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研究吉林省參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時空分布特征及成因,根據(jù)1961-2018年吉林省46個氣象站點逐日氣象數(shù)據(jù),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計算各氣象站點ET0,采用線性傾向估計和基于Arc GIS10.0的反距離加權空間插值方法分析ET0時空變化特征,并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對ET0的變化成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吉林省ET0呈由西向東逐漸降低的空間分布。1961-2018年ET0平均值為955.7mm,年際變化呈降低趨勢,變化率為-0.57mm·a^-1。年內(nèi)變化夏季ET0最高,冬季最低。ET0對水汽壓的敏感性在中部較高,西部和東部較低;對凈輻射的敏感性在西部較低,東南部最高;對風速的敏感性在西部最高,東南部最低。ET0年際變化對氣象因子的敏感性為:水汽壓>凈輻射>風速>平均氣溫。春季ET0對水汽壓和凈輻射的敏感性相當,夏季ET0對凈輻射的敏感性最高,秋季和冬季ET0對水汽壓的敏感性最高。水汽壓對ET0的貢獻較高區(qū)主要位于西部。風速對ET0的貢獻較高區(qū)位于中部。水汽壓、凈輻射、平均氣溫和風速對ET0的貢獻率分別為-2.45%、-3.65%、-0.08%和-7.49%。風速是ET0年際變化的主導因子,其次為凈輻射,水汽壓和平均氣溫。春季和秋季ET0變化的主導因子是風速,夏季ET0變化的主導因子是凈輻射。研究結果可為吉林省不同區(qū)域針對ET0變化及其不同的主導因子制定相應的對策,以期能夠合理利用水資源。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