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777亚洲妇女,色吧亚洲日本,亚洲少妇视频

論附加福利課稅的程序法路徑——以《稅收征管法修正案》引入自然人納稅識別號制度為重點

摘要: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將附加福利囊括于"工資、薪金所得"稅目,實踐中卻因無從獲取附加福利所得的真實信息,導致課稅不具可行性,嚴重削弱了個人所得稅公平收入分配的功能。因此,個人所得稅法的改革與完善,是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重中之重。然而,完備的實體法必須輔之以完備的程序法。為了與直接稅的改革相配套,此次《稅收征管法》的修改,引入了自然人納稅識別號制度,旨在通過統(tǒng)一賦碼及該制度在經濟活動中的廣泛使用,關聯(lián)不同主體歸集的涉稅信息,披露隱性收入。通過考察《稅收征管法》擬引入自然人納稅識別號制度的功能與附加福利課稅之契合度,并以稅收程序法平衡"征納雙方信息優(yōu)勢"的價值定位以及契合個人所得稅法改革的價值取向為雙重評判標準,可揭示出借助自然人納稅識別號制度以實現(xiàn)附加福利課稅的正當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修改后的《稅收征管法》宜明確稅務機關可在核實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時運用識別號承載的涉稅信息,最終將自然人納稅識別號制度作為突破附加福利課稅障礙的程序法基礎。

關鍵詞:
  • 附加福利  
  • 個人所得稅改革  
  • 稅收征管法修訂  
  • 納稅識別號  
  • 程序正當性  
作者:
陳少英; 王一驍
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 上海200042
刊名:
上海財經大學學報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期刊名稱:上海財經大學學報

上海財經大學學報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國內刊號為:31-1817/C。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創(chuàng)辦于1999年,雜志在全國同類期刊中發(fā)行數(shù)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