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777亚洲妇女,色吧亚洲日本,亚洲少妇视频

熱塑性共聚聚酰亞胺薄膜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摘要:以2,2′-二甲基-4,4′-二氨基聯(lián)苯(m-TB)為二胺單體,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3,3′,4,4′-聯(lián)苯四甲酸二酐(BPDA)為二酐單體,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為溶劑,采用常規(guī)的兩步法制備了一系列不同二酐比例的熱塑性聚酰亞胺,并通過紅外光譜儀、X-射線衍射儀、熱重分析儀、紫外光譜儀、動態(tài)熱分析儀、溶解性測試等對共聚聚酰亞胺的結(jié)構(gòu)和性能進行表征.結(jié)果表明:在1780、1720、1500、1380、1050和725cm^-1處出現(xiàn)明顯的吸收峰,說明成功制備了聚酰亞胺材料;共聚聚酰亞胺只在PMDA與BPDA物質(zhì)的量比為0.2∶0.8時存在結(jié)晶峰,其他比例時均為非晶聚合物;亞胺化后的共聚聚酰亞胺在DMSO、DMAc、DMF、NMP和m-cresol中有溶解性,證明成功制備出熱塑性聚酰亞胺薄膜;熱塑性共聚PI起始分解溫度大于500℃,800℃時的質(zhì)量保持率在50%以上,具有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隨著聚合物中BPDA含量的提高,熱塑性聚酰亞胺薄膜的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當紫外光波長達到400 nm時,薄膜的透光率高達57.6%,當波長為760nm時,薄膜透光率均達到100%,成功制備了透光率較高的聚酰亞胺薄膜.

關鍵詞:
  • 共聚聚酰亞胺  
  • 熱塑性  
  • 溶解性  
  • 耐熱性  
  • 透光率  
作者:
馬馨雨; 劉立柱; 張笑瑞; 呂彤
單位:
哈爾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哈爾濱150040; 工程電介質(zhì)及其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哈爾濱理工大學); 哈爾濱150080
刊名:
材料科學與工藝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期刊名稱:材料科學與工藝

材料科學與工藝雜志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學術刊物,國內(nèi)刊號為:23-1345/TB。創(chuàng)辦于1982年,雙月刊,在全國同類期刊中發(fā)行數(shù)量名列前茅。其主要欄目有: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納米材料、智能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先進材料加工工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