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6年上海大型文學刊物《文學》為次年“新詩專號”發(fā)起“我最歡喜的一首新詩”的評選活動,這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次面向廣大讀者的新詩評選。雖然由于種種原因,評選草草收場,但是它對于研究當時詩壇風貌、社會心理、新詩傳播與經(jīng)典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從評選結果看,臧克家和《文學》成為入選最多的詩人與詩刊,意味著在嚴峻形勢下,現(xiàn)實主義詩歌最具影響力。此外把這次評選與《大公報》舉辦的文藝評獎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差異與互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