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刊:1987
影響因子:2.31
紙張開本:A4
語言:中文
郵發(fā)代號:62-80
價格:¥460.00
《修復重建外科》現已更名為《中國修復重建外科》。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國內刊號為:50-1181/N。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創(chuàng)辦于1988年,雜志在全國同類期刊中發(fā)行數量名列前茅。致力于報道和推動修復重建外科領域的研究進展和醫(yī)學創(chuàng)新,促進臨床實踐與學術交流,為醫(yī)務人員提供學術指導和臨床經驗分享的平臺。內容涵蓋了廣泛的領域,包括但不限于骨科、整形外科、創(chuàng)傷外科、燒傷外科、口腔頜面外科、神經外科、乳腺外科、顯微外科等。其報道內容包括修復重建外科手術技術、創(chuàng)傷和損傷的處理、先進醫(yī)療設備應用、疾病診斷與治療、新材料及生物工程在修復重建外科中的應用等多個方面。
該雜志發(fā)表了許多原創(chuàng)研究論文、綜述文章、臨床案例報告、外科技術進展和學術爭鳴等。這些文章由國內外修復重建外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和醫(yī)務人員撰寫,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確保其學術水平和質量。目標讀者主要包括修復重建外科醫(yī)生、學術研究者、醫(yī)學院校師生和相關領域的從業(yè)人員。它為讀者提供一個學習最新研究成果、了解臨床實踐經驗、學術觀點交流和專業(yè)技術進展的重要平臺。致力于推動修復重建外科醫(yī)學領域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通過發(fā)布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臨床實踐經驗,它為醫(yī)務人員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信息源和交流平臺,推動修復重建外科領域的進步,為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貢獻力量。
重要注意事項,請認真閱讀
一、作者需對稿件內容的真實性及思想觀點負責,且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權和其他合法權利,如發(fā)生侵權情形,作者須對由此而造成的_切后果負責。
二、本刊在接稿后將會盡快給出審稿意見,三個月后作者仍未收到用稿通知,可對稿件自行處理,未刊用稿件恕不退回。本刊對決定采用的稿件有權進行適當文字刪改和技術處理,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注明。
三、參考文獻:僅限于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期公開出版發(fā)行的主要文獻。本刊的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執(zhí)行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
四、題目、內容提要、關鍵詞來稿題目限20個字以內,副標題不超過18個字;內容提要字數在300字以內;關鍵詞一般為3至5個,以分號隔開。英文標題需注意大小寫問題,英文關鍵詞統(tǒng)一小寫(本當大寫的單詞除外)。
五、主題范圍:本雜志主要關注修復重建外科學科領域的研究與臨床實踐。包括但不限于:整形外科、創(chuàng)面修復、燒傷治療、乳房重建、軟組織修復、骨科修復、面部復原等相關學術內容。
六、審稿流程:學報編輯部將組織專家對投稿稿件進行匿名評審。評審結果將作為稿件是否被錄用的重要依據。作者將在評審周期結束后收到學報編輯部的評審反饋意見。
七、質量要求:稿件應具有創(chuàng)新性、實用性和科學性,能夠對修復重建外科領域做出積極貢獻。論文應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方法或臨床實踐案例,并有明確的實驗設計或治療過程、明確的結果和結論。
八、請在來稿正文前加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和3至6個關鍵詞,摘要不宜以第三人稱寫成文章結構介紹,并且不得含自我評價,請不要出現“本人”、“本文”等詞起寫。
九、引征注釋以頁下腳注形式連續(xù)編排,翻譯文章中,譯者需要對專有名詞進行解釋說明,并以【*譯注】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如譯者對原文內容進行實質性補充論述或舉出相反例證的,應以【*譯按】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
十、來稿時請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工作單位、職稱、職務、學位、通訊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個人信息。
及時下單,安全放心
雜志被主要收據庫收錄的情況和所得榮譽
期刊數據庫收錄情況
期刊所獲榮譽
合規(guī)安全,方便省心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qū)國學巷37號,郵編:61004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