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777亚洲妇女,色吧亚洲日本,亚洲少妇视频

拜年祝福詞

時間:2022-04-22 15:12:33

導(dǎo)語:在拜年祝福詞的撰寫旅程中,學(xué)習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條寶貴的路徑,好期刊匯集了九篇優(yōu)秀范文,愿這些內(nèi)容能夠啟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引領(lǐng)您探索更多的創(chuàng)作可能。

拜年祝福詞

第1篇

今年拜年,業(yè)務(wù)員小賈遇到了一件尷尬事:把別人發(fā)給他的署名拜年短信,在未看完的情況下,直接轉(zhuǎn)發(fā)給了公司領(lǐng)導(dǎo)。有問卷調(diào)查顯示,有五成網(wǎng)友拜年短信不是自己寫的,六成網(wǎng)友看到復(fù)制短信感到厭煩。

時下,短信拜年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在收到信息的同時發(fā)現(xiàn),復(fù)制、群發(fā),不分對象地“天女散花”,讓一些原本內(nèi)容不錯的短信在翻來覆去的傳播中變得索然無味。不僅沒有給人帶來快樂和驚喜,相反卻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負擔。因為收到這樣的短信之后還要考慮是否要回復(fù),而怎樣回復(fù)就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說實話,我是很反對短信拜年的,一開始還有新鮮感,后來發(fā)的都是差不多內(nèi)容,覺得沒有新意了?!毙堈J為,除非是那種覺得很搞笑的,她會轉(zhuǎn)發(fā)給自己的幾個好朋友,其他的則不會一通亂發(fā),否則失去了誠意?,F(xiàn)在大家依賴網(wǎng)絡(luò)、依賴手機,拜年短信多是抄襲,缺的恰恰就是誠意。所以,偶爾收到原創(chuàng)短信,會很感動。

誠然,短信拜年相比以往的上門拜年、電話拜年,剛開始還有些新鮮,但是,隨著短信潮的襲來,許多人的耐心和好奇心漸漸消失了,節(jié)日短信就成了一份負擔,短信拜年漸漸成了人們眼中的“雞肋”。

節(jié)日短信祝福“程式化”

每逢節(jié)假日,祝福短信就會聲聲不斷地出現(xiàn)在手機上,成了人們生活中頗為重要的一餐,但這些短信的內(nèi)容卻幾乎是一個模子做出來的,內(nèi)容相似,手法雷同,應(yīng)時對景,詞采華麗,初看都感覺很精彩,甚至很佩服編發(fā)短信人出眾的才華。但架不住你轉(zhuǎn)過來他轉(zhuǎn)過去,一條短信在手機上出現(xiàn)好多次,于是就感覺到了這不過是應(yīng)付差事的空話和套話。因為大家轉(zhuǎn)的都是通訊公司統(tǒng)一編發(fā)的短信,實際上在轉(zhuǎn)到你手里的時候已經(jīng)變成了垃圾短信,這就使許多人對節(jié)日的短信感到反感,甚至失望。由于這些雷同的短信像公文被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缺乏個性,缺乏真誠,于是祝福隨之成了一種累贅。這種熱鬧的、接連不斷的短信不再給人們帶來快樂和幸福,相反卻成了感情日益淡漠的表現(xiàn),可以說有一些人是靠短信以維護脆弱的人際關(guān)系的。

很多人表示,在過年的這一天,祝福和拜年的短信并不需要多花哨,往往幾個字,一句貼心的話就能讓接受者感動。大四學(xué)生小趙剛找到一份工作,沒能回老家過年,一個好友給他發(fā)了一條短信,說:“哥們兒,過年加班悠著點,我們都很想你!”小趙說,他一個人走在上班的路上,收到短信的時候,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流下來了。這條短信,他讀了一遍又一遍。

其實,節(jié)日收到的祝福短信,不在乎數(shù)量,最主要的是,短信內(nèi)容雷同,沒有新意,感受不到節(jié)日的默默溫情。如果收到的短信都是發(fā)送者內(nèi)心想說的,即時沒有“批量化生產(chǎn)”的短信華麗,但接受者又豈會感受不到樸實語言背后感情的深厚呢?“工業(yè)化”復(fù)制讓短信趨于雷同

雷同短信很多都是網(wǎng)絡(luò)提供商專門請們編寫節(jié)日祝福短信,通過運營商向用戶強行發(fā)送,每到節(jié)日之前,這些為各種節(jié)日度身定制的短信便一轉(zhuǎn)十,十轉(zhuǎn)百地到了你的手機上,使得人們收到的祝福短信大多“似曾相識”。

當朋友們互送短信達到時,祝福短信接二連三地來,許多人根本沒有時間去仔細挑選回復(fù)內(nèi)容,為圖方便,并能及時回復(fù),索性把別人發(fā)送的祝福短信借花獻佛,雷同短信也就成了常事。

科技改變生活。但當科技的手段沖淡了人們的情感,人們又該如何應(yīng)對呢?春節(jié)算是過完了。可這一年內(nèi)的節(jié)日還多著呢。在追求高效快速的生活節(jié)奏下,人們追求的是快速便捷,發(fā)短信傳遞祝福就是如此。如今,節(jié)日短信有很大的市場,特別是在網(wǎng)絡(luò)上,里面現(xiàn)成的節(jié)日祝福短信是取之不盡的。據(jù)悉,一些網(wǎng)站還具有群發(fā)功能,一條短信可以在一秒鐘內(nèi)傳遞給數(shù)十人。當“祝福短信”進入“工業(yè)化”復(fù)制階段,意味著短信能承載的特殊情感將被大大削弱,變成一種僵硬的、虛偽的禮尚往來。

