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777亚洲妇女,色吧亚洲日本,亚洲少妇视频

康有為對印度近代社會與文化的觀察與思考

摘要:康有為在對近代印度衰亡進程的考察中,坦承印度文明在道德層面"萬國第一",這沖擊了根深蒂固的華夷構造體系,標志著康有為后期思想的一種重大飛躍。同時,康有為意識到革命自立、道德教化等均非短期內實現(xiàn)民族振興之根本,轉而將"物質"與新世界緊密掛鉤,這種判斷,也是觸發(fā)其提倡"物質救國論"的一大動因。但另一方面,康有為難以承受"物質"力量的全球化擴展對傳統(tǒng)文明的毀滅性打擊,難以把握馬克思所云的"破壞性使命"和"建設性使命"之間的辯證關系,最終轉而從傳統(tǒng)文明內部摸索未來的發(fā)展之路,康有為后期思想轉向"保守",顯然與其對印度的實地考察和思考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

關鍵詞:
  • 康有為  
  • 印度  
  • 傳統(tǒng)文明  
  • 物質  
  • 道德教化  
作者:
朱憶天; 王寅申
單位:
華東理工大學人文科學研究院
刊名:
南亞研究季刊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期刊名稱:南亞研究季刊

南亞研究季刊雜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國內刊號為:51-1023/D。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創(chuàng)辦于1985年,雜志在全國同類期刊中發(fā)行數(shù)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