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熹、陸九淵二人多次發(fā)生學術(shù)之爭,其學術(shù)爭辯多通過往來書信互探疑義。但朱、陸往來書信多有佚缺者,似當出自有意之所為。首先,佚缺的朱熹、陸九淵往來書信,其部分內(nèi)容、文句,皆含有表彰、服膺對方學說,或觀照對方觀點而反思、反省己說的文字。但在朱、陸身后,隨著論爭的激化,二人之后學皆不能接受其師竟然接受或服膺對方之說,如此則只能將此類書信隱匿,而拒絕收入朱、陸二人的文集之中,終至佚缺。其次,為證明對方服膺己說,朱熹、陸九淵在引錄對方書信時,屢有刪略文字以使對方文字看起來符合己意。最后,朱熹引錄陸九淵書信文字,多是為批評陸說以伸張自己的觀點,而陸九淵引錄朱熹書信文字,卻大多是為證明朱說實與自己的觀點相同。此一現(xiàn)象可說明在晚宋乃至稍后的學界內(nèi),大抵處于朱主陸從的狀態(tài)。分析朱熹、陸九淵往來書信的佚缺現(xiàn)象以及形成原因,可知此類現(xiàn)象往往是因為編纂其文集、著述之后學的有意作為,以便能與其堅持之學說相符合。此當引起今日閱讀、研究者的充分注意。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