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實現(xiàn)對收入的普遍課征,國務院財政部門通過適用“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這一兜底條款,填補《個人所得稅法》在所得認定中的法律漏洞,形成了“財政部門+兜底條款”的漏洞填補模式。在立法刪除前述條款后,財政部門雖可通過擴大適用“偶然所得”條款延續(xù)前述模式,但因其適用效果有悖于此次稅制改革理念,故應訴諸新的模式。新的模式應當以兩種漏洞的不同特征和填補主體的正當性構成為依據(jù),建構能夠同時落實稅收法定和公平原則的不同路徑。具體而言,稅目欠缺型漏洞僅應由立法者以修法方式補充;概念界定局限型漏洞的填補應采用"財政部門+稅目條款”模式,并從基準控制、程序控制、立法控制三個方面完善監(jiān)督機制。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