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中介語語料庫和漢語本族語語料庫,全面考察了初、中、高不同漢語水平的印尼學習者習得漢語介詞"在"的發(fā)展過程。"在"字介詞短語各句法功能的習得經歷了從使用過度、不足到逐漸均衡的過程,但作狀語的主要句法功能仍出現使用過度的傾向,作補語和定語的次要句法功能則使用不足。"在"所介引的語義類型習得遵循由簡單具體類到復雜抽象類的習得順序,處所、時間等具體義的習得要好于范圍、方面、條件等語義較抽象類別的習得。印尼學習者習得介詞"在"的偏誤率不高,大部分能正確使用,但各階段的偏誤類型表現出了明顯的特征。初級學習者喜歡在存現句句首處加"在",中高級學習者偏誤主要集中在"在"與其他近似介詞的相互錯用以及介詞框架的錯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熱門期刊
茶葉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