原創(chuàng)的短信祝福才是真誠祝福

作為一種便捷的通信方式,短信改變了許多人的交流習慣,但短信只是一種工具,替代不了情感的交流。雷同短信、群發(fā)短信的長期存在踐踏了情感交流,加上通信套餐大量贈送短信使人們頗為厭倦,回復(fù)也成了一利,負擔。

在超市工作的杜小姐告訴記者,她的手機在春節(jié)期間收到的拜年短信幾乎天天爆滿,以致這種“批發(fā)的祝?!庇绊懙饺粘I?。她苦惱地告訴記者,面對“公式化的拷貝短信”,她覺得“祝?!弊屗呀?jīng)麻木了?!鞍菽甓绦哦伎熳屓藢徝榔诹耍覍幵缸屟劬η屐o些”。反之,在節(jié)日期間,自己用心編寫每一條短信,發(fā)給每一個朋友,那完全是一種不一樣的效果。

第2篇

【關(guān)鍵詞】新年;寒暄語;賀年卡;文化

寒暄語作為人們交流的一種手段,是人際交往的劑,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新年寒暄語則是指人們相互拜年時所用的語句。包括口頭用語和書面用語。口頭用語是人們在碰面時互為打招呼用的語句,而書面用語則特指賀年卡上的語句。本文將以書面用語為中心,結(jié)合中日兩國新年的文化背景,對兩國的新年寒暄語進行全面、透徹的分析。

一、中日兩國的新年

1、中國的新年

中國的新年,指的是農(nóng)歷的正月,稱作春節(jié)。對中國人來說,這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新年的風俗多種多樣,人們會在自己家的門框上貼“春聯(lián)”,或是在門的正中間貼一個倒寫的“?!弊?,寓意“福會來到”。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當然,大人們會給小孩壓歲錢。大年初一,人們通常會早起,穿上準備好的新衣,出門拜年。

新年拜年,從大年初一開始。人們和碰見的人互相問候。一般會說“新年好”、“新年快樂”、“恭喜恭喜新年好”、“恭喜恭喜新年快樂”等。如果是對生意人,會說“恭喜發(fā)財”,祝福他們生意興榮,財源廣進。此外,給長輩拜年時會說“身體健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的,祈愿他們健康長壽。人們也會根據(jù)年份天干的不同,來問候,如“龍年好”。

除了口頭問候,人們還會相互贈送賀年卡。但這些年,贈送賀卡的人逐漸減少了。與此相對的,利用短信進行拜年的人卻在不斷增加。短信息拜年,是個時興便捷的表達問候的方式。比如:“新年快樂!愿你月月賺錢,天天開心,時時快樂,分分精彩,秒秒幸福!”

2、日本的新年

與中國不同的是,寄送賀年卡這種方式在日本還是非常流行。賀年卡用來表達對他人平日幫助的感激之情。平均一人會寄40張以上。另外,在1月1日那一天統(tǒng)一寄出,是日本特有的習俗。

3、中日兩國賀年卡的異同點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兩國賀卡在寒暄內(nèi)容、文學(xué)特色、以及所表現(xiàn)出的文化方面,具有相同的特點。兩國賀卡在內(nèi)容上,都是以新年的感謝、祝福之辭為主;在文學(xué)特色上,都會引用具有本國特色的古代詩歌;而且,都體現(xiàn)出了兩國重視禮儀的文化。但是,在語言句式上,卻有所不同。中國的賀卡用詞豐富、句型多變、采用多種修辭手法;而日本的較為單一,有固定的語句。

三、中日兩國新年寒暄語不同的文化原因

1、中國的“個性”文化

現(xiàn)代中國人的意識和語言心理越來越受到國際的影響,“自我意識”不斷強化,而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的影響力也在不斷下降。這樣,中國人在說話的時候比較注重事實,會清楚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自己的主張。因此,中國的寒暄語就比較豐富,多種多樣。

2、日本的“謙遜”文化

第3篇

2、點起溫馨火爐,照亮光明前途;舉起甜美紅酒,喝下平安幸福;唱出美好祝福,踏出健康舞步;邁著輕盈腳步,送出牛年祝福;祝你家庭和睦,牛年一展鴻圖!

3、送走舊年的時候,也送走一年的陰郁,迎來牛年的時候,也迎來新的希望。給您拜年啦!

4、金鼠辭舊歲,金牛報春時,我攜全家以及秘書安南,保鏢普京,管家布萊爾,司機布什等向你致以節(jié)日的問候:祝新年快樂,玩得開心!

5、新年祝福,翻遍辭典,短信編纂,啥詞炫爛,能潤心田;唯有一詞,億人喜歡,牛字首選,福祿壽喜全!哈哈!牛來了,家家鞭炮燃,神州大團圓!

第4篇

如描寫“敬神”禮俗中祭灶風俗的有:“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范成大《祭灶詞》)。掃塵風俗的有:“茅舍春回事事歡,屋塵收拾號除殘”(蔡云《吳Q》)。描寫除夕夜通宵不寐,把燭迎新的有:“故節(jié)當歌守,新年把燭迎。冬氛戀虬箭,春色候雞鳴”(杜審言《除夜有懷》)。描寫正月初一的慶賀場面和禮儀的有:“一片彩霞迎曙日,萬條紅燭動春天。稱觴山色和元氣,端冕爐香疊瑞煙”(楊巨源《元日呈李逢吉舍人》)。清代孔尚任在《甲午元旦》中也寫道:“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生動細致地描述了新年來臨的場景,

古時人們?nèi)挤疟竦哪康氖球?qū)除邪魔鬼怪,辟邪祈福,迎神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尤??偘研绿覔Q舊符”(王安石的《元日》),雖只短短四句,城鎮(zhèn)鄉(xiāng)村燃放爆竹、飲屠蘇酒、更換桃符的節(jié)日氣氛已躍然紙上。

