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xiàn)行的公司法下,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司法實務界,對于公司對外擔保的法律效力都存在著巨大的爭議。爭議的焦點主要在于《公司法》第16條的規(guī)范性質以及公司內部行為的效力能否外部化兩個方面。2018年8月,最高院出臺的關于公司對外擔保司法解釋的意見稿則主張通過引入相對人的審查義務來認定公司擔保的法律效力。本文認為,在應對該問題時,可以從最基本的利益平衡原則出發(fā),區(qū)分商法和民法不同的利益追求,區(qū)分不同公司類型和交易對象中第三人注意義務的范圍和程度,從而平衡在公司擔保活動中涉及到的各方利益,達到定分止爭的作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