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煉廠酸性氣分別采用CLAUS+SCOT法制硫磺和WSA濕法制硫酸的工藝流程和特點,以潛在硫含量為30 kt/a的含H2S酸性氣為原料,對制硫磺和制硫酸生產(chǎn)裝置的公用工程消耗、"三廢"排放、建設投資、占地面積及經(jīng)濟效益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處理同等量的酸性氣,采用WSA濕法制硫酸工藝技術和采用CLAUS+SCOT法制硫磺工藝技術,能耗分別為-161.1 kg標油/t硫酸、-78.2 kg標油/t硫磺;排放煙氣中SO2質量濃度分別為79.7,84.3 mg/m^3;總硫回收率分別為99.97%,99.98%;占地分別為3 588,5 940 m^2;年產(chǎn)值分別為4 724.8,2 578.4萬元。WSA濕法制硫酸工藝在各方面均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企業(yè)應綜合考慮工廠產(chǎn)品結構、周邊硫酸市場容量、技術水平等因素,做好市場需求分析,選擇適合自身的工藝技術。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熱門期刊
石油與天然氣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