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評定大鯢幼體對飼料蛋白質的需求量,以魚粉為主要蛋白源配制6種蛋白質水平(干樣基礎)的實驗飼料:D1(43.7%)、D2(47.1%)、D3(51.3%)、D4(55.7%)、D5(59.9%)和D6(64.4%),飼喂初始體質量為(20.99±0.15)g的大鯢幼體92 d。結果顯示,①飼料蛋白質水平對大鯢增重率有顯著影響,在D4組達到最大值,較D1組增加了276.4%,且全鯢蛋白質沉積率和肌肉RNA、RNA/DNA值、胃蛋白酶、H~+-K~+-ATPase、胰蛋白酶、脂肪酶和Na~+-K~+-ATPase、肝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在D4組達到最佳,而肝臟和腸道丙二醛(MDA)在該組均達到最低;②隨飼料蛋白質水平增加,肌肉粗蛋白線性增加,全鯢脂肪線性下降,全鯢水分和粗灰分在各組間差異不顯著,全鯢粗蛋白先增加后趨于穩(wěn)定,在D4組達到最大;③大鯢皮膚膠原蛋白含量在D4組達到最高,較D1組增加了27.83%。研究表明,以增重率、肌肉RNA/DNA值、蛋白質沉積率和皮膚膠原蛋白含量為評價指標,通過二次回歸方程分析得到大鯢幼體飼料的最適蛋白質水平為55.9%~58.3%(干樣基礎),該飼料蛋白質水平能顯著提高大鯢幼體胃的泌酸能力、機體消化吸收和抗氧化能力,增加鯢體營養(yǎng)素的沉積,從而促進生長和飼料的轉化;而低蛋白質水平飼料顯著抑制大鯢的生長。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