源相結合,突顯其特色。教師結合校本資源備課,須以學校為本,離開學校這個特定的環(huán)境,則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英語教案的設計應體現(xiàn)如下幾個方面:
(1)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傳統(tǒng)的英語教案設計,較少關注與學習教材有關的知識和心理岡索, 以及教材對學生能力的要求,較重教學步驟的設計,粗放學生。相較傳統(tǒng),新課程的英語教案設計應張揚學生的主體作用,既要考慮學生生理和心理特征,也要依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態(tài)度、學習方式和班級學習氛同等因素,設計英語教案,有的放矢地教育學生。
(2)整合信息技術。教學媒體引入英語教案設計,無疑使英語教案設計更加豐富多彩,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一大特色。教師在引人信息媒體整合英語教案時,要了解這些教學設備的操作及其運用水平,結合自己運用教育技術的能力,整合視聽技術,力避運用教育技術容易走向的誤區(qū),設計豐富多彩的英語教案,活潑課堂。比如在課堂教學中穿插播放英語原版片或真實的語言資料,讓學生從視、聽覺上感受真實的語境,效果更佳。
(3)有效利用硬環(huán)境,延伸課堂,發(fā)散教學。新課程的教學突破了原來的封閉狀態(tài),呼喚多維的、開放的教學模式,這就使得課堂教學不再受限于教室。英語教案的設計也要體現(xiàn)這點。教師應將學校的場、館、處室等引入英語教案,甚至輻射發(fā)散到校外的點面,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充實教學。
二、整合教材原有知識,挖掘隱性信息,擴大知識面
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就是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地講授完教材,側重點不外乎知識重點、難點以及考點,同時安排學生完成相關的課外作業(yè)。他們沒有考慮教材的潛在信息,也容易忽略學生的心智特點和能力。順應這種理念就衍生出一言堂的“填鴨式”教學,教師沒有給學生留出“自留地”以供其自我發(fā)展、自我創(chuàng)新。新課程的設計突其顯性內(nèi)容的同時張揚隱性信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校本資源加以開發(fā)利用,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健康人格的塑造。為此,教師要勇于在英語教案設計中與新教材進行重構對話,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生理和心理特點、思維特征、學習態(tài)度等,以教材為范本,大膽創(chuàng)新,對其進行加工,通過取舍、補充、替換或拓展,創(chuàng)設情景,設計英語教案,以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教師如能根據(jù)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在英語教案中大膽地突破教材的限制,對其進行二次加工,自編、自導英語教案,輔以自設測練題,則既可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又開闊學生視野,引發(fā)學生想象力,增長智慧,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例如:筆者在每次對話課后都會設計要求高于書本的情景對話,讓學生結合并靈活運用書本知識,發(fā)揮想象力,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能力,又增強了他們的成就感。
三、增強師生互動對話,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tǒng)的英語教案設計較為單一、線性,教師較為側重英語教案步驟的編寫,而新課程更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體驗知識,完善人格。根據(jù)我國新課程的三個發(fā)展(為了全體學生的發(fā)展,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轉變理念,摒棄教師本位主義,直接與學生全面對話,突破單純的知識灌輸,在英語教案設計中以學生為中心,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各種學習活動中體驗學習。在與新教材進行對話的前提下,教師在設計英語教案時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情景,這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注意力,吸引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參與,體驗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生成能力。教師在英語教案的設計中應服務學生,側重學生,構設引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導火線”,促使學生解放自我,挑戰(zhàn)教師,敢于與教師就知識發(fā)生碰撞,發(fā)表不同意見,提出獨到見解。英語教案設計中要強調(diào)學生互動因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研究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通過學習,促進知識、技能的生成,又交流情感,共同提升,和諧發(fā)展。例如,英語教師本著“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的理念,認真研讀教材,在英語教案設計中力爭把時間交給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融人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參與各種聽、說、讀、寫活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體驗知識,“鞏固擴大基礎知識,發(fā)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在口頭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并獲得一定的自學能力,為繼續(xù)學習英語切實打好基礎”。
