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晚三疊世龍門山前陸盆地形成早期的沉積環(huán)境長期存在爭議。本文通過對須家河組中泥頁巖的元素地球化學分析,并結合古生物、礦物組成和沉積特征對須家河組的沉積環(huán)境進行分析,探討有機質富集模式。研究表明,龍門山前陸盆地須家河組沉積時期屬于溫暖潮濕的熱帶—亞熱帶氣候。其中,須一段為海相沉積,泥頁巖主要形成于還原環(huán)境,可見少量黃鐵礦,有機質富集受氧化還原條件控制。須二段—須五段的地球化學特征、古生物特征和泥頁巖有機質特征上具有相似性,與須一段的海相沉積有明顯差別,在與里海進行分析對比后認為,從須二段開始,須家河組逐漸轉為陸相沉積。研究表明,須二段—須五段為半咸水—淡水沉積,泥頁巖中黃鐵礦消失,菱鐵礦出現(xiàn),結合V/Cr、U/Th和δU等地化指標反映,泥頁巖應沉積于弱氧化的水體。須二段—須五段泥頁巖TOC含量與古生產力和沉積速率相關性好,有機質富集受古生產力和沉積速率共同控制。前陸盆地持續(xù)沉降的構造背景下形成的泥頁巖具有較快的沉積速率,使得有機質在弱氧化條件下也能得到較好的保存,在沉積速率大于10 cm/kyr,古生產力充足的條件下,有機質富集和保存不再受氧化還原條件控制。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