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鄧之誠在北大史學系任教近四年,1931年6月悄然離開。其原因顯得撲朔迷離,甚至鄧本人亦不明所以。實則,鄧氏于1927年9月"國立京師大學校"時期入史學系任教,與先后掌校政的"浙派"和"新文化派"都甚為疏離。故四年來,鄧氏每周上課至十小時而始終不得"教授"。1931年傅斯年負責史學系的改革,教員大幅更換,學術異同往往決定進退,是為主要推動力。因鄧氏在史學系學生中深得人心,任事也頗勤勉,校方頗有顧忌。后"史一學生事件"發(fā)生,有詆鄧氏"不堪任教"語,且斥諸報端。終至鄧氏自動辭職,校方雖有挽留卻已乏誠意,他的去職實為整個史學系人事革新中的重要一環(huán)。鄧氏離開北大后,史學系的課程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他專任燕大史學系后史學觀念漸傾向舊派,對胡適、傅斯年等多有抨擊。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