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詩歌語言研究中普遍存在兩個層次、四個要素之間的混淆問題,第一個層次是聲與音、韻與律的混淆,第二個層次是聲音與韻律的混淆。在符號學上,聲與音原是兩種不同的符號,詩歌語言的語音兼?zhèn)浔砬楣δ芏箖烧呋焱?韻與律原是分屬語言與音樂,詩與歌的原始結盟使語言在音樂的影響下形成純形式的格律,韻與律自此難解難分,并演化為格律。在新、舊詩更替中,韻律或格律的去留問題成為焦點,詩歌整體聲音問題被狹化為格律問題,而中外詩歌寫作史上聲音與格律一直是兩個平行的話題。現(xiàn)代詩放逐格律,但沒有放逐詩歌的聲音,反而釋放了詩歌聲音的潛能,在聲音語象的創(chuàng)造上與中外詩歌傳統(tǒng)一脈相承。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