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777亚洲妇女,色吧亚洲日本,亚洲少妇视频

45例布魯菌病患者實驗室診斷指標特征

摘要:目的分析布魯菌病患者不同病期實驗室指標變化特征,為布魯菌病診斷及預后評估提供參考。方法對天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確診的45例布魯菌病患者的降鈣素原(PCT)、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WBC)、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肌酐(Crea)、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紅細胞沉降率(ESR)等指標以及血培養(yǎng)陽性率和試管凝集試驗陽性率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臨床分期分組:急性期患者23例,亞急性期患者8例和慢性期患者14例。結果急性期與亞急性期布魯菌病患者感染性指標WBC、PCT、hsCRP、ALT、Crea和mALB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WBC=2.04、P=0.082,tPCT=1.98、P=0.093,thsCRP=2.18、P=0.081,tALT=0.94、P=0.18,tCrea=2.31、P=0.088,tmALB=2.02、P=0.085)。急性期布魯菌病患者AST水平顯著低于亞急性期患者(t=7.59、P=0.023),且急性期布魯菌病患者WBC、PCT、hsCRP、ALT、Crea和mALB水平較慢性期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WBC=8.43、P=0.021,tPCT=18.36、P=0.013,thsCRP=12.35、P=0.020,tALT=5.38、P=0.024,tCrea=4.81、P=0.036,tmALB=10.87、P=0.020)。亞急性期與慢性期布魯菌病患者感染性指標WBC、PCT、hsCRP、ALT、Crea和mALB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WBC=1.12、P=0.096,tPCT=2.19、P=0.082,thsCRP=2.03、P=0.084)。隨著病期延長,布魯菌病患者從急性期進展為慢性期,PLT降低、ESR增快、血培養(yǎng)陽性率逐漸降低,但試管凝集試驗陽性率一直較高。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布魯菌病患者治療前后PCT和hsCRP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PCT=7.85、16.31、27.60,P=0.018、0.0023、0.003;thsCRP=9.98、12.14、7.88,P=0.021、0.036、0.031)。結論WBC、PLT、ALT、AST、Crea和ESR等指標變化可反映布魯菌病患者病情的動態(tài)變化,血培養(yǎng)和試管凝集試驗陽性為布魯菌病診斷標準;PCT和hsCRP可作為治療前后患者病情監(jiān)測及預后的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
  • 布魯菌病  
  • 降鈣素原  
  • 動態(tài)變化  
作者:
朱名超; 侯煒; 朱婭; 韓利蓉
單位:
武漢大學基礎醫(yī)學院醫(yī)學病毒學研究所; 武漢市430071; 天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NICU科; 天門市431700; 天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天門市431700
刊名:
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國內(nèi)刊號為:11-9284/R。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創(chuàng)辦于2007年,雜志在全國同類期刊中發(fā)行數(shù)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