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刊:1988
影響因子:3.16
紙張開本:A4
語言:中文
郵發(fā)代號:-
價格:¥220.00
自然資源遙感雜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國內刊號為:10-1759/P。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創(chuàng)辦于1988年,雜志在全國同類期刊中發(fā)行數量名列前茅。旨在推動遙感技術在自然資源管理和保護中的應用和發(fā)展。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包括土地利用與覆蓋、水資源、森林資源、農業(yè)資源、能源資源等。內容涉及遙感技術的各個方面,包括遙感影像獲取、數據處理與分析、遙感算法和模型、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的集成等。它提供了一個平臺,供研究者、學術界和業(yè)界專家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經驗和觀點。
該雜志每期都會發(fā)表原創(chuàng)研究論文、綜述文章、研究簡報等不同類型的科技成果。這些文章涵蓋了遙感技術在自然資源管理中的應用案例、方法論的創(chuàng)新、新技術的發(fā)展等內容。這些研究成果對于提高自然資源管理的效率、準確性和可持續(xù)性具有重要意義。還定期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組織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促進了遙感技術的跨學科研究和應用。這些活動有助于促進自然資源遙感領域的學術研究和技術創(chuàng)新。讀者面向遙感研究人員、自然資源管理者、環(huán)境保護機構、地理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人員和相關領域的學者和從業(yè)人員。它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遙感技術在自然資源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應用實踐的渠道。
重要注意事項,請認真閱讀
一、文稿所涉及的課題如獲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以腳注形式于文稿首頁左下方說明,如“××基金資助項目(基金號××××)”,并附有關審批機構或部門審批證明(復印件)。
二、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例如:張三[2]8-12;張三[2]66-80。
三、縮略詞的使用應采納本學科、本專業(yè)的權威性機構或學術團體所公布規(guī)定的或是約定俗成的縮略詞,不得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為同行讀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縮略詞。
四、請投稿人注意,切忌在稿件中出現政治錯誤或泄漏國家機密、技術機密、商業(yè)機密(涉及保密問題的文章需單位開具保密審查證明)等,一旦發(fā)生上述情況,將由作者本人負主要責任。
五、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其著錄順序為:順序號,作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版本項(任選)刊名,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當整體引用時不注)。
六、文稿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如一級標題用1……,二級標題用 1. 1……,余類推。通常不超過四級。
七、主題范圍:《自然資源遙感》涵蓋廣泛的研究領域,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與覆蓋、水資源、森林資源、農業(yè)資源、能源資源等。投稿的研究應涉及遙感技術在自然資源管理和保護中的應用和發(fā)展。
八、原創(chuàng)性:投稿的研究成果必須是原創(chuàng)的,并且未在其他期刊或會議上發(fā)表或提交。任何已經公開發(fā)布或已被其他期刊接受的部分材料都不會被考慮。
九、文章格式:投稿的文章應符合學術論文的格式要求,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參考文獻等部分。文章語言應清晰、準確。
十、數據和方法:投稿的研究應提供詳細的數據來源和處理方法。關于遙感數據的獲取、處理和分析方法應描述清楚,以便其他研究人員能夠重現和驗證研究結果。
及時下單,安全放心
雜志被主要收據庫收錄的情況和所得榮譽
期刊數據庫收錄情況
期刊所獲榮譽
合規(guī)安全,方便省心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學院路31號航空物探遙感中心,郵編: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