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777亚洲妇女,色吧亚洲日本,亚洲少妇视频

貝特森和他的《納文》——讀《納文——圍繞一個新幾內亞部落的一項儀式所展開的民族志實驗》

摘要:《納文》作為格雷戈里·貝特森一生中的唯一一本民族志,其灌注了貝特森大量的心血與付出,貝特森共有過為期4年之久的田野作業(yè)經歷,而《納文》則是在作者為期21個月的田野基礎上完成的。在作者的筆下,復雜的'納文'儀式被清晰呈現(xiàn)的同時,作者還用不同的理論對納文儀式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嘗試和探索,開創(chuàng)了另一種民族志的書寫范式。本文立足于《納文》文本,從作為儀式的'納文'、納文儀式中各類親屬所扮演的角色、作為軸心的母親(恩亞米)和《納文》給我們的啟示四部分內容來加以呈現(xiàn)該民族志,以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并從中反思民族志的書寫方法及定位。

關鍵詞:
  • 納文  
  • 儀式  
  • 親屬  
  • 民族志書寫  
  • 反思  
作者:
馬斌斌
單位: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 廣東廣州510275
刊名:
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雜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創(chuàng)辦于1980年,雜志在全國同類期刊中有很重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