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刊:2021
影響因子:暫無
紙張開本:B5
語言:中文
郵發(fā)代號:暫無
價格:¥200.00
《招生考試研究》雜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jié)合的原則,創(chuàng)辦于(2021)年,雜志在全國同類期刊中發(fā)行數(shù)量名列前茅。為教育界提供一個關于招生考試政策、理論研究、實踐探索以及國際比較的交流平臺,它不僅服務于教育研究者,也為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管理者、教師及學生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深入分析國家和地方層面有關招生考試的最新政策及其影響。探討招生考試制度的設計原理、公平性問題、評價體系等基礎理論。圍繞當前熱點話題組織專題文章,邀請專家學者進行深度對話。
本刊讀者對象是教育研究人員:從事教育政策、招生考試等方面研究的學者。教育行政人員:負責制定或執(zhí)行招生考試政策的地方和國家教育部門工作人員。學校管理者:關注如何通過優(yōu)化招生流程提高教育質(zhì)量的校長及其他管理人員。教師:了解招生考試對學生發(fā)展的影響,并指導學生備考的教師。學生及家長:希望獲取更多關于考試信息、備考策略的家庭。社會公眾:對教育公平、考試制度改革感興趣的各界人士。
重要注意事項,請認真閱讀
一、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內(nèi)容包括目的、方法、結(jié)果、結(jié)論4部分,200字左右;關鍵詞3-5個。
二、圖表應有自明性,可用文字敘述的則不必用圖表,圖、表不要相互重復。照片應清晰、對比度適宜,顯微鏡圖應注明放大倍數(shù)和染色方法。表用三線式。圖表在文中出現(xiàn)處應標明“此處插入圖(表)”的方框。
三、前言應充分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獻,全面評述相關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創(chuàng)新性,不要忽視國內(nèi)同行的工作。
四、來稿由本刊編輯部初審,并邀請相關專家擔任論文審讀人;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適當修改,有關意見將反饋作者;審稿期三個月,作者可隨時郵件咨詢,三個月內(nèi)未接到用稿意見,可自行處理。
五、圖與表應少而精,具自明性。圖應有圖序、圖題及圖注,表為三線表,應有表序、表題及表注。
六、題名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nèi)容,要便于編制題錄、索引和選定關鍵詞。一般不用副題名,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七、帶圈數(shù)字與腳注內(nèi)容之間空一個字符。對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第一次進行注釋時,必須將該文獻的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資料所屬頁碼一并注出。
八、參考文獻應引自正式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shù)字加方括號在句末右上角標出,并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在文末。
九、投稿須附第一作者簡歷和通訊作者簡歷(如有通訊作者的話),簡歷包括姓名、學位、學歷、職稱或職務,主要從事工作或研究方向,聯(lián)系電話或電子郵箱。
十、基金項目:格式如:“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獲多個項目資助的,項目之間用“;”分隔,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2個基金項目。
及時下單,安全放心
合規(guī)安全,方便省心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番禺路951號,郵編: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