新年是人們表達美好愿望的機會,人們會拜年致賀詞,貼春聯(lián)、“?!弊?、年畫等。宋代王十朋在《元日》中寫道:“元旦年年見,天涯意故長”“弟兄互拜處,歸去顧成行”,描寫出兄弟們互相拜年、共賀新歲的情景。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在過年時,曾親制賀卡,御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此后,這一形式便迅速在民間普及。宋代時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即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即承放飛帖之用。到了明、清時期,“飛帖拜年”非常流行,如明代文征明在《拜年》詩中寫道:“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因漂泊在外、客居他鄉(xiāng)在除夕不能回家與親友團聚的游子,則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如唐代白居易在《除夜》中寫道:“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劉長卿在《新年作》中寫道:“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這些詩都流露出詩人的思親懷鄉(xiāng),渴望團聚的心情。

唐代孟浩然在辭舊歲時,祈禱明年五谷豐登,他在《田家元日》中寫道:“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nóng)。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反映了農(nóng)家的新年氣象,也反映出詩人“無祿尚憂農(nóng)”的讀書人的高尚品格。唐代史青在《除夕》中寫道:“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勉勵人們要自始至終抓緊時間做好應(yīng)做的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過去的一年所為,沒做好的要在來年做好,不要讓志向抱負付諸東流。

第5篇

孝感

孝感位于江漢平原,但節(jié)令習俗與鄂東北大部分地區(qū)基本一致,卻也獨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后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家中來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jié),糍粑發(fā)裂?!卑菽暌话惆莸匠跞?、初四為止。

這里的人們還有以初一這天聽到的飛禽叫聲來判斷新年的生產(chǎn)情況的習俗。五更鳥先叫就宜于養(yǎng)鴨;鵲先鳴宜于養(yǎng)雞;天亮時麻雀噪飛就是豐年;人們還認為初一聽到狗群吠不是好兆頭。

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會招財進寶

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不動火,飯菜都預(yù)先弄熟,稱為“壓歲”。初三才開始挑水,并在井池邊燒紙錢說是“買水”。門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燒掉,俗諺說:“初三燒了門神紙,各人尋生理?!毙履暌潦?,舉筆寫字時,在過去要先用紅紙寫一幅“新正舉動蛇筆,萬事大吉利”的話貼在墻上。

正月十五是春節(jié)的,鑼鼓敲得震天響,沒有鑼鼓或鑼鼓少的時候,人們把鐵罐子也當成鑼鼓敲。所以孝感民間有“正月半敲鐵罐”的俗語。

龍燈會是孝感民間正月十五節(jié)慶活動的中心。人們一般從初八開始扎龍,還扎獅子、彩船、竹馬、高蹺、平臺等樣式。正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樂,唱各種彩詞。采蓮船走村串戶,見到什么人家就唱什么詞,例如“老者添壽、少者安寧、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豐登、鹿鶴同春、七星轉(zhuǎn)斗、八仙臨門、久久富貴、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語。

元宵之夜,孝感當?shù)剡€流傳著請七姐、問年成和乞巧的習俗。七姐當?shù)亟凶鰪埰呓?,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她最心靈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陽境內(nèi)(今孝感)有一年輕人姓董名永,因家貧無錢安葬死去的父親,只得賣身為奴。七姐深受感動,私下天庭與董永結(jié)百年之好,在大槐樹下成就姻緣??上ё髅饺说拇蠡睒湟粫r高興,把“百年好合”說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六姐只有百日緣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織出了10匹錦絹贖出了董永,準備整治家園恩愛白頭。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宮,七姐不得不忍痛飛去。她的織布?;闪孙w梭石,織機留在了人間,人們在夜深人靜時仍能聽到“咔喳、咔喳”的織機聲。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著盛裝的姑娘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還要詢問年成好壞、吉兇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鵝蛋形狀,讓孕婦燒“鵝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第6篇

漫天雪花飄飄,迎來了新年,讓久違的心靈相聚吧,新年快樂!愿我的祝福能融化寒冬,溫暖你的心靈。--一個愛你的人。

我小時過年,有一大群小孩子提著紙燈籠,各家亂轉(zhuǎn),回來的時候,口袋里裝滿了好吃的。但愿你也有這樣美好的回憶!

新年問好辦事處處順生活步步高彩票期期中好運天天交打牌場場勝口味頓頓好越活越年輕越長越俊俏家里出黃金墻上長鈔票。

送走舊年的時候,也送走一年的陰郁,迎來新春的時候,也迎來新的希望。給您拜年啦!

春風洋溢你;家人關(guān)心你;愛情滋潤你;朋友忠于你;我這兒祝福你;幸運之星永遠照著你。衷心祝福你:新春快樂!

猴年希望我是今年第一個給你送來祝福的人,作為知己我只有打心底里對你說一句:愿你所有的愿望都能成功!

謝謝你一年來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愿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團結(jié)開拓,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

xx年運程零時的鐘聲響徹天涯,新年的列車準時出發(fā)。它馱去一個難忘的歲月,迎來了又一度火紅的年華。祝新年快樂!

歲末甫至,福氣東來,鴻運通天。否極泰來時重申鯤鵬之志,惜時勤業(yè)中,展軍無限風采。祝新年吉祥!

xx年運程雖然年年都是新年舊祝詞,雖然己不知說了多少遍,但雖是舊詞卻有新意,感覺也會不一樣的。祝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xx年運程年月在我們身邊流過,許多的人和事逐漸淡忘,而你卻永遠在我心上,因你讓我的世界再不一樣,祝福你有一個不一樣的新年。

新春的鐘聲不停地敲,我的祝福不停地送。千言祝福一句話:新春快樂,祥瑞新年!

