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1979-2017年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重建海溫逐月資料(ERSST V5)、氣候預報中心(CPC)的Nino3.4指數(shù)、NCEP/NCAR再分析風場資料以及CMAP降水資料,將1979-2017年Nino3.4指數(shù)超過2℃的El Nino事件,定義為超強El Nino事件。根據(jù)超強El Nino事件的定義,從近40年(1979-2017年)選取出三個超強El Nino事件(1982-1983年、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首先運用海溫距平資料,分析超強El Nino事件的多樣性特征,然后根據(jù)這三個超強El Nino事件發(fā)生年與次年的夏季降水距平,討論東亞夏季風降水對超強El Nino事件多樣性的響應差異。研究表明,即使是同為超強的El Nino事件,由于其不同的分布特征,東亞夏季風降水的響應場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同。在此基礎上,從環(huán)流異常、850 hPa風場異常以及副高的變化等方面討論了這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