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有為在對近代印度衰亡進程的考察中,坦承印度文明在道德層面"萬國第一",這沖擊了根深蒂固的華夷構造體系,標志著康有為后期思想的一種重大飛躍。同時,康有為意識到革命自立、道德教化等均非短期內實現(xiàn)民族振興之根本,轉而將"物質"與新世界緊密掛鉤,這種判斷,也是觸發(fā)其提倡"物質救國論"的一大動因。但另一方面,康有為難以承受"物質"力量的全球化擴展對傳統(tǒng)文明的毀滅性打擊,難以把握馬克思所云的"破壞性使命"和"建設性使命"之間的辯證關系,最終轉而從傳統(tǒng)文明內部摸索未來的發(fā)展之路,康有為后期思想轉向"保守",顯然與其對印度的實地考察和思考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