新年好!給您拜年了!過去的一年我們合作得都很愉快,謝謝您的關(guān)照,祝您春節(jié)快樂!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真心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快樂、身體健康,愿您所有的夢想都能在新年得以實現(xiàn)。

又是一年春來到,祝福滿天飄,飄到你、也飄到我,恭賀新禧!新春愉快!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又是一年美好的開始,又是一段幸福的時光,又一次真誠地祝福你:過年好!

我已經(jīng)把我的祝福放在365朵花苞中,它們每天開放一朵,每天給你美好的祝福。

值此新春佳節(jié)之際,祝您及家人幸福吉祥身體健康,樂馳千里馬,更上一層樓!

漫天雪花飄飄,迎來了新年,讓久違的心靈相聚吧,我深深地祝福你:新年快樂!愿我的祝福能融化寒冬,溫暖你的心靈。

我最親愛的朋友:在這新年里祝愿上帝保佑您!觀音菩薩護住您!財神抱住您!愛神射住您!食神吻住您!

新年、新事、新開始、新起點、定有新的收獲,祝朋友們事事如意,歲歲平安,精神愉快,春節(jié)好。

新年好!新年到,好事全到了!祝您及全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吉祥如意!

祝新年行大運!仕途步步高升、萬事勝意!麻雀得心應(yīng)手、財源廣進!身體棒、吃飯香、睡覺安,合家幸福,恭喜發(fā)財!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三羊開泰送吉祥,五福臨門財源茂。恭祝新春快樂,幸福安康!!

祝你猴年:大名鼎鼎,大吉大利,大紅大紫,大顯身手,大炮而紅,大鳴驚人,大馬當先!

祝:新年吉祥前程似錦吉星高照財運亨通合家歡樂飛黃騰達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幸福美滿美夢連連!

春風洋溢著你,家人關(guān)心你,愛滋潤著你,財神系著你,朋友忠于你,我這祝福你,幸運之星永遠照著你。

無驚無險,又是一年,新年來臨,衷心祝愿,銀行存款,只增不減,美好未來,努力今天,人生目標,一直向錢!

新年辭舊歲,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開始,有新的收獲,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祝你新的一年致富踏上萬寶路,事業(yè)登上紅塔山,情人塞過阿詩瑪,財源遍布大中華。

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財源滾滾,艷福多多,妻妾成群,兒孫滿堂。東摸西吻淺,左擁右抱美人笑,羨煞韋小寶妒壞西門慶。

有些事并不因時光流逝而褪去,有些人不因不常見面而忘記,記憶里你是我永遠的朋友。迎新之際,恭祝事業(yè)蒸蒸日上。

新春快樂!萬事大吉!合家歡樂!財源廣進!吉祥如意!花開富貴!金玉滿堂!福祿壽禧!恭喜發(fā)財!

祝你在新的一年里:事業(yè)正當午,身體壯如虎,金錢不勝數(shù),干活不辛苦,悠閑像老鼠,浪漫似樂譜,快樂非你莫屬!

新春佳節(jié)到,向你問個好;身體倍健康,心情特別好;好運天天交,口味頓頓妙;家里出黃金,墻上長鈔票。

第7篇

春 聯(lián)

春節(jié)期間,地方民間風俗,家家戶戶張貼春聯(lián)。這個習俗,至少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相傳華夏族的首領(lǐng)黃帝,要各家各戶在自家門口立下兩個桃木神像,在門相上懸掛葦子編的繩索,在內(nèi)門上畫老虎,以此來鎮(zhèn)邪,嚇跑鬼怪,求得來年的幸福。漢代以后,門旁的桃木神像逐漸演變、簡化為桃木板,這就是“桃符”。

到五代十國時,后蜀皇帝孟昶,在除夕時,叫人在兩塊桃木板上刻了兩句詩:“新年納余慶,佳節(jié)號長春”。這便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副春聯(lián),也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對聯(lián)。由于桃木是紅色的,以后便被紅色的紙代替,演變成今日的形式。

春聯(lián)總是貼在最醒目的地方,開始貼在農(nóng)家的大門上,這是一家人的臉面,一定要選用吉祥的內(nèi)容,符合本家實際情況的語言來表達對未來生活追求的良好愿望。

剪紙和窗花

窗花,是有各種顏色、各種圖案的民間剪紙藝術(shù)品,始于中國農(nóng)村。這種富有民族特色

的民間風俗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據(jù)考證,從商代開始就有人用金銀箔、皮革或絲織品制作裝飾品。西漢時,人們用麻纖

維造紙,傳說漢武帝的寵妃李氏去世后,皇帝思念不已,于是請術(shù)士用麻紙剪了李妃的影像

為其招魂,這大概是最早的剪紙。

后來,蔡倫發(fā)明了造紙,大量剪紙作品開始出現(xiàn),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

民間年畫

在我國廣大農(nóng)村的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在房舍之中張貼年畫,把房內(nèi)布置得色彩繽紛,同時又充滿情趣。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民間藝術(shù),早在東漢、六朝時就已存在了。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這幅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間流傳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親的吉日良辰,人們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間,算是送給鼠新郎的禮物,以祈求來年五谷豐登。有些老奶奶在臨睡前常逗孩子說:“快把鞋藏好,別讓老鼠偷走當花轎了?!贝嗽捈丛从诖?。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jù)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么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zāi)于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yōu)榱硕惚苣戢F,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guān)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

拜年

第8篇

帶孩子了解春節(jié)習俗

春節(jié)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有一些傳統(tǒng)的習俗,比如放鞭炮、購年貨、貼對聯(lián),貼年畫、發(fā)壓歲錢、拜年、包餃子、吃年夜飯等,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解這些習俗,讓孩子對春節(jié)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大掃除:家家戶戶為了除去舊年的晦氣,迎接新年,把屋內(nèi)打掃得干干凈凈。