四、加強學科間知識的聯(lián)系,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卷,試題的設置不但考查學生本學科知識,而且考查學生對其它學科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且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反觀以往的教學,教師常會將本學科獨立于其它學科之外,這就造成了學生思維片面、實踐能力不足、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新課改力圖突破這一不足,強調(diào)新課程的交叉性和綜合性,呼喚不同學科間的交叉融合,互相補充,凸顯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經(jīng)驗的結合,在尊重學科差異的前提下,加強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促使各學科共同服務于新課改總體目標的實現(xiàn)。為此,教師在設計英語教案時,應既體現(xiàn)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生成,又關注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時為學生將來所從事的工作做準備。新課程基于單元所設置教學內(nèi)容,很好地體現(xiàn)了跨學科學習的設計。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案中既要基于本學科知識又要打破學科界限,延伸本學科知識,交叉、融匯和結合語文、數(shù)學、英語、政治、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知識,設備貼近生活且切合學生實際的素材,例如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地球與環(huán)境、生命科學、能源與人類環(huán)境、信息技術、人文與科學、社會與文化、健康與生活、藝術與人生等,將其滲透于本學科的課堂教學、測練題、課外活動中,使學生既掌握本學科的知識,又吸收應用其它學科的知識和理念,同時了解相關知識的新成就、新發(fā)展,為以后學習生活夯實基礎。教師在英語教案中將學科內(nèi)容與其它學科整合時,不要牽強附會知識,簡單堆砌,而應緊緊圍繞單元主題,有機鏈接其它學科內(nèi)容,以立體化形式進行知識融合、呈現(xiàn),這樣就可構成以單元為中心,綜合性內(nèi)容為輻射的教學模塊,從而整體優(yōu)化單元教學。
五、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整合方案,大力提高英語教案質量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新課程的一個特征就是實現(xiàn)課程與教育技術的整合。教師在設計英語教案時,要變革傳統(tǒng)英語教案那種單一、側重教學步驟的做法,改單純的漢字模塊為圖像、文字、聲音的組合,將學科知識色香味美地呈現(xiàn)在課堂上,溝通學科問的聯(lián)系,使學生健康成長。在聚會為主題的公開課上,筆者一開始就用投影播放了美國人的結婚聚會片段,同時在課上引出了許多不同的聚會,從而使學生在聽課時積極調(diào)動各個器官,全身心投入學習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正是信息技術的介入,為教師的備課提供了種類繁多的信息,既豐富了教材的顯形內(nèi)容,又有利于開發(fā)新課程的隱性信息,將時間隔阻知識鮮活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得英語教案設計更具血肉,更生動活潑。
可以這樣說,教育實習是檢驗大學成績的開卷考試。如何在這次開卷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給自己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呢?“機會只會眷顧有準備的人”,為了在這次的開卷考試中取得一個讓自己滿意的成績,我在實習前做了大量的充分準備。
一、暑期實踐
1、下鄉(xiāng)支教
七月中旬,我跟隨班里的隊伍到雷州三下鄉(xiāng)支教,以副班主任的身份收獲了另一番的體驗。在下鄉(xiāng)過程中,我體會到作為一個班主任,不僅要親自進行科目的教學工作,協(xié)助各科班主任做好班級教學工作,更要時刻關注班里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做好開導、建議工作,同時我也有的時間和機會親近學生,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需求和渴望,為實習期間迅速打開學生心門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同時也為我的實習工作奠定了一些基礎。
2、中學見習
大三第二學期,我到廣州市113中學聽了初一老師所上的數(shù)學課并協(xié)助老師進行課后作業(yè)修改工作。我明白了課堂教學需要課前充分準備。從理解教材到設計教學、從課堂教學到課外的作業(yè)查漏補缺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一絲不茍的努力。而且,針對不同學情,如何講授教材中的內(nèi)容也需把握恰當。重點要突出,難點要突破:有些知識只需口頭帶過,不必詳究。
二、實習前的準備
1、購買必要的教學資源,全面?zhèn)湔n
暑假期間,我前往廣州購書中心購買了初中《5年中考3年模擬》,高中《教材完全解讀》等數(shù)學資料,以及下載了數(shù)學必修1的電子教材以及相關的教師教案、學生學案在全面熟悉教材、準備教案的同時,我也通過一些高考題的聯(lián)系不斷強化自己的解題思路,提高自己的解題速度。
2、搜集備課資源,開始進行教學設計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從網(wǎng)上搜索優(yōu)秀的教案和課件,結合自己閱讀教材的體會,初步形成自己的教案,并制作了相應的課件。
3、努力備好“五個一”資料
目前,我已經(jīng)寫好了《指數(shù)函數(shù)及其性質》一節(jié)的教案并做好了相關的ppt課件,也準備了主題為“吃一塹,長一智”以及“價值大拍賣”班會主題課方案和“趣味數(shù)學”的第二課堂活動方案。同時,也開始總結自己在實習前所作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