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設計了白鶴灘水電站復雜結構面組合塊體邊坡的比尺為1:200的大型三維動力模型試驗,通過輸入不同幅值的地震波,研究地震作用下塊體位移時程的響應規(guī)律、殘余變形的分布規(guī)律,揭示邊坡塊體的破壞模式,評判邊坡塊體的破壞類別和特征。試驗結果表明,工程邊坡塊體在設計條件下的抗震穩(wěn)定性較好;在地震超載過程中,殘余變形首先發(fā)生于后緣裂隙,各超載工況殘余變形量由兩個三角部位向坡內逐漸減小,三角部位為地震作用下易首先破壞的區(qū)域;該邊坡塊體地震破壞模式為沿底面與側面的雙滑失穩(wěn)破壞模式。由殘余變形量變化過程及地震災后統(tǒng)計成果分析得出工程邊坡的破壞特征:殘余變形量小于15 cm且初次出現(xiàn)較明顯突變可作為抗震設計允許變形限值;殘余變形量大于30 cm后位移突變加強,邊坡塊體即可能整體失穩(wěn)。邊坡錨固應注意加強塊體后緣裂隙的抗拉能力和底面的抗剪能力。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