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刊:2002
影響因子:暫無
紙張開本:B5
語言:中文
郵發(fā)代號:暫無
價格:¥216.00
《中國詮釋學》雜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創(chuàng)辦于2002年,雜志的主要內容包括西方詮釋學研究、中國詮釋學傳統(tǒng)研究、詮釋方法和詮釋理論等方面的學理性論文。其中,中國詮釋學傳統(tǒng)研究涵蓋了經典注疏傳統(tǒng)、解經學傳統(tǒng)、專題與專書及??莆墨I學、中國詮釋學哲學等多個領域。雜志還從思想史的角度,對上述學說和傳統(tǒng)的演進發(fā)展進行回溯與反思,并旁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與詮釋學相關的諸多議題,如法學詮釋學與中國律學傳統(tǒng)研究、歷史詮釋學、文學詮釋學等。
雜志設有多個常設欄目,包括“詮釋學與中國經典詮釋”、“詮釋學與中西比較哲學”、“伽達默爾與西方詮釋學”、“詮釋學與方法論”、“詮釋學前沿問題研究”、“詮釋學與文化、倫理”、“詮釋學與文學藝術”、“詮釋學與中國”等。這些欄目不僅展示了詮釋學研究的廣度,也體現(xiàn)了其深度和多樣性。雜志在推動中國詮釋學學科發(fā)展、構建中國特色詮釋學理論體系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未來,它將繼續(xù)秉持其學術使命,為詮釋學研究的繁榮與發(fā)展貢獻力量。
重要注意事項,請認真閱讀
一、來稿應觀點明確、新穎,資料翔實、可靠,論證嚴密、科學,文字表述規(guī)范、流暢。稿件文責自負,但編輯部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
二、題名應文題相符,一般不超過20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字、代號等( 一般不用副標題) 。
三、論文作者姓名按照作者承諾簽署順序列舉于題名下方通欄居中排列。多個單位的作者用逗號分隔,通過姓名右上角數(shù)字在篇首頁腳中標識各自所屬單位。
四、參考文獻應選擇公開發(fā)表且以主要的列入,其序號按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為序編排。著錄格式按GB/T7714-2005“文后的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編排。
五、注釋采用頁腳注,每頁重新編號,請按著(作者)、著作(論文)題名、出版社(期刊名稱)、出版年(刊期)、頁碼的順序依次標注。
六、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內容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shù)據(jù))、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不分段,用第三人稱撰寫。
七、前言:一般不超過300字。應重點概述研究的背景、理論依據(jù)、預期結果及意義等,一定要明確提出本文的寫作目的。
八、文中插圖與表格放在相應正文之后。表須為三線表,表的序號及表題置于表格上方,表注放在表格的下方。插圖應為黑白色,其序號、圖題及注釋居中放在圖的下方。
九、基金項目(有則加項):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十、本刊要求研究論文內容必須具有學術價值,即理論性論文要有一定的理論創(chuàng)見,應用性論文要有突出的應用成效,綜述、評論、短篇和個案應能反映當前學術活動的新動態(tài)和先進水平。
及時下單,安全放心
雜志被主要收據(jù)庫收錄的情況和所得榮譽
期刊數(shù)據(jù)庫收錄情況
期刊所獲榮譽
合規(guī)安全,方便省心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山大南路20號,郵編: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