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起實施的兩高解釋,正式確立了檢驗報告在環(huán)境污染刑事案件中的作用和地位。但檢驗報告在司法實務中的適用,卻遭遇了與鑒定意見混同、辯護方缺乏有效質證手段、檢驗人員出庭率低、法官審查認定形式化等困境。這與立法上對檢驗報告的模糊定位,缺乏細化的審查認定規(guī)則,檢驗人員出庭條件得不到保障等原因密切相關。因此,立法上應當明確檢驗報告的定位,賦予辯方可以針對檢驗報告提出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的權利,并根據檢驗報告的特殊性,制定可操作的審查認定規(guī)則。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