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世界宗教的基督教和作為學科的教會史基督教是世界性宗教,但作為學科的教會史卻停滯不前。在德語學術(shù)界內(nèi),基督教新教神學系研究教會史始終注目在古代地理范圍內(nèi)。1900年代,全球基督徒中大約有82%生活在北半球,而1980年以來,基督徒中的大多數(shù)則生活在所謂的'全球南方'即亞非拉美第三世界國家。2007年,約65%的基督徒生活在第三世界國家,而且還在增長。因而,從全球來看,基督徒并沒有在萎縮,像我們在世俗化的歐洲正普遍經(jīng)歷著的人口重心和增長區(qū)域已轉(zhuǎn)移至南半球,普世運動討論中以'重心轉(zhuǎn)移'來命名。教會史學科對其中有些戲劇性的變化有所選擇地回應過,身為教會史學者,但我們始終有把正在不斷擴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