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對地方官員實施有效激勵,促使其致力于實現(xiàn)國家和地區(qū)的良善治理,是當前在應對'為官不為'等突出問題過程中必須妥善解決的重要問題。從政策制定的預期看,容錯機制被寄希望于釋放激勵效能,鼓勵官員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公共事務治理。但是,容錯機制本身與其激勵效果之間并不存在直線性的對應關系。容錯機制能否得以應用并釋放出相應的激勵效能,同'容錯'與'問責'之間能否實現(xiàn)合理均衡、容錯政策本身的清晰度和程序的規(guī)范度、上級部門對裁定結果的認可態(tài)度、主政者的理解認知及政策標準的合理拿捏等因素密切相關。雖然容錯機制確有必要,但終究是補救措施。因此,應盡可能減少容錯機制的使用頻率。在減少失誤的情況下同步推進容錯,才能更好激發(fā)激勵之效能。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