辦年貨:過年必備的用品及食品,也是過年最重要的買賣事。

蒸年糕:除夕夜,俗稱“年三十”,是每年農(nóng)歷的最后一天,這時候家家戶戶都忙著蒸年糕。年糕有吉祥的寓意,象征年年高升。

年夜飯:除夕夜,祭拜祖先后,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飯,表示全家團圓。而當晚的菜肴中,魚不能吃光,要有剩余,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

壓歲錢:又稱“過年錢”、“封紅包”,廣東一帶稱為“利市”。吃過年夜飯,長輩會發(fā)壓歲錢給晚輩,讓大家討個吉利。

守歲:除夕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整夜不眠,祈求雙親長壽,又稱“長壽夜”。

放爆竹:“爆竹聲聲除舊歲”,爆竹一響,表示舊年已經(jīng)過去了,新的一年來了。

穿新衣、新鞋:從衣帽到鞋襪都是全新的,意思是萬象更新。對小孩子而言,這是一件特別興奮的事。

祭祖、祀神:是春節(jié)第一天早上要做的事情。祈求能保佑信眾和子孫平安。

包餃子:新年的頭一餐吃餃子,餃子形狀好像古代較大的金銀錠元寶,吃餃子有招財進寶的意思。如果吃到餃子內(nèi)有錢幣,表示新的一年會發(fā)財。

拜年:年初一,家家戶戶到親友家“拜年”,大家見面互相恭賀,說“恭喜發(fā)財!”祝福對方在新的一年,事事順利、身體健康。

賞花燈:在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那天,有賞花燈和猜燈謎的活動,非常熱鬧。

舞龍:又名“耍龍燈”、“龍燈舞”,在中國已流傳很久。是每逢喜慶節(jié)日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舞獅:也叫“耍獅子”、“獅子舞”。人們認為獅子有驅(qū)邪避鬼,鎮(zhèn)宅招福的本領(lǐng)。每逢春節(jié)便敲鑼打鼓,到每家每戶,舞獅拜年,有吉祥的意思。中國人喜歡熱鬧,這民間習俗又可增加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和孩子一起動手迎新年

春節(jié)前,家家戶戶都有打掃衛(wèi)生、收拾房間的習慣,父母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收拾自己的故事書等等,既能讓孩子感受節(jié)日的習俗,也能讓孩子體驗勞動的樂趣。除此之外,父母還可以帶孩子一起去購年貨、貼年畫、制作燈籠、包餃子等等,讓孩子感受過年的喜慶氣氛。

小貼士:一起制作新年燈籠

準備材料:

紙盒(如牛奶盒等立方體的盒子,圓盒更佳)、彩色透明塑料紙、泡沫板、繩子,蠟燭等。

制作步驟:

1.在盒子四周挖個口,形狀可以自己定義,如菱形、圓形、星形等等。

2.接著再用透明塑料紙包裹一下挖下來的孔,塑料紙顏色可以自定義,既然是新年,建議大家用充滿濃濃年味的大紅色塑料紙,這樣既可以使燈光具有喜慶效果,又可以防風。

3.然后在盒子里面放上一個蠟燭。你可以先在盒內(nèi)底部放一個與盒底面積相同的泡沫板,將蠟燭插在泡沫板上固定在上面,防止蠟燭倒。

4.最后用繩子栓在盒子頂部,找跟小棍棒挑起來即可。

新年燈籠做好啦,家長和孩子一起制作的過程可是春節(jié)里最愉快的一件事哦!

與孩子一起活動和游戲

平時工作太忙,家長很少有時間和孩子一起購物、做家務(wù)或玩游戲,春節(jié)假期時間較長,家長可以隨機安排時間陪同孩子活動或游戲。

小貼士:適合家長與孩子一起做的活動和游戲

和孩子一起購置年貨。購置年貨前,請孩子一起參與討論,做決定時也聽聽他的意見,并盡量采納孩子的合理建議。家長可以請孩子和你一起擬訂購物清單,看看過年需要采購哪些日用品;請孩子執(zhí)筆記下要買的東西,然后全家一同出去購買;購物后請孩子算算帳,讓他了解一個家庭有哪些主要開支。

和孩子一起給親戚朋友電話拜年。讓孩子自己選擇一位與他不住在一起的親戚,給他打電話拜年。家長可以事先和孩子討論通話內(nèi)容,幫助孩子練習如何向他們問候、拜年及回答別人的問候語等等。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把拜年問候等變成親子互動的小游戲,孩子們會急切地盼望與父母一問一答的。

和孩子一起看一部動畫電影。利用春節(jié)長假,抽時間和孩子看一部經(jīng)典的動畫電影,記得看完要引導(dǎo)孩子敘述電影情節(jié),并講述自己從電影中收獲到了什么。

和孩子一起玩“瘋狂造句”的游戲。一個人隨意說出3個互不相干的字或詞語,讓對方造句,而句子中必須包含那3個字或詞。這個游戲也適合全家老少一起玩,比比誰的想象力更豐富;造不出句子的人可以被罰表演節(jié)目或講故事。

第9篇

藏歷年是藏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的新年,在拉薩地區(qū)人們從藏歷十二月就要開始有計劃、有步驟地準備年貨。除了購置年貨,婦女需要精心制作“卡賽”,一種酥油炸成的面食,分為耳朵形、蝴蝶形、條形、方形、圓形等各種形狀,涂以顏料,裹以砂糖,既是裝飾神案的藝術(shù)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卡賽”的品種花色常常成為女主人勤勞、智慧和熱情的象征,在節(jié)日里分外引人注目。

