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兩支行行長案與俞林剛、俞圣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為例,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擔保行為進行了分析。在前一案件中,被告人的擔保行為由于是在同一共同故意支配下,與正犯共同實施的符合本罪構成要件所規(guī)定的實行行為,故應被認定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共同正犯行為,具有刑事可罰性。而在后一案件中,被告人的擔保行為因未侵害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之法益、與本罪正犯實行行為間缺乏必要聯系及缺乏幫助故意等原因,僅應被認定為具有中立性的擔保幫助行為且不具有刑事可罰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