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鑫金礦為變質碎屑巖型金礦床,礦化類型可分為含金石英脈和破碎蝕變巖型.通過對礦石的工藝礦物學性質的研究,礦石的Au含量一般在1×10-6~4×10-6之間,并含有C有機,As,屬C-As型金礦石.礦石中金屬礦物主要為褐鐵礦、赤鐵礦及黃鉀鐵釩,金礦物以含銀自然金為主,自然金與褐鐵礦關系十分密切,常以包裹體形式嵌布于其中,粒度一般為0.002 mm左右.篩分后,不同粒級礦樣的Au含量不同,在小于0.037 mm粒級中,Au含量達4.72×10-6,分布率高達93.42%.經過小型工業(yè)堆浸試驗,呈現出周期較長、浸出率較低的特征.其原因是金的單體解離和暴露不充分,浸礦液中的氰化物難以與所有的金粒發(fā)生作用.同時,礦石中石墨、C有機及其他一些粘土礦物也促使含Au溶液中的Au發(fā)生沉淀,造成浸出率降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