另外,家家戶戶還要制作一個名叫“切瑪”的五谷斗,即在繪有彩色花紋的木盒左右分別盛放炒麥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還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種子,使其在新年時節(jié)長出一、二寸長的青苗?!扒鞋敗焙望溍绻┓钤谏癜刚?,祈禱來年五谷豐登。

除夕前兩天屋內(nèi)外要進行大掃除,擺新卡墊,貼新年畫。年二十九晚飯前在灶房正中墻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微”。在大門上用石灰粉畫上象征永恒吉祥的符號,表示人壽糧豐,歲歲平安。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擺好各種食品,為了使節(jié)日期間有充足、豐富的食品,在這天晚上,全家人要忙碌到深夜。

到初一這天,將青苗、油子、羊頭、五谷斗等擺于佛龕茶幾上,預(yù)祝新的一年人壽糧豐。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婦便從河里背回“吉祥水”,然后喚醒全家人,按輩排位坐定,長輩端來五谷斗每人先抓幾粒,向天拋去,表示祭神,然后依次抓一點送進嘴里。此后長輩按次序?!霸鞯吕铡保槿缫猓?,后輩回賀“扎西德勒彭松措”(吉祥如意,功德圓滿)。儀式完畢后,便吃麥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參果,接著互敬青稞酒。初一一般禁止掃地,不準說不吉利的話,互不走訪做客。

初二親友之間相互登門拜年祝賀,互贈哈達。男女老少都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見面互道“扎西德勒”“節(jié)日愉快”,此活動持續(xù)三五天。藏歷新年期間,在廣場或空曠的草地上,大家圍成圈兒跳鍋莊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鈸、鑼等樂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為節(jié)、歡歌而和,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整個地區(qū)沉浸在歡樂、喜慶、祥和的節(jié)日氣氛之中。在城鄉(xiāng)演唱藏戲,跳鍋莊和弦子舞。在牧區(qū),牧民們點燃篝火,通宵達旦地盡情歌舞。民間還進行角力、投擲、拔河、賽馬、射箭等活動。

白節(jié)

白節(jié)(白月,查干薩日)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jié)日,是蒙古族的“春節(jié)”,相當于漢族春節(jié)的年節(jié),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guān),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蒙古族的節(jié)日時間與漢族春節(jié)時間大致相符。比特翁(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拜祭,敬奶茶,敬酒。

農(nóng)歷正月在蒙語中稱為“查干薩日”(意為白月)。蒙古族崇尚白色,稱歲首正月為“白月”,故稱正月初一春節(jié)為“白節(jié)”。它又稱席尼吉勒,意為新年、春節(jié)。

蒙古族人在白月時要把蒙古包頂換成白色。臘月三十日晚上,全家穿上節(jié)日盛裝,歡聚一堂,拜賀新年,徹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燒香拜佛,然后晚輩向家長獻哈達、敬酒、禮拜。初一凌晨,全家要在門外向日出的方向磕頭、拜天,人們身著節(jié)日盛裝,手提銀壺奶茶,揣著美食,來到敖包前將供品擲進點燃的火堆里,然后叩頭祈求風調(diào)雨順。之后開始家庭內(nèi)部拜年,先是晚輩向長者問安跪拜,然后由長者祝福晚輩幸福長壽。拜年時,晚輩要衣帽端正,手捧哈達。

在家庭拜年結(jié)束之后幾天里,才是牧民之間的互拜。每到一家,要以同行者的年齡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時,牧民們一般要獻上一兩首頌辭或頌歌,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結(jié)束。

整個白月期間,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紛紛騎上駿馬,帶上嶄新的哈達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戶給各浩特(定居點)的親友、家長拜年。不過現(xiàn)在,草原上看到的更多的是騎摩托車或開吉普車的男女青年。拜年的路途,是青年男女賽馬、追逐、嬉戲的絕好機會。

過去蒙古族人要在春節(jié)舉行祭火活動,燃燒的火焰象征著新年幸運吉祥。每家祭火的日期和方式也不同。“哈日楚戶”(貧戶)一般在臘月二十三日祭火,而“臺吉”(貴族)在臘月二十四日祭火。戶主帶領(lǐng)家人穿好禮服跪在正門處的墊子上,把用油網(wǎng)包好的羊胸骨奉獻給火神。有的地方圣火點燃后三天不熄,三天中不許遷場,不許在圣火上烤腳。但是現(xiàn)在祭火活動已很少舉行了,偶爾在草原旅游點和喜慶的日子,會點一堆篝火助興。

潑水節(jié)

潑水節(jié)是傣族的新年,相當于公歷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xù)3至7天。潑水節(jié)也是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qū)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傣族潑水節(jié)又名“浴佛節(jié)”,傣語稱為“比邁”(意思為新年)。

潑水節(jié)來臨時,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jié)日里食用。

潑水節(jié)歷時3至7天:第一天為“麥日”,類似于農(nóng)歷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衛(wèi)生,準備年飯和節(jié)間的劃龍舟、放高升(傣族人自制竹煙火,常夜晚燃放)、放孔明燈、文藝表演等各種活動。

在節(jié)日里,清早人們就要采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也是祈求神靈保佑人們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霸》稹蓖戤叄w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

潑水也有講究,分文潑和武潑。文潑是比較傳統(tǒng)的方式,用木盆裝滿清水,再用枝椏沾著水輕輕潑在別人身上。傣家人到井里取來干凈的水,事先會盛放一些鮮花諸如緬桂花等,讓水有香味,然后到寺廟里去"賧佛",之后再用這些帶有芳香的水給佛像清洗身上的灰塵,之后大家互相用小樹枝(諸如九里香樹枝)蘸取小盆里的香花水,首先向德高或年長者身上輕輕灑去,再互相幫助向自己想要祝福的人身上灑去。武潑則是指用木盆裝滿水,把一盆直接全部潑出去。在潑水節(jié)中誰被潑的水越多,象征著該年誰最幸福,也蘊含了傣族人民希望彼此平安幸福的寓意。

