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新抗艾滋病病毒治療(ART)策略下不同感染時長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接受ART的意愿及影響因素,為新ART策略下促進治療提供科學(xué)的依據(jù)。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廣州市6個區(qū)對尚未參與ART的HIV感染者進行橫斷面調(diào)查,收集其人口學(xué)特征、HIV相關(guān)健康狀況、ART相關(guān)認知(基于健康信念模型)、抑郁及焦慮情況信息,采用單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 439例HIV感染者中≤1個月250例(56.9%),1~12個月組72例(16.4%),>12個月組117例(26.7%)。有315例(71.8%)愿意立即接受ART,感染時長在≤1個月、1~12個月和>12個月3個亞組的HIV感染者中,分別有208例(83.2%)、51例(70.8%)和56例(47.9%)愿意立即接受ART。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感染時長≤1個月組中,感知障礙[比值比(OR)=0.91,95%可信區(qū)間(CI)=0.83~0.99]、自我效能(OR=1.28,95%CI=1.14~1.43)與有輕/中度焦慮者(OR=4.41,95%CI=1.90~10.27)會影響ART接受意愿;感染時長1~12個月組中,感知嚴重性(OR=1.49,95%CI=1.13~1.97)和自我效能(OR=1.38,95%CI=1.13~1.69)會影響ART接受意愿;感染時長>12個月組中,自我效能(OR=1.41,95%CI=1.23~1.61)會影響ART接受意愿。結(jié)論不同感染時長的HIV感染者ART的接受意愿不同,且ART相關(guān)認知對HIV感染者的接受意愿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在促進治療行為中需要對不同感染時長的HIV感染者提供針對性干預(yù)措施,并側(cè)重干預(yù)感染時長較長的感染者。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