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破陣樂》起于民間軍營的《秦王破陣樂》,從太宗朝至晚唐敬宗朝一直在宮廷中有表演。太宗朝最為鼎盛,此后一直朝著衰弱的方向發(fā)展:作為獨立的大型歌舞被表演的機會越來越少,更多的是被壓縮或被吸收進其他樂曲中表演;作為郊廟祭祀的雅樂和朝臣宴會的燕樂等儀式音樂表演的機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多地被作為娛樂性的俗樂來對待,就后者而言,玄宗朝是其分界點。在太宗朝,各種社會政治功能不斷地疊加到它身上致其興盛,此后這些又隨政治環(huán)境的變化逐漸脫落而致其衰微。終唐一代,它由民間進入宮廷最后又退回到民間,雖然經(jīng)歷了儀式性和娛樂性的此消彼長卻一直沒有消失,這得益于它內(nèi)在的審美特質(zhì)。由《破陣樂》在唐代宮廷的興衰可知,雅俗樂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界限,兩者可以自由轉換;令音樂作品保持生命力的絕非人為外加的社會政治功能而是它自身的審美特質(zhì)。受此啟發(fā),當下進行文藝建設時,應當將主要精力放在作品的審美特質(zhì)上。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