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后一年,故為“空日”,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潔之水消災(zāi)免難,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jù)稱此麥帕雅晚瑪?shù)挠㈧`帶著新歷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這天,常常會舉行賽龍舟。當天,穿著節(jié)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江上停泊著披綠掛彩的龍船,船上坐著數(shù)十名精壯的水手,號令一響,整裝待發(fā)的龍船像箭一般往前飛去,頓時整條江上,鼓聲、鑼聲、號子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聲聲相應(yīng),節(jié)日的氣氛在這里達到了。

特懋克節(jié)

特懋克節(jié),是基諾族最隆重、最盛大的節(jié)日。由于節(jié)期在開春之初,又是全民族同時舉慶,所以基諾族群眾把這個節(jié)日視為辭舊迎新的年節(jié)。

特懋克,是基諾語,它的本意是“打大鐵”,最初的特懋克節(jié)是打鐵節(jié),它是基諾族人民為紀念鐵器的創(chuàng)制及使用而舉行的節(jié)慶。從前的特懋克節(jié)以村寨為單位進行,節(jié)期由各村寨的長老“卓巴”決定,因此節(jié)期并不統(tǒng)一,但節(jié)日活動內(nèi)容大體一致。準備過節(jié)時,全寨住戶共同按份湊錢,買好一頭水牛,供節(jié)日期間開展剽?;顒邮褂?。節(jié)日來臨時,長老要組織群眾上山挖一次竹鼠,把挖到的竹鼠獻給寨內(nèi)的鐵匠,以此表達人們對鐵器創(chuàng)制人的敬慕與紀念。

由于特懋克節(jié)在基諾族中影響較深,并已相沿成俗,加之節(jié)期在冬末春初等因素,西雙版納州人大常委會于1988年將其正式定為基諾族的年節(jié),決定在每年公歷2月6日至8日開展慶?;顒?。到時,基諾族人民統(tǒng)一在鄉(xiāng)駐地舉行慶?;顒樱型庥慰?、各民族代表也云集在基諾山,觀看大鼓舞、剽牛、踩高蹺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慶祝活動,并和基諾族群眾一起演唱歌曲,表演舞蹈節(jié)目,和基諾族人民一起歡度佳節(jié)。

節(jié)日活動一般要開展二天。第一天清晨,長老用力敲擊那只曾經(jīng)為基諾族保留過人種的大鼓,發(fā)出節(jié)日活動開始的信號。之后,穿戴一新的男女老少,奔下竹樓涌向剽牛場。長老面對待剽的水牛誦念一段剽牛詞,然后便指揮人們剽牛。手握竹剽的男子爭相舉剽投向牢牢拴住的水牛,要剽到竹剽扎入牛體,有鮮血流出,人們才歡呼雀躍地收剽宰牛分肉。牛宰好以后,要首先割出七份分給卓巴、巴糯、卓色、色糯、可補、補糯、奶奴七位稱為“七老”的頭人,然后再按所湊的錢均分成份,分給寨內(nèi)各戶。這天,人們還要宰豬殺雞,備辦酒宴,歡度節(jié)日。

中午,各戶家長要帶上自家準備的酒、肉和菜肴,到卓巴家參加祭大鼓。祭大鼓時,鼓前的桌子上要擺上雞毛、鐵錘、鐵鉗、姜、芋頭、雞冠花、金蓋花等。卓巴、巴糯、卓色、色糯、可補、補糯、奶奴七老依次而坐,念祝詞后,卓巴敲響大鼓,并帶領(lǐng)大家跳大鼓舞,唱迎新辭舊歌。傍晚,寨中七老相約到各家祝賀,分別與寨內(nèi)群眾進晚餐。夜里,人們又云集在卓巴家聽歌手們唱送舊迎新歌、生產(chǎn)生活歌。男女青年在卓巴的竹樓附近載歌載舞,唱達通宵,舞至達旦。

次日七老和寨內(nèi)鐵匠及他的徒弟,在群眾的簇擁下到卓色家舉行打鐵儀式,寓意打好新刀、新斧準備投入春耕。儀式結(jié)束之后,人們便訪友赴宴,開展打秋千、打陀螺、丟包、踩高蹺等文體活動,盡情娛樂。

仡佬年

農(nóng)歷三月初三,是仡佬族的春節(jié)。屆時族人要準備雞、酒、肉、飯等敬奉山神或秧苗土地,認為敬了這些神就會清吉平安。供品用過以后,就在山上或寨門前聚食。這天,大家團聚在一起,共同祈禱祖宗、山神保佑諸事如意、五谷豐登。又因清明節(jié)常在三月初左右,這樣兩個節(jié)一起過,所以將這一天定為仡佬年,并一直流傳下來。

每年這天吃過早飯后,仡家的男女老少,都要身著嶄新的民族服裝,攜帶著仡佬族特有的五管蘆笙等民族樂器和篾雞蛋(用竹篾編成并用棉花等填充的實心小球)等民族體育器械,以及酒肉飯菜,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埋葬有老祖先墳塋的草坪上。

人到齊后,由本族中的首領(lǐng)點放鞭炮和鳴放火銃,表示過年開始。接著人們便自由組合,開始進行各種文娛活動。首先跳蘆笙舞,以后對歌,然后進行各種體育活動,打篾蛋球,蕩秋千等。當盡情玩樂到下午兩點左右,人們才集中在老祖先墳前祭祖。祭祀時長輩在前,小輩在后,由首領(lǐng)將帶來的10只活雞(公雞5只,母雞5只,每年輪流由10戶人家?guī)恚⑺?,以血滴入酒中灑地祭奠祖先。祭奠時要用民族語言歌頌祖先“開荒辟草”的功績,祈求祖先保佑子孫多福多壽。

