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興安嶺北部是我國重要的金成礦區(qū)之一.區(qū)內13處巖金礦床(點)均與中生代巖漿活動有關,形成于中生代(晚侏羅世-早白堊世).金礦床(點)具有NE成帶,NW成行的分布特征.EW、SN和NE向斷裂是主要的容礦構造,多組斷裂的交匯處是礦化的有利部位.根據區(qū)域成礦特點及成礦條件可劃分出3種礦床類型,即蝕變巖型、石英脈型和隱爆角礫巖型.成礦物質以深源為主,有部分地殼物質的加入;成礦溶液是巖漿熱液和大氣降水的混合流體;成礦溫度為200~300 ℃,屬中低溫熱液型金礦床.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