祭祖完畢,接著人們又按長幼次序轉(zhuǎn)移到草坪上,面對山林,敬奉山神和“秧苗土地”。用民族語言祈求山神和“秧苗土地”庇佑仡佬族人民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祭祀完畢后,便開始吃年飯。祭祀結(jié)束,人們就地置灶架起三只大鐵鍋,其一用于燉祭祖用的十只雞;其二混放著各家?guī)У牟耍Q為做"百家菜";其三混放著各家?guī)淼娘?,叫?百家飯"。吃年飯時,根據(jù)人數(shù)分成若干桌,不論年紀大小,只要輩份相同的便坐在一桌。每桌十人,按輩份在草坪上圍蹲成圓圈,輩份高的坐在前排,輩份矮的坐在后排,有幾輩人就擺幾排。每桌用木盆舀一盆雞湯和一盆菜放在圓圈正中,每人互敬一杯酒后即開始吃年飯。吃完年飯后才各自回家。另外,在過節(jié)前家家戶戶都要打一個很大的糯米粑粑,放在簸箕里或木盤中供奉,初三才能享用。過年后,春耕開始。

月半節(jié)

農(nóng)歷七月的月半節(jié)是土家族(恩施自治州)、苗族(恩施自治州)、瑤族人民的重要節(jié)日(相當于春節(jié))?!澳晷≡掳氪?,神鬼也歇三天駕?!边@俗諺說的就是鄂西土家月半節(jié)。在鄂西土家地區(qū),月半節(jié)是最大的節(jié)日,比過年還要隆重。而且月半節(jié)的時間很長,從農(nóng)歷的七月初一到十五均叫月半節(jié)。月半節(jié)又叫鬼節(jié)。據(jù)先人們傳說,農(nóng)歷七月初一到十五新老亡人的靈魂都要回家探望親人。七月初一,廟里開始撞鐘,以召喚那些新老亡人和孤魂野鬼。初五備酒醴,燒香紙,迎接亡人。初七為放河燈,各家各戶事前用紙糊篾扎做成彩燈,燈底涂上桐油,放于清江河中。同時拋“鬼粑”于江中。初十則為迎接老亡人。

月半節(jié)里,出嫁的姑娘們要穿上最好的衣服,攜帶夫君和子女高高興興地回到娘家,與親人們團聚,吃幾天母親親手做的飯菜,同親人們敘說分別后的情況,講講收成,一起燒香紙,祭祖宗,迎亡人,沉浸在融融的溫馨之中。月半期間也有許多禁忌。飛進屋中的青蟲,不能動它,比如青螞蚱等等,據(jù)說這是親人的魂魄歸來。另外就是未滿12歲的小孩子不能剃光頭,說是怕被亡人認錯帶走。今天看來這是迷信,但山里的土家人則一直將這種習俗保存至今。

土家人重視過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說。合家團聚祭祖,七月十二會情人等獨特的風俗相沿成習。農(nóng)歷七月十二日,土家女兒們梳妝打扮,穿戴一新,姊妹相約,結(jié)伴上街,名為趕場,實為尋情、續(xù)情。此俗流傳年久,人稱“女兒會”,是土家最負盛名的“情人節(jié)”。湘鄂川邊界土家族居住地山高路險,村寨偏僻,人煙稀少,所以以采購日常用品為主的趕場,逐漸被姑娘小伙們演繹成了男女結(jié)緣和幽會的女兒會。改革開放后,雖然戀愛、婚姻十分自由,但許多青年男女仍然非??粗仄咴率呐畠簳?,尋情覓愛的少男少女更是盛妝打扮,趁趕場的大好時機尋找意中人。他們或初次相會,以歌傳情;或是熱戀相約,賞景敘情。

彝族年

彝族年,彝語稱為“庫斯”,“庫”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涼山彝族傳統(tǒng)的祭祀兼慶賀性節(jié)日?!皫焖埂币话氵x定在農(nóng)歷10月,莊稼收割完畢的季節(jié)。彝族年為3天。彝族年的頭夜叫“覺羅基”,過年第一天叫“庫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機”。

彝族年有很多傳統(tǒng)的規(guī)矩,主要有:過年前一個月,就準備好一壇蕎麥甘酒。過年前三天,各戶人家都要劈夠過年三天燒的柴禾,備夠吃的米面、鹽巴、豆花等。在過年前一天上午,每戶人家把屋內(nèi)外、院子周圍打掃干凈,以表示除舊迎新。同時,每家在門口前放一堆柴禾,以便過年時點火薰煙。據(jù)說,這是象征迎接祖先回來過年。

第一天庫斯,意為新年,主要內(nèi)容是祭祖,早晨雞叫以后,全村就要宰殺年豬,年豬要從同村同寨年長或德高望重的人家開始,依次序宰殺。用年豬的膽、胰、尿包占卜主人家的吉兇,以豬膽飽滿、色澤好,胰平展,無缺陷,尿包豐滿為吉祥,預(yù)示來年人畜興旺,家人安康,糧食豐收。同時分“舍富”“舍民”兩餐進餐,“舍富”主要是祭奠祖先,取豬腎、肝、舌、胰與蕎粑一同煮熟,敬奉先祖?!吧崦瘛笔侨胰思w餐。吃完“舍民”后,男子們要將豬肉切成條塊,婦女們則要灌制好香腸,并當天要將鮮肉和香腸掛在火塘上烤烤,同時以展示主人家的年豬肥,人吉祥,并且顯示出主人的富裕。

精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